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乘 - 第 1 页/共 13 页

《猫乘》      [清] 王初桐 撰            《猫乘》小引   卷一 字说 名号 呼唤 孕育 形体   卷二 事   卷三 畜养 调治 瘗埋 迎祭   卷四 捕 不捕 相处 相哺 相乳 义报 言 化 鬼 精 怪 仙   卷五 种类   卷六 杂缀 图画   卷七 文   卷八 诗 词 句            《猫乘》小引      猫之见于经史者寥寥数事而已,其余则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南唐二徐竞策猫事,或二十事或七十事,其事皆无可考。我朝钱葆馚舍人制《雪狮儿咏猫词》,前后和者不一,皆×摭猫事为之,极徵幽僻之能,余亦有效颦三阙,狡狯伎俩,无当于词家婉约清空之旨。因复于讐校之余,指授抄胥采录,积久成帙。取而治之,削繁去冗,分门析类,釐为八卷,名曰《猫乘》,窃附于《相马经》《相牛经》《麟经》《驰经》《虎苑》《虎荟》之列,虽无关于大道,亦著畧家所不废也。爰授诸梓人,以贻好事者。或以余为有为而作,如李胜之、张明善之讥世,夫讥世则非敢然,然有不胜其自悔而自伤者焉。   嘉庆三年冬日,巏堥山人书于珍珠泉上小楼。      《猫乘》卷一      王初桐 编      【字说】   《说文》:猫,狸属,从豸,苗声,莫交切。      《玉篇》:猫,眉朝切,俗作猫。猫,夏田也。      《广雅》:猫,武瀌切,又武交切。      《唐韵》:猫(切同说文)韵会韵,畧正韵,谟交切,并音茅。      《经典释文》:猫,亡朝切,集韵:眉镳切,并音苗。      《本草纲目》:猫,茅苗二音。      宋景文《笔记》:迎猫为食田鼠,读礼者不曰猫音猫而曰猫,音苗,避俗也。      《埤雅》:鼠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      五经文字:猫,猛兽。      唐阎朝隐《鹦鹉猫儿篇》:猫,不仁兽也。      《正字通》:猫,阴类也。      【名号】   《广雅》:貔狸,猫也。      《尔雅翼》:猫有色似狸者,通谓之狸。      《蜩笑偶书》:猫,一名家狸。      《粧楼记》:猫,一名女奴(亦见《采蘭(繭?)杂志》)。      《格古论》:猫,一名为乌圆,一名蒙贵(圆或作员)。      《事物绀珠》:猫曰狸狌,又曰狸奴,又曰狻猊。      《唐馀录》:庐枢为建州刺史,月夜闻堂西阶下若有人语笑声,蹑足窥之,见七八人,长不盈尺,杂坐饮酒,久之,席中一人曰:“今夕甚乐,但白老将至,奈何?”因叹叱,须臾,皆入阴沟中不见。后数日,罢郡新政,家有猫名曰“白老”,既至,自堂西阶地下,获鼠七八枚,皆杀之。      《酉阳杂俎》:灵武所产猫,有名红叱拨者。②      《记事珠》:张抟好猫,其一曰“东守”,二曰“白凤”,三曰“紫英”,四曰“怯愤”,五曰“锦带”,六曰“云团”,七曰“万贯”,皆价值数金,次者不可胜数。      《清异录》:伪唐武宗为颖王时,邸园畜禽兽之可人者,以备观玩,绘《十玩图》,其中曰鼠将者,猫也,名句文身。      《表异录》:后唐唐琼花公主自丱角,养二猫,雌雄各一。有雪白者,曰“御花朵”,而乌者惟白尾而已,公主呼为“麝香騟妲己”(一作昆仑妲己。)      《云斋广录》:陶穀在辇毂,见揭小榜曰:“虞太博宅失去猫儿,色白,小名曰‘雪姑’。”(《觚剩续编》《王元翰》一条,与此同。)      《铁园山丛谈》:司马温公家有猫,曰【虎儵】。《说文》:“【虎儵】,黑虎。”盖取其猛而名之,非【虎儵】即猫也。      《在园杂志》:明时内官家喜蓄猫,各给以美名,如纯白者,名“一块玉”;身黑而腹白者,名“乌云罩雪”;黄尾白身者,名“金钩挂玉瓶”;甚至有染色大红者。      《应谐录》: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曰虎猫,客说之曰:“虎不如龙,请更名为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升天须浮云,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蔽天,风能散之,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墙足蔽之,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墙虽固,鼠穴之斯圮矣,即明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捕鼠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      《鸡林类事》:猫,谓之鬼尼。      《朝鲜史略》:俗称猫曰高伊。      《西域同文志》:回语谓猫为密什。       【呼唤】   《席上腐谈》:猫能自呼其名。      《听心斋客问》:呼猫曰【口弥】。(亦见《湘烟录》。)      《事物绀珠》:呼猫声曰【口必】口必】,又曰苗。(《空同子》:喌喌,呼鸡;落落,呼猪;咄咄,呼马驴;苗,呼猫;×,呼雀。)      《异识资谐》:闽人骂声云“貌貌”,即猫叫声。陈启东述闽人常谈诗:“昨听邻家骂新妇,声声明白唤狸奴”。      《湛渊静语》:俗以舌音“祝祝”,可以致犬;唇音“汁汁”,可以致猫。(汁汁声,类鼠也。)      《摄山志》:竺庵禅师《猫鼠偈》云:“有朝捉得老鼠时,大叫一声妙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