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554 页/共 736 页

徐湛之年数岁与弟淳之共车行牛奔车坏左右人驰来赴之湛之先令取弟众咸叹其幼而有识後终於尚书仆射领参军将军。 沈璞童孺时神意审有异於众太祖问其父林子曰:闻君小儿器质不凡甚欲相识林子令璞进见太祖奇璞应对谓林子曰:此非常儿年十许岁智度便有大成之姿。 王绚之子年七岁读。《论语》至周监於二代外祖何尚之戏之曰:耶耶乎!文哉!绚即答曰:草翁之风必偃位至秘书丞相卒。 王曾绰左光禄大夫昙首之子幼有大成之度弱年众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年十三丧父太祖引见下拜便流涕哽咽帝亦悲不自胜袭封豫章县侯尚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官至吏部尚书。 袁叔少有风气年数岁伯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十馀岁为姑夫王宏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才辩终於太子左卫率王僧达太保宏少子幼聪敏宏为州时僧达年七岁遇有通讼者窃览其辞谓为有理及人讼者亦进宏意其小留左右僧达为申理ウ诵不失一句文帝闻其早慧召见於德阳殿问其书学及家事应对敏帝甚知之妻以临川王义庆女位至中书令。 谢灵运晋车骑将军玄之孙幼便[A13C]悟元甚异之官至临川内史。 谢惠连幼而聪敏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深相知赏後为彭城王法曹後参军卒。 何承天五岁失父其母徐氏广之姊也。聪明博学故承天幼渐训义儒史百家莫不该览位至廷尉。 裴松之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後为大中大夫卒。 南齐顾欢年六七岁书甲子有简三篇欢析计遂知六甲家贫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稻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永明元年诏徵为太学博士不就。 谢{艹沦}年七岁王见而异之言於宋孝武诏见於稠人广众之中{艹沦}举动详应对合旨帝甚悦诏尚公主值景和败事寝後终於太子詹事。 王慈僧虔之子年十岁与蔡兴宗子约入寺礼佛遇沙门忄约戏慈曰:众僧今可谓虔慈应声曰:卿如此何以兴蔡氏之宗。 刘笃志好学博通训义年五岁闻舅孔氏熙先读管宁传欣然欲读舅更为之说精意听受曰:此可及也。尝为会稽郡丞後除步兵校尉不拜卒。 虞愿祖赉给事中监利侯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竟来取之愿数岁独不取赉及家人皆异之位至廷尉东观祭酒。 褚渊字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爪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渊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著芒ハ於斋前习行或讥之湛之曰:安不忘危也。彦回时年十馀岁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听事前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渊位至司徒。 江厥字伟卿弟子也。厥年十二被诛闻报至谓家人曰:伯既如此无心独存赴井死。 张欣泰少有志节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年十馀岁诣吏部尚书褚渊渊问之曰:张长弓马多少欣泰答曰:性怯畏马无力牵弓渊甚异之官至雍州刺史。 刘怀珍幼随伯父奉伯至寿阳豫州刺史赵伯符出猎百姓聚观怀珍独避不视奉伯异之曰:此儿方兴吾家後位至光禄大夫。 梁范年八岁遇宋豫州刺史殷琰於涂琰异之要就席风姿应对旁。若无人琰令赋诗操笔便就坐者叹焉。 谢フ庄之子幼聪慧庄器之尝置左右年十岁能属文庄游土山赋诗使フ命篇フ揽笔便就琅琊王景文谓庄曰: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後来特达庄笑因抚フ背曰:真吾家千金孝武帝游姑熟敕庄携フ从驾诏使为涸井赞於坐奏之起家抚军法曹行参军。 乐蔼晋尚书令广之六世孙世居江夏其舅雍州刺史宗悫尝陈器物试诸甥侄蔼时尚幼而所取惟书悫由此奇之。又取史传各一卷授蔼等使读毕言所记蔼略读具举悫益善之终於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 江幼聪慧敏警读书过目便能讽诵选为国子生通尚书举高第起家秘书郎。 王泰幼敏悟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於床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由是中表异之位至吏部尚书。 王承字安期七岁通。