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604 页/共 736 页
王忠嗣本名训年始九岁父海宾死王事起复朝散大夫尚辇奉御养於禁中後官至汉东郡太守。
崔澄为秘书监本名涤开元初玄宗改焉。
李杰本名务光後改焉官终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杨国忠玄宗贵妃从父之子或云:张易之子冒外氏姓本名钊天宝中帝改为国忠官至司空。
刘正臣本名客奴天宝末为平卢军游奕使时节度使吕知诲受安禄山逆命客奴与诸将袭杀之驰以奏闻十五载四月授客奴柳城郡太守平卢军节度度支营田陆运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及平卢军使仍赐名正臣。
史思明本名干玄宗改之为思明後为平卢节度都知兵马使。
李怀光本姓茹父尝为朔方部将以战功赐姓李氏更名嘉庆怀光後为宁节度使。
李。若幽为殿中监上元二年以为河中节度都统处置使镇于绛赐名国贞。
卢正巳宝应二年自刑部侍郎为大府卿正巳本名元裕以兼名同帝讳抗疏乞改之。
杨子琳忿崔宁贼杀长帅讨之候宁入觐突入成都粮尽自溃朝廷虑为乱阶除为陕州刺史。又移受澧州刺史沣郎两州镇遏使在澧州二年大历六年表乞朝谒代宗以发迹不顺特容之及至引见于延英殿与语甚悦赐名猷。
张延赏本名宝符中书令嘉贞之子幼孤以父阴授官玄宗特恩赐名延赏取延赏後世之义也。位至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路嗣恭始名剑客历仕郡县有能名後授神乌县令考课上上为天下最以其能嗣鲁恭特赐改其名位至河阳三城节度及东都畿观察使。
崔旰为剑南西川留後大历三年加节度使仍改名宁。
曹令忠为北庭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大历七年八月赐姓李改名元忠以边将宠之也。
白大历中司农少卿迁大卿在卿曹十馀年德宗召见与语以为可任腹心遂用为神策军使兼御史大夫赐名志贞。
尚可孤初为鱼朝恩养子改姓鱼氏名智德朝恩死赐可孤姓李氏名嘉勋会李希烈反叛建中四年七月除兼御史大夫荆襄应援淮西使仍复本姓尚可孤官至左龙武将军。
韩希烈为汾宁节度兴元元年诏赐名归义。
张万福年七十八从军辽东有功累摄舒卢寿三州刺史时李正巳反将断江淮路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召见谓曰:先帝改卿名正者所以褒卿也。朕以为江淮草木亦知威名。若从先帝所改恐贼不知是卿也。复赐名万福慰遣之。
刘洽为宣武军节度贞元元年改名玄佐。
李长荣贞元四年为河阳三城怀州团练使仍赐名元谅。
柳浑初名载为尚书左丞及驾幸奉天浑微服徒行扈从初浑之离京城贼Г犹以浑匿在闾里乃除伪宰相及京师克复浑尚名载上言曰:顷为狂贼点污臣实耻称旧名况载字带戈时当偃武请改名浑德宗嘉而从之。
王虔休汝州梁人本名延赏贞元中为潞州左司马领留後仍赐名虔休。
张茂昭本名孝忠之子也。贞元七年为定州刺史充北平军使是岁孝忠卒於位诏起复左卫大将军同正员充义武军节度使赐名茂昭。
王昌贞元十四年自右神策军将军除凤翔节度使赐名敬则。
刘逸淮贞元十五年自宋州刺史为宣武军节度使赐名全谅。
浑本名日进後改为康艺全为河东编伍勇力绝人节度使马燧以其多艺因以艺全名之。
