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统编 - 第 230 页/共 287 页
西洋制造之精以汽学重学化学电学为本原人人用力格致实事求是斯其体也国家定例凡创一器者得报官核给凭单专享其利斯其用也夫开物成务之功如火轮舟车暨传电炼钢诸大端非一人一时智力所骤致必有集众能研绝学穷年累世始获变通尽利者其用费则虽斥私财贷巨债而不惜也其用力则虽积祖孙父子之创述而不倦也国家既给凭单之后凡购物之费大较制器价者什八创法价者什二故或有以窭人崛起或家财素裕因攻新艺而致贫困俄复富儗王侯者其君若相必从而宾异之旌以显爵如是则虽积数世之耗财竭智有所不惮矣中国则不然此一兴艺而彼效之此营一业而彼夺之往往有缔造者大受折阅摹袭者转获便利者矣而一二千年以来亦竟无一人研精阐微为斯民辟妙用为天下扩美利者此无他政权不足以鼓舞之也一镜于彼之所以得则知此之所以失矣西俗又有创一良法鬻于他人者则必先报其法于官官为核定其价卖者获价后概不訾省买者鸠资经营专其息余于初抵伦敦时见一美国之士潭思得然灯妙法因本国售价不高特赴英工部献其术工部为之核价英金三万五千镑未及五旬挈金如数以归评之者有定程购之者无疑志吁此其所以能率数十百万人之心思才力以窥造化之灵机而尚无穷期也
论中国工艺
德人阙名附
东方诸国工艺初兴机器亦渐推广迩来织纺之机器自泰西运往东方者日加多观时局则知天下兴衰又为一变其关系殊非轻也今年中日二国所用之纺纱机将不下二百万副初兴之势如此其盛试思中华之大人民之众若能各事殷勤弃旧从新广用机器则西国人不能无虑彼华人之进境正未可量纺纱机其已然者也又因银贱而金贵西工更难与东工争胜不独今日为然将来亦无不然也何也机器之用彼已植其根矣且闻中朝新定之例待创用机器之人纳税从轻然则机器不能不增盛于彼矣中国自有志振兴以来货价低落西国造货凡事从俭工人薪水亦大减勿谓东方振兴工艺不无大碍于西商也有占尾臣君着论中国新兴工艺与棉布厂之情形预料其将来之进止谓纺织之业必靠棉花棉花实中国之土产必无欠乏之患近扬子江口之地均属肥美极宜于栽植棉花现在棉田故不少然尚可增益无穷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中华棉花出口共重一百二十兆磅而运往日本者多又同年进口之棉纱共重一百四十兆磅多来自印度之孟买一千八百九十六年进口棉纱共重二百兆磅观其一出一入之巨数则知就地自纺其纱必有余利矣试将出口之花与入口之纱各一百二十兆磅而比较其价则差至六十万余磅约合华银四百万两则见每三十磅棉花获利银一两为工费与商本所同沾可谓厚利矣若中国能自将其棉纺为纱则可得之也去年中国由日本运来棉纱共重十二兆磅前年祗得二百五十万磅故去年比前年增多四五倍另由日本运来洋布手巾面巾之类亦不少然所增不如棉纱之多也凡此诸项皆足令华商起更变之念且华商之志在与各国争利而非在本国争利也至于煤铁与造船诸事未若棉布厂之兴盛故洋人久涎中国矿产而尚未得间然已知煤铁之矿之多也使掺权大吏稍知变更则矿务之兴必不逊于织造也日本土产远逊中国彼能自制火车自造轮船无待于外且煤矿虽薄而东方各处所用之煤均自彼出锡兰以东之地罕有用及英国之煤者也昔者东方所用之煤炭多来自澳洲今则鲜矣日煤之时价每墩三圆约值英金六丝零往者则值十二丝零六篇士因银价昔贵而今贱也若中国肯货其煤于各国固能出产无限而价亦可更廉于日本也若金银之值能久如今日则中国将能发卖其土产比天下万国尤廉不特日本已也日本之兴大有赖于银价之贱一千八百八十八年日本祗有纺纱机器一十一万三千副每年纺棉纱一十三兆磅