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283 页/共 737 页
华峤《後汉书》曰:赵壹字玄淑,汉阳人,体貌魁梧,身长八尺,美须眉,望之甚伟。
范晔《後汉书》曰:虞延字子大,陈留人。延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绢,遂上升天,占者以吻吉。及身长六尺六寸,腰带十围,力能扛鼎。
又曰: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郑玄,大会宾客。玄最後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
又曰:郭林宗仪貌魁岸,身八尺,声如锺。
袁弘《汉纪》曰:长乐卫尉马腾,其长八尺,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
《魏志》曰:许褚字仲康,长八尺馀,大十围,容貌雄异,勇力绝人。
《晋书》曰:羊祜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之颜子也。”
《晋书□载记》曰:刘曜子胤,风骨俊茂,爽朗卓然,身长八尺三寸M袖与身齐,多力善射、骁捷如风□,曜因以重之。
《三十国春秋》曰:燕徵其东莱太守王鸾。鸾身长九尺,腰带十围,贯甲跨马,不据鞍由镫。燕王德见而奇其魁伟,赐之食,一进一斛馀。德惊曰:“所啖如此,非耕而能饱?但才貌不凡,堪为贵人,可以一县试之。”由是拜逢陵长,甚有治绩。
崔鸿《前秦录》曰:鹿字处默,西平人也。身长八尺,腰带十围,清辩善论,雄武便弓马,孝友贞亮,声高一时。
车频《秦书》曰:苻坚时有申香,长十尺以上,为拂盖郎。
裴景仁《秦书》曰:姚苌围苻坚,遣仆射尹纬诣阙陈事。坚见纬貌魁梧,志气秀杰,腰带十围,瑰伟异常,惊而问曰:“卿於朕世,何为所作?”纬答曰:“尚书令史。”坚笑曰:“卿宰相才也。”
《宋书》曰:南郡王义宣为荆州刺史,白皙美须眉,身长七尺五寸,腰带十围。
《齐书》曰:王茂先身长八尺,洁白美容仪。齐武帝布衣时,常见之,叹曰:“王茂先年少堂堂如此,必为公辅。”
又曰:刘善明,平原人也。长八尺九寸,质素,不好声色。
《北齐书》曰:肃宗孝昭皇帝,讳演,字延安。聪敏有识度,深沉能断,不可窥测。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表望风,迥然独秀。
《周书》曰:庾信字子山,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喜《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
《三国典略》曰:寇俊归老,不复朝觐,天王思与相见,乃令入朝。俊身长八尺,须皓然,容止端详,音韵清朗。天王与之同席而坐,因访洛阳故事,不觉屡为前膝。
《唐书》曰:李义琰身长八尺,博学多识。高宗每有顾问,言皆切直。
《孟子》曰:曹文公弟曹交问曰:“闻文王七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淮南子》曰:朱儒问天高於修人,曰:“吾不知。”曰:“子虽不知,犹近之於我也。”故凡问事,必於近之者。
《吴越春秋》曰:伍子胥见吴王僚,僚望其颜色,甚可畏,长一丈,大十围,眉开一尺。王僚与语三日,辞无复者。胥知王好之,每入言,倍有勇壮之气。
《帝王世纪》曰:季历之妃生文王昌,身长十尺。
又曰:禹长九尺九寸,殷汤长九尺。
《凉州记》曰:吕光字世明,连结豪贤,好施待士,身长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左肘生肉印。性沉重,质略宽大,有度量。时人莫之识,惟王猛布衣时异之,曰:“此非凡人。”
