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 第 24 页/共 134 页
姓程,字杏村,年二十九岁,安庆人。体貌丰腴,玉蕊琼姿,已动春色飘零之感,然横波流媚,一笑嫣然,犹带曩时风韵。性嗜酒,一中狂药,指挥如意;复喜游狭斜,晓妆红粉,夜宿青楼,卖笑之金,仍以买笑了之。卿真达者,远胜狡童。芳池水暖,疋鸟情谐,倡予和汝,浅斟细酌,较诸赌曲旗亭,不啻霄壤。今久不见其到园,想亦床头金尽,废然而返矣。铁笛酒狂,不能作平原十日之聚,意殊缺然。
玉蕊曾标第一评,春风骀荡几番新。华姿黯减名心歇,跌宕青楼逐酒人。
迷香洞与藏春坞,会合惟难别更难。羡尔十年花里活,飘然自在去长安。
天喜
姓孔,字柳依,年十四岁,扬州人。寳华部。识之于香岑寓中,风姿娟秀,辞令清姸,时作飞鸟依人之态。叩其娴习,有《学堂》《佳期》《拷红》《思凡》等出,惜均未之见。偶从红雨寓斋小酌,孔郎在坐。红雨请为取字,赠以『柳依』二字,报余以小曲,袅袅清音,不觉为之沉醉。嗣后寳华出都,孔郎随班而去。近闻寳华仍欲来都,不知孔郎仍在此班否?人如『杨柳依依』,虽属韶年,其情致颇系人思想也!
柳乍舒芽月正新,不堪回首广陵春。忽闻软语擎杯劝,忘是扬州梦醒身。
妙絶风情未露时,评花一老已先知。垂梢荳蔻春光浅,别后凭谁善护持。
凤翔
姓杨,年二十六岁,安庆石埭人。旧隶春台部。前在山左,擅名于时。昆部之曲颇多,沈楼星槎知之有素。近演《磨房串戏》,观者称佳;嗣演《吹箫引凤》《和番》等剧,尤为出色。识之于梨园坐上,慧目浓眉,自饶灵秀气,傅粉施朱,依然韶美。音律恪守梁溪规范,犹存正始之音,仍复参用时妆,不违众好。今虽散去,回忆沈楼寓中数集,每每及之,知吾辈多情,凡习见林枝,定不忘于飘落时也。
远从汉使嫁单于,马上琵琶归思纡。掩面风沙珠泪迸,黄云塞路满红毺。
九灵萧引九苞禽,解弄参差缥渺音。博得舞衫常入梦,也堪为我拂尘襟。
见惯司空兴寂寥,红灯緑酒景偏饶。谁将月底潮春颊,推傍吟肩把思撩。【谓星槎】
一唱骊歌解佩留,【沈楼赴蜀前夕,以玉佩赠杨郞】青天蜀道不胜愁。旧人剩有何戡在,相见同嗟萍梗浮。【时星槎亦将出都,故云。】
○补録梨园旧人三人
三元
姓于,字湘竹,四川绵州人,年四十岁。旧在宜庆,后在双庆部,今不知所在。《燕兰小谱》以野花村酒目之。辛酉夏初,偕小樊赴园,见其《连相》《摇会》,笑谑情态不异当年,姿容亦娇好如故,亦不可谓非尤物。壬戍秋,复于某席上见之,举止辞令依然村野,然面有皱痕矣。是日不克登场,为之怅然,口占絶句慰之。技虽不高,然魏三故后,三元犹在,居然鲁灵光矣。
绵州高木占华春,湘竹猗猗亦着声。翠管不孤题蜀锦,野花重见倍情生。【小樊丈《花间集》有题湘竹诗句。】
红药吟成一卷诗,【时《新吟》初刊就】秋光霁照酒盈卮。潇潇白发潇潇竹,同是风怀未减时。
荣官
姓罗,字湘帆,良乡人,年三十四岁。旧在宜庆,后入双庆。双庆散后,不知所在。弱冠时名噪一时,技虽不佳,《燕兰小谱》以夭桃女目之。昔秋再见登场,雉鍪绣甲,败阵悲歌,声泪俱下。嗣朗玉演《别妻》,罗郎秃襟小弁,通脱自如,俨然丈夫矣。间行道左往往遇之,颇有班荆道故之意。回忆何粉潘姿,曾几何时,零落尽矣!怅想华年,行自念也。