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其纺纱机器增至八十八万三千副纺棉纱一百五十兆磅但约计已有一百二十五万副又查一千八百八十三年织绸棉布共为二十五兆码每码合华尺二尺四寸并无出口至八百九十三年织绸棉布增至六百零五兆码出口者得值三兆余镑又查一千八百八十六年其商务之出入合计值银八十六兆圆至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增至二百八十九兆圆以金价算之亦加倍于前可见日本之兴适当银价低落之时然则银价之贱正为彼国之益未见有害于彼也
中日近年制造情形考
英人阙名附
近日纺纱锭子织布机器出口至用银之国算至本年为止约有二兆锭子之多此事所关甚巨中国当纺织伊始所需锭子已伙以彼幅员之广生齿之繁素为白人所畏今若此异日更未可量其故由于金贵银贱昔日中国所用之纱布购自外洋以银价较金价耗折殊多一旦自设机器制造或可转绌为赢不然未必汲汲于是即有志兴造亦须俟诸异日今此事中国已植其基将来必有渐推渐广之势国家更薄其税敛以鼓励之现彼所出纱布夺我利权尚微即数年内或不致有碍商务如此巨业不能奏功于旦夕也譬如植木当其始枝叶未臻蕃衍然济以人力需以天时其茂盛实可预卜吾国倘因此时夺利尚微视为无足轻重之事则过矣驻札中国英领事哲美森论中国纺织并推其扩充之道谓中国出棉本多沿扬子江下流一带其土宜于值棉现虽未善其法以后考核精详所出必更繁盛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中国出口棉花一百二十兆磅大半运至日本而中国进口棉纱一百四十兆磅大半皆来自孟买此在一千八百九十五年至一千八百九十六年进口棉纱不止二百兆磅中国以棉易纱诚多往返之劳今归自纺其便可知出口棉花一百二十兆磅进口棉纱一百四十兆磅两数相较余利约有英金六十万磅以余利偿工价必有所羡故此事中国大可为也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中国向日本购运棉纱祗有二兆磅而去年多至十二兆磅所购布及手巾为数亦不甚少以此观之东方有振作之机矣中国纺织虽兴而煤铁制舰仍不若纺织之盛亦不准西人向内地开矿中国所产煤铁甚富因执政者短于智怯于心故开垦之法不讲而货终弃于地矣现在东方所用之煤皆出自日本锡兰以东用英国所出之煤者甚少即出自奥大利亚者亦不概见昔轮舶居民咸用奥大利亚之煤今利权为日本所夺日本煤每吨价银三圆合之现在镑价系英金六仙令合之以前镑价十二仙令六本士中国诚能广兴矿务较之日本其产更富其值更廉倘金贵银贱习以为常不特日本不能及即诸大国亦瞠乎后矣前十年日本振兴皆由银贱所致欧西金价甚贵购煤者皆向日本而日本因之获利一千八百八十八年日本祗有十一万三千锭子每年出棉纱十三兆镑一千八百九十五年有八十八万三千锭子至其机上织成之货若绸布等一千八百八十三年出有二十五兆码皆消于本国一千八百九十三年出有六百零五兆码其出口之货价值获三兆磅日本与外国通商一千八百八十六年进出口货值银八十六兆圆至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增至银二百八十九兆圆当此金贵银贱之时日本独深明用银之利所获甚巨亦可谓烛于先机矣
论日本宜以工业为国本
日人阙名附