《司马彪序传》曰:朗祖父俊,字玄异,博学好古,侗傥有大度,长八尺三寸,腰十围。仪状魁岸,行与众有异,乡党宗族,咸影附焉。
祖冲之《述异记》曰:苻健皇始四年,有长人见,身长五丈,语人张靖曰,今当太平。新平令以闻,健以妖妄召靖,系之。是月霖雨,河、渭泛溢,蒲坂津监登於河中流得大屐一只,长九尺三寸。足迹称屐,指长尺馀,文深七寸。
《琐语》曰:齐景公伐宋,至曲陵,梦见大君子甚长而大,大下而小上,其言甚怒,好仰。晏子曰:“若是则盘庚也。夫盘庚之长九尺有馀,大下小上,白色而髯,其言好仰而声上。”公曰:“是也。”“是怒君师,不如违之。”遂不伐宋也。
《世说》曰:满宠、宠子伟、伟子奋,皆长八尺。
长绝域人
《河图玉板》曰:从昆仑以北九万里得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从昆仑以东得大秦国,人长十丈。从此以东十万里得佻吐凋国,人长三丈五尺。从此以东千里得中秦,人长一丈。
《龙鱼河图》曰:天之东西南北极各有铜头铁额兵,长三千万丈,三千亿万人。天之东西南北极各有金刚敢死力士,长三千万丈,三千亿万人。天中有太平之都,有都甲食鬼铁面兵,长三千万丈,三千亿万人。
《尚书□洪范五行传》曰:长狄之人,长盖五丈馀也。
又曰:秦始皇时有大人身长五丈,足迹六尺。夷狄服,见於临洮。天戒秦曰:勿大行夷狄之道,将受其祸云。
《左传□文下》曰:冬十月,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於子驹之北门,以命宣伯。(得臣,因名宣伯。曰侨如,以旌其功。)
《公羊传□文公》曰:长狄兄弟三人,一者之齐,王子城父杀之;一者之鲁,叔孙得臣杀之。则未知其之晋者也。
《梁传□文公》曰:鲁文公十一年,叔孙得臣败狄于咸,获长狄也,兄弟三人,迭害中国,得臣善射,射中其目,身横九亩,断其首而载之,眉见於轼。
《春秋考异邮》曰:长狄兄弟三人,各长百尺。狄者阴气,时中国衰,有夷狄萌。
《家语》曰:吴伐越,隳会稽,获巨骨一节,专车载焉。吴子使来聘鲁,以问孔子,孔子曰:“丘闻昔禹致群臣於会稽之山,防风氏後至,禹戮之,其骨节专车。”客曰:“防风何字也?”子曰:“汪罔之君,守封之山,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罔氏,於周为长翟氏,今曰大人。”客曰:“人之长极几何?”子曰:“长者不过十丈,数之极也。”
《魏略》曰:天竺国人皆长一丈八尺,车邻国男女皆长一丈八尺。
《魏志》曰:咸熙二年,襄武县言有大人见,长三丈馀,迹长三尺六寸。白,着黄单衣,戴黄巾,呼人王始语,云今当太平。
《列子》曰:渤海之东有大壑焉,中有五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群圣居之,帝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归。於是,岱舆、员峤二山沉於大海。帝冯怒,侵灭龙伯之国,使小。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长数十丈。
《淮南子》曰:东方之人长一丈。
《孙绰子》曰:海人与山客辩其方物,海人曰:“横海有鱼,额若华山之顶,一吸万顷之波。”山客曰:“邓林有木,围三万寻,直上千里,傍荫数国。东极有大人,斩木为策,短不可杖,钓鱼为鲜,不足充。”(音逋)
《山海经》曰: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堂。有一人蹲其上,张其两臂。
《汉武故事》曰:公孙卿至东莱,云见一人长五丈,自称巨公,牵一黄犬、把一黄雀,欲谒天子,因忽不见。