崔咸字重易父锐贞元中为李抱真从事有道者自称曰:卢老尝师隋朝霁寺李先生能知远近事属河北禁游客锐遂馆之一旦辞去。且曰:我死当为君子因指口下黑子愿以为记既生咸果有黑子其状则卢老也。遂以卢老名之。
韦士为黔中经略观察使贞元十六年改名士宗。又名士文。
王绍初与宪宗同名永贞年改焉少时颜真卿器重之因绍旧名字之曰:德素位至兵部尚书。
张奉国本名子良为李牙门右职叛子良与甥裴行立等密图生致阙庭平浙右宪宗追赴京师亲自褒慰擢为右金吾将军兼御史大夫改名奉国。
韦贯之本名纯犯宪宗庙讳遂以字称位至河南尹朱士明元和初为定州镇使以筑临泾城有劳特加检校工部尚书泾原四镇北庭等节度使仍赐名忠亮。
高固生於微贱为叔父所卖展转为浑家奴号曰:黄芩性敏惠有膂力善骑射好读左氏春秋大爱之养如己子以乳母之女妻之遂以固为名取。《左氏传》高固之名也。
蒋武元和五年为谏议大夫武中谢面请改名。又从之尝因奏对为宪宗言曰:陛下今日偃武修文臣下亦当顺承因请改名帝悦而从之时讨王承宗兵初罢。又恐天子易於用武故因以此讽焉。
田兴元和八年为魏博节度使赐名弘正。
崔元略为御史中丞元和十二年元略论侍御史唐武当改名帝曰:人之取名多矣。何必武为曩时蒋武已请改矣。遂改唐武为庆时议者见淮西初平谓帝遂喜武功及见改唐武名乃知帝厌兵人人相贺。
韩为坊节度使穆宗长庆元年请改名充许之。
王日简长庆初为镇州小将王承宗没军情不安日简自拔归朝授代州刺史及长庆初镇州军乱害田弘正穆宗为之旰食以日简尝为镇将召问其计日简遂於御前极言利害兼愿有以自效因授德州刺史经略其事明年擢拜横海军节度使赐姓李氏名全略以崇树之。
李元喜为安南经略使宝历元年元喜请更名元志从之。
卢周仁开成中为湖南观察使奏云:名与再从伯音同请改名术从之。
高士荣为威远军使宝历元年士荣请改名承恭从之。
崔承宠为黔州观察使宝历三年承宠请更名实从之。
李载义字方毂方毂之字文宗所制也。位至侍中。
郑氵本名涵以文宗在藩邸时名同改名氵氵子茂谌避国讳改名茂休氵後为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高元中太和二年为侍御史内供奉请改名元裕许之。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於陵之子也。初於陵调补润州句容尉浙西观察使韩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有爱女方择佳婿谓其妻柳氏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且寿生子必为宰相於陵寓居杨子而生嗣复後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於父杨门之庆也。因字曰:庆门後自潮州刺史徵拜吏部尚书。
李祜太和三年自泾原节度使除德州刺史充沧景节度使仍赐名有裕。
史唐太和三年摄魏博节度副使奏臣父宪诚本以周有庄周汉有吴汉依据故事以臣名唐今窃思之不敢慕古请改名孝章从之。
李仲和太和八年为翰林侍讲学士。《周易》博士奏以名与堂叔祖下字同请改名训从之。
