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553 页/共 736 页
○总录部 幼敏
《书》曰:惟人万物之灵。若夫幼而慧少而成者益可贵矣。中古而下英妙间出乃有特禀异资迥越伦萃岐嶷兆於襁褓[A13C]悟发於龆龄学疑宿习动彰默识或未就外傅已通群籍甫及志学即为人师识洞於未萌智表於先见心计足以成务口辩足以解纷老成之姿著於容止赋笔之丽成於俄顷至行出於天性玄谭绝於流俗时辈推尚英声腾骛斯仲尼所谓生知之者欤。
后稷名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种树麻菽麦及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
楚贾为大夫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於暌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於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贾尚幼後至不贺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子之传政於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且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苟入而贺何後之有(子玉果败於城濮)。
周王孙满尚幼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人王孙满观之言於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谓过天子门不卷甲束兵超乘示勇)轻则寡谋无礼脱(脱易也。)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晋果败秦师于ゾ获秦三帅以归)。
范モ晋大夫也。士燮之子(士燮范。《文子》也。)晋楚遇於鄢陵楚晨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モ趋进曰: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疏行首者当陈前决开营垒为战道也。)晋楚惟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国侨字子产郑大夫也。鲁襄公八年其父子国与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子产不顺(子产不顺众而喜)曰:小国无文德而有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是秋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郑及楚平九年十月晋帅诸侯伐郑郑人恐乃行成十一月楚子伐郑郑及楚平十年九月晋帅诸侯伐郑郑及晋平楚救郑郑与楚人盟十一年晋伐郑(自是郑遂服)。
卫公孙弥牟字子之卫大夫也。初鲁哀公十二年秋卫侯会吴吴人藩卫侯之舍既归效夷言子之尚幼曰:君必不免其死於夷乎!执焉而。又说其言从之固矣。(出公取後卒死於越)。
孔子为儿嬉戏尝陈俎豆设礼容。
闾丘印齐人年十八道遮齐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宣王曰:子年尚稚未可也。闾丘印对曰:不然臣闻昔有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繇此观之印不肖年不稚矣。宣王曰:未有咫角骖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繇此观之夫士亦华堕颠而後可用耳闾丘印曰:不然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骅骝骥天下之俊马也。使之与鼬试之於涂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鼬也。黄鹄白鹤一举千里使之与燕服翼试於堂庑之下庐室之间其便未必能过燕服翼也。辟闾巨阙天下之利剑也。击石不缺刺石不锉使之与管决耳出眯其便未必能过管也。繇此观之华堕颠与印何以异哉!宣王曰:善子有善言则何见寡人之晚也。印对曰:夫鸡豚ん嗷即夺钟鼓音雾充咽则夺日月明谗人在侧是以见晚也。《诗》曰:听言则对讠替言则退庸得进乎!宣王拊轼曰:寡人有过遂载与之俱归而用焉。
田文齐人号孟尝君靖郭君婴之子也。婴有子四十馀人文母其贱妾也。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於婴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特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於天乎!将受命於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於天君何忧焉必受命於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
甘罗者甘茂之孙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为舍人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於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於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於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於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於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及入言之於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於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曰: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丹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汉外黄令舍人儿(史失其姓名)年十三时项羽击陈留外黄不下数日降羽悉令男子年十以上诣城东欲亢之舍人儿(令之舍人儿也。)往说羽曰:彭越强劫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皆亢之百姓,岂有所归心哉!从此以东梁地十馀城皆恐莫肯下矣。羽然其言乃赦外黄当亢者而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
