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191 页/共 736 页

须句国东平须昌县西北句城风姓太昊後。 颛臾国泰山南阳县东北颛臾城。 顿国汝南南顿县顿子姬姓顿迫於陈其後南徙故号南顿。 雍国河内山阳西雍城。 毕国京兆长安县西北。 丰国始平县东丰邑台。 邢国河内野王县西北邢城姬姓。 应国襄城城父县西南应城。 蒋国弋阳期思县蒋乡城。 茅国高平昌邑县西北茅乡城。 胙国东郡燕县东北胙城。 夔国建平秭归县。 介国城阳黔陬县。 焦国弘农陕县故焦城。 邓国南郡邓县(邓候国)。 邓侯国国南阳邓县聚(古国)。 归国南郡秭归归乡。 邓国南郡大东南邙城。 郧国南郡云 杜郧城。 庐国庐江郡故庐子国。 下邳国东海郡下邳邳初在薛其後徙师。故曰:下邳。 锺离国九江郡古锺离子邑。 过当国乐安寿光过乡。 州莱国沛郡下蔡。 淳于国北海淳于。 鼓国钜鹿郡下曲阳鼓聚故翟鼓子国。 肥国泰山肥城(又云:淄川剧故肥国今肥亭是)肥国钜鹿郡下曲阳。 西南肥累城。 古肥国白狄别种後奔燕封於辽西郡肥如。 铸国济北宛丘铸乡尧後周武王所封。 纪国北海剧纪亭。 棠国北海郡即墨棠乡。 夷国北海郡壮武。 莱国东莱郡。 禹阝国东海郡开阳。 徐国临淮郡徐盈姓。 无终国右北平无终。 朝鲜国乐浪郡朝鲜周武王封箕子。 鲜虞国中山国新市。 阳国城阳都阳城。 邳国梁国熟邳亭。 沈国汝南平舆沈亭。 蓼国庐江蓼皋繇後。 六国庐江六县皋繇後姬姓。 巢国庐江六县居巢城。 根牟国琅邪阳都县东牟乡城。 唐国义阳安昌县东南上唐乡(唐国。又在太原晋阳县)。 黎国上党壶关县黎亭。 郇国河东解县西北郇城。 鬲国平原鬲县。 斟国北海郡斟禹後。 斟灌国乐安寿光县东南灌亭禹後。 斟寻国北海郡平寿县东南斟亭禹後。 过国东南莱掖县北过乡。 戈国宋郑之间有戈邑。 Τ阳国彭城傅阳县云:姓。 寺阝国任城亢父县诗亭(寺阝亦作诗)。 杜国京兆杜县。 杨国平阳杨县。 豳国新平漆县东北城。 观国顿丘卫县姒姓。 黄国汝南弋阳北黄城。 房国汝南吴房本房子国楚灵王迁房於楚後封吴阖。 弟夫。故曰:吴房。 胡国汝阳县西北胡城。 黎国汝南魏郡黎阳县(或云:东夷国。又《汉书》地理志黎侯国上党壶关)。 密须国安定阴密。 甲父国高平昌邑县东南甲父亭。 梁国伯翳之後与秦同祖秦取梁改曰:夏阳。 今冯翊夏阳是也。 锺吾国在东海司吾(《左传》曰:吾执锺吾子)。 桐国庐江舒县西南桐乡。 荀国河东荀城(古荀国以下并古国)。 潞国上党潞(即潞子国)。 虢国荣阳河南虢亭。 程国河南雒阳上程聚(古程国重黎之後伯休甫之国关中。又有程聚文王居程徙都丰故名为上程)。 巩国河南巩县(即巩伯国)。 豕韦国东郡白马韦乡(古豕韦氏之国)。 涂山国九江当涂禹所娶涂山国有禹墟。 寒国北海郡平寿寒亭寒浞所封。 令支国辽支令西孤竹城故伯夷国。 防风国吴兴武康。 奚仲国鲁国薛後迁於邳阳。 彭祖国彭城。 奄国鲁古奄国。 ○列国君 锡命 天子建德昭乎!利用诸侯正封是为述职稽茂勋之允格故殊命之乃锡粤。若厉阶斯作得专四履之征外虞以宁始重一卣之锡其或绍休前烈厥政用举纳忠王室多仪克享肇启公侯之土绰著兵战之绩繇是申之丰报昭其宠数嘉言淑令蔼诸简册至於博选盛族钦成姻好兹率厥典恢纂旧服非有私於名器实攸赖其夹辅者尔。 齐太公周成王时管蔡作乱淮夷叛周乃使召康公召公(召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是皆太公始受封土地疆境所至也。)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繇此得征伐为大国。 晋文侯周平王锡以鬯圭瓒(以圭为杓柄谓之圭瓒)作文侯之命(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立而东迁雒邑晋文侯迎逆安定之故锡命焉)王。若曰:父义和(顺其功而命之文侯同姓故称曰:父义和字也。)丕显文武克慎明德(大明乎!文王武王之道能详审显用有德)昭升於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於文王(言文王圣德明升於天而布闻在下民惟以是故上天集成其王命德流子孙)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言君既圣明亦惟先正官贤臣能左右明事其君所以然)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言文王君圣臣良於小大所谋道德天下无不循从其化故我後世先祖归在王位)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言我小子之遭天大罪过父死国败祖业ㄨ陨)殄资泽於下民侵戎我国家纯(言周邦丧乱绝其资用惠泽於下民侵兵伤我国其祸甚大)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所以遇祸即我治事之臣无有耆宿寿俊德在其服位我则材劣无能之致)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王曰:同姓诸侯在我惟祖惟父列者其惟当忧念我身呜呼能有成功则我一人长安在王位言恃诸侯)父义和汝克昭乃显祖(重称字亲之不称名尊之言汝能明汝显祖唐叔之道奖之)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於前文人(言汝今始法文武之道矣。当用是道合会继汝君以善使追孝於前文德之人汝君平王自谓也。继先祖之志为孝)汝多我於艰。若汝予嘉(战功曰:多言汝之功多甚矣。乃我於艰难谓救周诛犬戎汝功我所嘉)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遣令还晋国其归视汝众安汝国内上下)用赉尔鬯一卣(黑黍曰:酿以鬯草不言圭瓒可知卣中樽也。