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统编 - 第 235 页/共 287 页
四宽城子地方按即奉天府宽甸县 此矿系千八百九十四年为富家所开产金约七十二伯得
五宁古塔地方 中国人禁止人民在此地方开矿故设兵丁以守之
六绥分河畔 此河畔有三坑最大者在万鹿沟哈都意附近
七图们江畔 此江畔亦有三金矿
八松花江畔 此江畔在百三十余年前始兴矿业现时矿人等各订私约以从其事
九达窝给尼河未详按今兴京加年蟾驿东有支河东流入通水江然未有名此地今为兴京怀仁县 一千八百八十九年该处地方官特准人民开矿于是矿人来集者数千人然北京朝廷不准遂停止千八百九十五年产金约六十伯得
十长白山 此一带山脉最多金矿行客见现开二矿或云该处金矿之利为满洲第一
十一辽东 行客云于此地方有三金坑
论采金要法
英人阙名附
采金之法分三类其一资用少者所用淘金之器名曰槽仔以板为之其底广十二寸长三十寸有两傍者其四边高者十寸近槽口处斜尖近槽臀处高六寸槽头有梁槽底有二小边轮为轮底有沽置于井字木架架上放石压之槽面有铁板筛一个筛傍为木近人之边有柄槽内有舌用时槽底加红毛一层以小木枋压之槽舌亦加红一层槽舌之形如梯阔时向上窄端近槽底淘金置槽端口向水摇槽者坐于槽仔之右一人掘金泥而铲落篸内摇槽者以左手揽篸耳右手执篸臀倒坭于槽筛之上后乃左手扶筛柄右手执壳浇水淋于坭上左手摇动槽仔如此随淋随摇至坭净而止每次摇坭两铲约重二十余斤摇至百篸洗槽一次自朝至晚每人每日约摇坭九百篸至晚间埋槽则将此槽洗净以水去坭砂铁砂取其洗净之金砂置白铁盅又以水之极净乃倒落铁盆置于红炭内干水气转于铜篸仔之上又以摄铁摄去铁其不能尽去者以口吹之则得净金以戥权之而后置于皮囊若金稍细者则铜板一块置于槽口铜板上食以水银凡金被水出经铜板上者则被水银食住有时铜板生锈则加淡硝镪水数滴即净矣每晚刮埋铜板之金为数亦不少有时金太细埋槽则将槽毡内所积金坭加水银半斤同置于桶仔之则金尽为水银食住乃将水银连金同以斜纹布隔之以手扭之发出水银仍为下次之用而所得金团置火内焙干有时矿地离水稍远则以大四方木盆一个接于槽日用人自远处负水来摇槽时水自槽口流出接于盆盆分两间其砂坠底其浊水汇流归侧间每桶仔坭俱以浊水淋至将净乃加新水一壳净之如此则九百桶仔坭用水不过千壳每壳一斤亦共重千斤耳探金之法以此为简也
其二法矿池广从高处能引水流来乃以水代工将坭皮去后乃以三片板为一槽长约一丈槽头阔一尺二寸槽尾一尺深一尺乃以数十槽相接槽底内加各木格较准平水槽头高于槽尾约半寸放水流来以多为妙凡有金坭倒入内则被水出其砂石而金砂则坠于板格之内积至数日起槽一次起槽之法以小水去砂坭所余稍凈之金铁砂仍如摇槽仔之法行之此法采金甚捷惟需本钱而又得水得地斯可矣其三法须有大水而又水头高至数丈矿地又广则用水龙撞笔水龙以帆布为之将槽平放于地下以撞笔射水于坭则坭变浮而为水所由槽内流出槽内有板其格如前以收其金此法除搬石伐木而外无事为劳所以最捷而又最逸惟工用稍大且以地势水利相宜方可也此三法之外有傍法多端或以车仔运坭或以铁锤碎石或要锯板或要钻木或要开炉钢锄或要撘揽头起水起石起坭或要开井口开龙孔或以火药发石或以水机车水出外或以水机取水坭塞地以截水或作圳以引水或下水底以捞金坭或伐木为艇或驾艇而过坑或乘桴而迁伙种种工夫既劳且苦历久始精所衣破所食粗所获甚微矿山之内黄金价值十五换运来中国价值四十换彼世之奢侈者不谙财来之艰竟挥之如土良可慨也
论中国以金矿予英
英人阙名附
中国为守旧之邦而忽有采金开矿之公司实属奇闻夫中国矿产甲于天下乃封固不开悬为厉禁使有用之物长埋于深山大泽中宜其困也西人屡欲振兴中国自当开办铁路矿务并一切富强之事奈华人守旧遂至一事无成三十年来各国良友舌敝唇焦咸相告诫乃华人以越俎故愈生疑忌自日本棒喝当头始觉泰西政治之美迩因筹赔日敛手无策驻京英美钦使曾与之代谋善法但彼宁竭民脂断不劳其心力于矿务商务农务工务之事是中朝之梦犹未大醒也今姑不具论而独论金矿之事中朝准英公司开采金矿彼能得利多少今极难言闻该公司曾寄金砖至英国与印度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共付出口金砖一十七万零三百二十八安士查中国周年产金之数实不止此其民间或私藏或变为玩器自非外人能计至于北华金矿务公司采金之人所称中国每年出口金共重一百万安士本报殊不能信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中国付至英印二处之金一十七万零三百二十八安士尚有八十三万安士往于何处乎此采金人之言不实也尝有西人游历中国而归者谓有多处金产甚富若以新机器采之其利更溥彼所言者皆在北方并云南四川山西各省以至黄河之北京都之南均以古法淘采不惜遗弃也扬子江之上游及西北一带皆有产金北华金矿务公司豫在此开采该公司所探得矿苗皆自华民所遗弃之矿地而得者倾铸颇佳若此矿苗所含者为中数则不妨一试开采此公司未设以前金坑之上尚有粗粒金砂流落不计华民采金遗弃之外解往北京之粗金粒实不少皆产自此方官矿也华人常在此地以淘金谋生若以我英人开取不宜以淘金之法取之夫中国金矿之富实藏于白石采之实难今英人得中国采金之地共三万方英里约合十万华方里现设一大公司招股本银三十七万五千镑然其地蚕丛来往匪易最近之处约在北京之西北相距三百英里云
论东洋销煤大局
日人井上干附
