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598 页/共 736 页

汉栾布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立社号曰:栾公社。 石庆为齐相齐国慕其家行不治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李广利为贰师将军降匈奴岁馀卫律害其宠会母阏氏病(单于之母也。)律饬胡巫言先单于怒曰:胡故时祠兵尝言得贰师以社(以祀社)今何故不用,於是收贰师贰师骂曰:我死必灭匈奴遂屠贰师以祠会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稼不熟(北方早寒虽不宜禾稷,匈奴中亦种黍稷)单于恐为贰师立祠室。 胡建为渭城令治甚有声为盖主所告自杀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 于公(定国之父)为县狱吏郡中为之立生祠号曰:于公祠文翁为蜀郡太守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 召信臣九江人为南阳太守九江郡二千石岁时率官属行礼奉祀信臣蒙而南阳亦为立祠平帝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信臣应诏。 段会宗为西域都护病死乌孙中城郭诸国发丧立祠祭不绝。 龚遂为水衡都尉卒归葬平阳後延笃为平阳侯相到官表遂之墓立铭祭祠擢用其後於畎亩之间朱邑为大司农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桐乡後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为邑起蒙立祠岁祭至今不绝。 後汉文齐为益州太守降集蛮夷甚得其和光武徵之尝谓尝之祭於道卒诏为起祠堂郡人立庙祀之。 陈众为扬州牧欧阳歙从事时李宪馀党淳于临等犹聚众千人屯山攻杀安风令歙遣兵不能克众白歙请得喻降临,於是乘单车驾白马往说而降之孛山人共生为立祠号白马陈从事云: 任安广汉绵竹人少事杨厚究极图籍还家讲授建安七年卒门人慕仰为立碑铭。 许杨为汝南太守邓晨都水掾复立鸿陂後以病卒晨於都宫为杨起庙图书形象百姓思其功绩皆祭祀之。 侯霸为临淮太尹後为大司徒薨临淮吏人共为立祠四时祭焉。 祭彤为辽东太守及死辽东吏人为立祠四时祭奉范冉(冉或作丹)陈留人卒谥贞节先生刺史郡守各为立碑表墓焉。 岑彭为征南将军征蜀为刺客所杀蜀人怜之为立庙武阳岁祠焉。 韦义为广都长以兄顺丧去官广都为生立庙。 王堂为巴郡太守时西羌寇郡为民患堂驰兵赴贼斩虏千馀级巴庸清静吏民生为立祠。 杨仲续为祁令甚有德惠人为立祠杨厚为侍中称病归犍为以黄老教人及卒门人为立庙郡文学掾史春秋飨射常祠之。 王乔为叶令卒百姓乃为立庙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能为祟。 张禽为越太守政化清平得夷人和及卒夷人爱之如丧父母诏书嘉美为立祠堂。 宋登为汝阴令後为颍川太守病免卒汝阴人配社祠之。 邓训为护羌校尉卒夷人羌胡家家立祠每有疾病取此请祷求福。 何敞为汝南太守理同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同阳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新蔡县北。《水经注》云:葛陂东出为同水俗谓之三丈陂)垦田增二万馀顷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周嘉为零陵太守卒吏民为立祠。 赵炳东阳人能为越方(善禁咒也。)章安令恶其惑众收杀之人为立祠室於永康至今蚊蚋不能入(在今婺州永康县东)姜诗为江阳令卒于官所居治乡人为立祠。 高获汝阳人光武引见欲用为吏出便辞去後远遁江南卒於石城石城人思之共为立祠。 王涣为洛阳令卒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取弦歌而荐之(古乐府歌曰: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人少行官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代衣冠从温补洛阳令化行致贤外行猛烈内怀慈仁移恶子姓名五篇著里端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清身苦体夙夜劳勤化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後代莫不称传)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方祀惟特诏密县存故大傅卓茂庙雒阳留王涣祠焉。 