张辟疆留侯之子也。吕太后哭惠帝而泣不下(泣谓泪)辟疆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陈平曰:太后独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解谓解说其意)陈平曰:何解辟疆曰: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官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脱免也。)丞相如辟疆计请之太后说其哭乃哀。
贾谊雒阳人年十八能诵诗书属文称於郡中後为长沙主簿。
张汤杜陵人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鼠盗肉父怒笞汤汤掘熏得鼠及馀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鞠论报(传谓传逮追送。若今之追逆赴对也。爰换也。以文书代换其口辞也。讯考问也。鞠穷也。谓考问之论报谓上论之而获报也。)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後史大夫。
终军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於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于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後军死世谓之终。
桑宏羊武帝时以心计年十三为侍中。
张禹为儿数随父至市喜观於卜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卜者爱之。又奇其面貌谓禹父曰:是儿多知可令学经後位特进封安昌侯。
童乌扬雄子也。雄尝曰:吾家之童乌九龄而与我论元。
後汉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帝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後位至太傅。
鲁恭父为甘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年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恭年十五与丕居太学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後为司徒。
张堪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光武微时见堪志操尝嘉焉官至渔阳太守。
冯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书至二十而博通群书後为司隶从事以文过其实废於家。
杜安年十岁名称乡里至十五入太学号曰:神童。
朱勃年十二能讲诗书尝候马援兄况勃衣方领能矩步辞言娴雅卒为阳令。
马客卿援子也。幼而岐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尝有死罪亡命者来过客卿逃匿不令人知外。若讷而沈敏援甚奇之以为将相器故以客卿字焉及援卒客卿亦夭殁。
周防年十六仕郡小吏光武巡狩汝南召掾吏试经防尤能诵读拜为守丞。
任延年十二为诸生学於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後为河南太守卒。
丁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官至司徒。
范升少孤依外家居九岁通。《论语》孝经。
班固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後为聊城令坐事免。
吴字季英陈留长垣人父恢为南海太守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渍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谓之汗简)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徼名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抚其首曰:吴氏世不乏季子矣。(季子谓季札也。)後为大将军梁冀长史。
张霸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称为张曾子七岁通春秋复欲进馀经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曰:我饶为之故字曰:伯饶後四迁为侍中卒。
杨终年十三蜀郡人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诣京师受业习春秋(一云:蜀郡有雷震洪曹终上白以为断狱烦苛所致太守乃令终赋雷电之意而奇之)後为郎中卒杨厚母与前妻子不相安厚年九岁思令和亲乃疾不言不食母知其指瞿然改意恩养加笃徵拜议郎三迁至侍郎。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十二能通尚书後辟太尉府旋迁郎中至尚书令。
谢廉汝南人与河南赵建章年始十二各能通经尚书左雄并奏拜童子郎,於是负书来学集京师知名太学。
崔る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以处士辟车骑将军掾。
周燮始在髫{髟}而知廉让十岁就学能通诗论後安帝以元羔币聘燮不起。
马续七岁能通。《论语》十三明尚书十六治诗博观群籍善九章术顺帝时为护羌校尉迁度辽将军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终位至太尉太傅录尚书事。
荀爽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後位至司空。
黄香江夏安陆人也。年十二太守刘护召之署门下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初除郎中终魏郡太守。
黄琬江夏安陆人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桓帝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馀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後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时司空盛允有疾琼遣琬候问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副本诣公府也。)允发书视毕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而蛮多士少琬奉手对曰: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後位至司徒太尉。