尝视东洋各埠见其商府繁盛逐年增加极为畅快如新加坡西贡香港上海等最有可观故就其所见归而语人曰欧洲学士屡言地球商业之中枢今也自欧洲而移于美洲又将西移于东方亚细亚之太平洋岸盖信非架空之说矣夫香港新加坡之繁盛年甚一年船舶进口出口月多一月试举昨年进出该二埠船舶及其吨数开列如下
香港进口 三万六千九百八只 七百八十二万七千三百九十八吨
香港出口 二万六千八百五十三只 七百八十万四千七百十五吨
新加坡进口 四千四百三十七只 三百七十八万三千九百五十一吨
新加坡出口 四千四百三十四只 三百七十八万八千八百二十一吨
由右表观之新加坡之于香港比其船舶数则不过九分之一而比吨数则殆当二分之一是其故盖在香港以北小船舶多以航行沿海为事而在其西则多以开行远洋为事宜用大轮船故独于吨数见其多也今以香港船舶吨数比之于我五港出进船舶殆当四倍之多岂不盛乎且不独比之日本见其多也即比诸英京伦敦及里波浦儿亦出一头地夫伦敦为地球财富之中枢而里波浦儿为英国商业最盛之地然以昨年所进出该埠船舶吨数比之香港实输约一百三万吨而以伦敦比较亦实输约七十七万吨则香港之盛将逮驾其本国首郡也兴旺如此故其重地日益昂贵至甚者方一尺之地价约百二十圆可以观其一班矣东洋诸港均有日盛之势但以香港新加坡上海为最耳西人言曰凡欲卜市府之繁盛莫善于察其需用铁煤多寡煤与铁二者实测量商业高低如何之机器也然则稽查三埠所输进输出之煤数亦为至要矣今举三埠所输进之煤数译录于左 明治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即昨年
新加坡三十三万四千百三十六吨四十三万八千七百三十七吨四十六万八千百五吨
香港五十万千九百七十七吨五十七万五千八十八吨六十一万三千四百八十八吨
上海三十九万六百九十六吨四十一万三千六百三吨五十六万五千五百九十九吨
按右表观之可知各埠日益繁盛矣然则何故能为此盛乎曰其故盖有二一为日中战役此一役至使欧美人注目于东洋局面也一为银币贱落银币贱落则东洋使用银币之国即如中国日本是贸易货物输出欧美金币国者甚为容易所以致此也然销煤之量数年有增加虽则日益繁盛至导成其繁盛之故则有三端一曰军舰增加盖欧美诸国注目于东洋局面多派军舰于东洋欲大伸其力于是在东洋埠头诸舰不得不屡购煤于各地是其一端也二曰为改造船舶迩来购造船舶之术亦有更改而新造之船多尚快疾故欲行船快疾用煤亦必多也是其二端也三曰制造之业兴旺近年上海地方华洋人等频兴制造之业故需用煤亦加多也是其三端也抑在明治二十六年所输进煤数三十九万吨至二十八年为五十六万吨是岂非为其工业兴盛乎此等煤数不审自何地而至意者向各埠口输进日本煤亦不少也今试举之开列如左
日煤输进新加坡数 日煤输进香港数
明治二十六年 十一万八千三百七十九吨 四十万三千二百二十七吨
二十七年 十九万二千四百九吨 四十六万八千七百六十四吨
二十八年 十九万四千五十七吨 四十八万六千百五十四吨
日本煤销路将渐西及其于新加坡在明治二十五年仅见五万吨而至二十八年实为十九万余吨而试以日本煤质量比较外国煤查其异同凡外国煤不论其为英国煤与澳洲煤或勃儿尼淤煤概为大块而日本多小块外国煤含小砂砾颇多此等诸煤观外貌虽似无大差若破坏之则英煤独带黯淡银色此色英煤所特有而购销者最为爱赏日本炭佳者多为轮船用以高岛煤为第一夕张煤亚焉金田煤又亚焉三池赤池空知鲶田等诸煤亦其次也高岛煤均胜于英煤而上市场为甚少夕张煤输出系近时之事然其质量佳良故赞赏满市破坏视之银色黯淡酷似英煤销者亦爱用之而其价值亦比日本他煤贵约六七十仙金田煤亦为轮船用殆与夕张煤声价同焉要之日本煤比较外国价值颇廉故得好声名于市上也然其最可忧者在煤商不自重而为拍卖之类虽销路日增固甚可喜然拍卖之獘将奈之何上海之地日本商人甚多侨寓故日本各种之煤亦知名焉至香港其地稍远而日商较少故惟夕张空知三池高岛赤池唐津鲶田等诸煤独著名耳至新加坡则夕张金田空知三池高岛大浦诸煤独显而其余概称日本杂煤或门市杂煤是煤坑主不自谋输出之计而任煤商输出故质量不能一律随没其佳好者而进粗恶之所致也且薄赀之徒不能作长久计而出于拍卖之举是损煤价不也闻近时门司地方兴一股分公司欲匡正此獘立志为最高若无此举则日煤前程亦可忧虑也夫新加坡香港上海三埠所用煤质各有异同在新加坡所销多是航行远洋船舶所用故煤质以上等为尚在香港多用中等上海多销下等矣盖上海之地多给制造又为航行近海之用外煤能与日煤争价者未必无诸种煤也现昨年英国伽里夫煤输进新加坡为十五万七千吨该埠销英煤虽逐年减色英煤本供战舰所销故不复有减色也必矣香港昨年输进英煤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二吨为近年所稀见盖于中日交战之后英国为贮煤之计于此也至上海则外国军舰进口补载煤炭甚稀故输进英煤亦寡昨年输进仅六千五百十一吨则上海输进英煤之前程可推而知耳又新加坡昨年输进澳洲煤数为四万二千二百七十九吨比之明治二十五年所输进殆不出其半澳洲最近新加坡犹且如此则其余亦可知耳香港昨年输进澳洲煤一万千四百六吨于上海为二万九千八百三十四吨意此后自非日煤价值腾贵或澳洲煤坑减杀其采掘费资恐澳煤上东洋市场亦颇难矣又开平煤及汉口煤颇有起色昨年开平煤输进上海数为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五吨汉口无煤为二万四千六十六吨度日后更有起色盖因其产地相近而价值亦廉贱之故也其价值同日本下等煤品虽有美煤及鸡笼煤输其数甚少不足论也昨年香港输进东京煤四万千八百三十九吨比之前年减四万八千吨矣市贾之徒虽频称此煤谓日后必有起色然质量粗恶故值价从贱则非日煤之偶也可无论矣昨年新加坡输进煤数仅八千五吨又输进孟哥儿煤一万八千七百七十四吨度于日后必无起色也此等诸煤之上市虽不足介意独至拉夫安煤及色拉克煤二种则颇可念也拉夫安色拉克皆在勃儿坭淤岛煤坑地名也沙坑每月产煤约三千吨拉坑每月产煤约六千吨日后增扩更可知矣夫此等煤价贱于日煤价约五十仙品质亦不甚劣则为日煤劲敌可知也新加坡所输进年年增多即在明治二十六年为一万一千二百七十三吨二十七年为二万二千九百十七吨至二十八年即昨年也为四万七千八百四十四吨要之英国与澳洲之煤两种质量虽不精良而价值昂贵不能敌日煤也虽勃儿坭淤煤似可系念亦是局于一区之地耳日煤质量佳美价值亦不甚贵惟此特色足以压抑诸众煤矣虽煤坑事业不改美善各处销路不益增扩虽有良煤亦复何用为煤坑主及为煤商者亦宜深思审察矣
