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 - 第 213 页/共 284 页
建炎三年四月丁夘改江宁为建康府五月八日驾至建康驻跸神霄宫绍兴三年正月命守臣赵鼎营建康行宫十一日鼎以图来上命孟庾经画五年五月戊午命帅漕臣缮治行宫修城壁及省部百司仓库具图来上务从简约【癸亥自吴门还临安】七年四月进幸八年二月复还临安遂定都焉三十一年十二月幸建康次年二月还临安 张守谓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江流险濶气象雄伟且据要防以经理中原依险阻以扞御强敌可为别都以图恢复 胡安国建都论曰还都建康环诸路而中持衡则人心不揺驻跸金陵本以旧邸号称建康降诏为受命之符 建炎元年五月辛夘诏修江宁城及缮治宫室又命筑景灵宫其后不克成
绍兴慈寜宫
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诏皇太后【显仁韦后】宫殿名慈宁三十日毕功【其后宪圣吴后宫曰慈福成肃谢后宫曰夀慈】 臣等言徳之大者必尽万物之报以称其礼孝之至者必得四表之心以宁其亲天祚文武之隆世基任姒之徳仰模太紫前考异宫宜昭掲于鸿名以荅扬于流泽臣【中贺】窃以东朝置卫逺存长乐之鸿名中禁承顔近着寳慈之茂实皆以体皇居于宸极据寳势于坤灵广一人钦爱之风极万世尊崇之奉载新令典允属圣时伏惟皇帝达孝通于神明要道形于徳教绍复大业对越祖宗在天之灵抑畏小心躬蹈帝王髙世之行人与能而乐戴天复命以中兴上推履武之祥丕启生商之庆方且致天下之养用夤奉于母仪成路寝之威示日严于子道臣等率吁众志恳欵一词爰稽合于前章极崇施于显号叶情文而并举焕典册以増华辇道中通朝夕燕两宫之奉佩环入觐时节奉万年之觞示垂于无疆益储休于有羙伏请建皇太后宫殿以慈宁为名 绍兴九年后有归耗命有司豫作慈宁殿于禁中遥上册寳十二年九月壬午回銮十九年正月朔即宫中行庆寿礼二十九年复行于慈宁殿庆典自此始 十三年五月壬午臧保衡献皇太后还慈宁宫颂特进一官
绍兴徳寿宫 淳熙重华宫
先是以秦桧旧第为新宫三十二年六月戊辰名曰徳寿丙子太上皇帝内禅即日驾之徳寿宫【在太内之北望仙桥东】淳熙十五年八月五日拟进皇太后【吴】宫名曰慈福
十六年正月十五日丙午皇太后迁慈福宫【表云廼敞六安之旧就经长乐之新】己未诏徳寿宫改为重华宫二月壬戌内禅移御 光宗内禅以旧福宁殿为寿康宫【初曰泰安后改】而更建福宁殿御书宫殿名七字五日一朝 绍熙末改重华宫为慈福宫以旧慈福宫为重寿殿二太后皆徙居此后又改慈福宫为寿慈以奉太母【寿成谢后】
艺祖遗训宫中止用赤白为饰仁宗故事栏楯彻去朱緑之采
歴代宫名
周秦时
虒祁【晋】 铜鞮【晋】 章华【楚】 逃夏【越】 咸阳【秦】长信【秦】 阿房【秦】 望夷【秦】 梁山【秦】 馆娃【吴】
前汉
未央 建章 长信 长门 栎阳 长乐 五柞咸阳 甘泉 徳阳 陵阳 回中 首阳 交门昭台 云阳 阳灵 林光 龙泉 明光 万嵗池阳 蒲萄 黄山 太一 思子 夜光 棠棃扶荔 鼎湖 宜春 谷口 望仙 通天 歩髙望逺 集灵 曜华 养徳 四寳 延寿 七里曾城 天梁 栢梁 长杨 资阳 鼓簧 承光长平 钩弋 萯阳 棫阳 永安 修池 祈年
后汉
永安 长乐 池阳 长秋 永乐 胡桃 承光徳阳 东平
前魏
永寿 永安 永宁
西晋
永昌 训 崇徳
六朝
建康 安徳 昭明【吴】太初【吴】金华 乐安 安乐【梁】乐修【陈】
后魏
大夏 阊阖 金墉 盛乐【代 下同】 万寿 承华广徳 寿安 崇光 宁光 永乐
北齐
静徳 金虎 圣应 崇光 三台
后周
长春 正阳 天兴 云阳【行宫】 天成【行宫】
隋