日本自古以农为本一切财务咸资赖焉曩昔以锁国为主未交通西洋诸国之时即令人口增多或欲变更政治亦必取以为准的迨于今风气一开与地球各国互市贸易已非复前日可比然则当今之时观我国土之位置幅员之广狭人口之多寡又察人民生业之情形教育之优绌智识之长短以定是否宜维持前时之农本抑宜变更往日之旧观是为治国为政之要务也故标准一定则各种行政法令亦必由是而出请详论之一曰国土之位置及国民之秉性如何尝观我邦立国于东洋近接乎中土与西伯利亚又澳洲南洋诸岛印度等亦一苇可航此等诸地皆以农为业又东有美洲亦以务农著名凡环绕我邦者无非诸农业国然则采工业要之材料足擅此等诸地之利矣苟如此则不独补我所不给且足以防外货输进不特足防外货输进且将输出东南洋各口而犹有余也由是观之我国地势可谓天眷独隆矣我国工业要之材亦不为也现如国内所产出煤炭工业需用已销十中之八夫煤者西人所称为工业之父也然富饶若此比诸德法两国取煤以充外国工用则其利便与否固非可同日语也我国水力之利甚多西人称水为工业之母则利用各处悬瀑或装置水力电气足以大兴工业且台湾新隶版图工业要之材料增加更多则工业大兴何不利之有又观我国人民质性素裕工业之天才脑力眼力手力均慧敏巧捷故欧美称我邦工业为不可及如丹青诗歌音乐雕刻工艺等洵凌驾欧美之上矣虽工价不如中国朝鲜之廉贱比诸欧美工价则廉贱过之用廉贱工价制出各种工业物品以输出东南洋诸国则天锡美利足以制胜于海外贸易也由是观之日本位置民性似并以工业为本方为妥当二曰幅员及人口如何日本幅员不过仅十四万七千六百五十五方英里合算台湾新土地幅员一万三千三百方里亦不过十六万九百五十五英里然人口稠密实在比利时荷兰二国之下试即人数开列如左
国名 在一方英里内人口数 国名 在一方英里内人口数
俄罗斯 八十八 瑙威 九十五人
美国 百五人 土耳其 百四十三人
瑞典 百六十四人 希腊 五百十四人
中国 五百六十二人 葡萄牙 八百四十二人
丹麦 八百四十二人 奥大利亚匈牙利 千十人
瑞士 千七十四人 法兰西 千百九人
德意志 千三百九十三人 意大利 千六百三十四人
日本 千六百四十九人 荷兰 二千二百一人
比利时 三千二百四十人
日本版图狭小而所居人口如此之多倘谓国民以农为本遂乃改革农务变通耕作开拓未辟之地多费资本别改良图亦恐未能奏功也何则地力有穷收获有限我国幅员狭小多山川起伏之处欲以农为国本决非今日之事也人口逐岁月而增多故欲以收获养我人口亦不可得焉则安可以农为本哉世人或为说曰殖民于海外是国人所素视为贱业而不屑就则岂足以医土地人口不相当之一法哉三曰人民生意之程度如何国人生意程度日益长进维新之后大有改变由奢侈日增也文化既进其生意亦与之俱进可无论已何则生意之程度足以观人民之嗜好与期望如何而所谓人生之幸福者亦存于此间也凡人生嗜好与期望必由粗入精自微贱而至高尚故宜以人力补天工是以工业当益兴也工业者本补助天工加工于其粗以致精也我邦欲以弹丸黑子之地而伍于欧美诸强国间同享受文明之泽岂可不磨励工业以为国本哉四曰文明教育及人智进步如何我国今日文化之盛不许国人独以农为本业兀兀终年于农圃试观彼粗知时务之才果能守祖宗遗业处僻壤遐陬以从事于耕耘乎吾知必不能安居故土势必出就文明之地以谋有利之业也且夫国家所以教育人民者亦欲使邑无不学之人家无不学之子也故教育普洽渐被四方彼才俊子弟即不复蛰伏山泽之间与猿鹤为伍执耒锄以自足此亦一定之情也既知增殖财源舍旧谋新之有利谁则肯墨守故业乎且又有银行之设假借资本实便宜故工业之盛都鄙林立焉如造船业制铁局等无非工业观今日之现情实知将来大势所趋必以工业为富国之本也即我国气运亦方趋向于此也五曰与各国定条约如何夫我邦已与各国更订条约将于后三年施行按新立条约云外国人在我邦振兴工业与国民一体亦有专卖之特权夫国民智识学问虽日益长进至工业之发达未能无愧色于欧美之人吾恐施行新条约之日我邦利益或为彼所垄断也我国人动云利权绝不想到实利实益之事工业之关于实利实益非鲜少也则宜盛兴工业以杜塞外人利益垄断之渐矣即此数者观之我邦宜以工业为国本固不待赘言往年中日之役方罢国人佥曰宜增扩军备宜奖励事业今军备既有端绪而未见振兴事业岂非一大缺憾乎若夫造就工业学徒法及工业试验局工人护生法等吾将有所细论焉
