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603 页/共 736 页
王泌少有孝行泌族人兖州治中泌与同名世谓泌为孝江以别之後为南康王侍读卒。
曹虎本名虎头武帝以虎头名鄙敕改之官至散骑常侍。
刘怀慰本名闻慰武帝以其与舅氏名同敕改之後为安陆王北中郎司马卒。
王。《晏子》德元有意尚至车骑长史德元初名湛武帝谓晏曰:刘湛江湛并不善终此非佳名也。晏乃改之至是与弟晋安王友德和俱被诛。
张敬儿本名苟儿明帝以其名鄙改焉弟恭儿本名猪儿後随敬儿改名敬儿官至车骑将军。
梁刘显为陵王长史本名初仕齐武帝以字难识改名显。
张稷齐末同废东昏虽居朝右每惭口实乃名其子伊字怀尹霍字希光字农人同字不见见字不同以旌其功稷官至镇北将军。
王骞字思寂本字玄成与齐高祖偏讳同故改焉位至给事中领射声校尉。
刘峻本名法武宋泰始初魏克青州峻年八岁与兄并为所略齐永明中奔江南更改名峻字孝标兄法凤改名孝庆字仲昌安成王迁荆州引峻为户曹参军复以疾去。
马仙碑幼名仙婢及长以婢名不典以王代女因成卑云:後为都督豫北豫霍三州诸军事。
何敬容唯有一子年始八岁在吴临还与兄胤别兄问名敬容曰:乃欲就兄求名兄即命纸笔名曰:书云:两玉曰:吾与弟二家共此一子所谓也。敬容官至侍中太子詹事卒。
王泰字仲通慈之子从弟筠字元礼一字德柔慈弟揖之子沈约尝曰:王有养炬谢有览举养泰小字矩筠小字泰位至吏部尚书。
袁昂为黄门侍郎本名千里武帝谓曰:昂千里之驹在卿有之今改卿名昂即字千里。
谢蔺字希如年五岁每父母未饭乳媪欲令蔺先饭蔺曰:既不觉饥强食终不进舅阮孝绪闻之叹曰:此儿在家则曾子之流事君则蔺生之匹因名曰:蔺吏部尚书萧子显表其至行擢为王府法曹累迁外兵记室参军卒。
豫章王综字世谦普通六年奔于魏改名缵字德文张嵊字四山嵊父稷为剡令至嵊亭生之因名嵊字四山累迁吴兴太守。
到镜字圆照初在孕其母梦怀镜及生因以名焉颜协字子和元帝出镇荆州为记室时吴郡顾协亦在蕃邸与协同名才学相亚府中称为二协。
陈周文育初本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於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与文育还都见於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文育字景德官至散骑常侍镇南将军。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犹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於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
陆辩惠侍中缮之子年数岁诏引入殿内辩惠应对进退有父风宣帝赐名辩惠字敬仁。
毛喜为宣帝府记室文帝谓宣帝曰:我诸子皆以伯为名汝诸儿宜用叔为称宣帝以访于喜即条牒自古名贤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馀人启文帝文帝称善。
蔡徵字希祥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谨初无怨色徵本名览父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更名徵字希祥官至给事中。
後魏古弼为门下奏事以敏正著称太宗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後改名弼言其辅佐才也。
吴喜吴兴临安人本名喜公明帝减为喜位至散骑常侍淮阳太守。
源贺为征西将军从驾临江为前锋大将军贺本名破羌是役也。太武曰:人之立名宜其得实何可滥也。赐名贺焉贺子思礼後赐名怀。
尧暄字辟邪本名锺葵後赐为暄官至大司农。
薛谨长子初古拔一曰车辂拔本名洪祚太武赐名拔。
秦明王翰曾孙祯为都牧尚书祯生子瑞初瑞母尹氏有娠致伤後昼寝梦一老翁具衣冠告之曰:吾赐汝一子汝勿忧之寤而私喜。又问筮者筮者曰:大吉末几而生瑞祯以为协梦故名瑞字天赐位至太中大夫。