论煤
煤微物也而其为用则甚巨大之可以运动机器制造各物次之可以催转轮机行走舟车小之可以成熟饮食供人日用岂非天下至有用之物哉然又天下至易得之物也今以中国而论煤藏于山之处实不少现经西人代为各处测查屡次着为论说而布告于人者亦不少总未有更能详明于近日英国地理公会所论述者也其论实创自里多文君盖里多文者乃英人之明于地理水性者少时世袭爵位昔日曾经历中国十八省地将各省地势逐为考察遂以其所访闻得详者讲述于英之地理公会据其所云中国煤事若使能从西人之议实为中国极大庆幸之事查得中国产煤之山不仅在于藏煤之多更在于取煤之易也故里多文君有言欲将中国之煤与他国相较量阴以亩数揆算其所藏又须以其易于采取运载而兼核如四川一省藏煤虽多而其煤率皆沉没煤上层土石重厚欲凿取之费用较大与濒海各处所产相同虽地不爱而人工浩繁尚非大利也湖南之南境与河南一省产煤虽多而采取者又难于多得至于黄浦杨子江两湖一带之地各山藏煤极多按亩与欧洲产煤最盛之国相较尚为更丰若论容易挖取而所产之煤又最佳莫如山西一省彼处非但开挖暴露之处煤较易得即煤矿极深之处亦皆遍达盖因产煤之山全无土石相杂故采取者仅须平挖不比他处必须深挖直至矿底也而且其煤佳而又多若供世人日用核计则山西煤矿克供天下人千年之用也其丰也如此岂非天赐世人无穷厚利哉又曰中国有如此产煤佳而且多之地足敷创造铁路之费也由山西煤矿起先造铁路以至各处载煤所得已可供其费用其余运载货物所得皆为余利矣里多文君之言如此查英国现在所有尚藏未挖之煤依西士细景之尚可再供英国一百四十年之需与山西相较可以知山西藏煤之富矣夫煤之为物实世人之至也造作运载皆赖利之即农夫亦当藉以辅人工而力田也请以泰西所新创各机器而试用之其裕国便民之事必有可观者焉英国因悉其利而取其益故能富强雄峙于泰西也吾甚惜夫中国以有用之物而置之无用之地或恐滋事而不为或因风水而停止岂不大可惜哉
宜广开煤矿说
语曰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故有天地即有与天地氤氲蕴结涵濡煦妪吐纳日月之精华长养雨露之滋息者此植物动物所以与最锺灵秀之人同俯仰于覆载之中而生生不已然其有不可见者中庸曾言之在山则草木生之禽兽居之藏兴焉在水则鼋蛟龙鱼生焉货财殖焉是可见地中之为物正多也夫曰藏曰货财则岂止区区之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已哉观于今日之无地不矿而知其所包括者大矣盖尝论之矿有金矿银矿铜矿锡矿以及煤矿铁矿之不同然中国古圣贤帝谛王往端冕垂裳与天下共趋于熙皞言仁义而不言利即如周礼人一职所谓天地有自然之利可取之以供民用然卒未闻有一人焉以之富国以之裕家而垂开矿成法于后世者也说者谓中国之矿中国人非不知之祗以风气未开大抵惑于风水之说此开则此禁彼开则彼禁屈计二十一省中几乎无山不禁而东南尤甚间有无业游民穷居山谷偷采矿苗即确知其为金为银为铜为锡而苦于不知提炼之方仍归于无可奈何而不得恃为疗病之药石就使 国家能出少府之钱大兴矿务如前明开矿时使者星轺所指各州县无不负弩前驱绝壑缒幽披荆棘以验产矿与否似乎开矿一事当可与闾阎相更始地不爱人尽取盈岂非积久不治之痼疾一旦忽快睹其霍然乎哉乃未几奄横行即藉此为植党营私之地先是竭民力以工作民逃亡于是借缉逋为名缇骑所至鸡犬为之不宁继则无矿之处亦勒令州县苛派户口如正供然殷实之家量其产业以为出矿之多寡敲扑追呼无一省不骚扰殆遍民方求死之不暇奚暇有尊君亲上之心以报称于刑求之下一时壮者去而为盗为贼老弱转沟壑乡里可数十里无人司农尚未知矿税之为赢为绌而明社已屋矣我 朝鉴于前代救民水火睹民獘政首先禁革开矿如汉高祖入关故事永远垂为令甲此中国之谈矿务者所以不啻因噎废食也抑又闻之中国之矿专以金银为重铜铅锡次之铁又次之煤不介意盖金银介乎国流通之间宰制国用以二者视夏书所载厥贡三品惟金贵独倍蓰比于汉武帝之白鹿皮币即目前而论金价实为向来所未有铜铅锡不惟制器为民间日用所必需而且铸钱必以三者相和始显肉好轮郭之美铁则平时铸为农器普天之下所赖者广故铁矿在湖广等省尚可开采而煤则仅供煁灶以代薪其价良贱往往煤如山积无人过问推原其故其时风轮火管未入中国煤祗供炊爨之用近日汽机盛行人人知汽机之利全恃乎煤因而煤遂有专门之学