《周易》选补国子生年十五射策高第位至东阳太守。 柳恽少子偃字彦游年十二引见诏问读何书对曰:尚书。又曰:何为美句对曰:德为善政政在养民众咸异之诏尚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鄱阳内史卒。 陆公字子龙五岁诵。《论语》毛诗九岁读。《汉书》略能记忆从祖亻垂沛国刘显质问十事公对亻垂显叹异之终於中书黄门郎。 徐勉幼孤贫早励清节年六岁时属霖雨家人祈霁率尔为文见称耆宿後位至右光禄大夫侍中卫将军。 陆缵早慧七岁通经为童子奉车郎。 裴遂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後为豫州刺史。 明山宾七岁能言名理十三博通经传位至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假节摄北兖州事卒。 王僧孺幼聪慧年五岁读孝经问授者。此书所载述曰:论忠孝二事僧孺曰:若尔常愿读之有饣鬼其父东李先以一与之僧孺不受曰:大人不见不容先尝六岁能属文既长好学家贫尝佣书养母所写既毕讽咏亦通七岁能读千万言後为北中郎咨议参军入直西省知撰谱事卒。 任幼而聪敏早称神悟七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褚彦回尝谓父遥曰:闻卿有令子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年十二从叔咎有知人之量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终於西安太守。 张率年十二能属文尝日限为诗一篇稍进作赋颂至年十六向二千许首齐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召迎主簿不就後历位黄门侍郎出为新安太守卒刘显幼而聪敏六岁能诵吕相绝秦贾谊过秦论琅琊王思远吴国张融见而称赏号曰:神童族伯儒学有重名卒无嗣齐武帝诏显为後时年八岁终於西平府谘议参军。 刘孝绰幼聪敏七岁能属文舅中书郎王遇深赏异之尝与同载识亲友号曰:神童融每言曰: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阿士孝绰小字也。时父绘掌诏诰孝绰年未志学绘常使代草之父党沈约任范等闻其名并命驾先造焉尤相赏好范年长绘十馀岁其子孝才与孝绰年十四五及通孝绰便申伯季乃命孝才拜之孝绰官至衤必书监卒。 陈庆之子昕七岁能骑射十二随父入雒於路遇疾还京师诣鸿胪卿朱异访北间形势昕聚土画地指麾分别异甚奇之昕终於旗将军。 王筠字元礼幼警悟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官至太子詹事。 萧乾年九岁补国子。《周易》主祭酒袁昂深敬之。 张缅字元长父宏弘从高祖义师入伐留阳襄阳年始十岁每闻军有胜负忧喜形於颜色後为御史丞迁侍中未拜而卒。 王观年十二五经大义并略能通既长好学有口辩位至左户尚书。 褚七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终於御史中丞。 宗懔少聪敏好学昼夜不倦乡里号为童子学士仕梁官至吏部尚书。 褚向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向哀毁。若成人者亲表咸异之官至北齐郎庐陵王长史卒。 刘霁年九岁能诵。《左氏传》宗党咸异之霁官至建康正。 刘褒年七岁能属文外祖司空袁昂爱之谓宾客曰:此儿当成吾宅相褒仕梁官左仆射。 刘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後位至吏部尚书。 刘览字孝智十六通老易终於左丞。 萧洽幼敏悟年七岁诵。《楚辞》略能上口官至司徒左长史卒。 萧修局力贞固威仪严整九岁通。《论语》十一能属文鸿胪卿裴子野见而赏之初封宜丰侯官至太保。 谢举年十四尝赠沈约五言诗为约称赏终尚书令何逊八岁能赋诗尝为尚书水部郎卒於仁威庐陵王记室。 谢几卿幼清辩当世号曰:神童官至左光禄长史卒萧密字士机幼聪敏博学有文词。 王籍七岁能属文後为唐侯相卒。 傅昭六岁而孤哀毁如成人为外祖所养十岁於朱雀航卖历日雍州刺史袁ダ见而奇之ダ尝来昭读书自。若神色不改ダ叹曰: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位至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顾协幼孤随母养於外从祖右光禄大夫张永永尝携内外孙侄游武立山协年数岁永抚之曰:儿欲何戏协曰:儿正欲枕石氵敕流永叹息曰:顾氏兴於此子及长好学以精力称後拜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守鸿胪卿卒。 刘敲幼有识慧四岁丧父与群儿同处独不戏弄六岁诵。《论语》毛诗意所不解便能问难十二读。《庄子》逍遥篇曰:此易解耳客因问之随问而答皆有情理家人每异之敲终不娶不仕卒於家。 伏挺幼敏悟十岁通孝经。《论语》挺後客游吴兴卒。 庾子舆幼而岐嶷五岁读孝经手不释卷,或曰:此书文句不多何用自苦答曰:孝德之本何谓不多後除巴陵内史卒。 刘昭幼清警七岁通老庄义卒於剡令。 庾於陵七岁能言元理弟肩吾八岁能赋诗特为於陵所友悌後於陵终於鸿胪卿肩吾位至江州刺史领义阳太守。 