紫微 青城 景华 明徳 朝阳 栖云 积翠甘泉 仙经 仙都 仁寿 天经 松仙 阜涧显仁 离光 流英 紫芝 疑华 揺景 浮彩舒芳 懿乐 彩璧 淑风 清暑 朱明 翼仙翠微 层城 千金 长春【行宫】临江【行宫】汾阳【行宫】
唐
太极 义 大安 通义 跃龙 庆善 太和翠微 大明 永安 蓬莱 玉华 九成 万年奉天 三阳 兴泰 兴庆 华清 温泉 仁智飞山 明徳 合璧 万全 紫桂 飞龙 望春上阳 望贤 九曲 鱼藻 新沼 咸宜 冷泉高山 龙鳞 积翠 宿羽 青女 凌波 芳树紫微 积善 长春【行宫】连昌【行宫】绣岭【行宫】
五代
大明 大宁 至徳 建昌 兴圣 长春 大昌积庆 广徳 兴义 庆昌 太平 长寿 升平十六国
建章 逍遥 未央 长安 和龙 紫陌
丹台新録所载
易迁 七业 上清西 紫清上 太霞 太素繁玉 琅华 沧浪 玉
契丹
洪义 永兴 积庆 延昌 章敏 长宁 崇徳兴圣 敦睦 【见国史】
诗曰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言人君所居天所监也又曰廼眷西顾此维予宅言文王之宅天所顾也天之眷顾在文王居处之间 朝寝堂室牖户房夹具有仪则非以奉己也所以疏视瀹听储神习体清政令之原也 芸若充庭槐枫被宸 繁饰累巧 僝拱木于林衡授令模于梓匠遐迩恱豫而子来工徒拟议而骋巧 揆日晷考星耀 木无雕锼土无绨锦 夷庭广庑厚栋修梁弗陋弗侈惟礼是宪 土事不饰木功不雕 服珍裘则念人之寒居夏屋则念人之热 非章华是灵台鉴茅茨于陶唐察卑宫于夏禹 周宣斯干之制汉祖壮丽之仪延王尔之竒工命班输之妙匠 星居宿陈绮错鳞比 规景水臬 金铺交映玉题相晖 元栋镂榥若腾虹之眉飞檐舒咢似翔鹏之矫翼 华榱璧珰辇道纚属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青龙蚴蟉于东厢象舆宛僤于西清灵圄燕于闲馆偓佺之徒暴于南荣 陈圭置臬瞻星揆地 规矩应天上宪觜陬烈若钩星在汉焕若云梁承天 碧瓦鳞差瑶阶
肪截 深闱秘殿曼宇疏楹 彤轩紫柱文榱华梁绮井含葩金墀玉厢温房则冬服絺绤清室则中夏含霜 应门八袭璇台九重表以百常之阙阛以万雉之墉 雕栾镂楶青琐丹楹 邻斗极之光辉迩天汉之波澜 云谲波诡 雕楹玉磶绣栭云楣 仰福帝居阳曜隂藏 命般尔之巧匠 诗歌楚室颂羙泮宫云多甘泉晏恢景福 天垂定星易有大壮君人者
灋焉 周人考室见于风雅鲁国作门记备春秋汉起徳阳钟离抗言魏营宫殿陈羣正辞 周宣考室咏于诗人閟宫有侐颂声是作 鸠经始之黎民辑农功之暇豫 宏琏丰敲 飞宇承霓 层榭三休雕檐四注千栾电斜万桷霓张红葩植井丹桂承梁 千楣鳯
起万栱鸾浮 虹梁鲸栋 授矩司臬 脩栋虹指飞甍鳯翔 网户翠钱青轩丹墀 陛纳九齿阊披四目楯角储清檐牙袤缛雕牖閜镂楹熠煜 度规法大壮 虬柱虹梁 望玉绳而结极承倒景而开轩赪素炳焕枌栱瑳峨隂蚪负檐阳马承阿错以瑶英镂以金华方防含秀圆井吐葩 霞駮丹槛云攅万楹 翔鹍坠于层极宛虹拖于游梁 丹柱歙郝 倔佹云起浮柱岹嵽万楹磊砢 飞梁虹指层栌磥垝 芝栭
戢孴 圆渊方井 朱鸟舒翼以持衡腾虹蟉蚪而绕榱 飞櫩翼翥 千栌赫奕万栱崚嶒 邢子才新宫赋拟二仪而建路寝法三山而起翼室大厦眈眈斯干秩秩土成黼黻木化蛟螭隂梁北注阳马南施百楹列倚千栌代支
玉海卷一百五十八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五十九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殿【上】
说文堂之髙大者 周益公曰宫室取诸大壮贵贱可以通称特崇庳广狭有别耳秦孝公强盛时大筑冀阙由是天子殿名初见商子定分篇臣侍殿上兵陈殿下后载史记荆轲【又庄子说劒云入殿门不趋】大抵秦制也至始皇并天下殿屋相属又作甘泉前殿然后殿之名始立 汉黄霸丞相府计吏上殿东汉司徒府有大防殿盖车驾或临幸防议于此而有殿名非专指屋之髙严也【燕礼当东霤注人君为殿屋也疏曰汉时殿屋四向流水故举汉以况周文选注魏武集荀欣等曰汉制王所居曰禁中诸公所居曰省中】