济南王本名亮字士明侍中穆绍与同署避绍父讳启求改名诏曰:士明风神运吐尝自以比荀文。若可名以取定体相伦之美。
元匡字建扶性耿介有器节文成器之谓曰:叔父必能仪刑社稷礻卑辅朕躬今可改名为匡以成克终之美。
张白泽本名锺葵献文赐名白泽位至殿中尚书上党王孙冀归始六岁袭爵降为公孝文以其幼承家业赐名稚字承业。
邓良奴弟侍孝文赐名述历吏职以贞谨见称稍迁中大夫。
穆泰驸马都尉南部尚书贞之子孝文赐名焉。
庾岳初名业延赐名岳官至相州刺史。
于忠本名千年孝文帝太和中为武骑侍郎因赐名登宣武时为左中郎将有功帝曰:先帝赐名登诚为美称朕嘉卿忠款今改名忠既表贞固之诚亦所以名实相副也。
封磨奴为怀州刺史卒以族子叔念为後孝文赐名回回父鉴即慕容太尉奕之後也。
李承长子韶字元伯学涉有器量焉弟彦虔蕤并为孝文赐名。
裴骏字神驹幼而聪慧亲表异之称为神驹因以为字位至中书侍郎。
韦阆为武都太守弟珍字灵智孝文赐名。
高闾本名驴司徒崔浩见而奇之乃改为闾而字焉终光禄大夫。
崔景俊历侍御史主文中散受敕接萧齐使萧琛范高祖赐名为逸。
高字子集小名次奴本名禧以与咸阳王名同孝文赐名位至光禄大夫卒。
杨津字罗汉本名延祚孝文赐名焉後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兼尚书令。
杨播本字元休太和中孝文赐名播弟椿字延寿本字仲孝太和中与播俱蒙孝文赐名播官至安西将军华州刺史。
宋弁为尚书殿中郎中孝文曾因朝会之次历访治道弁年少官微自下而对声姿清亮进止可观孝文称善者久之因是大被知遇名为弁意取弁和献玉楚王不知宝之也。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孝文赐名焉尝为国子祭酒再进位太保固辞不受卒。
张烈字徽仙孝文赐名曰:烈仍以本名为字焉官至安北将军瀛州刺史。
孙惠蔚为光禄大夫先单名蔚宣武正始中侍讲禁内夜论佛经有惬帝旨诏使加号惠蔚法师焉。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尚书令高肇宣武之舅为百僚摄惮名与己同欲令改易肇以孝文所赐秉志不许高肇甚衔之宣武嘉其刚梗。
侯刚为从仆射宣武以其质直赐名刚焉。
虞诞本名恭祖为黄门侍郎孝明帝赐名曰:诞。
北齐高思好本浩氏之子以骑射事文襄及文宣受命为左卫大将军本名思孝天保五年讨蠕蠕文宣悦其骁勇谓曰:尔击贼鹘入鸦群宜思好事故改名焉累官至尚书令。
斛律金性质直不识文字本名敦苦其难署改名为金从其便易犹以为难司马子如教为金字作屋况之其字乃就终於太师。
潘乐字相贵累迁河东郡王乐初生有一雀止其母左肩占者咸言富贵之徵因名相贵後以为字。
赵彦深本名隐避庙讳改以字行彦深位至司徒。
李稚廉齐州刺史义深之弟稚廉少而寡欲为儿童时初不从家人有所求请尝故以金宝授之终不取强付辄掷之於地州牧以其蒙稚而廉故名曰:稚廉。
高昂字敖曹幼有志气其父曰:此儿不灭吾族当大吾门以其昂藏敖曹故以名字之位至司徒为军司大都督。
卢斐字子章性残忍以强断知名文襄引为府刑狱参军谓之云:狂简斐然成章非佳名字终於尚书左丞。
後周薛端为吏部尚书性强直每有奏请不避权贵太祖嘉之故赐名端欲令名实相副。
刘亮本名道德迁车骑大将军以勇敢见知为当时名将太祖赐名亮并赐姓侯莫陈氏。
独孤信本名如愿为陇右十一州大都督太祖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杨忠为太祖帐下尝从太祖狩於龙门忠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太祖壮之北台谓猛兽为掩于因以字之。
长孙俭本名庆明为大行台兼相府司马太祖曰:名实理须相称尚书既志安贫素可改名俭以彰雅操伊娄穆善骑射为太祖所知太祖尝谓之曰:昔伊尹保衡於殷致主尧舜卿既姓伊庶卿不替前绪,於是赐名尹焉位至小司马卒。
王勇为卫大将军邙山之战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并执短兵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无敢当者是役也。大军不利唯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皆有殊功太祖,於是赏帛二千疋令自分之军还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拟授勇等然州颇有优劣。又令探筹取之勇遂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仍赐勇名为勇令贵名豪文达名杰以彰其功。