许懋字昭哲少孤好学为州里所称十四入太学受毛诗。且领师说覆讲座下听者常数十百人官至中庶子。 到沆幼聪敏五岁时父衤为於屏风抄古诗沆请读一遍便能讽诵无所遗失终於北中郎谘议参军。 到镜溉之子也。五岁便口授为诗婉有辞况位至太子舍人卒。 丘迟八岁能属文父灵鞫尝谓气骨似我黄门侍郎谢起宗徵士何点并见而异之终於司空从事中郎陶季直早慧祖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於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季直官至大中大夫。 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父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革子从简少有文情年十七作采荷调以刺何敬容为当时所赏後为度支尚书谢病还家除光禄大夫卒。 刘之遴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见而异之位至都官尚书太常卿。 陈袁宪字德章武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诏下国学宣制旨义宪时年十四被召为国子生博士周宏正谓宪父君正曰:贤子今兹策试不数日君正遣门下客岑文豪与宪候宏正会宏正将登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树义时谢收何晏在座宏正谓曰:二贤虽穷奥赜得无惮此後生耶何谢,於是递起义端深极理致相与往复数番雠对敏宏正谓宴曰:恣卿所问勿以童稚相期时学众满堂观者重沓而宪神色自。若辩论有馀宏正亦起数难终不能屈因告文豪曰:卿还咨袁吴郡此即已堪见代为博士矣。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君正曰:我岂得用钱为儿买第耶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剥难宪随问抗答剖析如流到溉顾宪曰:袁君正其有後矣。及君正将之吴郡溉祖道於征虏亭谓君正曰:昨策生萧孙徐孝克非不解义至於风神气局去贤子远矣。宪历官至昌州刺史复授晋王长史卒。 姚察幼有至性事亲以孝闻六岁诵书万馀言。若不好弄博奕杂戏初不经心勤苦精厉以夜继日十二便能属文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盛修文义即引於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後为太子内舍人卒。 陆琼父公梁给事中黄门侍郎掌著作琼幼聪慧有词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到溉朱异以下并集琼时年八岁於客前覆局由是京兆号曰:神童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琼位至吏部尚书领大著作。 顾野王幼学七岁读五经知大旨九岁能属文尝制日赋梁领军朱异见而奇之年十二随父之建安撰建安地记二篇後为黄门侍郎光禄卿卒。 陆从典琼之第三子幼而聪敏年八岁读沈约集见有回文砚铭从典援笔拟之便有佳致十三作柳赋其词甚美琼时为东宫管记官寮并一时俊伟琼示以此赋咸奇其异才从父瑜特所赏爱及瑜将命终家中坟籍皆付从典乃集瑜文为十卷仍制集序其文甚工後为南阳县主簿卒。 陆辩惠侍中缮之子年数岁诏引入殿内辩惠应对进止有父风高宗因赐名辩字敬仁。 张正见幼好学有才梁简文在东宫正见年十三献颂简文深赞赏之简文雅尚学业每自座说经正见常预讲筵请决疑义吐纳和韵进退详雅四座咸属目焉终於尚书度支郎。 岑之敬年五岁读孝经每烧香正坐亲戚咸加叹异十六策春秋左氏制旨孝经义擢为高第御史奏曰:皇朝多士例止明经。若颜闵之流乃应高第梁武帝曰:何妨我复有颜闵耶因召入面试令之敬讲座敕中书舍人朱异执孝经唱士章武帝亲自论难之敬剖释纵横应对如乡左右莫不嗟服乃除童子奉车郎赏赐优厚後为侍御史征南府谘议参军卒。 杜之伟幼精敏有逸才七岁授尚书稍习诗礼略通其学十五遍观文史礼仪故事时辈伏其早成仆射徐勉尝见其文重其有笔力位至大中大夫。 徐敬成幼敏慧好读书少机警善占对结交文义之士以识鉴知名位至安州刺史。 马枢四岁而父母俱丧为其姑所养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後邵陵王纶引为学士。 虞寄少聪敏年数岁客有造其父者遇寄於门因嘲之曰:郎君姓虞必当无智寄应声答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客大惭入谓其父曰:此子非常人文学之对不足过也。终於大中大夫卒。 虞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亻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亻垂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治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治言之於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少不就後为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卒。 