尝闻其人云煤质之高下与夫之浓薄火之缓急皆大有关系且产煤有石山有土山有土石夹杂之山而又有东洋煤欧洲煤开平北地之煤长江以内之煤何处为何用相宜何价与何地相等皆须一一分辨于胸臆之中总之中国之煤所产极广在地球上可称独步故佛经有中国名山到处皆金银宫阙之说特以前无销煤之路故煤可而勿论今既轮船出入无分界限则中国宜以煤矿为诸务之先不可置为缓图让他人以利权独擅也且中国从前如云南之铜厂往往侵蚀帑本不但毫无余利而且铜斤转运至京非常之贵人皆以为后言不知此乃工费而货少使然今煤既与铜苗锡汞大相悬殊则一难一易其间不能以寸他如或疑内地之煤不敌洋煤惟恐轮船汽机未必合用而或相阻挠则又不然以现在计之开平煤为第一昨有人云洞庭以南已据精于煤事之矿师过不减开平将来倘能大开巨井如湖北大冶县马鞍山之井既广且深则用煤者又何必舍近而求远乎抑又闻之精于格致者云凡万山丛杂之中地必厚厚则气长气长则蕴蓄其下者轮囷磅为物几不可以深浅多寡计盖地球之上浮出水面者为土土上之畅茂发生随春夏秋冬为消长者人所共睹之物也而土之中又有含生气养气者断不能如鸿荒未辟之初付诸虚无寂灭盖水亦土所载也水无气水底之土有气而水亦遂秉土之气以为气故凡水中之介族鳞族以及似介非介似鳞非鳞之族无不各含土气或居不测之渊或据无垠之壑孳生宅大同居中和之位育而木石之钟灵毓秀焕发其光华者无论也顾有水必有山山在地上地中热气遇水固流行而无滞遇山尤蕴积而不穷人祗见水底之奇奇怪怪一经波澜推荡风力吹摄出水面以供生人之取求而不知其热气之藏于山者且倍蓰于泽国且非一手一足之劳可以穷其源委而得其枢纽也夫以中国之地大物博气候和煦无极燠极冷之偏枯虽西北多山东南多水论东南则地不足于重沄论西北则地不满于沙漠然此皆不知九州岛之外有九州岛者管窥蠡测之说也今日者干戈玉帛一如奕棋有胜有负矣数十年来船轮绎络不止一国火车行动不止一轫转瞬铁路开工由南而北数千里之铁轨拟皆取材于山西湖北不必购自外洋盖自上年明降 谕旨令各省督抚一体晓谕民间准兴矿务事由宸断一时泥于风水妄谈者已不禁而自戢近来各疆臣覆奏之章几于无一省不有此天地自然之利而煤与铁为最盛如九月初四日接天津友人来函谓近日由芦通汉干路道出山西曾派山西接筑铁路四百里因此山西派员到津讲求平道安轨之法并详核每里需木石料若干人工费用若干又称由芦通汉一路虽有 旨饬各富商能集赀至千万两以上者准其设立公司开办中国事大抵一经 圣谟指画无论难易总可收通力合作之效
故说者谓此事虽系创举就其规模而论大工固可计日而待但查勘道路修造涵洞桥梁仍须雇用西人襄理近日西法盛行武备水师各设学堂故现在当路亦议设铁路学堂招募曾习洋文聪颖子弟就堂肄业异日学成专供铁路之指臂云云是中国铁路可无中止之虞而中国之铁与煤尤有不能不先为储备者矣现在沿海各省以及长江上起重庆下迄吴淞机器制造局次第林立加以官商大小火轮船有加无已每日需煤已不可以偻指数设必依旧坐视漏仍予外人以无穷之美利不几大可惜乎屈计中国已开之煤除开平外湖南之湘潭湖北之大冶江西之萍乡不但可备汽机之采择而且质润力足能炼焦煤焦煤者盖用上等生煤入火炼去其油一如烧木炭之法专供炼钢镕生铁之炉锤此三项直与台湾之基隆相似他如安徽池州之大山江苏徐州之利国监皆因采取不甚得法等诸自鄫以下近日则河南迤西各州县有煤见诸刘中丞之入告江南则句容之青龙山龙潭之象山石烂山皆经盐巡道一再查勘确有偷挖痕其非无煤可知浙江则龙游已由官开办而严州等处则商人亦已开有成效缘浙东西上承黄山大干至天目山分枝而下其山大抵皆磊石而为高峭秀如莲花故其煤多含石质质重而焰沈所以不合时宜其余边远省分如云贵川陕其矿且不止于煤盖五金皆具又甲于天下之奥区矣目下各省鉴于上年所购军火之吃亏皆奏请筹自行制造如果各省之煤可自顾其制造而有余则扩而充之并可兼顾他省鼓铸之不足又何至专恃日本之麻旗黑松为性命如上年东道不通制造正当上紧而煤无来路几几乎悬炉以待煤且使日人笑之以鼻也哉然则是说也亦所谓自强之一端云尔
开煤矿须讲求泄气引气说
日本新开达嘉西马煤矿被矿内郁气轰发伤毙数十人故开煤一役亦极危险等语鄙人于此事初不熟谙窃有所见因作此议以质是否盖煤产于地较他物倍多计煤中所有铜铁水银硫磺等物郁而不发则藏气必多一旦掘取使于此处开洞而不于彼处开洞以吸生气则郁气从洞出而人自洞入犹之之下闭其火门而人从囟中窥探则必晕绝是以开煤者必作两洞以一洞吸风矿中郁蒸之气既藉以扇而又使煤气矿气散而弗相搏又煤矿之中别产似硝非硝之物色白而质细如麦粉然亦可以谓之硝也其气与煤矿气值则必致轰裂今有吸风之洞则硝气亦藉以吹散大凡炎夏气盛地必发雷诸气皆动煤磺硝气迸合则震故雷震时隐隐有火药气者此理也顾山中有煤而平地亦有雷者何也平地之下藏煤亦多去地太深而性又洼湿故人力难施而不采取耳若雷震则三气亦迸合而奋击以起山中之煤去地不远如人身之骨隆起处骨隐隐外露而平坦处不见也又平地如地腹山峡为地背地形旋转远至万里以外或此之平地在彼处即为地骨以针刺人背及骨易以针刺人腹及骨难故舍平地之煤而取山上之煤也山形坟起地势高燥燥必生火极易故开矿之时三气偶然迸合其轰烈愈甚观于霹雳之来其响甚厉不如殷殷之声之在地平下者其故可思矣盖霹雳从山中出四面高突其出也势甚奋迅而为突兀嵚巇者所撞激故其声大而平地则响应渐远又以地皮太厚煤磺硝气之合去人远甚故不闻震厉耳凡霹雳之前必有闪电三气合也霹雳之后必雷声悠悠扬扬久而至于无者此山中震动后山下之地与平地下相通推而渐远也地气待天时而泄震雷大雨之后人情极其舒畅若连旬亢旱则民有疫疠矣此因乎自然者也而发掘煤矿致三气相搏者此因乎人力者也顺天时则一起即散故伤人少因人力则非时震荡故伤人转易是以开煤者必置二洞以一洞受生气而即以吹炭气使其不至搏激而罹轰烈之祸也日本新开煤矿今伤人至数十人之多岂其未知此道乎盖或者泄气之法犹未尽善也抑日本地气之热较甚于他处而或达嘉西马有火山之余脉乎中土民情惑于风水之说故凡开矿必不洽于舆情而甚有因此肇事者今当道锐意富强习见西法验知地利之可兴民情亦渐有转意闻将有数处议兴开煤之役而日本矿内人工适遭此厄苟令中人闻之谓矿内郁气轰烈必伤毙夫役性命则在国家收地利而民人致死伤势必疑虑交至而中寝其议岂非因日本一事而失中国致富之大机会乎大抵治人治法两者必兼全而后可徒知煤矿之利而堤防不加谨慎则日人覆辙岂在远哉吾甚愿中之人持是议督是事者于引气泄气之法讲求而神明之又必博访西书敦延西士随时详慎而使矿工有效无令矿地民人得以借口则庶乎致富之术可以长久操也