崔胤父慎繇太中年镇西川有异人张叟者或云:名占风与慎繇迹熟时曾访慎繇于都下慎繇因从容谓曰:臣闻罪大莫。若绝嗣今四十无子良可惧也。叟曰:我亦为公求之未见可者唯终南翠微寺有僧绝粒五十年矣。公宜遣使遗其服玩。若爱而受之则其嗣也。慎繇乃发婢仆往焉果受其遗僧寻卒叟於暗壁志之至来年崔生之日叟复至焉谓慎繇曰:我故来相贺因与慎繇窥其所志之日略无差焉慎繇因示胤於叟叟曰:贵则过公然遇乱世恐不得其终也。因字曰:衲僧後自司徒贬太子宾客。
梁韦震本名肇唐末充宣武军节度副使乾宁二年七月昭宗狩於石门震奉表繇虢略间道奔达于行在帝大悦赐名震太祖特为制字。
李茂贞本姓宋名文通唐末为洋蓬璧等州节度使赐姓名茂贞禧宗亲为制字曰:正臣。
後唐李茂勋唐末为州节度使梁太祖袭州茂勋遂归於梁改名周彝署元帅府行军司马。
李存进振武人本姓孙名重进唐末从太祖入关平黄巢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
牛存节字赞贞青州博昌人也。本名礼梁太祖改而字之。
李存信本姓张为河东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太祖赐名姓卷同亲嫡。
朱简唐末为陕州节度使陈情於梁太祖曰:仆位崇将相本无功劳实知逾分皆元帅令公生成之造翼卵之仁愿以微躯永期效使乞以名姓肩随诸子太祖深赏其心乃赐名友谦待之过於诸子同光初庄宗赐姓改名继麟。
段凝仕梁为滑州兵马留後同光初庄宗赐姓名绍钦。
王晏球梁为耀州刺史同光初赐姓名绍虔。
康延孝同光初除郑州刺史充本州防御史仍赐姓名绍琛。
孔循初仕梁以太祖乳媪为义母媪夫赵氏循冒其姓名殷衡同光初归姓孔名循。
张全义字国维初名言昭宗赐名全义梁太祖即位改名宗同光初复名全义。
元行钦初从明宗名闻军中为散员都部署赐姓名绍荣。
袁光辅同光中为复州刺史天成初上言叔父丧年遇乱离索与臣同名臣今欲改名义从之。
郭彦夔为青州孔目吏以节度使霍彦威故改名致雍大成中为本道所荐至京中书以旧名除官邸使苏仁裕陈状以为不便安重诲以圣旨令中书奏曰:伏以凡是人名皆繇父名侍侧者称以荣左右为後者称以奉尝犯庙讳须更同御名亦改降此以外回避无闻以春秋论之卫侯名恶大夫有齐恶太宗朝有虞世南君不听臣易名皆所以重人父之命况郭彦夔长在青州霍彦威有时移镇宁将私敬上渎圣聪。若便允从恐多援引只宜如故工部郎史于邺奏名是卢文纪私讳傥许更名即不至尤违其郭彦夔请在本道宜令权称致雍在告敕内即须仍旧诚为至论永作通规从之。
安黑连长兴初为潮州刺史明宗为之改名保荣。
李郁清泰初为宗正少卿上言臣与本寺卿名同行公事不便欲改名知新从之。
晋张从训初唐庄宗与梁人相拒於德胜口徵赴军前补先锋游奕使俄转捷指挥使检校司空赐姓名继鸾从诸子之行也。明宗微时尝在存信麾下为都押衙与从训有旧及即位授石州刺史复旧姓名杨光远小字阿檀及长止名檀後唐天成中以明宗改御名为以偏傍字犯之始改名光远字德明。
周史懿字继美为泾原节度使本名犯太祖庙讳故改焉。
孙方谏字良弼为定国军节度使本名下一字犯庙讳广顺初改焉。
曹英字德秀为成德军节度使旧名犯太祖庙讳故改焉。
●卷八百二十六
○总录部 品藻
《传》曰:亻疑人必於其伦古之作者曷尝不灵机内精鉴外朗详识人物区别淑慝或察言而知行或因诗以见志或穷居而表其操或目击而辩其道乃至哲人既往遗风可挹标举推引形容摹拟明其志行之所趣用俾方来而取法斯圣贤之深旨也。春秋之时褒贬尤著尼丘圣师其论已博矣。子舆著书亦颇商厥後孟坚列九等之序汝南有月旦之评皆是物也。历代而下话言靡绝盖子贡方人夫子称其不暇者诚以赐之多言也。在於品题铨度取资为监夫,岂有过哉!