当以锡命告其始祖故锡鬯)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彤赤卢黑也。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後专征伐彤弓以讲德习射藏示子孙)马四匹(马供武用四匹曰:乘侯伯之赐无常以功大小为度)父往哉!柔远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父往归国哉!怀柔远人必以文德能柔远者必能柔近然後国安安小人之道必以顺无荒废人事而自安)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当简核汝所自治都鄙之人人和政治则汝显用有德之功成矣。不言鄙繇近以及远)。 韩侯宣王时锡命尹吉甫作韩奕以美之曰:王锡韩侯淑绥章簟错衡玄衮赤舄钩膺镂锡享弘浅蔑革金厄(淑善也。蛟龙为绥大绥也。错衡文衡镂锡有金镂其锡也。享革也。弘轼中也。浅虎皮浅毛也。蔑覆式也。厄乌也。簟漆簟以为车蔽今之藩也。钩膺樊缨也。眉上曰:锡刻金饰之今当卢也。革谓辔以金为小环往往缠扌益之)。又曰: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韩侯之先祖武王之子也。因时百蛮长是蛮服之百国也。追貊戎狄国也。奄抚也。韩侯先祖有功德者受先王之命封为韩侯为侯伯其州界外接蛮服因得使时节百蛮贡献之往来後君微弱用失其业今王以韩侯先祖之事如是而韩侯贤故於入觐使复其先祖之旧职锡之蛮服追貊之戎狄令抚柔其所受王畿北面之国因以其先祖侯伯之事尽予之皆美其为人子孙能兴复先祖之旧功)。 楚成王恽即位布德施忠结旧好於诸侯周惠王五年使人献天子天子锡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齐桓公惠王十年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召伯廖王卿士赐命为侯伯王钦。若等曰:齐侯桓公也。)。 襄王元年桓公葵丘之会天子使宰孔致胙於桓公(宰孔宰周公也。)曰:余一人之命有事於文武使孔致胙。且有後命曰:以尔自卑劳谓尔伯舅无下拜(天子称王官之伯异姓曰:伯舅无下拜无下堂拜赐也。)桓公召《管子》而谋《管子》对曰: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桓公惧出见客曰:天威不违颜咫尺(违远颜眉目之间八寸曰:咫)小白余敢承天子之命曰:尔无下拜恐陨越於下以为天子羞遂下拜升受命赏服大辂龙旗九旒渠门赤(大辂诸侯朝服之车谓金辂钩樊缨九就龙旗九旒也。渠门亦名建为军门。若今牙门赤旗大)诸侯称顺焉。 晋惠公襄王二年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晋侯命(召武公周卿士内史过周大夫诸侯即位天子赐之命圭为瑞王钦。若等曰:鲁僖公十一年也。晋侯晋惠也。)文公襄王二十年献楚俘於王驷介百乘徒兵千(驷介四马被甲徒兵步卒)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傅相也。以周平王享晋文侯仇之礼享晋侯)己酉王享礼命晋侯宥(既飨。又命晋侯助以束帛以将厚意)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以策书命晋侯为伯也。《周礼》九命作伯尹氏王子虎皆王卿士也。叔兴父大夫也。三官命之以宠晋)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大辂金辂戎辂戎车二辂各有服)彤弓一彤矢百弓一矢千(彤赤弓黑弓弓一矢百则矢千弓十矣。诸侯赐弓矢然後专征伐)鬯一卣(黑黍鬯香酒所以降神卣器名)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逖远也。有恶於王者纠而远之)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稽首首至地丕大也。休美也。)受策以出。 鲁文公襄王二十六年公即位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毛国伯爵诸侯为王卿士者)。 成公八年秋简王三年也。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诸侯即位天子赐以命圭与之合瑞八年乃来缓也。天子天王王者之通称)。 齐灵公灵王十三年王使刘定公赐齐侯命(将昏於齐故也。定公刘夏位贱以能而使之传称谥举其终)曰:昔伯舅太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世胙太师以表东海(胙报也。表显也。谓显封东海以报太师之功)王室之不坏ム伯舅是赖(ム发声)今余命汝环(环齐灵公名)兹率舅氏之典纂乃祖考无忝乃旧敬之哉!无废朕命(纂继也。因昏而加褒显也。传言王室不能命有功)。 越王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於徐州致贡於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 秦孝公十九年显王二十六年也。天子致胙诸侯毕贺。 ○列国君部 奉先 夫祀者国之大事孝者人之本与邦君敦行史册垂美譬诸善政尤为盛烈奉先之诚不匮昭享之义有叙惟馨之荐丰而。且洁非有谄也。致美之服章而有量不图奢也。然後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