美人论日本工艺
美人阙名附
日本之于工艺将来能造至若何地步能扩充至若何局面此固与其它可以辩驳之事相同故发为议论则意见各歧凡论之有类于是者本必登诸报中以供众览其所以必登者意在助启我英制造之人及机匠等使所出之器物可以适合东方之用场勿因不知该处现在情形致失其可得之利也日本之争赛商务后将作何景美国人之与此有关者大为议论而国之现行保护章程颇有偏利之处是故国人有谓日人之为此争赛者殆故意恐吓我工艺之人其意将使我公举某党而从其议耳或又谓此意即出自兰甘斯夏主金银党之人虑东方纱厂将侵夺其大宗生意故思莫妙于亦通用银庶使向来用银之国所得之格外利益亦将从此绝望距今未久美之工程局于官报中所登之事复经英国商务局照登数节甚有意味所宜细心研究者按其事为口铁斯所论述此人曾在日本目情形论中虽有数处与我意见未合然所述类皆实事殊无可疑伊首述日人之工艺善能改变显为指出凡供日人所用必不可缺而常藉求诸各国者今且所求渐少矣其自造之物技巧而器精溯从彼国维新之后其商民皆能考究于素有技能之国视彼所长之中每国择取一件必于己合用而有益者以是在瑞士取一件焉在瑞典国又取一件焉或求之于英者或选之于德者余如法美等国亦俱有所得而萃为效法之本且舍彼之无用而习彼之有益者其所弃之决亦犹所取之速也口君意谓日之工人竟无一不能其巧思敏悟诚为异即与以奇难之机器若时辰表也若传电器也皆能确如其式而成之虽无人为之指教亦能自悟其法无论习何法则仿何花样随其所学无不确合而极精工比诸天下无论何处之人尤为灵巧有此技能故其国之进步得以若是之速意彼不久即可列于制造最大之国矣考其工艺之善变正与三十余年之前其国政之更改如出一辙亦最有关于天下各国也其国中直至近时凡操制造之业者始不在家工作然细工之流百人中尚有九十五人虽至今犹工作于家中且与他国做工受值之人情形有异此非指工艺之厂而言也若此等厂工近来大有进步工价现亦大涨但较诸英国类是之工价尚有减焉从前在家做工之古法现既易用机器其古法宜即可废然老于手工者每泥古而拒今无论如何开导犹不肯离旧时织布之机打铁之墩也惟近时一辈之人已知机器有省工之益处独能猛省各处现皆设厂于纺纱织布犹多进境在机器工艺之中亦推广甚大四年以内俟新和约施行之后各国之人即可在日本畅作制造之生意届时各国商人之资本阅历定可振兴机器之工业而日本出产之数增加之速当亦较甚于今矣口君又述棉花工业开广之事余亦不复多赘惟撮其最要之总论录于兹其言曰日人之所用所衣者可冀自供其乏当在即矣食物所需更不待各国为之接济迨至彼时伊固非添买机器物料不可而需买之中尤以棉花及铁为最各国货物之销场大概不外乎此至销机器之市面仅不过一时耳再阅数年凡能省工夫之器具日人或尚采购惟伊现能自造机器此等机器不久亦将无求于各国矣
尚有极要之一事如日人专买一种机器仿其造法将来即可自供其用其仿造之禁至新约施行之后方能照办届时外国之派吞脱已见第十五册当可享保护之益而日人始不能仿造也口君所论固实在情形而半亦自抒其意见试举抛脱之言证之抛君所言各法欲使美之人民得以知此情节且谓日人现在各处商务皆踊跃异常但观官报中所载出口数目即可知矣因着为一表将一千八百八十五年及一千八百九十五年此两年中出口货物之最要几项列次于表以便核较极为醒目此表内皆银洋数目其式如左
一千八百八十五年
一千八百九十五年
织成之各种货物计五十一万一千九百九十元
计二十二兆十七万七千六百二十六元
同丝计十四兆四十七万三千三百九十五元
计五十兆九十二万八千四百四十元
同五谷及食物类计四兆五十一万四千八百四十三元