比较中西挖煤之法说
余前往游东洋长崎因离彼处三十余里有煤矿名大加西马者为西人代东人承办挖取之矿故乘小火船往阅一逾一点钟半时火船方到见大加西马不过一蕞尔小岛周围仅约八里余独峙海面当即登岸执荐书往谒总办总办接待殷厚即派司事一人引矿外矿内各处赏玩矿口在山边出海面约五丈左右有房厂数所及汽器一座以资供举煤抽水通气等事自矿口有条侧下之路径达海滨码头矿内所出煤连煤带车并起以车先过西法磅秤然后由路载往拢近码头之船而卸煤焉又有穴房一座进内见一大风轮径大约丈余周旋不止觉大风触身询之则此风轮盖供将天气激入矿下以使矿内不积闷毒之气矿外诸事阅毕乃请下其井内井内悬有铁笼二具此上则彼下亦以汽举落笼内可容人数十或煤车二辆各人点手灯既燃乃入笼先传号铃于井中内知下笼无乃令司笼者使之下转眼之间已深入地腹至井中即对笼捷过以登上而四面于灯光之外惟黑暗如漆又焂忽之间而笼已安至井底计深约三十丈至井则有侧下横穴路分达各向每布以路见煤车多辆来往载煤皆以汽力用绳拉上侧路并于灯光内见车工无数拥从事然此处尚非挖煤之处仅自各远处载运会此而已仍携灯跟随引路者达各处所见者类皆同各穴路宽高约八尺上下两边惟煤是见又有木梁以撑柱而防崩落之虞每至各穴路之尽头始有二三人以球取煤其各路极平者有之甚侧者有之风轮激气所及之处仍不大热热尚可耐至于风轮不达之处则大觉地腹之藏热内气既蒸湿而又酷热过于暑天之时另走一客汗零下如雨注颇为难受计在矿内绕走各分路至有八里余之远在最深之处计比海面深六十丈矿内共享之人约有二千或见其挖煤挑煤司平或见其聚集用饭相谈安息并有处不便使用汽力之所则见马多匹皆供用拉车者盖俨然如另在一无日光之世界也是则大加司马之景也余昔日曾在浙江安徽交界之地亦经下入华人所开煤矿之内有深至二十丈者其下井之法则以两摸跨于撑地之梁其用球挖取相同所谓各穴路亦无大异但其不逮者在运动举起之无善法以致矿过深阔而取费太奢且起出之法甚慢故一井之出煤有限数矣譬如大加西马若用华人之法或每日仅可取煤数十墩以现在之法则每日取五百墩且系方行若行又加器机可藉以增至每日七八百墩其余华法所不及者于抽出积水矿内达动生气以至终不能达深即如浙江界之矿虽百二十丈之深然矿口在小山之顶矿底实不在山之下以至从矿内之底另有穴洞以达出山如是故水不能摄去而生气亦不能通设若矿口在平原之地大抵不能如斯之深然大率以论之矿深则质方美故华人限于深浅亦为大若谙土性地学西国既有士人以为专门之艺且以在泰西大开煤矿已经积有余知则其才能必胜于华人亦可知矣即今大加西马有舆图之士一职在按时察考并指画口授各工人吾尝见其所绘全矿之图则各了然易明各层之方向皆知已开之穴路皆已注尽并已筹划其后开者除此人外另有司器一士并长工西人二三其余皆为东人也但仅有是泰西四五人而二千人从事开取一如在泰西无异此法东洋业已办理中国亦可仿照何不效而行之以采取天地自然之利供给国家无穷之用也
开采煤铁急于金银说
开矿一事本周礼人所掌为天地自然之利取之以供民用者也古时通用钱币金锡并以制器而不以为财故取之无禁自汉以来金为赏赐之用乃渐贵然黄白不甚悬殊也凡赐人者有以黄金千觔百觔其值亦不倍于白金可知三代有开矿之政采之者多而不以供钱钞之用民间无所私藏是以流传而未消灭耳自后日益贵物愈少则价愈昂又以俗尚繁华制器者用金银而兵火销耗山邱埋没亦复不少惟其通用于钱币之中珍为上品富者居积必求金银以充牣之争相夺取则开矿因以多事于是垂为禁令封闭各矿而不取而金银流通于天下不能如他物之易致矣不知者以为开矿是泰西之政中国无是事也不适形其见之少哉明世矿务以权珰用事骚扰及于民间国用愈空而明社因之遂屋论者更以是为口实几若矿务必不可兴者然使不以阉主之何遽至于是也今中国金银之少亦甚矣有位者欲为国家理财而但于赋税之中兴利而除獘皆末务也惟相承既久不事于此而曰理财之本在乎开矿则又谁能保其有利而无害哉泰西之俗君民通财官商一体不特开矿即至微极细之事可以扩充而又久远者皆以国家之财与民间之藏通力合作而收其利故五金之矿可以穷地力而绝无争夺攘窃之患中国不能先变其俗故无从而效法之然五金之中金银之所以动人歆羡者以其为财也若煤铁则止适于器而利于用似尚可免攘夺之患何以弃而不取也或曰煤铁非不采取也寻常冶铸之所需民间烹炮之所用皆山中所产而居民取之以求售者也即如京城所用之煤采自西山何尝不足以适用顾取之而未得其法不能大用也窃谓通商以来中国之需煤铁更多于往日制造之局设者数处二物并用而往往买自外洋运费工本核之自产者何止倍蓰虽有制造而仍向外洋买船买以其价不合算自造转昂于购买耳此其故即在用外洋之煤铁也方今急起直追欲与泰西大国比富强之势舍船之坚利其又何所适从而独不于开矿一事实力讲求已失富强之本矣夫金银虑启争夺且所产较少淘汰于泥沙水石之中其功巨而且费似犹可以缓图煤铁则有因势利导之功不过小变其法俾人力之挖掘为机器之运动耳大凡地之所产沙石是最上一层愈下则物质愈坚而适于用民间竭血气之劳甫得及于地皮而机器之转运已能深入地腹泰西船之利得于机器者然也如谓中国向恃人力一用机器则工役得人不免间空不知人力所挖者少而机器所出者多譬如用百人挖煤每日可以得煤百石其值足以养千人苟用机器用百人中之十每日亦可得煤百石其煤且佳价亦少昂所养并不止千人然则亦何害之有哉开平之煤质性既佳当适制器之用是知中国非无佳煤也如无佳煤则西山一带所产何以如彼且西山未用机器苟由开平而推广之何尝不可充制器驾船之用煤既如此铁亦云然加以建筑铁路济其转运由京师以达津沽再由轮船以至上海闽广其利洵无穷矣泰西如英法诸国拓地无过二三千里自有轮机之用煤铁亦将告匮故其国精于测算者亲历中国所至之地皆经验视言某处有煤某处有铁着为论说以歆动中国之人亦因其国煤铁日少将有楚材用之思故中国苟能讲求矿务多置机器俾有矿苗之处皆以官商合本如法开采不特现在制造等事可以不取材于外洋物多用宏渐着富强之效即以利言吾知泰西诸邦皆愿满载以归数十年来鸦片之价不难取偿于此斯即不开金银之矿而中国已富无等伦矣
