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108 页/共 664 页

在宣城县南六十里有断碑载武徳六年鲁之嵓以宣城降【舆地碑目】   诸葛武侯行庙碑   在兴元府贞观十一年【舆地碑目】   少姨庙碑   杨烱撰沮渠智烈书永淳元年十二月【金石録】   右少姨庙碑杨烱撰云少姨庙者则汉书地里志嵩髙少室之庙也其神为妇人像者则故老相传云启母涂山氏之妹也余按淮南子云涂山氏化为石而生啓其事不经固已难信今又以少姨为涂山氏之妹庙而祀之其为浅陋尤甚盖俚俗所立淫祀也烱既载之于碑又遂以为汉书所谓少室之庙者何其陋哉【金石録】   啓母庙碑   崔融撰沮渠智烈书永淳二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啓母庙碑崔融撰按淮南子云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髙山下化为石方生啓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啓生其说可谓怪矣然汉武帝幸缑氏至中岳见夏后啓母石列于诏书则固已信之矣其后郭璞注山海经顔师古注汉书皆具载其语而融又文其事于碑流俗安得不惑乎自古荒诞之士喜为竒词怪说以欺世俗学士大夫能卓然不惑者盖鲜如啓母化为石伊尹之母化为桑事尤不经难信然由古讫今未有非之者也呜呼此君子所以恶攻乎异端也欤【金石録】   八都坛神君实録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垂拱元年十月【金石録】   右八都坛实録撰人名元质不见其姓又不著书人名氏其字画亦可爱碑首题云大唐八都坛神君之实録其文云都望八山之始坛也此地名山封龙之类有八因坛立庙遂为号焉封龙山在今镇州其余七山不见其名又云汉光和中有碑而今亡此碑垂拱三年立【六一题防】   唐八都坛记碑首题曰八都坛神君实録八都者盖其以封龙等八山为坛都望而祭之因坛立庙以为名唐刺史冯义县令萧倓等祷雨有应率人修其庙而为之记因列时人姓名扵后撰述者自称元质而不着姓亦无书人名氏碑以垂拱三年立【集古録目】   升仙太子碑   武后撰并行书圣厯二年六月碑隂薛稷书附右周升仙太子碑武后撰并书升仙太子者王子晋也是时张易之昌宗兄弟方宠謟谀者以昌宗为子晋后身故武后为葺其祠亲铭而书于其碑君臣宣淫无耻类如此可发万古之一也【金石録】   武曌淫横千古而亦假借柔翰天之生才扵彼何其不靳也此文未必真出后手当是北门学士语碑首升仙太子之碑六大字飞白书作鸟形亦佳飞白书久不传于世此其仅存者耳【石墨镌华】   唐武后行书圣厯二年六月今在偃师县南三十五里府店缑山寺本庙【金石文字记】   周许由庙碑   则天撰相王旦正书大足元年五月【金石録】   纪信庙碑   卢藏用撰并八分书长安二年七月【金石録】   卢慈眀八分书【金石略】   尧庙碑   卢永庆撰刘济初正书武后时立【金石録】   光武皇帝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武后时立【金石録】   北岳府君碑   韦虚心撰陈懐志行书开元九年三月【金石録】   陈懐志此碑在李北海云麾之下法华之上盖以其筋骨有余而丰度防澁尔渊泉冨有唐世遗刻试校之当自知也甲寅三月二十七日题是日立夏风雨萧瑟如髙秋读是文恍若从恒山麓下遇氷雹交作山谷晦冥时从羽人仙客问投宿防景象也【牍记】   河侯新祠颂碑   秦崇撰王晏行书开元九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河侯新祠颂秦崇撰云河伯姓冯名夷字公子潼乡华隂人也按章懐太子张衡传注引圣贤冡墓记亦云冯夷者农华隂潼乡隄首里人服八石得水仙为河伯又引龙鱼河圗曰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三说虽异然其为无所据稽则同也呜呼自古荒诞之说惑人虽聪眀之士犹或不免况庸人乎   吴季子庙碑   八分书书撰人姓名残缺开元十年【金石録】   北岳碑   张嘉贞撰并行书开元十五年八月【金石録】   恒山祠碑张嘉贞撰并书今在曲阳县北岳庙中按旧唐书嘉贞为定州刺史至州于恒岳庙中立颂自为文书于石其碑用白石为之素质黒文甚为奇丽先自岳祠为逺近祈赛有钱数百万嘉贞自以为颂文之功纳其数万今白石碑尚在本传又言嘉贞官至宰相不为子孙立业岂好货者乎或矜夸其文则有之然唐人以文取钱未尝以官取钱嘉贞扵此又仅百而取一古之疾也今也或是之亡矣【金石文字记】   唐老子庙碑   于儒卿撰房自谦正书开元十八年三月【金石録】   唐东方朔庙碑   桞令誉撰行书无姓名开元十九年三月【金石録】   唐立汉光武皇帝庙碑   李云撰卢规行书开元十九年十月【金石録】   北岳真君碑   房鳯文八分书开元二十年正月【金石録】   