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源 - 第 10 页/共 47 页
诗非谈理,亦乌可悖理也。仲长统述志云:畔散五经,减灭风雅,放恣不可问矣。类此者概所屏却。
晋人子夜歌,齐梁人读曲等歌,俚语俱趣,拙语俱巧,自是诗中别调。然雅音既远,郑卫杂兴,君子弗尚也。愚于唐诗选本中,不收西昆香奁诸体,亦是此意。
新城王尚书向有古诗选本,抒文载实,极工裁择。因五言七言分立界限,故三四言及长短杂句均在屏却。兹特采录各体,补所未备。又王选五言兼取唐人,七言下及元代。兹从陶唐氏起,南北朝止,探其源不暇沿其流也。
诗之为用甚广。范宣讨贰,爰赋《摽梅》;宗国无鸠,乃歌《圻父》。断章取义,原无达诂也。笺释评点,俱可无庸。为学人启途径,未能免俗耳。
书中徵引,宜录全文。录疏通大义,匪同笺注。凡经史子集,时从删节,近于因陋就简,识者谅诸。
德潜学识浅尠,于剬诗辑颂,略无所得。此书援据典实,通达奥义,得三益之功居多,参订姓氏,详列于简。
归愚沈德潜识
●古诗源卷一
○古逸
击壤歌
《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人击壤而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康衢谣
《列子》:帝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不治与,亿兆愿戴己与,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云: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伊耆氏蜡辞
《礼记·郊特牲》云:“伊耆氏始为蜡。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祝辞曰: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末句言草木归根于薮泽,不生于耕稼之土也。】
尧戒
《淮南子·人间训》。
战战慄慄,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大圣人忧勤惕厉语。】
卿云歌
《尚书·大传》:“舜将禅禹,于是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倡之,八伯咸稽首而和,帝乃载歌。”
卿云烂兮,糺【同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旦复旦隐寓禅代之旨。】
八伯歌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帝载歌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南风歌
《家语》:“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其诗曰: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叶平。】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禹玉牒辞
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竟似歌行中名语,开后人奇警一派。】
夏后铸鼎繇
《困学记闻》云:“太卜三兆,其颂皆千有二百,夏后铸鼎繇云云。”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北与国为韵,而以一西一东句间之,章法甚奇。】
商铭
见《国语》
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祗离咎也。【嗛嗛,小貌。转以德居食先,此古人章法。】
麦秀歌
《史记》:“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壤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之。”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采薇歌
《史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饿且死,作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盥盘铭
以下铭辞见《大戴礼》。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诸铭中,有切者,有不必切者,无非借器自儆,若句句黏著,便类后人咏物。】
带铭
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语极古奥。恭则寿,所谓威仪定命也。】
杖铭
恶乎危,于忿懥。恶乎失道,于嗜欲。恶乎相忘,于富贵。
衣铭
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
笔铭
豪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起句不入韵。】
矛铭
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余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末二句忽转一韵,叠用两句韵作结。唐人古体每每用之,其原盖出于此。《葛覃》第三章、《饭牛歌》二章,亦同。】
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