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谣集杂曲子 - 第 4 页/共 6 页

未省离合:冒斠校作「未曾离合」,唐校校作「未曾离过」,杨校疑「合」乃「合」之误。 苑:原写作「菀」,从龙校校改。 金针:新书、林编校作「金线」。 拟貌:唐校校作「拟描」。 知:林编校作「自」,商榷以为乃「奴」字形讹。[补校]知身貌:校注校作「自身儿」。 詃:校录校作「炫」,总编校作「衒」。 际:原写作「济」。[补校]鸯鸾:新书、校注校作「鸳鸯」。 旦:原写作「但」。娉:冒斠校作「嫁」。 攻:原写作「功」。 纵然:原写作「众然」。   又 窈窕逶迤,貌超倾国应难比。浑身挂绮罗装束,未省从天得知。脸如花自然多娇媚,翠柳画娥眉,横波如同秋水。裙生石榴,血染罗衫子。观艳?语软言轻,玉钗坠素绾乌云髻。年二八久镇香闺,爱引猧儿鹦鹉戏。十指如玉如葱,银苏体雪透罗裳里。堪娉与公子王孙,五陵年少风流壻。 貌超句:冒斠校作「体貌超羣,倾国应难比」,林编校作「□貌超□,倾国应难比」。应难:原写作「难应」,从诸本校改。 浑身句:冒斠校作「浑身□挂,绮罗装束」,总编校作「浑身挂绮罗,装束□□」。 知:冒斠、林编校作「至」。 娥眉:同「蛾眉」。 生:冒斠校作「上」。榴:原写作「磂」。 软:原写似「载」字,从杨校校改。 坠:总编校作「缀」。 镇:原写似「傎」,冒斠校作「锁」。兹从林编校订。 鹦鹉戏:原写作「莺鹉钺」,从诸校本改。 银:唐校作「凝」。苏:通「酥」。   内家娇 丝碧罗冠,搔头坠髻鬓,宝装玉凤金蝉。轻轻傅粉,深深长画眉渌,雪散胸前。嫩脸红唇,眼如刀割,口似朱丹。浑身挂异种罗裳,更熏龙瑙香烟。屐子齿高,慵移步两足恐行难。天然有灵性,不娉凡〔间〕。交招事无不会,解烹水银,炼玉烧金,别尽謌篇。除非却应奉君王,时人未可趋颜。 此调不载《教坊记》「曲名」表,唐五代传辞亦仅见敦煌写卷所载此首及下首,皆为长调,与宋代柳永等人同调之作篇制句法大体相近。 搔头坠髻鬓:遗书本从杨校校作「搔头坠鬓」,唐校校作「搔头坠髻」。 装:林编、总编校作「妆」。 傅粉:原写作「浮粉」,总编校作「敷粉」。兹从王集校改。 渌:通「绿」。 眼:原写作「明」,据下首「两眼如刀」句改。 朱丹:原写作「珠丹」,兹从龙校改。 烟:原写作「熛」,从诸校本改。 屐子:原卷「子」下有「{上止下豆}」字,从龙校删。 不娉凡间:原卷无「间」字,「凡」下接写「交」字。冒斠校作「不嫁凡夫」。兹从新书、总编于「凡」下补「间」字,以「交」字属下句。 交招句:冒斠校作「招□□□,事无不会」,唐校校作「招事无不会解」,王集校作「招事无不会」。 炼:原写作「练」。   又御制林锺商内家娇 两眼如刀,浑身似玉,风流第一佳人。及时衣着,梳头京样,素?艳孋情春。善别宫商,能调丝竹,歌令尖新。任从说洛浦阳台,谩将比并无因。半含娇态,逶迤缓步出闺门。搔头重慵憽不插,只把同心,千遍捻弄,来往中庭。应是降王母仙宫,凡间略现容真。 原卷无题,据伯三二五一卷补。伯三二五一卷原题「御制临锺商内家娇」,「临」即「林」音讹,「商」、「娇」皆俗写。验之北宋柳永《乐章集》之《内家娇》,其宫调亦属林锺商。所谓「御制」者,饶编考订可能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总编则考订为唐玄宗制曲,内廷乐工作辞。 佳:原讹作「住」,据伯三二五一卷改。 京样:伯三二五一卷写作「京仪」。 素(左女右质)艳孋情春:林编、总编校作「素质艳丽青春」。 谩:伯三二五一卷写作「慢」。 缓:原写作「换」,从诸校本改。门:原写作「帏」,失韵,据伯三二五一卷改。 搔头句:冒斠校作「搔头□重,慵葸不插,□□□□」,总编校作「搔头重慵憁不插,□□□□。□□□□□□」。 把:伯三二五一卷写作「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