《神异经》曰:东南有人焉,周行天下。其长七丈,腹围如长,箕头,(箕头,发烦乱也。)不饮食。朝吞恶鬼三千,暮吞二百,但吞不咋。(锄各切。)此人以鬼为饭,以雾露为浆,名天郭,一名食耶,(吞食耶鬼。)一名黄父。(黄父,鬼俗人,依此名两名之。)
又曰:西北海外有一人焉,长二千里,两脚中间相去千里,腹围一千六百里,但饮天酒(天酒,甘露也。)五,不食五鱼肉,忽有饥时,向天乃饱。好山海间,不犯百姓,不干万物,与天地同生,名无路之人,(言无路者,高大不可为路也。)一名仁(《礼》曰:仁也。)一名信,(与天地俱生而不没曰信。)一名神。
又曰:西南大荒中有人焉,长一丈,其腹围九尺,践龟蛇,戴朱鸟,左手凭青龙,右手凭白虎,知河海斗斛,识山石多少,知天下鸟兽言语,知百草木盐苦,名曰圣,一名哲,一名先通,一名无不达。凡人见拜者,令人神知。
又曰:东南隅大荒之中有朴父焉。夫妇并高千里,腹围百辅,(百辅,围千里也。)天初立时,使夫妻导开百川,懒不用意,谪其夫妻并立东南,男露其势,女彰其杀,气息如人,不畏寒暑,不饮不食。须黄河清,当复更使其夫妻导百川。
《蜀王本纪》曰:秦襄王时,宕渠郡献长人二十五丈六尺。
《括地图》曰:大人国孕三十六年而生,生儿白首长丈。
《外国图》曰:大秦国人长一丈五尺,猿臂长胁,好骑骆驼。
辛氏《三秦记》曰:敦煌西尽大秦,隔海,心无忧,遇善风不经二十日得渡;心忧,数年不得渡。该曰:心无忧患,不经二旬;心若忧患,远离三春。士人贤直,男女皆长一丈,端正。国主风雨不和,则让贤而治之。
郭子《横洞冥记》曰:有攴提国人长三丈二尺,有三手,一手当胸,手足三指。
卷三百七十八 人事部十九
短中国人
《左传□襄上》曰:臧纥救曾阝侵邾,败于狐骀。(臧纥,武仲也。曾阝属鲁,故救之。狐骀,邾也。)国人诵之曰:“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襄公初弱,故曰小子;臧纥短小,故曰朱儒。)
《家语》曰:高柴,齐人,字子羔,长不过六尺,状貌甚恶,为人笃孝,居鲁见知。
《史记》曰:秦倡朱儒优旃。始皇时置酒,天雨,陛者寒,旃矜之。乃大呼曰:“汝虽长,尚雨立;我虽短,故幸休。”始皇乃使皆代。
《汉书》曰:严延年为人短小精,敏捷于事。虽子贡、冉有通于政事,不能继也。
又曰:楼护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
又曰:东方朔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久之,朔绐(音迨。)驺朱儒,(师古曰:朱儒,短人也;驺,厩之御驺也。)曰:“上以若曹无益於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何恐朱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馀,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
又曰:郭解为人短小、恭俭,诸公以此重之。
又曰:蔡义为丞相,时年八十馀,短小。常两吏挟乃能行。
又曰:张苍不满五尺,苍父八尺馀,苍子复长八尺,及孙毅长六尺馀。
又曰:宣帝时渤海盗贼起,上以龚遂为太守,召见。遂形貌短小,帝见,心内轻焉,及对,赐黄金乘傅去。
谢承《後汉书》曰:汝南周滂,字次彦。世祖到常山,问可治兵者谁,滂舅以滂对。世祖见滂短小,以为不能将帅,滂对有词理,拜颍川府丞。
《东观汉记》曰:张重日南计吏,形容短小。明帝问云:“何郡小吏?”答曰:“臣日南计吏,非小吏也。”
袁弘《汉纪》曰:阴后短小,举止时有失仪,左右掩口而笑。
《魏志》曰:乐进字文谦,容貌短小,胆烈,从高祖为帐下吏。
《魏氏春秋》曰: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彻。
