无上秘要 - 第 52 页/共 73 页
次科罚愆失三十六条
若对斋堂鞋履不整。
若唱善声不齐。
若法服巾冠不整。
若於法座垂发。
右件各罚礼十拜。
若坐起揖让失仪。
若侍灯灯火中灭。
若不注念清虚,为众所悟。
若於法座睡眠。右件各罚礼二十拜。
若锺声中绝,不及行伍。若不及朝师。
若礼拜上下不齐。
若侍香香烟中绝。
右件各罚礼三十拜。
若都讲不赞唱。
若出入去来不礼三宝。
若读经忽乱,请问败句。
若起坐不详序。
右件各罚礼四十拜。
若赞咏不唱善。
若起居出斋堂,不关白。
若听经倚据坐不整。
若反着法服。
右件各罚礼五十拜。
若巡行不依次第。
或都讲鸣锺早晚失时。
若登坛越级。
若监斋见过不弹,为众所纠。
右件各罚礼六十拜。
若着褐衣及行道巾冠出入。
若翻覆香炉灯火。
若烧香不洗手。
若临行事与外人语。
右件各罚礼七十拜。
若唱静思讫后至。
若侍座不整饰,触物有阙。
若论语及世务。
若因起出不还。
右件各罚礼八十拜。
若於法座戏笑。
若於法座绮语。
若阙一时不起。
若於斋限高声厉色。
右件各罚礼九十拜。
右出《敷斋经》
次宣科讫,各礼师再拜
次师东面长跪,启请出官
太上灵宝无上三洞弟子某岳先生某甲等,上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无极大道太上道君、高上玉皇、已得道大圣众至真、诸君丈人、三十二天帝、玉虚上帝、玉帝大帝、东华、南极、西灵、北真、玄都玉京金阙、七宝玄台、紫微上宫、灵宝至真、明皇道君、某等宿命因缘,生值道化,玄真启拔,得入信根,先师盟授三宝神经,供养尊礼,立功为先,谨有某郡县乡里男女某甲投辞列诣,某等丹心悾悾,求乞平省辄为宣奏,谨伏读辞文。宣辞讫,某等按如辞言,言欵事切,在可哀愍,不胜所见,辄共相携率,沐浴清净,烧香然灯,辄经行道,依法上请天仙、飞仙、地仙、真人、神人、圣人、三十二天监斋直事、侍香金童、散华玉女、五帝直符各三十二人、传言奏事、飞龙骑吏等,一合来下监临斋堂,捻香愿念应口上彻,行道事竟,启还仙宫。
右出《 明真经》
次复炉法
香官使者、左右龙虎君、侍香诸灵官,当令静室之中自然生金液、丹碧芝英、众真百灵,交会在此香火之前,愿某等受福天下,蒙恩十方,玉童玉女侍卫香烟,传奏所言,径御太上无极道前。
右出《明真经》
次奉戒颂
道为无心宗,一切作福田。立功无定主,本愿各由人。虚己应众生,注心莫不均。大圣崇至教,亦犹雨降天。高陵靡不周,常卑故成渊。海为百川王,是能含龙麟。万劫保智用,岂但在厥年。奉戒不暂亏,世世善结缘。精思念大乘,会当体道真。
右出《仙公请问经》
次出道户咒法
玄上太阴,八窗开明,向有所启,少女通灵。事毕,复位万神港宁。
右出《金箓经》
无上秘要卷之四十八竟
无上秘要卷之四十九
三皇斋品
灵坛坛方二丈四尺,纂开四门,辰戌丑未。纂内方方各列九灯,对坛设醮一盘一杯,方合用杯,杯量一升,盘枣三枚,脯九片,合酒九升,枣二+七枚,共一席。焚香一炉。
三皇座各一案,天皇在子,地皇在申,人皇在寅。各一、盘一杯,一席一香火,杯各量酒三升,拌枣九枚,三座合酒九升,枣二十七枚。碧幡三首,幡长五尺,各朱书三皇内文於幡上,随字多少大小稀稠取令满,上安带如上。青竹竿三条,竿长一丈二尺,并作趺安之,各作本位施案后也。坛中央又施一香案,一香火,以案斋王本命之缯。烛盘铗一具,烛三挺副,供读文,回转用。坛上舒席令满,都合用香火八具,案子四枚,香灯如法,七寸盘三十九枚,升杯三十九枚,七奠合二具,盛一日所设脯枣用。一日用酒四斗五升,枣一百三十五枚,脯四十五斤。若三日则酒用一石三十五升,枣四百五枚,脯一百三十五斤。依方合上元香珠并炼云腴,沐浴云水,若贫乏处、止作香汤,五和香新清油亦足。又灯纂三十六枚,布灶副余处亦可然灯随多少。信物。斋主本命缯随所属辰色年一尺,天皇皂缯九丈,地皇白缯七丈;人皇碧缯七丈,贫者并可尺数富足家。又各依方面舒一幅帛露席上,以施杯为神座位,东碧南绛西白北皂各二,又门处开置。