崔为尚书称疾免归建宁中卒于家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 任延为九真太守视事四年徵诣雒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 荀淑为当涂长历朗陵使相及卒二县皆为立祠。 许荆为桂阳太守卒於官桂阳人为立庙树碑。 贾逵为豫州刺史及卒吏民追思之刻石立祠。 张奂为武威太守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姓生为立祠(奂卒武威多为立祠世世不绝)。 延笃南阳人为京兆尹以病免归卒于家乡里图其形於屈原之庙(屈原楚大夫抱忠贞而死笃有志行文彩故图其像而偶之)。 周党隐居黾池及终邑人贤而祠之。 韩韶颍川人为赢长卒於官同郡李膺陈杜密荀淑等为立碑颂焉。 陈颍川人为太丘长以沛相赋敛违法乃解印绶去及卒海内赴者三万馀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立石碑。 桓彬卒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夙智早成岐嶷也。学优文鹿至通也。仕不苟禄绝高也。辞隆从お洁操也。乃共树碑而颂焉。 马棱迁广陵太守时贵民饥奏罢盐官以利百姓赈贫羸薄赋税兴复陂湖溉田二万馀顷吏民刻石颂之。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太常赵典举有道不应年四十二卒于家四方之士千馀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文既而谓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惟郭有道无鬼色尔。 魏仓慈为敦煌太守数年卒州为立祠。 颜斐为京兆太守数年迁平原及卒京兆为立碑称颂之。 田豫为汝南太守後迁卫尉逊位归居魏县及卒汝南人就为立碑。 蜀诸葛亮为相既卒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後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人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兴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尝止於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追述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Τ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於是始从之。 马忠为降都督镇南大将军处事能断威恩并立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流涕尽哀为之立庙迄今犹在。 张嶷初为越太守後为荡寇将军与魏将战临阵陨身南土越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取祀之。 王商为蜀郡太守为严君平李弘立祠秦宓与商。《书》曰:疾病伏匿甫知足下为严李立祠可谓厚党勤类者也。观严文章冠冒天下由夷逸操山岳不移使扬子不叹固自昭明如李仲元不遭。《法言》令名必沦其无虎豹之文故也。可谓攀龙附凤者矣。如扬子潜心著述有补於世泥蟠不滓行参圣师于今海内谈咏厥辞邦有斯人以耀四远怪子替兹不立祠堂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於是蜀学比於齐鲁故地里志曰: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汉家得士盛於其世仲舒之徒不达封禅相如制其礼夫能制礼造乐移风易俗非礼所秩有益於世者乎!虽有王孙之累犹孔子大齐桓之霸公羊贤叔术之让仆亦善长卿之化宜立祠堂速定其铭。 晋扶风王骏为征西大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镇关中病薨西土闻其薨泣者盈路百姓为之树碑长老见碑无不下拜。 阎德东海人门徒甚多独目唐彬有廊庙材及彬官成而德已卒乃为之立碑。 唐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右将军边境获安无犬吠之警坐事徵百姓追慕彬功德生为立碑作颂。 荀勖为安阳令转骠骑从事中郎勖有遗爱安阳生为立祠。 羊祜镇荆州及薨襄阳百姓於岘山祜平生游憩之处建碑立庙岁时享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预因名为堕泪碑杜预为镇南大将军好为後世名尝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後不为陵谷乎! 