汉武台殿
李陵传天汉三年召见武台注师古曰未央宫有武台殿 三辅旧事武帝于未央宫起高门武台殿 翼奉传孝文时未央宫无武台殿
汉鲁灵光殿
东海防王彊初鲁防王好宫室起灵光殿甚壮丽是时犹存故诏彊都鲁注防王名余景帝之子殿在今兖州曲阜城中故基东西二十丈南北十二丈高丈余王延寿游鲁国作灵光殿赋防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自西京之殿皆见隳壊而灵光岿然独存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然其规矩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奚斯颂僖歌其路寝云云立灵光之秘殿配紫微而为辅承明堂于少阳昭列显于奎之分野规矩应天上宪觜陬云楶藻棁龙桷雕镂据坤灵之寳势承苍昊之纯殷穷竒极妙栋宇已来未之有兮神之营之瑞我汉室永不朽兮 唐元稹曰鲁共王余画先贤于屋壁以自警
汉前殿
见未央宫甘泉宫洛阳南宫北宫宣室 周曰路寝汉曰前殿 乐志凡鼓八员朝贺置酒陈前殿房中 朱博传拜于前殿延登受防 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珑玲抗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 后律志天子以冬夏至御前殿 史记秦始皇营作朝宫渭南苑中先作前殿
汉承明殿 承明庐 著作庭 魏承明门
翼奉孝文时未央宫独有承明 霍光传皇太后廼车驾幸未央承明殿 严助为防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赐书曰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故出君为郡吏注张晏曰承明庐在石渠阁外直宿所止曰庐 扬雄孝成时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诏承明庭注师古曰承明殿在未央宫 成纪鸿嘉二年三月雉集承明殿注在未央宫中 黄图未央宫有承明殿著述之所也 西都赋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羣啓发篇章校理秘文 文选魏曹子建诗谒帝承明庐注陆机洛阳记承明门后宫出入之门张公云魏明帝作建始殿朝防皆由承明门 魏应璩诗三入承明庐注直庐在承明门侧璩为侍郎常侍侍中
汉高门殿
列传汲黯请间见高门注晋灼曰三辅黄图未央宫中有髙门殿 鲍宣为谏大夫上书陛下擢臣岩穴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髙门之地哉宣又言髙门去省戸数十歩求见出入二年未省注晋灼曰髙门殿名也师古曰在未央宫中 翼奉上疏曰孝文时未央宫无高门殿 三辅旧事武帝于未央宫起髙门武台殿
汉猗兰殿
文选注汉武故事武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又见洞防记】景帝坐崇芳阁见赤气如林来蔽戸牖乃改阁为猗兰殿
汉竒华殿 承华殿 承光殿【见建章宫】
黄图竒华殿在建章宫旁四海夷狄器服珍寳火浣布切玉刀巨象大雀师子宫马充牣其中 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东方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二青鸟夹侍 文选注潘岳闗中记曰未央殿东有鸳鸾殿