计十二兆七十二万三千七百七十一元
同五金货计二兆十一万二千九百九十七元
计六兆五十三万八千二百二十元
同药料硫磺樟脑亦在内计一兆八万九千五百十三元
计三兆七万八千三百五十七元
同书籍及纸张计十五万三十二元
计四十八万八千三百五十八元
同茶计六兆八十五万四千一百二十元
计八兆八十七万九千二百四十二元
同火柴计六万五百六十五元
计四兆六十七万七千八百六十一元
同草帽边未登记
计一兆三十八万七千四百六十三元
同铺地之席计九百三十五元
计三兆四十六万一千三百六十九元
同洋伞计一千七百六十五元
计七十三万五千二百七元
同磁器古玩及杂物计二兆七十八万六千八百七十六元
计十一兆六十二万四千七百一元
抛君首论推广棉货工业并参述己意诚宜照登之曰棉货工业将来必以日本及中国为首虽极少亦可供亚洲之销路就棉货生意而论英国必至落后而无一策可以补救有持金银并用可为挽救之说者要亦无济大及上海纱厂之既增多且速祇有数年阅历即可睹将来两处之中当于何处为最吾于物料价目逐细考察之后知必为日本而观其纺织数目之长进暨所织棉货之高低亦可知日本需用棉花分数必愈较多故日本公司船现有两家拟今年开行专走日之间其出口之棉布运至中国高丽者值价五十兆元若由此而迄于一千九百年则此数犹未足为多也抛君之论如是顾其意则以为日本倘制造绒货一如其制棉货则直可使欧洲及美国咸相惊异即曾谓日本于此不足为异之人亦将骇然诧绝如果奥大利有便宜之羊皮陆续可供日本之用则日人所为定能到斯地步观其棉货及所衣所戴各料物之情状即可知其于此等货物将来亦能与制造棉货及丝行一格式也抛君复引日本农商务次官之意见矣其意见云何以日人之敏悟为天下人所不能及直将思之可畏若果无实在情形为之表证则吾将谓其国人或故自夸张耳今乃知似此敏悟在日人诚为不乏即尝苛论夫日人者亦岂能指为无稽之言哉抛君又从而决之曰近时机器假使日人能全有之则天下之工业当于日本首屈一指云云此语似涉于推许过当然据所述之实情及核其实数殊足证日本争赛商务之事势固非似或人所云不足为异者也
论中国宜仿西学以重工艺
余前论农为工商之本是农为体而工商为用若以工商而论则工又为商之体而商仅为工之用耳泰西商务之兴皆导源于工其工技愈习而愈精则商自日增而日盛然则工艺之学乌可废哉天地生人无所偏倚官皆有五焉支皆有四焉是非西人之心思固灵于华人西人之精力固强于华人可知何以西人制造日出不穷而华人非但一无表见且不能葫芦依样分其利权西人每出一物好奇者争相购买迂拙者置之不问若以西人之巧不可阶断非华人之所能步武者不知巧拙之故非生之使然在习与不习耳中国素以工技为末艺故从无有多能博学之人孜孜焉专精一艺即或有之如陆子刚之治玉吕爱山之治金朱碧山之治银鲍天成之治犀赵良璧之治锡王小溪之治玛瑙蒋抱云之治铜濮仲谦之雕竹姜千里之嵌螺甸杨埙倭之雕漆王凤冈张鸣歧之治垆当世非不贵之重之然皆为玩好之物而且绝少传人苟以此种人之心思才力而从事于汽学光学化学电学以操御水御火御风御电之权衡安见不能夺造化之功凿混沌之窍哉且现在安见不有陆子刚吕爱山等聪颖之人哉惜乎中国视工技为末技未有人提倡之耳西人之工技日异月新虽无止境亦可谓登峰造极然皆非生而能之也事必由粗以及精学必由浅而及深当时美国将士弗兰克令着成格致二书呈于美国家欲创设格致学堂教习国中子弟并开公会每期聚集通人各抒所见相与讲论因而美国化学日有进境可与欧人并驾齐驱致制造货物之价值倍于土产近来日本商务蒸蒸日上国亦日渐富强其故亦专精于工艺西人每出一物日人必仿而造之初则仅销本国以塞漏卮继则渐渐推广非特中国竞销东洋货物即西人亦有转运之他国者可知日人之用心无微不至考日本技艺书院创设至今不过二十年设立大学院不过十余年