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178 页/共 664 页
西域僧天息灾译三藏太宗为序云胜书天息灾无奘师之竒异太宗无唐文皇之雄才云胜无懐仁之手腕又无王逸少之残墨断楮足供其补缀时代既非不能超乘而上矣后之为不朽者难哉【石墨镌华】
妙高僧传序
陶谷撰梦英书郭忠恕篆额【弇州山人藁】
陶承防文全乏蕴借英大师书徒尔矜张俱非当家善乎元美氏之言曰陶法门之画葫芦者英笔之盗枯骨者蔑以易矣【石墨镌华】
篆书千字文序
英公于篆书独推李监而陶承防谷此序亦云阳氷死而梦瑛生其然乎序书出皇甫俨手可谓升率更之堂者【石墨镌华】
报恩寺心经序
得心经序于报恩寺壁间唐南阳忠国师述宋九华山僧省言书书全出伯施防于乱真【石墨镌华】
杂文
蔡襄荔枝谱
此闽中刻刻手不佳而君谟正书犹有永兴遗意苏黄米三家不及也评者谓土偶蒙金寃矣【石墨镌华】
苏轼马劵
右大字甚佳方叔遇子瞻不偶而落第即此刻观之不徒见当时友谊之笃亦足以知李公人品矣【牍记】
法书
小字说文字源
右小字说文字源郭忠恕书忠恕者五代汉周之际为湘隂公从事及事皇朝其事见实録颇竒怪世人但知有小篆而不知其楷法尤精然其楷字亦不见刻石者盖惟有此耳故尤可惜也五代干戈之际学校废是谓君子道消之时然犹有如忠恕者国家为国百年夫下无事儒学盛矣独于字书忽废几于中絶今求如忠恕小楷不可得也故余每与君谟叹息于此也石在徐州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书【集古録】
郭忠恕三体隂符经
郭忠恕三体隂符经其二大小篆其一也忠恕篆笔匹徐而诮英公又兼工小楷画品入妙其后又能仙去不死真异人也余不得见其小楷与画而于是碑亦足以窥其一班矣【石墨镌华】
清浄防命得道经
此碑首清浄经次消灾防命经次生天得道经书者始平厐仁显全习皇甫碑法虬健絶伦寘之唐人名书中殆不可复辨但经首乃作菩萨画像何也【石墨镌华】
摩利支天经并隂符经
此碑首摩利支天经经前作佛像次以黄帝隂符经经前作黄帝问道广成子像画俱不恶书者为汝南袁正已亦能习欧阳率更法者因以见宋初诸人犹歩趋唐矩也【石墨镌华】
袁正已所书摩利支天经及隂符经立于干徳在京兆国学以太学刻二教之经不必论宋初文字徐以篆梦英以杂体袁正已以楷皆得郭忠恕之一端而此袁得意之作古淡闲雅尚有李氏之遗风焉蔡襄稍为变调继以苏黄各出新意陵夷至于颠老古法扫地尽矣余于宋初犹有取焉尔【墨林快事】
梦英十八体书
黄鲁直云李龙眠得金铜防于市汉制也泥金六字字家不能读虫书妙絶于今诸家未见此一种乃知唐度僧梦英皆妄作耳然则今所传十八体出英公杜撰欺世非古实有之也音释分颇有批法碑首载赠诗正书亦劲健皆是英公手耶如此公亦非孟浪者矣【石墨镌华】
梦瑛偏傍字源
右篆书偏傍字源宋宣义大师梦英书此碑咸平二年立于长安学中后有英自题又附载郭忠恕所答书【东里续集】
梦英篆书偏傍字源自谓秦斯虽妙尽方圆而防画简略直以墨寳归之李监而已与郭忠恕能继其美复録忠恕报书于后苐吾子行诸君絶不取英篆以为少师承而忠恕书末所谓何人知之惟英公知之亦大含讥讽何也然英篆笔亦自整劲跋语正书出信本皇甫君碑骨稍露耳聊记而留之【弇州续集】
梦英在宋初自负篆书故作偏傍字源书而着跋于后大要于李斯诸人皆加贬驳独推重李阳氷耳而不免为后世吾子行所讥至谓无所师承即郭忠恕与之同时英所推毂今观其报书云何人知之惟英公知之似含不足之意英岂为不觧也者附其书于跋后何也但其书跋语书忠恕书俱正书大有信本皇甫碑法始知十八体释文并赠诗都出其手毋疑也余合数碑观英公书似当以正书第一篆次之分又次之不知具眼者谓之何【石墨镌华】
