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402 页/共 736 页

郭е为邺奚都官上书陈五事以谏言甚切直擢为屯留令。 魏杨阜为将作大匠明帝初理宫室发美女以充役後庭出入弋猎秋大雨震电多杀鸟雀阜上疏请诸所缮理务从约节等事诏报曰:间得密表先陈往古明王圣主以讽ウ政切至之辞款诚笃实退思补过将顺匡救备至矣。览思苦言吾甚嘉之帝既作新宫。又营雒阳宫殿观阁阜。又上疏谏之奏御天子感其忠言手笔诏答。 晋阎缵为西戎校尉愍怀太子之废也。缵舆棺诣阙上书理太子之冤书奏御不省後皇太子孙立缵复上书言东宫宜妙选忠直亮正之士。又潘岳缪徽等皆贾谧父党共相沉抑宜皆齐黜以肃风教朝廷善其忠烈擢为汉中守。 梁郭祖深武帝时为後军将军时帝溺情内教朝政纵弛祖深舆榇诣阙上封帝嘉其直擢为豫章锺陵令员外散骑常侍。 後魏周澹明元时为特进神瑞二年京师饥朝议将迁都於邺澹与博士祭酒崔浩进计论不可之意帝大然之曰:唯此二人与朕意同也。诏澹浩妾各一人御衣一袭绢五十疋绵五十斤崔浩为祭酒时刘裕在雒议欲以军绝其後路明元问浩浩对以为不可帝大悦语至中夜赐浩御缥醪酒十觚水精戎盐一两曰:朕味卿言。若此盐酒故欲与卿同其甘也。 高允文成时为中书侍郎领著作郎前後谏事非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寻屏左右以待之礼敬甚重晨入暮出或积日居中朝臣莫知所论或上事有得失者帝省而谓群臣曰:君父一也。父有是非子何为不作书谏之使人知恶而谏於家内隐处也,岂不以父亲恐恶彰於外也。今国家善恶不能面谏而上表显谏此,岂不彰君之短明己之美至如高允者真忠臣矣。朕有是非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无所避就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其谏,岂不忠乎!汝等在左右曾不闻一正言但伺朕喜时求官乞职汝等把弓刀侍朕左右徒立劳耳皆至公王此人把笔辅我国家不过著作郎汝等不自愧乎!,於是拜允中书令著作如故。 宿石为中垒将军迁内行令尝从猎文成亲欲射虎石叩马而谏引帝至高原上後虎腾跃杀人诏曰:宿石忠臣叩马切谏免虎之害後有犯罪宥而勿坐赐骏马一匹。 成淹孝文时为谒者仆射时孝文自徐泛泗入河还雒淹以黄河浚急虑有倾危上疏陈谏帝敕淹曰:朕以常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雒欲通运四方而黄河浚急人皆难涉我因有此行必须乘流所以开百姓之心知卿至诚而今者不得相纳敕赐骅骝马一匹衣冠一袭。 李彪为秘书丞尝上封事七条後孝文诏曰:历观古事才能非一或微承籍荫著德当时或见拔幽陋流名後叶故毛遂起贱奋亢楚之辩苟有才能何必拘族也。彪虽宿非清第本阙华资然识性严聪学博坟籍刚辩之才颇堪时用兼爱国。若家载宣朝美。若不赏庸叙绩将何以劝奖勤能可特迁秘书令以酬厥款。 高道悦为治书侍御史加谏议大夫正色当朝不畏强御诏曰:道悦资性宽笃禀操贞亮居法树平肃之规处谏著必犯之节王公惮其风梗朕实嘉其一至謇谔之诚何愧黯鲍也。其以为主爵下大夫谏议如故。 後周张衡武帝时为太学士帝居太后忧与左右出猎衡露舆榇叩马切谏帝嘉焉赐衣一袭马一匹擢拜汉王侍读。 唐孙伏伽武德初为万年县法曹上疏陈三事以谏高祖览之大悦赐帛三百疋擢拜治书侍御史。 卢政力武德三年为屯田郎中高祖谓政力曰:每见卿奏谏志存正直古人有言曰:君明臣直朕何德而堪之。 杨纂武德中为侍御史数上书言事因被召问擢拜考功郎中。 张蕴古贞观初为幽州记室直中书省上大宝箴深存规诫之体太宗嘉纳之赐以束帛焉。 