贾季为晋大夫奔狄狄相丰阝舒问於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管仲为齐相既寝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可讳也。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将安移之管仲未对桓公曰:鲍叔之为人如何管仲曰: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与千乘之国不以其道彼必不受)。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也。好善而恶恶之已甚(已太也。言憎恶恶太甚)见一恶终身不忘桓公曰:。然则孰可管仲对曰:隰朋可朋之为人好上识而下问(好上识谓好知远大之事)臣闻之以德与人者谓之仁以财与人者谓之良以善胜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胜人人亦生胜已之心故不服之)以善养人者未有不服人者也。于国有所不知政于家有所不知事必则朋乎!(。若皆知之则事锺於已将不胜任而败朋能有所不知故可以移政)。且朋之为人也。居其家不忘公门居公门不忘其家事君不二其心亦不忘其身举齐国之币握路之家五十室其人不知也。大仁也。哉!其朋乎!(握持也。或有举齐国之币持与路旁之家五十室言其事大而。且亦显此皆自有主司朋能不干预而疆知此所谓於国有所不知政合於天地之大天不容载。故曰:大仁哉!其朋乎!)公。又问曰:不幸而失仲父也。二三大夫者其犹能以国宁乎!管仲对曰:君请矍已乎!(矍已谓有所惊惧而问未止)鲍叔牙之为人也。好直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甯戚之为人也。能事孙在之为人也。善言公曰:此四子者其孰能一人之上也。寡人并而臣之则其不以国宁何也。(言四子皆超绝之材无人能过其上今吾并得臣之国尚不宁何也。)对曰:鲍叔之为人好直而不能以国诎(不能为国以诎其直)宾胥无之为人好善而不能以国诎甯戚之为人能事而不能以足息(宁戚善於农植贪於积聚不能知足而息已)孙在之为人善言而不能以信默(其所陈言既见信用尚不能默凡此四子皆矜能太过不能与时屈伸故国不宁)臣闻之消息满虚与百姓诎信然後能以国宁勿己者朋其可乎!朋之为人动必量力举必量技言终喟然而叹曰:天之生朋以为夷吾舌也。其身死舌焉生哉!(言朋亦将随己早亡不得久理齐政故哀叹言此先知未然夷吾所以称叹也。)。
赵孟为晋大夫自宋还过郑郑伯享赵孟於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太叔二子石从(二子石印段公孙段)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诗以言志)子展赋草虫(草虫诗召南日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以赵孟为君子)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在上不忘降故可以主民)抑武也。不足以当之(辞君子)伯有赋鹑之贲贲(鹑之贲贲诗风卫人刺其君淫乱鹑鹊之不。若义取人之无良我以为兄我以为君也。)赵孟曰:床笫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笫箦此诗刺淫乱故云:床笫之阈门限使人赵孟自谓)子西赋黍苗之四章(黍苗诗小雅四章曰: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比赵孟於召伯)赵孟曰:寡君在武何能焉(推善於其君)子产赋隰桑(隰桑诗小雅义取思见君子尽心以事之曰:既见君子其乐如何)赵孟曰:武请受其卒章(卒章曰: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赵武欲子产之见规诲也。)子太叔赋野有蔓草(野有蔓草诗郑风取其邂逅相遇我愿兮)赵孟曰:吾子之惠也。(太叔喜於相遇故赵孟受其惠)印赋蟋蟀(蟋蟀诗唐风曰:无已太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土瞿瞿言瞿瞿然顾礼义)赵孟曰: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能戒惧不荒所以保家)公孙赋桑扈(桑扈诗小雅义取君子有礼文故能受天之祜)赵孟曰:匪交匪敖福将焉往(此桑扈诗卒章赵孟因以取义)。若保是言也。欲辞福禄得乎!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言诬则郑伯未有其实赵孟倡赋诗以自宠故言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後亡(言必先亡)叔向曰:然已侈所谓不及五稔者夫子之谓矣。《文子》曰:其馀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後亡者也。在上不忘降(谓赋草虫曰:我心则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谓赋蟋蟀曰:好乐无荒)乐以安民不淫以使之後亡不亦可乎!
孔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又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齐大夫晏姓平谥名婴)。又曰:臧文仲居蔡(臧文仲鲁大夫臧孙辰之谥也。蔡国君之守龟出蔡地因以为名焉长尺有二寸居蔡僭也。)山节藻(节者而也。刻镂为山者梁上楹画为藻文言其奢侈)何如其知也。(非时人谓之为知)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言其器量小也。),或曰:管仲俭乎!(或人见孔子小之以为谓之大俭)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三归娶三姓女妇人谓嫁曰:归摄犹兼也。礼国君事大官各有人大夫兼并今管仲家臣备职非为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或人以俭问故答以安得俭或人闻不俭便谓为知礼)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酬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又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礼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孤竹国名)。又曰:孰谓微生高直(微生姓名高鲁人)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又曰: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言弟子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仕进之门而失其所)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又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公绰鲁大夫赵魏皆晋卿家臣称老公绰性寡欲赵魏贵贤家老无职故优薛小国大夫职烦故不可为)。又曰:晋文公谲而不正(谲诈也。谓召天子而使诸侯朝之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云:天王狩於河阳是谲而不正也。)齐桓公正而不谲(伐楚以大义责包茅之贡不入问昭王南征不还是正而不谲也。)。又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惠爱也。子产古之遗爱)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马曰:子西郑大夫彼哉!彼哉!言无足称,或曰:楚令尹子西)问管仲曰:人也。(犹诗言所谓伊人)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伯氏齐大夫骈邑地名齿年也。