《吴录》曰:张蕃字仲辅,为人短小,顾谭以短戏之曰:“朱儒朱儒有何德?令我思臼佃极。”
臧荣绪《晋书》曰:山涛子淳玄,疾不仕。世祖闻其短小而聪敏,欲见之。涛面答:“淳玄自谓形容宜绝人事。”不肯受诏,论者奇之。
沈约《宋书》曰:王敬弘形状短小而坐起端方。
刘《梁典》曰:徐ゼ起家太学博士,周舍举曰:“臣外弟徐ゼ形质陋小,若不胜衣,不堪此选。”乃为晋安王侍读。
崔鸿《前凉录》曰:宗鬼字仲业,慷慨有大志,清素敦朴,不好华竞,形状短小,体有鳞甲,仕至西平太守。
《三国典略》曰:齐孟业有盛名。初,司州牧清河王岳闻业名,召为法曹,见其容貌短小,笑而不言。及寻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决断之明,可谓有过躯之用。”
《晏子春秋》曰:胩子短小,使楚,楚人为小门而迎晏子。晏子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狗门入。”王曰:“全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曰:“齐之临淄,张袂成帷,挥汗成雨,何为无人?使贤者使于贤国,使不肖者使于不肖之国,以婴为不肖,故使王耳。”
孙卿子《非相》曰:帝舜短,周公短,楚叶公子高微小短,行若不胜衣,而定楚国。
《说苑》曰:齐遣淳于髡到楚,为人短小,楚王甚薄之。谓曰:“齐无人而使子来,何长也?”对曰:“臣无所长。臣腰中七尺之剑欲斩无状王。”王曰:“止,吾但戏子耳。”即与髡共饮酒。
《博物志》曰:齐桓公猎得一鸣鹄,宰之,嗉中得一人,长三寸三分,着白圭之袍,带剑持车,骂詈目。后又得一折齿,方圆三尺,问群臣曰:“天下有此及小儿否?”陈章答曰:“昔秦胡充,一举渡海,与齐鲁交战,伤折版齿。昔李子敖于鸣鹄嗉中游,长三寸三分。”
《纂文》曰:汉光武时,颍川张仲师长二尺二寸。(亦出王充《论衡》。)
《古文琐语》曰:齐景公伐宋,至曲陵,梦见有短丈夫宾于前。晏子曰:“君所梦何如哉?”公曰:”其宾者甚短,大上小下,其言甚怒,好俯。”晏子曰:“则如是伊尹也。伊尹甚大而短,大上小下,赤色而髯,其言好俯而下声。”公曰:“是矣。”晏子曰:“是怒君师,不如违之。”遂不果伐宋。
《方言》曰:(蒲揩切),短也,江湘之会谓之(昨启反)。
又曰:,桂林之中谓短,东扬之间谓之俯。(今俗呼小为也。俯言俯视,因名云。)
《汝南先贤传》曰:周举字宣光,姿貌短陋,有晏子之风。
陆胤《广州先贤传》曰:徐徵字君外,为人短小果敢。
刘彦明《敦煌实录》曰:氵几氵存字世震,博学,善属文,为人短小。弱冠,屡陈损益。
《续搜神记》曰:司徒蔡谟亲亲有王蒙者,单独,常为蔡公所收养。蒙长才及三尺,似为无骨,登床辄令人抱上。
桓谭《新论》曰:谚云:朱攘披一节而长短可知。
短绝域人
《诗含神雾》曰:东北极有人长九寸。
《家语》曰:孔子曰:“焦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国语》同。)
《魏略□西域传》曰:短人国在康居西,男女皆长三尺,众甚多。
《康在长老传》曰:常有商行迷惑失道而到此国,国中甚多珠,夜光明,商度此国去康居可万馀里。
《魏志》曰:倭南有朱儒国人,其长三四尺,去女王国四千馀里。
《列子》曰:从中州以东三十万里得僬侥国,人长一尺六寸。东北极有人名,人长九寸。
《山海经》曰:周饶国为人短小,着冠带。一曰焦侥国。(郭璞曰:其人长三尺。)
《汉武故事》曰: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短人谓上曰:“王母使臣来告陛下求道之法,惟有清净,不宜躁扰。”复五年,与帝会言,终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