魏徵为谏议大夫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忻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後二百馀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虞世南为秘书监太宗谓侍臣曰:朕因向日每与虞世南商略今古朕有一言之善世南未尝不悦有一言之失未尝不一怅恨朕尝戏作艳诗世南便进表谏曰:圣作虽工体制非雅上之所好下必随之此文一行恐致风靡轻薄成俗非为国之利赐令继和辄申狂简而今之後更有斯文断以死请不敢奉诏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虞世南天下何忧乎!不治因顾谓虞世南曰:朕更有此诗卿能死不虞世南对曰:臣闻诗者动天地感鬼神上以风化下下以讽刺上故季札听诗而知国之兴废盛衰之道实继於兹臣虽愚诚愿不奉诏太宗大悦赐绢五十疋。 戴胄为尚书左丞领谏议大夫贞观三年迁民部尚书太宗将复雒阳宫胄上封事谏太宗甚嘉之因谓侍臣曰:戴胄於我无骨肉之亲但以忠直励行情深体国事有机要无不以闻所进官爵以酬厥诚耳姚廉为玄文馆学士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进谏曰:此秦皇汉武之事耳故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嘉之赐帛五十疋。 张行成为殿中侍御史太宗尝言及山东关中人意有同异行成正侍宴跪而奏曰: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意。若如是则示人以隘狭太宗然其言赐名马一匹钱十万衣一袭自是每有大政常预议焉。 高季辅为太子右庶子上疏切陈得失太宗特赐锺乳一剂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李大亮为凉州都督贞观三年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书》曰:以卿兼资文武忠怀贞确故委藩牧当兹重寄比在州镇声绩远彰念此忠勤无忘寤寐使遣献鹰遂不曲顺论今引古远献直言披露腹心非常恳到览用嘉叹不能自已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宜守此诚终始。若一古人称一言之重侔於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御金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张玄素为给事中时发卒修雒阳宫以备巡狩玄素上书切谏太宗览之甚悦谓房玄龄曰:雒阳土中朝贡道均朕故欲营意在便於百姓今元素上表实亦可依後必事理须行露坐亦复何苦所有作役宜即停之然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若此乎!可赐采二百匹。 谷那律为谏议大夫尝从太宗出猎在途遇雨因问曰:油衣。若何为得不漏那律曰:能以瓦为之必不漏矣。太宗大悦赐帛二百疋。 杜正伦为中书侍郎常与御史大夫韦挺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玄等咸上封事称旨太宗为之设宴因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王便得尽诚规谏至如龙逢比干竟不免孥戮为君不易为臣极难我。又闻龙可扰而驯然喉下有逆鳞触之则杀人人主亦有逆鳞卿等遂不避犯触各进封事常能如此朕,岂有虑危亡我思卿等此意不能暂忘故聊设宴乐也。仍并赐帛有差。 萧钧为谏议大夫有左武侯引驾卢文操盗左藏库物高宗令杀之钧进谏遂特免其死罪顾谓侍臣曰:此乃真谏议也。 来公敏为详刑大夫总章二年冬高宗特幸凉州时陇外虚耗识者咸云:车驾西巡不便帝闻之御延福殿召五品已上谓曰:帝王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此盖常礼朕欲暂幸凉州观风省俗如闻在外咸谓非宜必。若此行不可自合以实闻奏今对面不言退有移议何也。