此斋依经应子午时食,今人多不能,犹依常法,唯夜半行道毕,下醮於座,共受福,有余听分。家人敬信者,法虽三日,亦可一日一夜。山中穷乏处,亦可停醮,止然灯而已。
右斋具所用。醮器、四幡、席,并出法师。香油、信馔,悉出斋家。事毕,仍为散施。
宿启仪夕登坛,风雨入室
北向叩齿十二通,曰:
香烟玉女,上奏三皇真君、三十六某事建洞神三皇斋,诸、谢。正尔登坛入室,烧香,宿启即日上闻,径进紫宫,仰达三皇真君前。乃上香再拜。
又上三座香,天皇子、地皇申、人皇寅。三再拜立曰:臣某等今烧香拜礼,愿以此功德上为国王帝主、公卿士庶、州郡守宰、群臣百司及臣等存亡父母,下逮臣等身并黔黎兆民、地府幽魂、山灵水精、鸟兽鱼虫、一切众生,愿各得其道,赦除积罪,解释考讼,书名丹简,定字青篇。臣等得与三宫之神俱登玄晨,上朝上清,奉见圣君;赐书受事,永成高真。仍诵曰:
浩浩三天气,育养万化物。世情乐其华,真道贵其实。愚俗玩末荣,神仙爱本质。精修三皇文,玉灵映幽室。高唱期太微,稽首朝皇一。
又再拜,各称名位曰:
太上洞神三皇弟子臣某谨上启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太上丈人、三皇玉君、九老仙都君、九气丈人、玄都仙官、太玄真神、上下三十六天灵司官君、太清之神、五方天帝、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五岳真官、佐命诸山四海四渎八泽九源名山洞府水神、潜宫宇宙之内一切众灵,臣等施功,昔运挻报,今生业习虚远,识尚清真,遂得出形俗外,栖光林表,服道思玄,奄有岁月,虽未能智洞幽元,神朗妙极,而注想灵祇,不敢亏替,自昔禀受三皇内文、天书玉字,上可以刻名万神,封掌群灵,下可以救解灾患,立降福祉。有按宝斋上箓祈谢之篇,仙都内诀显礼醮之典,上元名香氤氲太空,玄腴朱灯照□深夜,实趣圣之秘领,招真之要法,其广济四维,不限贵贱,洪润八表,无隔道俗。
今有某郡县乡里某甲信识真典,希尚功福,远到此山申诉,诚慊求为建三皇斋谢,以悔祸祈福。臣谨读辞以闻入辞按词事款诣情理嫌笃。臣等既佐世匡危,职在扶救,某不胜投诚之至,谨相携率,沐浴灵水,清身洁己,以今月某日共登灵坛,入斋堂,宿启陈言,当三日三夜一十二时行道礼醮,奏闻上宫。伏愿皇一三真洞府仙官赐垂监察,特敕某郡县乡里中真官正神、社里邑君诸侍真吏兵并香烟玉女监斋神官,咸共辅卫斋所,诛截精邪,使天清气朗,风卷云澄,功成事遂,并可言劳酬赏。其轨仪之典,须明晨启闻。因再拜回行,颂曰:
世人修至道,心意怀万端,耳目乱华色,情志恒不专。小智虽自强,安能保终身。五神失其主,真气逝不还。若能苦心行,长生保命根。奉戒为我宝,恒执天老言。众真并欢悦,相与迎皇君。
至东南,向西跪曰:
臣等伏自思省,虽备闻法教,具禀成规,而未能冥怀豁想,令诸漏顿消,犹须笃励以全真业,今谨敷经说禁,告示同气,并诠授任掌,各遵典职,请使斋官伏以听命。
谨按上宰西城真人王君曰:夫皇文天书者,乃是三皇之时所受上真皇一云篆之大章者也。夫三皇安业,则天和地朴,纪纲阴阳,维制鬼神,可以养身安命,长存保延,乃西王母之所秘玩,仙官之所崇仰,盖真人宝文矣。世人得此书者甚少,若能有之,则太玄仙都九老仙君辄遣直符卫此真文,但旦夕朝敬,便可享其天年,五兵五毒灾沴不干。若能施召,岂可得论。泄慢之祸,天科告罚,皇人录书过,可不慎哉!