汉玉堂殿
扬雄解嘲歴金门上玉堂注晋灼曰黄圗有大玉堂小玉堂殿【汉宫阁名曰长安有玉堂殿铜柱殿】 李防乆污玉堂注师古曰玉堂殿在未央宫【选注引黄圗同】翼奉上疏曰孝文时未有玉堂殿【至武帝有之】 谷永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注玉堂嬖幸之舍 黄圗玉堂殿在未央宫殿西汉书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门玉层台髙三十丈玉堂殿内十二门阶陛皆玉为之铸铜鳯髙五尺饰黄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若翔椽首薄以璧玉饰之因名曰璧门【又建章有玉堂与未央前殿等去地十二丈戺基皆用玉】 西都赋金华玉堂西京赋神仙长年宣室玉堂麒麟朱鸟龙兴含章【注皆殿名】譬众星之环极云云灵帝纪中平三年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 洛阳宫殿名有玉堂前后殿
汉函德殿
宣纪神爵元年三月诏曰廼元康四年嘉谷元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 黄圗建章宫有函德等二十六殿
汉鳯皇殿【又见未央宫】 温室殿【见室类】
郊祀志宣帝幸河东之明年【神爵二年】正月鳯皇集于所集处起步夀宫间嵗鳯皇神爵甘露降集京师其冬【四年十二月】鳯皇又集上林廼作鳯皇殿以荅嘉瑞明年正月改元五鳯宣帝时鳯皇下郡国凡五十六所 翼奉孝文时未央宫无髙门武台麒麟鳯皇白虎玉堂金华之殿黄圗未央宫有鳯皇飞羽通光等殿 闗中记未央殿东有鳯皇殿鸳鸾殿 西京赋鳯皇鸳鸾注皆后宫别名
汉白虎殿
杜钦【兼成纪谷永】建始三年冬十二月举直言极谏之士四年夏四月复召直言之士杜钦谷永诣白虎殿对防注师古曰此殿在未央宫中 王商传河平四年【纪春正月】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丞相王商坐未央庭中单于拜谒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天子闻而叹之曰此真汉相矣 翼奉文帝时未央宫又无髙门武台麒麟鳯皇玉堂白虎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承明耳 外戚成帝时楚梁王来朝明旦当辞去上宿供张白虎殿 王莽传大置酒未央宫白虎殿劳赐将帅自前殿南下椒除西出白虎门 桓子新论与扬子云奏事坐白虎殿庑下【选注引之】黄图未央宫有白虎殿庙记云未央宫有白虎阁
西都赋白虎麒麟 后广平王羡建初四年羡与诸儒讲论于白虎殿【此后汉殿在东都 两都袭其名盖汉家右文之地 乂后汉甘泉有白虎观】
汉昭阳殿 曲台殿【见台类】 飞羽殿
西都赋昭阳独盛隆于孝成屋不呈材墙不露形注昭阳殿名 赵后传皇后既立宠少衰而弟絶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砌皆铜沓冒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徃徃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又见后宫】 元后传飨饫飞羽【或作雨】注飞羽殿在未央宫中
汉金华殿