宰相已下再三莫有对者公敏进曰:臣闻省方出豫王者常规陛下爱育苍生每思静镇今欲巡幸凉州遐宣王略求之故实未亏令典但随时度事臣下窃有所疑既见明制施行所以不敢尘黩奉敕顾问敢不尽言但高丽虽平扶馀尚梗兼西道经略兵犹未停。且陇右诸州人户犹少供侍銮驾备拟稍难臣闻在外实有窃议帝默然良久曰:卿等既有此言我止度陇存问故老狩即还计亦不至劳费今时已涉秋节候渐冷。且赐卿缯采以充衣,於是赐物有差竟下诏停西幸无何公敏自详刑少卿擢为黄门侍郎赏其能直言也。 魏元忠仪凤中以前大学生赴雒阳上封事召见对攵称旨授秘书省正字令直中书省。 袁利贞为太常博士永隆二年春王公已下及朝集使以太子初立献食敕於宣政殿会百官及命妇利贞上疏切谏从之改向麟德殿陈设至会日群臣乐饮帝使中书侍郎薛元超谓利贞曰:卿门承忠鲠能抗疏直言不加厚锡无以奖劝,於是赐物百。 朱敬则则天长安中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时赋役繁重户口逃免敬则多所谏奏言甚切至太后大嘉之频召入禁中访以时俗要务俄令同凤ト鸾台平章事。 郭山恽为国子司业景龙三年春与群臣宴游令各效技艺以为笑乐山恽独奏曰:臣无所解请歌古诗两篇帝许之乃歌鹿鸣蟋蟀篇翌日帝嘉山恽之意降诏曰:郭山恽业优经史识综古今八索九丘繇来遍览前言往行实所核详昨者同有豫游式延朝彦既乘欢洽咸使咏歌遂能志在辅时雅申讽谕謇謇之诚弥切谔谔之志愈明宜有褒扬美兹鲠直可锡时服一副。 和元为真化府长史景龙末元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意嬖幸而意及兵戈韦氏命鞫於大理而将戮之月馀而韦氏就诛其诗言。若符谶景初以元为千牛卫长史。 韩朝宗为左拾遗景三年上疏谏作乞寒胡戏睿宗览而称善特赐以中上考。 张九龄韩朝宗元宗时为左拾遗先天元年九月将幸新丰之温汤九龄朝宗以时属收获恐妨农事上疏切谏帝大悦召见慰谕各赐衣一副。 魏知古为侍中先天元年十月上诗谏猎元宗手诏曰:卿所进猎渭滨十韵三复研精良增叹美今赐物五十以申劝奖。 严挺之为左拾遗先天二年三月元宗御文德殿宣示百官以挺之上书切直赐物六十衣一袭。 姚南仲代宗时为右补阙大历十三年将葬贞懿皇后恩宠所属令缮陵寝迩章敬寺後当游幸近地左右莫敢言者南仲上疏谏之代宗览表叹息立从其议赐绯鱼袋特加五阶宣付史臣时左拾遗何士亦上封论事特诏褒赏迁为补阙。 李绛元和二年为司勋郎中充翰林学士尝因浴堂北廊奏对违忤上旨指切时病及论中官纵恣方镇进献事宜宪宗怒甚厉声曰:卿所论事何太过耶绛前论不已曰:臣所陈岂臣身之利是国家之利陛下不以臣愚使处腹心之地,岂可见事亏圣德致损清时而惜身不言仰屋窃叹是臣负陛下也。若不顾患祸尽诚奏论旁忤亻幸臣上犯圣旨以此获罪是陛下负臣也。且臣与内官素不相识。又无嫌隙只是恐威福太盛上损圣朝臣所以不敢不论耳使臣缄默非社稷之福也。上见其诚切不回怒色却散稍慰喻曰:卿尽节於朝人之不能言者卿悉言之使朕闻所不闻真忠正诚节之臣也。他日南面亦须如今日绛拜恩而退上遽宣宰臣命与改官中书舍人依前翰林学士翌日面赐金紫帝亲为绛择良笏。 郑氵馀庆之子也。为左补阙献疏切直人为危之及馀庆入觐宪宗谓之曰:卿之令子朕之直臣可更相贺遂迁起居舍人。 裴穆宗即位初自江陵县令为兵部员外郎前为起居舍人以柳泌事抗疏论陈忤旨出官至是酬奖。 高钅弋为中书舍人因谏敬宗以求理莫。若躬亲用示忧勤之旨帝深纳其言赐采五十疋。 刘栖楚为左拾遗敬宗即位初百寮入ト日绝高未坐群臣候立紫宸门外有不任其久欲倾踣者谏议大夫李渤出次白宰相曰:昨日已有疏论坐晚今日。又益晚今不能回上意是渤之罪请出ト赴金吾仗待罪有顷既坐百官班退栖楚独留帝前而进谏曰:臣历观前王嗣位之初莫不躬勤庶政坐以待旦陛下即位已来放情嗜寝乐色忘忧安卧宫闼日晏方起西宫密迩未过山陵鼓吹之声日喧於外伏以宪宗皇帝大行皇帝皆是长君恪勤庶政四方犹有叛乱陛下运当少主即位未几恶德布闻臣恐福祚之不长也。臣忝谏官致陛下有此请碎首以谢遂以额叩龙墀久之不已宰臣李逢吉出位宣曰:刘栖楚休叩头候进止栖楚捧首而起因更陈论额见血帝为之动容以袖连挥令出栖楚。又云:不可臣奏臣即碎首而死中书侍郎牛僧孺复宣示栖楚曰:所奏知门外待进止栖楚即拜舞而出待罪於金吾仗然後宰臣更赞其事於帝前命中人就仗宣谕并李渤并令各。