伯氏食邑三百家管仲夺之使至疏食而没齿无怨言以其当理故)。又曰:由之瑟奚为於丘之门(子路鼓瑟不合雅颂)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升我堂矣。未入於室耳门人不解孔子言为贱子路故复解之)。又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申枨鲁人)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欲多情欲)。又曰:甯武子(卫大夫甯俞武谥也。)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佯愚似实。故曰:不可及)。又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馀人有至仁时唯回移时而不违)。又曰:柴也。愚(高柴字子羔愚直之愚)参也。鲁(鲁钝也。曾子性送钝子)师也。辟(张才过人失在邪辟文过)由也。彦(子路之行失於鄙彦)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言回,庶几圣道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赐不受教命惟财货是殖亿度是非盖美回所以励赐也。一曰屡犹每也。空犹虚中也。以圣人之善道较数子之,庶几犹不至於知道者各内有此害其於,庶几每能虚中者唯回怀道深远不虚心不能知道子贡虽无数子之病然亦不知道者虽不穷理而幸中虽非天命而偶富亦所以不虚心也。)。又曰:雍也。可使南面(可使南面任诸侯治)。又曰:直哉!史鱼(卫大夫史酋)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有道无道行直如矢言不曲)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卷而怀谓不与时政柔顺而不忤於人)。又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千驷四千匹)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县华山之北河曲之上)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此所谓以德为称)。又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言其行己之志不入庸君之朝)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但能言应伦理行应思虑如此而已)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放置也。不复言世务)身中清废中权(清纯洁也。遭世乱自废弃以免患合於权也。)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亦不必进亦不必退唯义所在)。又曰:管仲镂簋而朱旅树而反坫山节而藻税贤大夫也。而难为上也。(言其僭天子诸侯镂簋刻为虫兽也。冠有笄者为在缨处两端端上属不结也。旅树门屏也。反坫反爵之坫也。山节藻楹刻之为山侏儒柱画之为藻文)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贤大夫也。而难为下也。(言其Τ士庶人也。豚俎实豆径尺言并豚两肩不能掩豆喻小也。)君子上不僭上下不Τ下。
仲繇字子路为卫大夫谓孔子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齐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襄公从弟公孙无知杀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出奔鲁齐人杀无知鲁伐齐纳子纠小白自莒先入是为桓公乃杀子纠召忽死之)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谁如管仲之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天子微弱桓公帅诸侯以尊周室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受其赐者谓不被左衽之惠)微管仲吾其被左衽矣。(微无也。无管仲则君不君臣不臣皆为夷狄)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经经死於沟渎中也。管仲召忽之於公子纠君臣之义未正故死之未足深嘉不死未足多非死事既难亦在於过厚故仲尼但美管仲之功亦不言召忽不当死)。
端木赐字子贡孔子弟子也。尝相鲁卫子贡问孔子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言俱不得中)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愈犹胜也。)。又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言女器用之人)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瑚琏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琏周曰:簋宗庙之器贵者)。又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圉文谥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者识之达也。下问谓凡在已下)。
颛孙师字子张陈人也。子张问孔子曰:令尹子文(令尹子文楚大夫姓斗名字於免)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但闻其忠事未知其仁也。)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孟武伯鲁大夫也。问孔子曰: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仁道至大不可全名)。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赋兵赋)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千室之邑卿大夫之邑卿大夫称家诸侯千乘大夫百乘宰家臣)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赤弟子公西华有容仪可使为行人)不知其仁也。冉雍字仲弓问子桑伯子於孔子(伯子书传无见焉)子曰:可也。简(以其能简。故曰:可也。)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身敬肃临下宽略则可)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伯子之简太简)子曰:雍之言然。
季子然季氏之家臣问孔子曰: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然季氏子弟自多得臣此二子故问之)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谓子问异事耳则此二人之问安足大乎!)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言备臣数而已)曰:。然则从之者与(问为臣皆当从君所欲邪)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言二子虽从其主亦不与大逆)。
季康子鲁大夫也。问孔子曰: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果谓果敢决断)於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达谓通於物理)於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艺谓多才艺)於从政乎!何有。