六艺之一録卷九十三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九十四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七十
宋刻三【铭记】
新开肥河记
在庐州开寳四年立【舆地碑目】
五县均田记
在庐州开寳四年立【舆地碑目】
防桧堂记
开寳间吴越刺史慎知礼撰在衢州府【舆地纪胜】
南新县记
太平兴国八年知临安县事卢之翰撰【成化杭州府志】
防溪院记
右防溪院记徐书与其弟锴皆能八分小篆而笔法颇少力其在江南皆以文翰知名号二徐为学者所宗盖五代干戈之乱儒学道丧而二君能自奋然为当时名臣而中国既苦于兵四方僭伪割裂皆褊廹扰攘不暇独江南麤有文物而二君者优防其间及宋兴违命侯来朝二徐得为王臣中朝人士皆倾慕其风采盖亦有以过人者故特録其书尔若小篆则与铉同时有王文秉者其笔甚精劲然其人无足称也治平元年上元日书【集古録】
涵碧桥记
大中祥符五年两浙水陆转运使陈尧佐撰【成化杭州府志】
金绳院记
大中祥符中观察推官关杞撰【寳庆四明志】
衣锦亭记
天禧间张君房作以马亮两守乡国故名【舆地碑日】
严子陵钓防记
卲餗丹阳人以篆显于天圣间范文正公作钓防记请之书曰先生篆高出四海或能枉神笔于片石则严子陵之风复千百年未冺餗为之篆至今为竒观【墨池编】
鲁浦亭记
天圣六年正月秘书丞黄鉴撰【至元嘉禾志】
宣徳军节度判官防壁记
天圣八年大理司直节度判官张侁撰【吴兴掌故録】
仪鳯桥记
天圣二年郑戢撰【吴兴掌故録】
浮玉亭记
天圣四年郑戢撰安吉尹希古书刻在亭中【呉兴掌故録】
重修仙华馆记
天圣七年十月张蒙撰【浦江县志】
参云亭记
庆厯七年台州守元绛撰【赤城志】
台州新造刻漏记
皇祐壬辰三月马仲甫记此碑今亡其半【林逄吉赤城集】
防门记
至和二年莆田蔡防撰【成化杭州府志】
梦野亭记
在复州景祐五年郡守王琪撰【舆地碑目】
有美堂记
嘉祐四年欧阳修撰蔡防书【成化杭州府志】
右字大如钱隶题美茂宋世称能书者四家独盛然四家之中蘓醖借黄流丽米峭防皆令人敛衽而蔡公又独以浑厚居其上岂非以荘严简重望之如有徳之士而自令人心服虽欲驾其上而自不能者哉【苍润轩碑防】
秀野堂记
嘉祐己亥五月竹常棠记两浙路转运司王常棣书【澉浦志】
吴兴倅防题名记
嘉祐六年秘书省秘书郎通判军州章衡撰【吴兴掌故】
众乐亭记
嘉祐六年丹阳卲亢撰【延祐四明志】
清暑堂记
治平二年莆田蔡防撰并书【成化杭州府志】
杭州府治记
杭州府治旧在鳯凰山之右至和元年郡守孙沔重建蔡端明防撰记并书刻石于门之右今石刻在和宁门内【咸淳临安志】
万安桥记
蔡防书万安天下第一桥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结法全自顔平原来惟防法用虞永兴耳昼锦堂差近之荔枝茶谱不足道也琅琊王世贞【弇州山人藁】
王元美云万安天下第一桥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结法全自顔平原惟防法用虞永兴耳余观此书雄伟遒丽实有之而结似平原无其宻策似永兴无其秀逸时代为之非君谟罪也【石墨镌华】元郑杓子经着衍极取古今十三人谓蔡公书起五季之衰万安为摩崖之苖裔可谓确论盖大书不难于矩矱而难于得天真趣今以此观之只似作蝇头小楷此固其过人者耶【牍纪】
昼锦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