且归第後数日擢栖楚为起居郎赐绯栖楚矫让不拜以疾归雒是岁淮南节度使王播以钱十万贯遗恩亻幸求盐铁使谏议大夫独孤助张仲方起居郎孔敏行柳公权起居舍人宋申锡补阙韦仁宝刘敦儒拾遗李景让薛廷老十人前一日诣延英抗论其事帝问前时廷诤者得不在其中邪即日宣付宰臣令除栖楚为谏议大夫。 韦处厚为翰林学士迁兵部侍郎於思政殿中谢恩谏畋游及晏起曰:臣有大罪愿面首於陛下前帝曰:何处厚对曰:臣不以死谏先圣纵先圣好畋及色以致不寿合当诛戮然所以不死谏者为陛下春宫年已十五今则陛下皇子始一岁矣。臣安得更避死亡之诛帝深感其言赐锦采一百疋银器四事。 崔郾为给事中敬宗即位选为翰林侍读学士转中书舍人入思政殿谢恩郾奏曰:陛下用臣为侍讲半岁有馀未尝问臣经义今蒙转改实惭尸素有愧厚恩帝曰:俟朕机务稍即当请益高钅弋曰:陛下意虽乐善既未延接儒生天下之人宁知重道帝深引咎锡之锦采。 李渤为谏议大夫时长庆宝历政出多门事归邪亻幸渤居位章疏无虚日敬宗虽日事淫纵亦为之感寤迁给事中谢日赐紫金鱼袋。 魏为右拾遗时御史中丞李孝本以罪诛文宗取孝本女二人入宫上疏切谏帝立出之寻除右补阙文宗谓宰臣曰:太宗皇帝得魏徵采拾阙失弼成政令我得魏於疑似之间必极忠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辞未几迁起居舍人兼弘文馆直学士文宗谓曰:卿从来论事无所顾望颇有文贞之风甚慰朕怀今故不循月限擢卿此官因问曰:卿家有何旧图书诏敕曰:家书悉无唯有文贞公笏在文宗曰:卿可进来郑覃在侧曰:在人不在笏文宗曰:卿浑未晓但甘棠之义非要笏耳覃大惭。又谓曰:自今有事即论曰:顷为谏官合尽规讽今为起居职在记言伏望遣臣归职文宗曰:凡在两省官即合论事不得固辞繇是起居舍人超拜谏议大夫其制略曰:朕以邦国之大机务之多惠有所未周化有所未洽不有忠谠之士左右规益逮暗无烛不其难欤今则高选正人俾居谏省朝政阙失期於必闻是用简自帝心特申奖命所宜称职岂限常资可谏议大夫仍兼起居充职。 王直方为右补阙太和八年直方上疏曰:臣伏见近岁已来灾害不作兵革休息百丰稔四方宁泰者非他是陛下事异於前时中外之心有所惊惜比者虽有教坊音乐陛下未尝赏悦因有赐宴与人共之如此则虽有伶人不害於事陛下即位之始宣徽教坊悉令停减人数或闻近来稍不如此乐工弟子赐与至广每有此事向外流传伤陛下圣德岂容易也。臣以为郑声娱人新音动听能使人情迷乱舍弃万事而为乐不足也。臣伏以圣体未安加以声色之玩侵蠹圣祚得不忧乎!上览奏嘉叹赐帛百疋并以表示宰臣令宣付史馆。 殷侑为刑部尚书开成元年赐侑黄金十斤命中人就第宣赐以奖直书。 窦洵直为右拾遗开成三年文宗以仙韶乐人尉迟璋为王府率洵直紫宸廷谏以为不可伏下後命中人赍绢一百疋赐之。 宋元阝为右拾遗开成四年四月宰臣奏事罢退及半庭帝却召谕曰:昨论坊州事者为谁杨嗣复曰:宋元阝帝曰:宋元阝论事至当殊可奖何时授官李珏曰:去年擢授嗣复曰:谏官论事如当陛下记其姓名稍加优奖如不当亦须令知陈夷行曰:论事是其本职。若论一事即赏何繇得官爵以为赏此不免有情帝曰:情固不免理平之事亦不免夷行曰:情。若公言即不可翌日赐宋元阝绢一百疋先是除郭为坊州刺史元阝上疏以不可至任以赃罪闻故有是赐。 後唐李详任左补阙长兴二年上疏直谏先是太原地震留守密奏人不之知无敢言者及详奏闻帝甚嘉之赐详五品章服。 晋何泽仕後唐为雒阳令庄宗出猎屡践民田泽屏其从者伏於丛薄中截马谏曰:陛下急征暴敛下不堪命今稼穑将登而纵骑耗暴如是使官吏何以求理集其征赋臣请赐死於此以悟陛下庄宗慰而遣之寻迁仓部郎中明宗天成三年驾在汴水欲幸邺人情不愿执政近侍进言未从泽因伏门切谏竟罢其行明宗心赏之乃拜吏部侍郎。 于鹏为右拾遗天福二年鹏上章言事其一请频御外殿采纳忠言其二请添择大臣十人每共佥谐其三请罢修烧毁宫殿恐劳民力其四以太原伤残所蠲半税未尝为当今请全放敕曰:于鹏官居谏诤志在辅礻卑所阅贡陈咸关政化备详端尽良切叹嘉宜陟阶资以申酬奖其于鹏加朝散大夫。 ●卷五百五十 ○词臣部 总序 夏商之前词臣之制盖未详闻说命云:其代予言则其事也。