高琳母尝於泗滨获一石光彩朗润是夜梦见一人谓之曰:夫人向所将来之石是浮磬之精。若能宝持必生令子其母惊寤便举身流汗俄而有娠及生因名琳字秀珉焉官至大将军。
陆逞字季明初名彦字世雄太祖尝从容谓之曰:尔既温裕何因乃字世雄非所宜也。於尔兄弟。又复不类遂改焉後为太子太保卒。
裴侠魏大统三年领乡兵从战沙苑先锋陷陈侠本名协至是太祖嘉其勇决乃曰:仁者必有勇命名侠焉终於工部中大夫。
刘子祥字休徵幼而聪惠占对俊辨宾客见者皆号神童事嫡母以至孝闻其伯父黄门郎ギ有名江左在岭南闻而奇之乃令名祥字休徵後以字行官至长安令。
萧世怡鄱阳王恢之子归国以名犯太祖讳故称字焉後为蔡州刺史卒。
黎景熙字季明少以文字行於世位至车骑大将军卒。
王德丧父贫无以葬乃卖子公奴并一女以营葬事因遭兵乱不复相闻後德在平凉始得公奴遂名曰:庆。
阶叱罗协本名与高祖讳同後改焉位至仪同三司赐爵南阳郡公。
●卷八百二十五
○总录部 名字第二
隋李和本名庆和魏末为骠骑大将军夏州刺史後周太祖赐姓宇文氏尝谓诸将曰:宇文庆和智略明赡立身恭谨累经委任每称吾意遂赐名意开皇九年迁上柱国以意是太祖赐名市朝己革庆和则父之所命义不可违遂以和为名。
豆卢字定东父宁柱国太保初生时周太祖亲幸宁家称庆时遇新破齐师太祖因字之曰:定东後为上柱国夏州总管封楚国公。
长孙览初仕周为车骑大将军每公卿上奏必令省读览初名善周武帝谓之曰:朕以万机委卿先览遂赐名焉终於荆州刺史。
伊娄谦字彦恭高祖作相授亳州总管俄徵还京既平王谦谦耻与逆人同名因尔称字後为泽州刺史颜之推有二子长曰:思鲁次曰:愍楚盖不忘本也。
苏夔少聪敏及长博览群言尤以锺律自命初不名夔其父威改之颇为有识所哂位至通议大夫。
李德林字公辅少孤未有字魏收谓之曰:识度天才必至公辅吾辄以此字卿後为怀州刺史。
李孝贞字元操开皇初拜冯翊太守为犯庙讳,於是称字(按隋书文帝祖父讳祯)。
唐李纲字文纪初名瑗字子玉读。《後汉书》张纲传慕而改之位至太子少师。
高俭字士廉以字行焉後为开府仪同三司平章政事。
房乔字玄龄以字行焉终於司空。
虞世南叔父寄仕陈为中书侍郎寄无子以世南出继故字曰:伯施位至银青光禄大夫文馆学士。
杨仁恭本名纶後为雒州都督老病乞骸以特进归第。
李靖本名药师官至仆射进封卫国公。
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安平公德林之子为童儿时多疾病祖母赵氏故以百药为之名後官至太子庶子。
颜籀字师古以字行於世位至秘书监。
崔敦礼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监国史敦礼本名元礼高祖改为敦礼。
刘义节本名世龙有子名凤昌有人上书言龙父子为龙凤之名居宅在乾坤之地将非国家之利书奏不省因赐名节义。
秦琼字叔宝以字行於世位至左武卫大将军。
韦思谦本名仁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官至黄门侍郎。
魏元忠初名真宰天授中以避天后母号故改焉後以特进齐国公致仕。
成王千里吴王恪之子本名仁进爵郡公尝出使江左都人相率以金遗之仁拒而不纳则天闻而嘉叹擢使谓曰:汝吾家千里驹也。繇是改名千里。
崔元本名晔以字下体有则天祖讳乃改为元後至中书令。
张仁愿本名仁以音类睿宗讳改焉位至兵部尚书致仕。
杨隆礼隋齐王杨正道之子历雒梁滑汾怀五州刺史以严察闻景龙中以名犯玄上字改为崇礼。
薛谦光开元初为太子宾客以与太子同名表请行字特敕赐名为登。
宁王宪初名成器避昭成皇后尊号改名宪歧王范初名隆范避玄宗连名故单称范薛王业亦同。
姚元崇则天时为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後以叱利元崇构逆则天不欲元崇与之同名遂改为元之後避开元尊号。又改名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