论中国金价日贵亟宜设法开采
金银铜三品之金皆天地自然之菁英以供生人之利用古圣皇酌盈剂虚俾之流通上下藉以裕国而便民诚万世之良法也然考唐宋以前上下通行之货一皆以钱而已未尝用银汉书食货志云秦并天下币为二等而珠玉贝银锡之为器饰藏不为币唐宪宗时有禁采银坑之令杜佑通典谓梁初交广之域有以金银为货唐韩愈元稹奏状均言岭南以金银为货币宋史仁宗纪诏诸路岁输缗钱福建二广易以银此皆以银当缗钱之始然止行于一隅未尝通行天下也金史食货志载兴定泉每贯当通五十又以绫印制元光珍货同银钞及余钞行之行之未久银价日贵泉日贱民但以银论价至元光二年泉几于不用哀宗正大间民间悉以银市易此为上下用银之始迨明洪武年间复有民间不得以金银交易之令然以不便于民未久即废本 朝承元明之制凡 国家诏糈民间课税无不用银道光年间与泰西各国立约通商江海各埠中外商民绮交鳞错为古今一大变局而中国巨商以资货与洋商交易往往获利者少而亏本者多推原其故以泰西各国皆用金磅惟中国独用银金银折算所亏实多日本知其然也于是毅然然通行金磅日本西报言日官第一次将金钱发出更换银元纸币其金钱式样精美异常轻重亦一律匀称此系大皇家铸银局所造查大银局前者所出之银比诸英国模样精粗迥别即美国鹰银亦逊彼一筹闻日廷议将七二银元收回更铸半元式样内有一成系用别项五金搀杂果尔则日廷于此一事核计可获二百万元之利益云云夫日本之欲改用金磅其处心积虑已非一日至其所以用金之意盖有二焉一因自前岁与中国和议成后赔偿地所得实多于是趾高气扬俨然欲与泰西诸大国并驾齐驱以遂其夸耀富强之意一因日本欲向西国借以开国中利源并用西人赀本藉兴各种工艺而西人赀本用之东方颇裹足不前缘向来有银价贱跌之患惟行之用金之国或犹愿为日人之意盖欲订借金仍以金还西国不致为难本国亦不致受损有此两端故虽用金之后窒碍繁多亦悍然不顾也夫中国自古以三品之金因时制宜互相调剂唐宋以前恃铜为流通元明以后恃银为运用至今日而地球五大洲无不用金中国而欲仍其旧制则事皆受亏欲步其后尘又力有不逮盖中国在汉时黄金甚多赐予臣下动以千万计自后或修佛像或涂首饰或制金箔种种消耗不一而足然考明会典所载洪武八年每赤金一两当银四两十八年当银五两万历中涨至七八两崇祯中涨至十两本 朝发逆未乱以前闻诸长者言每赤金一两尚不过值银二十两左右至今日而不啻倍焉夫泰西各国之金如此充盈中国之金如此短缺若不急思开采恐日复一日数年之后中国商务有不可问者夫货恶其弃于地前人早已言之今中国二十一省中产金之矿谅必不少前者漠河金厂开办以来获利甚厚苟得柄国诸公力求振刷聘请矿师精研矿学购机器集股本兴自然之美利以裕 国而便民数十年后国用既饶转资邻敌将逐年溢出于外洋者米始不可收回然后自铸金磅通行五洲而谓中国天地之精华必不敌日本一岛国也其谁信之哉
论日本开采金银石
金银本为地中自有之利任人开采所谓取之不竭用之靡穷者前代亦曾议兴矿务乃以经理者不得其人致生事端大为地方之害于是言矿务者或举之以为戒谓开矿乃厉民之举不知凡事有治法尤贵有治人地利既为天下之公物则当与天下共之而不可私诸一己阉小人苟假以事权则无恶不作岂可以此重任寄之然前代之兴矿实欲得金银藏之内府私于君而不公于民往往假权于阉人以为此辈为左右亲信之人且无身家子孙计苟有所得不患其侵没入己也而孰知较他人为尤甚也 圣清二百余年雍干之世富国富民天下之太平者百年其时国帑所入以地丁钱漕为大宗而杂零征者并无所周然不患不足也自嘉庆初年教匪之役于是费尽储积而京库有空虚之虑乎咸丰遂不能支斯时若早有议开矿务者则虽所得未可预计其数而源源而来较之绅富殷捐输银以应国家之用尤觉易于集事且较之抽收牙厘箕敛以府商民之怨更为名实兼收盖取诸民间者易穷也若兴于地利者无穷也乃舍无穷之利薮而取有穷之民财究之民已穷而国亦坐是以困故中国有不能不兴矿务者至于今日更有不可缓于试办者然而成见太拘以为 祖制不可变乱民情不可激愤地方不可扰累以故力竭计穷而犹不敢言开矿也东三省素称有金然偷挖之民有罪焉名其人曰金匪而惩办之由是小民不敢以身试法而无尽之藏之而一无所用至于川滇各路平时有人淘取金沙者然亦在例禁之列经地方官究出不免于罪窃谓既不许民间采取而又不经官办殊可惜也且金苗金沙见于地面之上者也民已冒死往取若再加以机器之利既灵且巧得金多而金色又高则其利岂浅鲜哉奈之何不欲开也窃尝观于日本而知中国金银之多直甲乎四洲也日本地形据明史言如琵琶以今舆图考之诚具此形其北连俄界迤而西南土之大者不过如中国直省中之三四府地而海水纡绕断续不一盖岛屿所丛成而为形势者也即尽掘其地纵横计之差得东三省之广耳而民人稠密屋舍云连所余隙地无论山阜平原断无中国西北境上广长数百里之地即使尽产金银掘而有之亦尚有限试思英国三岛之地其初有机器之利兴造开采皆于境中遂能雄视乎四洲莫能比其富强乃数十年来地利亦将尽矣所用煤铁购自他国而境内无可采取此明征也然英幸有越海控制之势得以臣服亚洲西海诸国与南洋之印度故其利源不穷若日本则己之地利尽而此外无可恃也其欲谋并高丽未始非预计及此而以为外府之藏也然得之不得有命存焉其它如琉球三部数十岛虽夺而有之如获石田台湾一角则中国版图无可觊觎南澳一洲则西洋占定岂肯让人若由北海道而谋及俄境与中国吉林则虽不畏中亦当畏俄以日本之好大喜功吾恐其于境外无可布置也然则司度野之金银其能供几年之用乎即全国地中之金银亦将难为继也然日人纵未免将来之穷而其不遗余力以致目前之富者固不得谓之非计也独惜中国踞亚洲之半隙地孔多乃不取地中而取地面甚无谓也吾姑置内地而以边外计之东自奉吉而黑龙江而蒙古诸部而新疆回地以至于前后藏而止广漠者平原也盘踞者大山也民人屋舍不如内地之句密城郭都邑不如内地之毗连凡数百里人迹稀少之境不知几处于此求之而谓不足以充内地之用而富甲万国谁其信之噫日本之智不可谓之智而中国之愚不得不真谓之愚安得使愚者自明而无令自谓其智者之笑我也