韦载梁黄门侍郎正之子少聪慧笃志好学年十一叔父棱见沛国刘显问。《汉书》十事载随问应答曾无疑滞及长博涉书史流敏有器局位至散骑常侍太子右卫卒。 谢贞年七岁母王氏授。《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谢惠连矣。由是名辈知之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章隶虫篆终於南平王友掌记室事。 徐凌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凌子份少有父风年九岁为梦赋凌见之谓所亲曰:吾幼属文亦不如此後为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卒。 裴忌少聪敏有识量颇涉史传为当时所称解褐豫章王法曹参军终於上开府。 周宏正幼孤及弟宏让宏直俱为叔父舍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舍每与谈论辄异之曰:观汝神情[A13C]悟清理警发後世知名当出吾右十五召补国子生仍於国学讲。《周易》诸生博习其义以季春入学孟冬应举学司以其日浅勿之许焉博士到洽议曰:周郎年未弱冠便自讲一经虽曰:诸生实堪师表无俟策试起梁家大学博士。 傅纟宰幼聪敏七岁诵古诗赋至十馀万言长好学能属文後为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 蔡徵幼聪敏精识强记年六岁诣吏部尚书河南褚礻羽礻羽嗟其[A13C]悟位至给事郎。 张讥幼聪俊有思理年十四通孝经。《论语》笃好元言受学於汝南周宏正每有新意为先辈推伏终於国子博士东宫学士。 阴铿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後官至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 王元规八岁而孤兄弟三人随母依舅氏往临海郡时年十二郡土豪刘填者资财巨万欲妻以女母以其兄弟幼弱欲结强援元规泣请曰:因不失其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婚於非类母感其言而止终於秦王东阁祭酒。 ●卷七百七十五 ○总录部 幼敏第三 後魏贾彝字彦伦父为苻坚钜鹿太守坐讪谤系彝年十岁诣长安讼父获申远近叹之佥曰:此子英俊贾谊之後莫之与京後太祖即位拜尚书左丞加给事。 崔元伯少有俊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牧冀州虚心礼敬拜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後位至天部大人进爵为公。 李丞字伯业宝之子也。少有奇略太武时宝欲谋归款民僚多有异议丞时年十三劝宝速定大计,於是遂决仍令丞随表入质太武深相器异礼遇甚优赐爵姑臧侯。 陆字伯琳<香夭>第五子<香夭>有以爵传之意年九岁<香夭>谓之曰:汝祖东平王有十二子我为长承袭家业今巳年老属汝幼冲讵堪为陆氏宗首乎!对曰:苟非斗力何患童稚<香夭>奇之遂立为世子。 韦缵荆州刺史弥之子年十三补中书学生聪敏明辩为博士李彪所称除秘书中散。 裴安祖少而聪慧年八九岁就师讲诗至鹿鸣篇语诸兄云:鹿虽禽兽得食相呼而况人也。自此之後未曾独食。 裴骏字神驹幼而聪慧亲表异之称为神驹因以为字位至中书侍郎。 胡叟字伦许少聪慧年十三辩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有屈焉叟以姚氏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彦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尝待叟不足聊与温良叟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杜韦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岁具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冫卖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有传诵之以为笑狎叟後拜武威将军赐爵始复男卒。 李志字鸿道博学有才年十馀岁便能属文父彪甚奇之。 李安世太尉祥之子幼而聪悟兴安二年文成引见侍郎博士之子简其秀隽者欲为中书学生安世年十一帝见其尚小引问之安世陈说父祖甚有次第即以为生帝每幸国学尝独被引问诏曰:汝但守此至大不虑不富贵。 祖莹范阳人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後历秘书监迁车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