江以高尚养志为时所重及卒友朋相与刊石立颂以表其德美。 嵇绍为侍中死於汤阴难後东海王越路经荥阳过绍墓哭之悲恸刊石立碑。 楚王玮性开济好施能得众心及诛莫不陨泪百姓为之立祠。 丁绍为广平太守时临漳被围南阳王模窘急绍率群兵赴之模赖以获全感绍恩生为立碑。 杜轸除池阳令为雍州十一郡最百姓生为立祠得罪者无怨言。 祖逖为豫州刺史镇西将军卒豫州士女。若丧考妣谯梁百姓为之立祠。 李为成都王[A13C]所害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范平太康中频徵不起及卒有诏追谥号曰:文贞先生贺循立碑纪其德行。 孔愉会稽人避乱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以稼穑读书为务信著邻里後忽舍去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 宋刘π为右将军讨殷琰平寿阳无所犯害百姓德之为立碑记。 萧承之为汉中太守既卒梁士民思之於峨公山立庙祭祀。 安陆王缅为雍州刺史既卒百姓於岘山立祠。 南齐王俭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卒梁武帝受禅诏为俭立碑。 萧昱为晋陵守暴疾卒百姓号哭市井为之喧沸。又相率为立庙建碑。 崔景真为平昌太守有惠政尝悬一蒲鞭而未尝用去任之日士人思之为立祠。 夏侯为吴兴太守在郡复有惠政吏民图其像立碑颂美焉後为徐豫二州刺史州民请为立碑置祠诏许之。 谢举为晋陵太守罢郡吏民请立碑许之。 梁何远为武康令历宣城太守新兴内史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高祖每优诏答焉。 任为新安太守为政清省吏民便之视事期岁卒於官舍阖境痛惜百姓共立祠堂於城南。 贞阳侯渊明为豫州刺史百姓诣阙拜表言其德政树碑於州门内及碑匠采石出自肥陵渊明广营厨帐多召人物躬自率领至州识者笑之曰:王自立碑非其州人也。 徐勉为侍中卒故佐吏尚书左丞刘览等诣阙陈勉行状请刊石纪德政奉诏许立碑於墓。 陆襄为鄱阳内史在政六年郡中大治民李见等四百二十人诣阙拜表陈襄德化求於郡中立碑诏许之。 伏桓为新安太守在郡清恪属县始新遂安海宁并时生为立祠。 蔺钦为卫州刺史在州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诏许焉。 陈王劢为晋陵太守在郡甚有威惠郡人表请立碑颂劢政绩诏许之。 郑万顷为丰州刺史在州甚有惠政吏民表请立碑诏许焉。 侯安都为南徐州刺史留异拥据东阳安都讨平之仍还本镇其年吏民诣阙表请立碑颂美安都功绩诏许之。 後魏高允为怀州刺史时年将九十劝民学业风化颇行後正光中中散大夫中书舍人河内常景追思允立祠于野王之南立碑纪德。 陆腾为隆州总管讨信州蛮前後破平诸贼巴蜀悉定诏令树碑纪绩焉。 元子萃为齐州刺史鞫岳讯囚务加仁恕齐人树碑颂德。 北齐李绘字敬文为高阳内史瀛州三郡人俱诣州立祠州请为绘立碑於郡街。 後周长孙俭为荆州刺史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及卒荆州民仪同赵超等七百人感俭遗爱诣阙请为立庙树碑诏许之。 隋李士谦初为魏广平王府参军隋有天下毕志不仕家富於财每以赈施为务开皇八年终於家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馀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於墓。 裴肃为永平郡丞甚得民心岁馀卒夷獠思之为立庙於鄣江之浦。 樊叔略为相州刺史徵拜司农吏民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令狐熙为沧州刺史徙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吏民追思立碑颂德。 杨文思为魏州刺史及去职吏民思之为立碑颂德侯莫陈[A13C]为瀛州刺史坐秦王俊交通免官百姓送者莫不流泪因相与立碑颂德。 樊子盖为武威太守後卒於京武威民吏闻其死莫不嗟痛立碑颂德。 房彦谦为长葛令甚有惠化及移郑州司马吏民号泣相谓曰:房明府今去吾属何用生为百姓思之立碑颂德。 高孝基为吏部侍郎大业中杜如晦预选孝基曰:愿保崇令德今欲甫就卑职应为须少禄俸尔遂补杨尉後如晦为尚书右仆射以孝基有知人之鉴为其树神道碑以记其德。 唐李思摩为右武卫将军从征辽东为流矢所中未几卒葬讫仍立碑於化州。 贾敦顺永徽中为雒州刺史百姓为其树碑于大市通衢弟敦实咸亨初转雒州长史甚有惠政及敦实去职复刻石颂美於兄碑之侧时人号为棠棣碑。 高智周为费县令政化大行吏人刊石以颂之。 高为通义令以善政称去官後吏人树碑颂德崔纵为蓝田令宽明勤谨德化大行县人立碑。 楚王灵龟为魏州刺史称为良牧及丧归百姓思其德为立碑。 韦景骏为肥乡令及去任人吏立碑颂德。 王景龙末为桂州都督数年州人为立碑以颂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