《周礼》春官之属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辞二曰命三曰诰四曰会五曰祷六曰诔内史掌王八柄之法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策谓以简策言王命。)王制禄则赞为之以方出之(赞为之辞也。以方出之以方判书而出之也。)外史掌书外令(王令下畿外)。若以书使於四方则书其令(书王令以授使者)御史掌赞书(王有命以书致之则赞为辞。若今尚书作赞文)皆司言之任也。汉制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策书者编简也。其制二尺短者半之篆书起年月称皇帝以命诸侯王三公其罪免以赐策其异者隶书用尺一木两行而已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令仰重封露布州郡也。诏书者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如故事告诫敕者谓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诏敕某官他类此。又尚书主作文书草下笔为诏策出言为诏命後汉因之故尚书陈忠上疏云:尚书为王喉舌之官而诸郎多俗吏鲜有雅才每为诏文转诏求请也。魏制中书监令并管机密掌赞诏命典作文书属官通事郎掌草诏即汉尚书郎之任蜀初刘巴为尚书令先主诸文诰策命皆其所作则尚书之职典诏命矣。吴有中书令颇与魏同制而国初文诰之类皆出侍中胡综则门下兼其事矣。晋制以省郎一人管司诏命任在西省谓之西省郎宋齐因之梁世中书舍人用人殊重专掌诏诰故裴子野以中书侍郎鸿胪卿常兼中书通事舍人别敕知诏诰初魏晋已降中书令侍郎即联掌其事至是舍人始专之。又梁集书省置散骑常侍而下(事具台省序)为诸优文策文平处诸文章诗颂後魏初多尊晋制中书令而下掌为文诏北齐因之後周依。《周礼》建六官大宗伯之属有内刺外史典命盖其职也。隋有内史舍人专掌诏诰唐循梁陈故事初中书舍人专掌诏诰其以他官领者谓之知制诏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妄误有以他官特诏草制者然未有名号乾封已後始名北门学士自永淳已来天下文章道盛中书舍人为文事之极任朝廷之盛选中宗朝制诏多出宫中明皇始置丽正殿学士。又改为集仙集贤以典治书籍然亦别草诏书後置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乃为学士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专掌内命然而学士班序未立廷见之际各趋本列暨贞元二年九月始敕与诸司官知制诰同例学士无定员上至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为之凡入翰林与诸曹绝迹不拘本司不系当参初选者中书门下召令右银台门候旨其日入院试制书批答共三道诗一首试毕封进可者翌日受宣後增试赋一首元和中。又置承旨一员故事中书之职正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后建嫡封庶藩屏临轩备礼则用之二曰制书行大赏罚授大官爵革旧政赦有降宪则用之三曰慰劳制书褒赞贤能劝勉勤劳则用之四曰发旨敕书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徵发兵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处流已上罪则用之五曰敕旨谓百司承旨而为程式奏事施行者六曰论事敕书慰谕公卿诫约臣下则用之七曰敕条随事承旨不易旧典则用之凡答疏旨王公则用皇帝行宝劳来勋贤则用皇帝之宝徵召臣下则用皇帝信宝答四夷书则用天子行宝慰抚蛮夷则用天子之宝发蕃将兵则用天子信宝元和初学士院别置书诏印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拜免三公将相日制百官班于宣政殿而听之赐与徵召宣索处分之诏慰抚军旅之书祠飨道释之文陵寝荐献之表答奏疏赐军号皆学士院主之馀则中书舍人主之其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分为两制各置六员梁因之後唐同光元年四月置护銮制书学士寻罢之晋天福五年废翰林学士其职事并归中书舍人开运元年复置翰林学士三年。