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效也堂堂华夏地大物博人才众多而反远逊之是诚中国之耻也如耻之莫如师泰西之所长而夺其所恃仿设工艺学堂开艺术大会使民专力于工艺工艺一精非但机器枪炮布帛以及日用之物无购自外洋利源不至外溢安知西人不转喜中国之物而转运出洋则中国可收外洋之利惟开创办理亦非易易亦仿照西例英国当时特开艺术大会无论巨商小贾薄技片长苟有出乎其类者会主给以文凭其能造灵妙机器有益于人则即奏之朝廷奖其才艺准创者独享其利若干年另筹巨款为艺术奖赏度支之用或有家贫未能卒业者则资以经费助其成功夫设有学堂则工艺有师承设有大会则优劣可考试许其独享其利则人才易于鼓舞资以经费助其成功则事不致败于垂成立法之善蔑以加矣按西报纪一千八百四十六年至七十六年此三十年中各国出有新法工艺各相比较以见各国工艺之盛衰各国发出独造执照有数千者有数百数十者极多至一万数千者亦可见工艺之盛矣中国能仿而行之富强之基即在于此虽开创之时经费不易然收效于将来者亦奚止倍蓰哉则乌可以工艺轻而视之书此以冀当途之一采焉
书创兴艺学后
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四民固交相为用非士则天下不足以治非农则民生不能得食非工则器物无由而造非商则有无无自而通缺其一则如人之一身有耳而无目有口而无鼻有手而无足举动视听均有所不能矣故此士农工商四者当并重于天下初非有畸轻畸重于其间矣自后世进身之途专以文章于是朝廷之上皆秩然儒臣舍此不足以策名委质而士遂较农工商为重农工商之自视亦以为托业卑微不能与士抗而于工则尤以为贱役一若非质性愚蠢不为工匠者殊不知易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自古帝王如伏牺神农黄帝尧舜诸圣类皆操制作之权为民开物成务周礼冬官虽阙而考工一记迄今犹存精密周详足见三代盛时考究工艺之遗意周公制指南针张衡制仪器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古人心思之巧后世皆称美之然周公张衡诸葛亮数人者其智慧冠绝侪辈故出其所制亦无不精巧绝伦今以工匠为贱役而令性粗质鲁之人从事其际宜乎智创巧述之事日见其坏而无一新得之法俾天下得推为绝艺也前年国子监司业潘少司成衍桐奏请特开艺学一科 诏下诸臣会议维时风气尚未大开当轴诸公胶为成见以艺学为末务遂使良法美意托为虚言使尔时在 廷诸臣能知艺学一科实即古圣王制器尚象利物前民之遗意上覆 天听开此特科则必有多能博学之人以应斯选天下亦月犬知工艺之足以求仕进孜孜焉专精一艺以期用世而成名数年来岂无杰出之士创一新法制一新器足为天下之所不能及者惜乎衮衮诸公之见皆不及此也今者当世士大夫皆知崇尚西法足以强国而富民上下一心力图振作以泰西立国最重工商师其良法创办邮政铁路矿务纱厂银元诸商务而各直省又复设立各学堂以求实学而于艺事则犹未讲求于是金陵有人拟创劝工学堂招民间子弟入堂肄业延请西人之精于艺学者为教习购西国各式机器以备制造自金陵办起推之各处务使中国人民各习一艺国无废人得将外溢之利收回而国与民自无不足现虽经费尚未筹足而已志在必行泰西立国固以工商然工为体商为用工实居商之先是以商务之盛衰虽视物产之多寡而尤必视工艺之巧拙有工以翼商则拙者可巧粗者可精取彼之物而制造之我亦可以获利若有商无工纵使物产富饶而无人焉以善为之制则亦惟弃己之利资人之用而已安足以为谋富之道哉故泰西各国既设商务学堂复设工艺学堂诚以工艺之学先于商务而尤不能不有赖于读书若仅购备各式机器以便制造恐终身习之不能尽其巧必先将算法学习然后格致诸学亦不苦其深远而难穷而究机器之理然后各就所业神明变化每成一艺直能参造化之精金陵既已创设劝工学堂自必招集聪颖子弟学习一切艺事当日见其巧思层出矣英国伦敦有工匠学堂工技之成弟每不如其师于是令习工艺者先读工程专书研书算而后测量能准图绘能精成竹在胸新机日辟他日制成各物必极其良推而广之俾各处皆师其法劝学为工将见工艺之事日益精良而外洋各国之利当可逐渐收回矣国家富强之业不即基于此哉爰乐得而书其后