青城山丈人祠庙碑   徐大亨撰甘遗荣八分书开元二十年三月【金石録】   南岳真君碑   赵頥真撰萧诚正书开元二十年十月【金石録】   御史萧诚书太原题名唐人无出其右为司马系南岳真君观碑极有钟王法【海岳名言】   右唐南岳真君碑有别驾赏紫金鱼袋光大晊欧阳公云赏紫盖今借紫之比余按唐制自有借紫借绯而又有赏紫赏绯盖以军功被赏者耳【金石録】   元皇帝庙额碑   敬抱忠撰吕献臣八分书开元二十年十月【金石録】   唐华岳真君碑   唐华隂丞陶翰撰韦腾书宗开元十九年加五岳神号曰真君初建祠宇立此碑【集古録目】   北岳恒山碑   释邈词释旷书开元二十一年八月【金石録】   后土神祠碑   眀皇撰并八分书开元二十一年八月【金石録】   唐眀皇分书太子鸿以下题名在河中府【金石畧】   唐老子庙碑   崔季友撰郑铉正书开元二十二年四月【金石録】   老子圣母碑   李升卿撰吕承献八分书开元二十二年九月【金石録】   尉迟逈庙碑   顔真卿撰蔡有邻八分书开元二十六年正月【金石録】唐前华州郑县尉阎伯璵撰序秘书省校书郎顔真卿撰铭蔡有邻书逈字居罗代人仕周为相州捴管周末隋文帝秉政逈举兵不克而死唐武徳中改复其封爵开元二十六年相州刺史张嘉祐为之立庙建碑【集古録目】   尉迟逈碑成伯璵撰世以蔡有邻书特贵其叙逈事与周史畧同然逈之死节不得显方周之兴迥已为蜀国公矣逮魏之亡一宗伯且受命旧国旧都望之无慨于懐不翅传舎一日去之矣隋公总政天下之势可以知也逈则不受而承制起师以兴复为任其事则有疑也岂以地居嫌疑埶穷畏迫自度不能容于隋而发哉则寃愤鬰结不得其死宜其出灵响以自见不得如伯璵□□也唐说自逈之死而相州都督死者前后相继张嘉祐既视事夜整冠危坐有自西庑出者曰余后周尉迟逈也死扵此遗骸尚存愿得毕前牧守者胆气薄劣惊悸而逝非所害也又指其女子曰同瘗扵此眀日嘉祐发掘得之备衣衾棺器礼而焉既夕出谢曰余无他能愿毕公之政节宣水旱唯所命嘉祐以事闻上请置庙嵗时血食有诏褒异今考周纪韦孝寛既平邺城则移相州守安阳至于碑则谓武徳中朝制改逮开元丁丑张嘉祐问俗郡言多公曰蜀国公独为纯臣阙修殷荐其取戾也宜哉观此自是武徳改至嘉祐则庙而祀之矣亦不因诏而行也与尚书故实政戾谓神之休福则得之其谓遗骸西庑诏为庙容改扵开元嵗则皆误也【广川书防】   颖考叔祠碑   刘彚撰李据八分书开元二十九年八月【金石録】唐立頴考叔庙碑王利用撰序刘彚铭李琚八分书开元二十九年嵗次辛巳建【复斋碑録】   魏文侯庙碑   杨仲昌撰田琦八分书开元中立【金石録】   唐华岳精享昭应碑   唐刘升华岳昭应碑古碑序颂华应主簿咸廙为故相许国蘓文宪公颋祈雨获澍而作者也侍御史刘升书按赵眀诚金石録于唐碑搜访殆徧而独遗此升书亦仅一见扵此碑而已书法八分颇遒美可仲季惟则升卿而乏汉意聊为録之【弇州山人藁】   唐华岳精享碑此唐开元帝遣蘓颋祷雨华山有应而建碑也作者为主簿咸廙书者为御史刘升升见金石略仅二碑而遗此今观其古遒逸有汉人遗意五代以降求此一批法不可得矣【石墨镌华】   唐华岳昭应碑开元八年华隂主簿咸廙撰殿中侍御史刘升八分书华州刺史李光休题额【金石文字记】刘升徐州彭城人景云中授右武卫骑曹防军开元中累迁中书舎人太子右庶子升能文善草【唐书】   北岳庙碑   郑子春撰崔镮八分书李逖篆额【金石文字记】   碑郑子春撰崔镮书镮无书名此碑分遒逸直当韩蔡雁行而无树碑年月攷其时张守珪镇幽州当在开元之末耳诸家无録者何也【石墨镌华】   广成子庙碑   崆峒山在梁县西南四十里有广成子庙即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唐开元二年汝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卢贞立碑【寰宇记】   唐立关龙逢庙碑   在灵寳县西南七里唐太宗东廵致祭开元十三年立碑舎人吴巩之词【寰宇记】   唐时立在河南府灵寳县头原【古今砰刻记】   立汉樊君祠堂碑   王利器撰史惟则八分书徐浩篆额天寳二年十月【金石録】   右舞阳侯祠堂碑唐王利器撰史惟则八分书徐浩篆额天寳三年县令张紫阳修樊哙庙文及书篆皆可爱也【集古録】   唐校书郎王利器撰集贤院待制史惟则八分书前京兆府司録徐浩篆额舞阳令张紫阳等修庙记也碑以天寳二年十月立在舞阳县【集古録目】   宓子贱庙碑   李少康撰李景参正书天寳三年七月【金石録】   安天王碑隂   八分书天寳七年五月【金石録】   金天王庙灵异述   卫包撰并正书天寳九年四月【金石録】   宓子贱碑   贾至文耿篆书天寳十年四月【金石録】   蜀先主庙碑   在晋原县房琯文【舆地碑目】   张君神碑   王岳灵撰序宋昱铭李史奕正书天寳十年十月【金石録】王岳灵天寳十载为监察御史撰张恶子庙碑【唐诗纪事】   比干庙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