臧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後为东郡太守。
陈实为太邱长出於单微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
荀悦为秘书监侍中初年十二能说春秋贫无书每之人家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
孔融为北海相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大中大夫陈炜後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少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慧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融後为曹公所杀融二子皆龆龀融既见收顾谓二子曰:何以不辞二子俱曰:父尚如此复何以辞以为必俱死也。(一云:二子年八岁时方奕棋融被收二子端坐不起左右曰:若父见执不起何也。二子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者)。
魏邴原年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傍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於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後为五官将长史卒贾达字梁道河东襄陵人自为儿童戏弄尝设部伍祖父习异之曰:汝大必为将率口授兵法数万言终豫州刺史。
司马朗字伯达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也。客谢之十二岁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犀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蚤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後至兖州刺史。
王弼字辅嗣幼而察慧年十馀岁好左氏通辩能言後为尚书。
锺会太尉繇小子敏慧夙成五岁繇遣见蒋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後为司徒。
任昭先名嘏世为著姓夙智蚤成乡人为之语曰:蒋氏翁任氏童年十四始学疑不再周三年中诵五经皆晓其义兼包群言无不综览於时学者号之为神童。
荀攸字公达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繇是异之(一云:攸年十八岁衢曾醉误伤攸耳而攸出入游戏常避护不欲令衢见衢後闻之惊其夙智如此)位至尚书令。
常林河内温人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於是咸共嘉之後为光禄大夫管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取问其名夜不肯寐父母常禁之犹不可止自言我年虽少然眼中喜视天文尝云:家鸡野鹄犹尚知时况於人乎!与邻比儿共戏土壤中特画地作天文及日月星辰每答言说事语皆不常宿学耆人不能折之皆知其当有大异之才父为琅琊郡丘长时年十五来至官舍读诗。《论语》及易本便开胸布笔辞义斐然于时黉上有远方及国内诸生四百馀人皆服其才也。琅琊太守单子春雅有才度闻辂一黉之隽欲得见辂父即遣造之太守宾客百馀人坐上有能言之士辂问子春府君名士加有雄贵之资辂既年少胆未坚刚。若欲相观惧失精神先饮三升清酒然後而言之子春大喜便斟三升清酒独使饮之酒尽之後问子春今欲与辂为对者。若府君四坐之士邪子春曰:吾欲自与卿旗鼓相当辂言始读诗。《论语》易本学问微浅未能上引圣人之道陈秦汉之事但欲论金木水火土鬼神之情耳子春言此最难者而卿以为易邪,於是唱大论之端遂经於阴阳文采葩流枝叶横生少引圣籍多发天然子春及众士互共攻诘论难蜂起而辂人人答对言皆有馀至日向暮酒食不行子春语众人曰:此年少盛有才器听其言论正似司马犬子游猎之赋何其磊落雄壮英神以茂必能明天文地理变化之数不徒有言也,於是发声徐州号之神童後为少府丞。
蜀诸葛瞻字思远亮子也。亮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蚤成不为重器耳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後为卫将军。
吴虞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书奇之繇是见称仕为骑都尉。
陆绩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孙策在吴张昭张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後为郁林太守。
诸葛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辨论应下莫与为对大帝见而奇之谓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位至太傅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朱桓子异张子纯与张俨俱童少往见骠骑将军朱据据闻三人才名欲试之告曰:老鄙相闻渴甚矣。夫以迅骤为功鹰隼以轻疾为妙其为吾各赋一物然後乃坐俨乃赋犬曰:守则有威出则有获韩卢宋鹊书名竹帛纯赋席曰:席以冬设簟为夏施揖让而坐君子攸宜异赋弩曰:南岳之锺山之铜应机命中获隼高墉三人各随其目所见而赋之皆成而後坐据大欢悦桓後为前将军青州牧。
沈友豫章人年十一太守华歆出行风俗见而异之因呼曰:沈郎可登车语乎!友逡巡却曰:君子讲好会宴以礼今仁义陵迟圣道渐坏先生衔命将以裨补先王之教整齐风俗而轻脱威仪犹负薪救火无乃更崇其炽乎!歆惭曰:自桓灵以来虽多英彦未有幼童。若此者仕为丹阳太守。
丁览山阴人八岁而孤家。又单微清身立行用意不苟推贿从弟以义让称为功曹守始平长徐平字伯先太末人童龀知名虞翻甚爱之屡称叹焉後为武昌左都督。
●卷七百七十四
○总录部 幼敏第二
晋荀ダ魏太尉之第六子幼为妹婿陈群所赏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位至侍中太尉行太子太傅。
荀勖汉司空爽曾孙祖射声校尉父ツ早亡勖依於舅氏岐嶷夙年十馀岁能属文从外祖魏太傅锺繇曰:此儿当及其曾祖及长遂博学达於政事後为守中书监侍中卒。
罗宪年十三能属文早知名师事谯周周门人称为子贡终於陵江将军节度领武陵太守。
裴秀魏尚书令潜之子也。少好学有风操八岁能属文叔父徽有盛名宾客甚众秀年十馀岁有诣徽出则过秀时人为之语曰:後进领袖有裴秀位至司空潘岳少以才[A13C]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後官至给事黄门侍郎。