卷九十 考工部四 铁路
欧西铁路缘起考
铁路之用利商贾便行人济有无通物用至今日时势最为切要之图然其创始之初有不可不知者也按欧西火车之制始于嘉庆七年即西历一千八百二十年越二年英人突来肥息克所造车成试行于毛尔孙地方制未尽善自是以后各国考求良法博士如柏林坑烧勃司如司梯反生如格利非次如高尔登均以聪明精练之才创领异标新之制迨劳开夺新车一出官商上下咸以为佳于是纷立公司虽舟子以夺利相争农民以创闻中阻而大局已定利在必行竟有专选议事人员设立章程务求妥善者考法兰西国铁路始于一千八百三十年德意志国又在其后比利时国铁路始于一千八百三十四年越三年荷兰继之瑞俄等国又继之迄今列国车道以美利坚国为多英次之德法俄又次之当一千八百八十六年美国车道合中国四十余万里刻下有五十万里之多一千八百八十四年英吉利国铁路共得五万六千余里各属地共八百九万七千四百里俄罗斯国铁路约得四万六千六百余里法兰西国铁路约得五万一千余里德意志国铁路约得六万余里奥斯国铁路约得三万五千二百余里意大利国铁路约得一万六千五百余里比利时国铁路约得七千里荷兰国铁路约得四千四百里奥斯马加铁路约得四万五千四百里西班牙国铁路约得一万四千五百余里罗马铁路约得二千五百余里瑞典国铁路约得一万九百余里瑙威国铁路约得二千四百余里赛士兰国铁路约得四千三百余里丹马国铁路约得三千余里土耳其国铁路约得一千七百余里葡萄牙国铁路约得二千四百余里塞维亚国铁路约得三百五十里蒲加零国铁路约得四百四十余里合土方计算以比利时为最密以蒲加零为最疏而所定章程无不至精且密惟美国不能一律由民间公司随意定之此各国车道短长之略也至于气车之制视乎地势之高卑行车之久暂或用保葛之法或用司梯文司之法或用韩得赛第之法或用亦福耳尼之法大约自下而上者以韩得赛第之法为良司梯文司机力极大推车之路甚宽以之曳运货车甚为得力若曳客车用力无多拖该车足矣大凡火车在涂运客稍易运货稍难故货车与客车各有制度客车不能装货货车不能装客且车中所运之货各适其宜一处之货均装一车他处之货不能混淆货车既至彼处即将彼处一节货车留下前车仍旧驶行时刻毫无阻滞此章法之妥善也今中国西法求新创办伊始除开平唐山创行之外其余虽有筑道行车之说而迁延时日把握尚虚不啻歌华黍由庚有声无辞也旷览时势大局可危非力除粉饰不足以致富强之效而诸公衮衮均为刘子翼所骂之人其任劳任怨敢作敢为者惟南皮尚书一人而三江地大可为不能久于其任兼圻未几即赴鄂江事败垂成此有志之士所为痛心疾首者也然而盛衰相伏治乱相因天意求新否极思治至今年春即有建造芦汉铁路之举且 皇上知人善任特简盛杏荪太常为铁路总办太常为江苏巨富手极大信及外邦必能任此艰巨惟闻北省初造之路尚有低浸水中不甚妥当而汉口之路尚未开工其吴淞一不知何日告竣此有志之士所不能不殷然翘盼者也
请开铁路以图自强疏光绪六年
刘铭传
臣以菲材渥承 恩遇自解兵柄养田园每念中外大局往往中夜起立眦裂泣下恨不能竭犬马以图报于万一近者被 命力疾来京仰蒙 召见训诲周详莫名钦感窃念人臣事君之道知无不言事变至利害甚巨敢不竭其缕缕为我 皇太后 皇上敬陈之中国自与外国通商以来门户洞开藩篱尽撤自古敌国外患未有如此之多且强也彼族遇事风生欺凌挟制一国有事各国圜窥而俄地横东西北与我壤界交错扼吭拊背尤为心腹之忧我以积弱不振不能不忍辱含垢遇事迁就不惜玉帛以解兵戎然而和难久恃财有尽期守此不变何以自立令论者动曰用兵矣窃谓用兵之道贵审敌情俄自欧洲起造铁路渐近浩罕又将由海参葳开铁路以达珲春此时之持满不发者非畏我兵力以铁路未成故也不出十年祸将不测日本一弹丸国耳其君臣师西洋之长技恃有铁路动逞螳螂之臂藐视中华亦遇事与我为难臣每私忧窃叹以为失今不图自强后虽欲图恐无及矣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中国幅员辽北边绵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又与各国共之画疆而守则防不胜防驰逐往来则鞭长莫及惟铁路一开则东西南北呼吸相通视敌所驱相机策应虽万里之遥数日可至虽百万之众一呼而集无征调仓皇之过无转输艰阻之虞且兵合则强兵分则弱以中国十八省计之兵非不多饷非不足然各省兵饷主于各省督抚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顾不暇征调饷兵无力承应虽 诏书切责无济缓急一国分为十八疆界也若铁路造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十八省合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将权俱在 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方今国计绌于防边民生困于厘卡各国通商争夺利权财赋日竭后患方殷如有铁路收费足以养兵则厘卡可以酌裁并无洋票通行之病裕 