又赐学士院书诏金印周初翰林学士常参官五日一起居显德五年诏令逐日起居当直则赴晚朝夫代王言颁宪度,或以褒功德,或以出爵禄,或以抚郡国,或以制刑辟皆万方之瞻仰百世之流布必在其言雅正其理流畅可以发挥于治体可以感动于人心与典诰而同风将流俗而殊贯然後谓之称职协乎!得人矣。在于两汉其人未显独相如视草而已其後魏有卫觊刘放晋有张华和峤宋有傅亮南齐有丘灵鞠梁有朱异陈有姚察蔡立景北齐有祖莹魏收後周有李德林隋有虞世基唐有李伯药岑文本李峤苏之类皆其彰灼闻名于世者也。复有不察职务近居侍从独以文义受乎!知奖因而受诏俾乎!属辞则有陆贾之书严助之赋枚皋之祝扬雄之赞王融之序苏绰之诰虞绰之铭其文也,或以典雅,或以温丽,或以敏速,或以体要其人也,或以忠谠,或以鸿博,或以时名,或以旧德虽为用不一而擅美攸同故有膺缛礼升柄臣者焉亦有才不逾众德不自重虽膺一时之宠终贻多士之羞今并次其事迹著于编简凡词臣部八门。 ○词臣部 选任 夫令出惟行孰可以弗慎官不必备唯在乎!得人而况登赤墀之涂游青之闼居切问之地司诞告之言或申谕四方或倾爵庶尹或褒赞治行或发明宪章列辟是瞻生民为则典兹任者不亦难哉!繇汉而下曷尝不慎重其选乃在驰辩博之誉韫清丽之才选众而举居职自称。若夫当世之主寤寐贤俊其或笃艺文之好特蒙延奖喜谠直之论首被推择以至膺所知之论荐耸群居之望实于严署蔼乎!休问然後知密勿左右诚资乎!君子之儒发挥命令必在乎!文士之助者也。 汉司马相如字长卿武帝时为郎帝方好艺文以淮南王安属为诸父(安于天子服属为从父叔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每为报书及赐(谓赐书也。)常召相如视草乃遗(草谓文之藁草)。 严助为会稽太守上书愿奉三年计最(旧法当使承奉岁计今助自欲入奉也。最凡要也。)诏许因留侍中有奇异辄使为文(谓非常之文)及作赋颂数十篇。 王褒蜀人宣帝时召高材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待诏金马门褒与子侨等并待诏数从褒等放猎(放士众大猎也。一曰游放及田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 晋刘超字世瑜初为元帝琅琊国记室遂从渡江转安东府舍人专掌文檄相府建。又为舍人中兴建为中书舍人。 孔衍字舒元初为元帝安东参军掌记室书文殷积而衍每以称职见知中兴初与庾亮俱补中书郎徐邈字仙民东莞始幕人孝武帝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邈既东州儒素太傅谢安举以应选补中书舍人及为散骑常侍犹处西省累迁中书侍郎专掌谕诏改前卫率授太子经邈虽在东宫犹朝夕入见参综朝政赐修饬文诏。 宋傅亮字季友晋义熙元年除员外散骑侍郎直西省典掌诏命转领军长史以中书郎滕演代之七年迁散骑侍郎复代演直西省仍转中书黄门侍郎直西省如故永初元年以佐命功封建城县公直中书省专典诏命高祖受命表策文诰皆亮之辞也。 南齐谢字玄晖文章清丽初为明帝骠骑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寻拜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梁江淹字文通初为南齐太祖骠骑参军军书表记皆使淹具草相国建补记室参军事建元初为建安王记室带东武令参掌诏册言迁中书侍郎。 任字彦初为南齐太子步兵校尉管东宫书记雅善属文尤长刀笔才思无穷迁中书侍郎高祖霸府初开以为骠骑记室梁台既建禅让文诰多所具及践祚拜黄门侍郎。 