各省推广工局议
中国四民商居其末士食旧德农服先畴工用高曾之规矩商修族世之所鬻虽懋迁有无亦关国计然狃于习俗往往独重士而轻农工商则以士能应试为官故也厥后捐纳例开又于士之外兼重商或且商重于士而农工仍不逮焉则以商有余赀能捐职故也重商之人而不重商之事视西国之以商务为国务者殊矣虽重商而不重工不知工为商之原本视西国之以制造得官禄奖赏者又殊矣故虽幅员广地土膏腴而本富不兴末富亦绌通商以来一切利权类皆让西商垄断瞠焉在后势固然也查中国出洋货物向以茶丝为大宗近则各国皆能种茶西贡所产尤旺意法日本诸国亦皆产丝是以丝茶之利年一年势如江河之日下而不可复挽外洋货物运入中国洋药而外布为大宗质既洁而价又廉故华人皆喜用之其始不过漂白印花等数种近则机心愈巧生面益开花样既一一翻新布色亦独造即如马尾斜纹等布近从德国来者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令人目眩自通商五十年以来西国进口货多关税又少中国之银流入外洋一岁无虑数千万即如去岁上海一埠洋货无不价昂获利而洋布一业尤为利市三倍西商安得不富中国安得不贫揆厥由来盖由西人居华日久华人好新厌故之习知之已稔而其国之工人又复精心制造且西例凡有独出心裁创造一物可寔用者国家试之既确加以奖赏又必予之执照定其年期俾得独收其利逾期始准他人仿造他人亦不愿拾人唾余各思自造一物以牟荣利甚有深思远谋及身不成子若孙踵之数世而志不衰必期于成而后已是以西人制作日新固其国俗使然要亦在上者有以作兴而鼓舞之耳中国迩来关心商务思织布为民间本业亟求挽回利源李傅相遂于上海创建织布局经营数载制度皆备贫民藉之为业者以千百计不料天心莫测回禄为灾已成之规模化为焦土然近年销售畅旺固已足与西国洋布争长故傅相饬盛观察莅申收合余烬规复旧业东隅虽失桑榆可收行见壁垒一新精神复振直指顾间事耳上海得风气之先凡事兴建有成各省皆可次第仿办近日如鄂督张制军成算在胸熟筹大计始开大冶矿以裕国帑复设织布局以利民生荆襄武汉之间渐臻康阜不独齿革羽毛之利久擅于楚邦矣此外如福州素以制茶为业近因茶业日绌亦改为织布营生四川甘肃等省前闻各有织布织呢等局惟去此较远未有销货至申者粤省惠各民移家至省纺织俱用洋纱以织土布其利亦颇裕如故近日蚩蚩之氓抱布贸丝者恒向市肆发售或赴墟场趁集月犬此但民之自谋生计耳苟在上者因势利导加意振兴则家有机声民无失业不独比户可臻富庶且勤而不匮地方自无盗贼之虞前闻香港议政局曾议设织布厂有旷地数处可以设局兴办窃以为布厂若设于香港其利仍外洋布局若开于粤垣其利可归中土且闻粤友云省城近日土布流通民间用洋货渐少则粤人多知织布之利而外府之以织布为业者又所在多有若于省垣创设织布官局招募贫寒小户使之执业谋生或兼仿西法遣押轻犯作工赎罪则足国裕民通商惠工岂非一举而数善备耶其余各省闻风兴起或宜织布或宜织呢或宜缫丝或宜造纸以及开矿采苗等事无一不可次第举办权其便择其宜顺民情广利产如是而中国利权庶不为西国所夺焉敢以质诸今世之贤大吏
综纪西人技巧之事系之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