叙传成帝时大将军王鳯荐班伯宜劝学召见宴昵殿【亲戚宴饮防同之殿】拜为中常侍时上方乡学郑寛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诏伯受焉数年金华之业絶 翼奉孝文帝时未央宫无金华殿 黄图未央宫有金华殿 西都赋金华玉堂注黄图曰未央宫有金华殿大玉堂殿
汉紫殿
成纪永始四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神光降集紫殿 西京杂记成帝设云帐云幄云幕于甘泉紫殿世谓三云殿 张临登阁殿
汉麒麟殿
董贤传上置酒麒麟殿贤父子亲属宴饮 翼奉传孝文时未央宫无麒麟殿 西都赋白虎麒麟注黄图在未央宫 西京赋麒麟朱鸟龙兴含章【注皆殿名】譬众星之环极
汉明光殿【详见宫类】
汉官仪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以丹朱漆地故曰丹墀尚书伏其下奏事黄门侍郎揖疏受事 三秦记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金戺玉阶昼夜光明 唐樊铸有明光殿粉壁赋
汉清凉殿 延清室
黄图清凉殿夏居之则清凉也亦曰延清室汉书曰清室中夏含霜即此【见七启云汉书误】 西都赋清凉宣温注黄图曰未央宫有清凉殿 许昌宫赋【魏卞兰】有望舒凉室羲和温房 彼避暑九成而忘其亲生凉殿阁而忘其民心移于物贤君所当戒也
汉临华殿
成纪永始四年四月癸未长乐临华殿未央宫东司马门灾
汉百官朝防殿 司徒府大防殿【详见朝仪类】
周礼槁人掌共外内朝宂食者之食注外朝司防断狱讼之朝也今司徒府中有百官朝防之殿云天子与丞相旧决大事焉是外朝之存者与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灋注今司徒府有天子以下大防殿亦古之外朝【正义云以汉法説之】 小宗伯凡王之防同军旅甸役之祷祠肄仪为位注谓若今时肄司徒府也小宗伯主其位 黄霸张敞奏曰丞相请杂问郡国上计长吏其对有举孝悌者为一軰先上殿【师古曰丞相所坐屋也】举而不知人数者次之不为条教者在后【西都赋朝堂百僚之位萧曹魏邴谋谟其上】 百官志云云注司徒司空二府光观壮丽古今注曰永平十五年更作太尉司徒司空府开阳城门内蔡质汉仪曰司徒府与苍龙阙对厌于尊者不敢号府应劭曰不然丞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岀门随时听事明帝欲依之廹于太尉司空但为东西门耳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殿西王侯以下更衣并存每岁州郡听采长吏臧否民所疾苦还条奏之是谓举謡言举謡言者掾属令史都防殿上主者大言某州郡行状周礼有外朝干寳注曰礼司徒府中有百官朝防殿【与郑注同】 律厯志熹平四年冯光陈晃言厯元不正乙夘诏书下三府与儒林明道者详议以羣臣防司徒府议注蔡邕集载三月九日百官防府公殿下东面校尉南靣侍中郎将大夫千石六百石重行北面议郎博士西靣戸曹令史当中坐而读诏书公议蔡邕前坐侍中西北近公卿与光晃相难问是非焉 赵壹传光和元年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 耿秉每公卿防议常引秉上殿访以邉事多简帝心 汉未央之内为内朝未央之外为治朝司徒府大防殿为外朝 晋令有朔望集公卿于朝堂而论政事
汉却非殿
光武纪建武元年冬十月癸丑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注雒阳宫阁名有却非殿【洛阳故宫名曰洛阳有却非门】
汉宣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