王戎年六七岁尝与群儿戏於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竟趋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终於司徒。
王衍父为平北将军尝有公事使行人列上不时报衍年十四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位至太尉尚书令。
王澄生而警悟虽未能言见人举动便识其意终於军谘祭酒。
盛彦少有异才年八岁诣吴太尉戴昌昌赠诗以观之彦於坐答之辞甚慷慨彦仕吴至中书侍郎吴平刘颂举为小中正卒。
陆六岁能属文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後举贤良时年十六後官至太尉都督前锋。
周光少有父风年十一见王敦敦谓曰:贵郡未有将谁可用者光曰:明公不耻下问窃谓无复见胜敦笑以为宁远将军寻阳太守。
高崧少好学善史书总角时司空何充称其明慧充为扬州引崧为主簿益相钦重。
范宣年十岁能诵诗书尝以刀伤手捧手改容人问痛否答曰:不足为痛但受全之体而致毁伤不可处耳家人以其年幼而异焉後诏徵太学博士散骑郎并不就。
王允之总角时从从伯敦敦与钱凤谋逆而允之时饮酒醉帐中卧悉闻其言虑敦疑之便於卧处吐涕狼藉敦果疑遣看之见吐唾以为醉不复疑之允之为卫将军会稽内史卒。
王俭字元衡内史下邳陈邵擅名徐州邵闻俭年十四善属文请作祝文邵请郡客曰:此生为文有可观采命为督邮主簿邵迁给事中俭每为定表。
褚陶弱不好弄少而聪慧清淡默以坟典自娱年十三作鸥鸟水二赋见者奇之位至中尉。
庾阐好学九岁能属文後为著佐吴国内史卒。
李矩童龀时与群儿聚戏便为其率计画指授有成人之量矩终於安西将军司州刺史。
孔衍少好学年十二能诵诗书位至广陵太守贺循会稽山阴人吴中书令邵之子邵为孙皓所杀徙家属边郡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相国丁请为五官掾。
成公绥幼而聪敏博涉经传性寡欲不营资产家贫岁饥晏如也。少有俊才词赋甚丽後为中书郎卒。
韩康伯母殷氏高明有行家贫{宀娄}伯年数岁至大寒母方为作襦令伯捉熨斗而谓之曰:且著襦寻当作衤复伯曰:不复须母问其故对曰:火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母甚异之位至丹阳尹吏部尚书领军将军。
张凭祖镇为苍梧太守凭年数岁镇谓其父曰:我不如汝有佳儿凭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耶凭後为吏部郎御史中丞卒。
荀羡清和有准才年七岁遇苏峻难随父在石头峻甚爱之尝置膝上羡阴白其母曰:得一利刀子足以杀贼母掩其口曰:无妄言羡终於右军将军。
王珉之弟也。有外国沙门名提婆妙解法理为兄弟讲毗昙经珉时尚幼讲未半便云:已解即於别室与沙门法纲等数人自讲法纲叹曰:大义皆是但小未精耳。
谢尚鲲之子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年十馀岁遭父忧丹阳尹温峤吊之尚号兆极哀既而收涕告谢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
谢安总角神识沉敏风宇条畅善行书父奕为剡令有老人犯法奕以醇酒饮之醉犹未已安时年七八岁在奕膝边谏止奕为改容遣之安位至太保。
谢玄安之兄子少[A13C]悟与从兄朗俱为安所器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预人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皆庭耳安悦玄终於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内史。
谢朗安之兄子善言玄理文义艳发名亚於元总角时病新起体甚羸未堪劳於安前与沙门支遁讲论遂至相苦其母王氏再遣信令还安欲留使竟论王氏因出云:新妇少遭难一生所寄惟在此儿流涕携朗去郎後位至东阳太守。
王献之年数岁尝观门生ヅυ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特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献之官至建威将军吴兴太守。
孙放字齐庄盛之次子幼称令慧年七八岁在荆州与父俱从庾亮猎亮谓曰:君亦来邪应声答曰:无小无大从公于迈亮。又问欲齐何庄邪放曰:欲齐庄周亮曰:不慕仲尼邪答曰:仲尼生而知之非希企所及亮大奇之曰:辅嗣弗过也。庾翼子爰客尝候盛见放而问曰:安国何在放答曰:庾稚恭家爰客大笑曰:诸孙大盛有儿如此也。放。又曰:未。若诸庾翼翼既而语人曰:我故得重呼奴父也。放终於长沙相。
戴逵总角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元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时人莫不惊叹逵武帝时以太学博士给事中累徵不起。
王修明秀有美称善隶书号曰:流奕清举年十二作贤全论父以示刘忄炎曰:此论便足以参微言修终於著作郎。
范乔年二岁时祖馨临终抚乔首曰:恨不见汝成人因以所用砚与之至五岁祖母以告乔乔便执砚涕泣九岁诣学在同辈之中言无辞乔後除乐安令辞疾不拜。
宋谢瞻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果然兽名)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後为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蔡兴宗幼为父廓所重廓与亲故。《书》曰:小儿四岁神气似可不入非类室不与小人游故以兴宗为之名兴宗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父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弟轨廓亡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年十岁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谈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兴宗终於光禄大夫。
谢宏徵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後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宏徵父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年十岁出系从叔峻所系父於宏徵本缌麻亲戚中表素不相识率意承接皆合礼衷後为右卫将军卒。
谢庄年七岁能属文通。《论语》位至金紫光禄大夫。
沈林子字敬士少有大度年数岁随王父在京口王恭见而奇之曰:此儿王子师之流也。与众人共见遗宝咸争趋之林子直去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