裴子野为员外郎普通中大举北侵敕子野为檄魏文。又敕为书喻魏相元武帝深嘉焉迁中书侍郎鸿胪卿俄兼中书通事舍人别敕知制诰。 陈陆琼以文学为殿中郎武帝时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中敕付琼累迁中书侍郎後主即位直中书省掌诏诰至德元年除度支尚书掌诏诰如故。 毛喜初为宣帝骠骑府中记室府朝文翰皆喜辞也。及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 姚察迁戎昭将军撰梁史後主纂集兼东宫通事舍人敕专知优册谥议等文笔。 後魏袁翻少以文学擅美孝明孝昌中为中书令领给事黄门侍郎与徐纥俱在门下并掌文翰。 温子为广阳王深行台郎中黄门侍郎徐纥受四方表启答之敏速于深独沉思曰:彼有温郎中才藻可畏元颢入雒以子为中书舍人庄帝还宫为颢任使者多被废黜而子复为舍人後除正员郎仍舍人永熙中为侍读亦兼舍人。 北齐邢字子才後魏光禄卿虬之子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庄帝永安初累迁中书侍郎所作诏文体甚严。 魏收仕後魏为主客郎中节闵帝立妙简近侍诏收为封禅书下笔便就不立草藁迁散骑侍郎俄兼中书侍郎孝武初。又诏收摄本职文诰填积事咸称旨陈元康为司徒高昂记室初司马子如高季式与孙搴剧饮搴醉死神武命求好替子如举魏收他日神武谓季式曰:卿饮杀我孙主簿魏收作文书都不称我意司徒尝道一人谨密是谁季式以元康对曰:是能夜ウ书快吏也。召之一见使授大丞相功曹内掌机密善陈事意不为华藻迁大行台都官郎封安平子。 後周王初自梁国归为内史大中大夫高祖作象经令注之引据该洽甚见称赏有器局雅识治体既累世在江东为宰相高祖亦以此重之建德以後颇参朝议凡大诏诰皆令褒具草东宫既建授太子少保迁少司空乃掌纶诰乘舆行幸褒尝从焉。 隋李德林初仕北齐为通直步骑常侍中书侍郎後周武帝平齐入邺之日敕小司马唐道和就宅宣慰及从驾还长安授内史上士自此以後诏诰格式及用山东人物一以委之。 唐岑文本贞观中为中书舍人时中书侍郎颜师古以谴免职顷之温彦博言于太宗曰:师古谙练时事长于文诰时无逮者冀蒙复用帝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忧也。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 郭正一为中书舍人高宗永隆年简校中书侍郎永淳中正除中书累年明习旧事兼有词学制敕多出其手。 元万顷为著作郎则天讽高宗广召文词之士入禁中述撰万顷与左史范履冰苗神客右史周思茂胡楚宾咸预其选时人谓之北门学士万顷属文敏速则天临朝迁凤阁舍人无几擢凤阁侍郎。 周思茂为右史时与左史范履冰苗神客俱以文笔于禁中供奉二十馀年至于政事损益多预焉。 崔融长安四年除司礼少卿知制诰融为文典丽当时罕有其比朝廷所须雒出宝颂则天皇后哀册文及诸大手笔并手敕付融撰之。 贾胄为玄宗太子舍人睿宗时授胄中书舍人胄以父名忠固辞乃拜谏议大夫知制诰与苏晋皆以词学见知。 苏为工部侍郎玄宗谓宰臣曰:有从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否对曰:任贤用能非臣等所及玄宗曰:苏可中书侍郎明日加知制诰时李为紫微侍郎与对掌文诰。 张说为凤阁舍人历黄门中书侍郎弘文馆集贤院学士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说子均俱能文说在中书均兄弟并掌纶翰之任)。 张九龄为司勋员外郎时中书令张说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尝谓人曰:後来词人称首也。俄拜中书舍人九龄以词学进。又视草翰林甚承恩顾韦陟为吏部郎中时中书令张九龄一代词宗引陟为中书舍人与孙逖梁涉对掌文诰时人以为美谈常衮为起居郎代宗宝应二年选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累迁中书舍人衮文章俊扌友当时推重。 