言偃吴人字子游为武城宰谓曾参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言子张容仪之难及)然而未仁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言子张容仪盛而於仁道薄也。)。
孟轲邹人也。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梁梁惠王不果所言退作孟子七篇轲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伯夷惧人之来及已太隘狭也。柳下惠轻忽时人禽兽畜之太不恭也。先言二人之行孟子平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当平世三过其门者身为公卿忧民急也。当乱世安陋巷者不用於世穷而乐道也。孟子以为忧人之道同用与不用宜在是也。故孔子俱贤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禹稷急民之难。若是颜子与之易地其心亦然不在其位劳佚异矣。)。又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曾参居武城有越寇寇至则去寇退乃反子思居於卫有齐寇至,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去君谁与守(子思名也。欲助卫君赴难)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曾子为武城人作师则其父兄故去留无毁子思微少为臣当死难故不去)。
公孙丑问孟子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要为天治物冀得行道而已矣。)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言皆古圣人我未能有所行。若此乃言我心之所,庶几则愿欲学孔子所履)曰: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班齐等之貌也。丑兼伯夷伊尹与孔子相比问此三人之德班然而等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如孔子也。
汉爰盎为郎中文帝即位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帝礼之恭常目送之盎进曰:丞相何如人也。帝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弗能正吕后没大臣相与共诛诸吕太尉主兵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严助为汲黯请告武帝曰:汲黯何如人也。助曰:使黯任职居官亡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虽自谓贲育弗能夺也。帝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黯近之矣。後官至会稽太守。
後汉陈蕃为光禄卿桓帝问曰:徐犀袁闳韦著谁为先後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於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於犀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范滂汝南人或问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滂後辟太尉黄琼掾。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泰之所名人品乃定先言後验众皆服之始至南州过袁奉高不宿而去从黄叔度累日不去,或以问泰泰曰:奉高之器譬之泛滥虽清而易挹叔度之器汪汪。若千顷之波澄之不清扰之不浊不可量也。已而果然。又尝谓刘儒口讷心辩有璋之质终必为令德之士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并不应。
许汝南人初为郡功曹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论乡党人物每月取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独不往或问其故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或问曰:荀靖与荀爽孰贤曰: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
孔融与韦端。《书》曰: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又来(臣钦。若等曰:韦端二子康字元将诞字仲将)懿性贞实文愍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後官至少府。
庞德公襄阳人居岘山之南尝谓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德公语也。
李膺颍川襄城人时锺皓及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膺尝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膺位至司隶校尉。
●卷八百二十七
○总录部 品藻第二
魏锺繇为太尉以为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然或问繇曰:君雅重荀君比之颜子自以不及可得闻乎!曰: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尝先谘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吾等受命而行犹,或不尽相去顾不远邪文帝问群臣昔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三不欺於君德孰优繇与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对曰:臣以为君任德则臣感义而不忍欺君任察则臣畏觉而不能欺君任刑则臣畏罪而不敢欺任德感义与夫道德齐礼有耻。且格等趋者也。任察畏罪与夫导政齐刑免而无耻同归者也。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考以斯言论以斯义臣等以为不忍欺不能欺优劣之县在於权衡非徒低昂之差乃钧铢之觉也。且前志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仁较其仁者功则无以殊核其为仁者则不得不异安仁者性善者也。利仁者力行者也。︹仁者不得已者也。三仁相比则安仁优矣。易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若君化使民然也。然则安仁之化与夫︹仁之化优劣亦不得不相县绝也。然则三臣之不欺虽同所以不欺异矣。则纯以恩义崇不欺与以威察成不欺既不可同而比量。又不得错综而易处。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後事今虽︹大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何晏与夏侯玄等名盛於时司马景王亦预焉晏尝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已也。晏位至尚书。
陈群字长文明帝时为司空时太尉华歆淡於财欲其後宠赐诸公莫及然终不植产业群尝叹曰:若华公可谓通而不泰清而不介者矣。群与孔融论汝颍人物群曰: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公豫当今并无对(臣钦。若等曰:荀字文。若荀攸字公达荀衍字休。若荀谌字友。若荀说字公豫)。
崔林为司空尝与司空陈群共论冀州人士称崔琰为首群以智不存身贬之林曰:大丈夫为有邂逅耳即如卿诸人良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