徒行抛却璧人车,忆逐兴儿竞爽初。【谓苏郎】今日凭栏开笑口,怅春去也渺愁予。
初日芙蓉比艶姿,雉鍪银甲异当时。歌音激楚何堪听,捧檄人今雪满髭。
月官
姓高,字朗亭,年三十岁,安徽人,本寳应籍。现在三庆部掌班,二簧之耆宿也。体干丰厚,颜色老苍,一上■〈毛瞿〉毺,宛然巾帼,无分毫矫强,不必征歌,一频、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即凝思不语,或诟谇哗然,在在耸人观听,忘乎其为假妇人。岂属天生,未始不由体贴精微,而至后学,循声应节,按部就班,何从觅此絶技?《燕兰小谱》目婉卿为一世之雌,此语兼可持赠朗亭。
诙谐怒骂总天生,解唱雌风无限情。管领羣芳春不老,居然占得部头名。
那识高芳是旧枝,曾嫌魏老占春迟。花游记得杭州乐,惜未相逢英妙时。【忆自辛卯以前诸伶,及经寓目,有《燕兰小谱》中未载者。魏三已属后来,安识朗亭?昔春友人指高谓余曰:『此人近已属前辈矣!』不胜今昔之感。又云:高幼在杭州,予从未相遇也。】
○附録梨园已故者一人
三儿
姓魏,名长生,字婉卿,四川金堂人,卒于壬戌送春日,年已五十有九矣。长生于乾隆甲午后始至都,习见其《滚楼》,举国若狂。予独不乐观之。迨乙未至都,见其《铁莲花》始心折焉。庚申冬复至,频见其《香联串》,小技也,而进乎道矣。其志愈高,其心愈苦;其自律愈严,其爱名之念愈笃。故声容如旧,风韵弥佳。演武技气力十倍。朗玉刘郎乃其晚年得意之徒,谓可度金针者,惜师授未克尽传,长生已成逝水矣。然朗玉之剧,居然得其遗风余韵,悼婉卿之不复,卽望朗玉于将来。朗玉勉旃。
最好春光醉画楼,重逢缟袂剧风流。一官憔悴名伶老,穷袴当场相况愁。
英雄儿女一身兼,老去登场志苦严。绕指柔含刚百炼,打熊手是玉纤纤。
侠骨棱棱百感生,仍余风韵动人情。君堪与我参同契,诗酒诙谐意气横。
烂漫春消鬓未霜,野狐参透境悲凉。一声杜宇随春去,无复歌台谢素娘。
海外咸知有魏三,清游名播大江南。幽魂远赴绵州道,知己何人为脱骖。
○补遗三人
七十儿
姓李,名联瑞,本京人,年十三岁。新庆部。穉齿清姿,能演《奇逢》《东游》数出,人颇称之。或有谓其媚而不妖、慧而不黠,当为后来之杰。余所品花部,至小部极意搜罗,稍不恶人意者务尽登之,以见小年解意之难。如联瑞者,乌可遗于网外也。
隔水盈盈盼紫罗,仙根分自绛桃河。月华逼静人无语,飞出瑶空弋弋歌。
有缘何处不相逢,风雨沾衣蒋世龙。朅取三生前语在,天涯那隔一重重。
小三元
姓□,年十四岁,扬州人。春台部。演《胭脂》诸剧,咄咄动人。盖其年旣幼,而技亦初解橅容。其不甚细腻处,即其天趣处。生爱生怜,不在油熟,机调时也。同班中如顾元寳圆熟流利,若与三元相角,则如春花秋月,一艶一庄,两不相妨,亦两不相谋也。
情字平分说小青,临风盼影可怜生。闻呼不问年多少,错认三元旧着名。【谓湘竹】
莺声曼转入云高,格格清音彻耳敲。一度蟾蜍沉汴水,胭脂错印在周桥。
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