国便民之道无踰于此且俄人所以挟我日本所以轻我者皆以中国守一隅之见畏难苟安不能奋兴耳若一下造铁路之 诏显露自强之机则气势立振彼族闻之必先震惊不独俄约易成即日本窥伺之心亦可从此潜消本年李鸿章奏请沿海安设电线此亦军务之急需但电线须与铁路相辅而行省费既多看守亦易或者以铁路经费难筹无力办举为疑窃谓议集商股犹恐散漫难成今欲乘时立办莫如议借洋债洋债以济国用断断不可若以之开利源则归有着洋商乐于称贷 国家有所取偿息可从轻期可从缓且彼国惯修铁路之匠亦自愿能于 天朝此诚不可失之机会也查中国要道南路宜开二条一条由清江经山东一条由汉口经河南俱达京师北路宜由京师东通盛京西通甘肃惟工费浩繁急切未能并举拟请先修清江至京一路与本年议修之电线相表里此路经山东直隶地界最多或谓于民间坟墓庐舍有碍必多阻挠不知官道宽广铁路所经只占丈余之地于坟墓庐舍当不相妨即偶有牙错亦不难纡折以避臣昔年剿捻中原屡经各该省其地势民情固所稔知非敢为臆断也事关军国安危大计如蒙 俞允请 旨饬下总理衙门迅速议复若辗转迁延视为缓图将来俄局定后筑室道谋诚恐卧薪尝胆徒托空言则永无自强之日矣
天津等处试办铁路以便调兵军械疏总署王大臣
窃查铁路之议历有年所毁誉纷纭莫衷一是臣奕向亦习闻陈言尝持偏论自经前岁战事复亲历北洋海口始悉局外空谈与局中实济判然两途当与臣李鸿章臣善庆阅之际屡经讲求臣奕管理各国事务衙门见闻亲切思补时艰臣曾纪泽出使八年亲见西洋各国轮车铁路于调兵运饷利商便民诸大端为益甚多而于边疆之防务小民之生计实无危险窒碍之处近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于此事更加留意探询所闻相同现在公同酌核华洋规制自古不同铁路利益虽多若如外洋之地皆设纵横如织不惟经费难筹抑亦成何景象至调兵运械贵在便捷自当择要而图未可执一而论正商榷间据天津司道营员联衔禀称直隶海岸五七百里虽多浅滩沙碛然小舟可处处登岸轮船可以泊岸之处除大沽北塘两口外其山海关至洋河口一带沿岸百数十里无不水深浪大沽口距山海关约五百余里夏秋海滨水阻泥淖车日行不过二三十里且有旱道不通之处猝然有警深虞缓不济急且南北防营太远势难随机援应不得不择要害各宿重兵先据所必争之地以张 国家阃外之威然近畿海岸自大沽北塘迤北五百余里之间防营太少究嫌空虚如有铁路相通遇警则朝发夕至屯一路之兵可抵数路之用而养兵之费亦因之节省令开平矿务局于光绪七年创造铁路二十里复因兵船运煤不便复接造铁路六十里南抵蓟河边阎庄为止此即北塘至山海关中之路运兵必经之地若将此铁路南接至大沽北岸北接至山海关则提督周盛波所部盛军万人在此数十里间驰骋援应不啻数万人之用若虑工程浩大集赀不易请将阎庄至大沽北岸八十余里铁路先行接造再将由大沽至天津百余里之铁路逐渐兴办若能集百余万两自可分起告成津沽铁路办妥再将开平迤北至山海关之路接续筹办此事有关海防要工即或商股一时不能多集似应官为筹措并调兵勇帮同工作以期速成且北洋兵船用煤全恃开平矿产尤为水师命脉所系开平铁路若接至大沽北岸则出矿之煤半日可上兵船若将铁路由大沽接至天津商人运货最便可收取洋商运货之赀藉充养铁路之费如蒙 奏准拟归开平铁路公司一手经理以期价廉工省并请 奏派公正大员主持其事等情会前来臣等查该司道营员等所请由阎庄接修铁路至大沽北岸八十余里均在大沽北塘之后距海岸尚数十里实无危险之虑惟须筹出养铁路经费庶可持久所请由大沽至天津百余里之铁路逐渐兴造洵足为挹注良法于军旅商贾两有裨益平日藉资拱卫遇事便于援应即战阵偶不得力只须收回轮车拆断铁路埋伏火器自不虞其冲突臣等会同商酌拟请照依该司道营局各员所请举办仍交开平铁路公司一手经理并拟派奏留北洋差委前福建布政使沈葆靖署长芦盐运使直隶津海关道周馥督率官商妥为办理计今夏英德两国订造战舰可以来华臣奕明年当再赴海口与臣李鸿章编立海军第一枝即就便查看铁路如果合用无弊拟将京外开矿各处均次第仿照兴办
中国创造铁路利弊论格致书院课艺 代作
锺天纬
我 皇上御极之六年因与俄罗斯争伊犁之约海内戒严 诏起宿将于田间 垂询方略其时刘省三爵帅首上请开铁路一疏海内诵之而北洋李傅相覆奏亦深言其利乃刘云生参议方自出使日耳曼还朝抗疏力争而铁路之议遂罢间尝取其疏稿读之作而叹曰古所谓辩言乱政者其谓此欤夫刘公久历外洋其于铁路利弊当必深知确见孰知其言皆似是而非耶向尝设为问答以破其谬辱承明问谨胪举以对
或谓西洋铁路皆创自公司无关国帑并无同伙侵吞之虑中国商民无约伙为之者倘以官领之而招民股则近年百姓受欺于官屡矣谁肯复蹈其覆辙即网罗天下富室亦不足集西洋之巨赀此言似矣但考外洋铁路其初无不创自公司其后始有买归国家公用者若开办之始即归官办者或因军务急或因商务本稀而事又为不得不办之举国家始出帑金以营之然大半仍令公司包办而许以格外之利权若中国于官办一层非特力有未逮抑且百弊丛生无庸置喙惟商办一层虽亦难得人人用命事事核实然使如外洋公司之例总办由董事保举董事由各股东保举复派股东监之层层钳制事事秉公何致如他局之不振至于集股之法第一关键须由国家保利若干赢则归公亏则赔补此即官为保险也而又无论铁路贸易之赢缩必按期付利不爽各股分由各海关招募而每年即由海关官银号付息则人皆倚信而集赀自易矣再有不足始将铁路作抵而借洋债则洋人无不踊跃输金矣此本洋债之章程默寓股分之保险而实则隐合西洋之国债后有作者当不易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