西城真人又曰:夫为名之名,丧我之德;为事之事,乱我之业;为欲之欲,增我之惑;为情之情,丧我之贼。罪莫大於淫,祸莫大於贪,咎莫大於馋。此谓载祸之舟车也,小则危身,大则残家。真人王君又戒日:夫欲学道求生,先慎诸禁忌,然后得与神明通接,乃能永保身命。如其屡致犯忤,则为冥司所执,作人尚不可得,而况於仙乎?今以相告,子奉之焉。
第一之禁,勿淫欲施泄,令身命天殁。
第二之禁,勿阴贼凶虐,则三官执罚。
第三之禁,勿杀伤含气,则生死执对。
第四之禁,勿谗嫉邪佞,则人鬼加害。
第五之禁,勿窃盗欺滥,则身行黜缺。
第六之禁,勿忧悲思念,令精灵恍惚。
第七之禁,勿愤怒泆乐,令神爽离越。
第八之禁,勿醉酒淫乱,令三宫奔溃。
第九之禁,勿食五辛血腥,令脏腑臭秽。
第十之禁,勿饥饱寒热,令百病攻结。
第十一之禁,勿多语多笑,则亏损神气。
第十二之禁,勿久视久听,则耳目昏翳。
第十三之禁,勿秽慢怠堕,则形神丑悖。
此十三禁者,人身之大患也,奉之则生,逆之则死。老子所谓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其斯之谓乎。夫轻则曰戒,重曰禁。禁戒者,辅身之良方也。学仙家以禁戒为镇甲,虽入三军,矢刃不能伤,虽处世间,灾祸不得入。诚哉,斯言明各勖之!
因读简授任。毕,起以向复炉曰:
香烟玉女、侍直众官,当令露坛之上,斋堂之中,有隐芝玉精在此香灯前,令臣等得仙,身生紫络羽文,某家享福,天下同欢,侍坛侍堂,玉女传奏臣言,上达三皇真君前。
依法登坛,巡行,正立北向,叩齿三十六通,读摄精祝曰:
混混皇皇,上封乾章。我受神文,开告三皇。西蹈金门,东升扶桑,北履玄阴,南驾正阳。进登大角,退蹑文昌。徘徊奎娄,游宴氏房。入御玉女,出携仙王。与天同寿,与日合光。二十五气,拂除凶殃。
又叩齿十二通,祝曰:
香烟玉女,上奏三皇真君、三十六天神仙灵官,小兆男生臣甲谨为某郡县某甲某事建洞神三皇斋,请正尔登坛入室,烧香开启,即日上闻,径进紫宫,仰达三皇真君前。
又上香毕再拜曰:
臣清斋绝尘,烧香礼谢,上为七祖父母,逮及家门,并乞原赦积恶结罪,解除考讼,书名丹简,定字青篇。臣得与三宫之神俱登玄晨,上朝上清,奉见圣君,赐书受事,永成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