吴通玄与兄通微俱博学善属文通玄德宗建中初策贤良方正通玄登文词清丽等科贞元初并为翰林学士时中书舍人李纾为昭德王皇后谥册文宰相张延赏柳浑为庙乐章及进皆不称旨并诏通玄重撰。 韩皋字仲文晋公之子贞元初为考功员外郎丁父艰德宗遣中人就第慰问仍宣令论讠巽之事业皋号泣承命立成数千言帝嘉之及免丧执政者拟考功郎中御笔加知制诰寻迁中书舍人。 韦执谊贞元中应制策高等拜右拾遗召入翰林为学士。 高参贞元中为中书舍人以病免唯库部郎中张独知纶翰张延赏李泌累以才可者请皆不许。又以姊丧在假或须草制宰相命他官以为之。 杨於陵为京兆尹出为绛州刺史德宗雅闻其问望发日面辞留拜中书舍人。 李建嗜学力文举进士选授秘书省校书郎德宗闻其名擢充翰林学士。 权德舆为起居舍人岁中兼知制诰转驾部员外司勋郎中职如旧迁中书舍人是时德宗亲览庶政重难除授凡命于朝多出自御札始德舆知制诰给事中有徐岱舍人有高郢居岁馀岱卒郢知礼部贡举独德舆直禁垣数旬一归家居西掖八年其间独掌者数岁。 白居易宪宗元和初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尉集贤校理文词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在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往往流闻禁中宪宗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乃召入翰林为学士。 李德裕为监察御史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学士帝在东宫素闻其父吉甫之名既见德裕尤重之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 高钺为起居郎充史馆修撰累陈时政得失长庆元年穆宗怜之面赐绯于思政殿仍命以本官充翰林学士。 韦处厚为翰林侍读学士权知兵部侍郎兼史馆修撰敬宗初即位以侍读及修撰书诏事繁不可兼他职乃罢侍读为翰林学士。 柳公权文宗时为侍书学士太和九年九月癸丑幸翰林院召学士陈夷行丁居晦及公权对因面授公权知制诰充翰林学士。 白敏中居易从父弟开成末为户部员外郎武宗素闻居易之名及即位欲用之宰相李德裕言居易衰病不能朝谒因言从弟敏中词艺类居易即日命知制诰召入翰林为学士。 梁赵光裔太祖始授禅自外制入为翰林学士时诏制丛委中命迅急光裔遣词供职典而有体时所许焉三年秋以兄光逄作相不乐在密勿之地坚辞得请出拜太常少卿乾化二年复命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後唐王仁裕初仕蜀为中书舍人蜀亡为汴州观察判官末帝清泰中汴帅范延光言其不可滞于宾佐末帝亦知其有才乃召为司封员外知制诰充翰林学士。 周鱼崇谅汉隐帝乾三年自保义军节度副使为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崇谅晋朝为员外郎知制诰契册命为学士汉高祖入汴复召为学士以母老思归乞解职侍养汉高祖嘉之命为本州副使请领郡俸王师讨三凶时节度使白文珂在军前崇谅为副使知後事凡供军储备调发徵促克期而办近镇供亿深所赖焉会王仁裕请退禁庭选学士议者以为文字称职无逾崇谅乃复徵之至太祖时崇谅母病笃太祖许归侍养广顺三年复徵之崇谅累表辞以母病难于违养太祖赐诏曰:卿向以母亲高年久婴疾恙解职归止犭旬意承颜始于疾辞今闻疾愈臻此康宁之福繇其感应之诚苟徵命以犹稽则才能而虚滞复乃职位式伫论思载览表章尚形眷恋谕以前诏俾之侍行子道既以光扬君恩亦须承顺速宜赴无或再三崇谅认诏意不敢坚辞复表言比及撰行节气凝Ё乞至春暖奉亲归朝许之仍诏本州给行装借驰马送至京师授礼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