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 第 5 页/共 77 页

《尚书说》七卷 宋黄度撰。 明吕光洵与唐顺之校本。昭文张氏有旧抄本,经注皆大字,又有双行小注补注所未及。通志堂刊本改注为小字,而删其注中之注,不得为完书。脱文阙字更难枚举。张本乃千顷堂旧抄。 通志堂本。 今黄氏家塾刻本较通志堂为完善。 《五诰解》四卷 宋杨简撰。 《墨海金壶》本。 《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 宋袁燮撰。 《四库》本,亦从《永乐大典》录出。 《书集传》六卷 宋蔡沈撰。 明正统十二年刊《五经四书》本。内府邹季友《音释》最善。 宋元明刊本均载《小序》,唯近世坊本不载耳。《汇纂》亦载也。 咸丰丙辰祝同君刊正依统本精校。 同治五年望三益斋刊亦依正统本附《音释》精校。 明有嘉靖丙辰刊本。 明又有熊振宇、杨一鹗两刊。 道光戊子旌德朱琳立本斋刊本。阳湖孙氏有元坊刻本,改《集传》为《集注》,六卷作十卷。附邹氏《音释》,每句皆作小圈,读法或作连圈。黑口,巾箱本。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七字。 (近洪氏景刊元本。) 《尚书精义》五十卷 宋黄伦撰。 河南《新刊经苑》本。 余氏万春堂刊本。 《尚书详解》五十卷 宋陈经撰。 《四库》从汪如藻家抄本传抄。 聚珍板本。 《融堂书解》二十卷 宋钱时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杭缩本。 《洪范统一》一卷 宋赵善湘撰。 《函海》本。 《艺海珠尘》本。 《经苑》本。 《尚书要义》十七卷《序说》一卷。 宋魏了翁撰。 所佚七、八、九三卷,阮文达曾以抄本进呈。 宋本有“旷翁手识”一印,“山阴祁氏藏书”一印,“澹生堂经籍记”一印。明末祁彪佳所藏也。 鹤山诸经《要义》皆宋本,无别刻,剧可宝贵。 (苏州局本。) 《尚书集传或问》二卷 宋陈大猷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 陈氏《尚书东斋集传》十二卷宋刊本,禾中胡氏有之。《四库》未见。 《尚书详解》十三卷 宋胡士行撰。 通志堂本。 《尚书表注》二卷 宋金履祥撰。 通志堂本。 《金仁山全书》本。 昭文张氏有宋刊本,云金氏刊本未善。通志堂刊本亦有异同。何义门云,通志堂据元刊本。金有残阙,伊人以意补之。 有宋刻本,藏花山马氏及吴氏瓶花斋。 昭文张氏有顾伊人藏宋末元初刊本。不分卷,遇宋讳间有阙笔。板心有齐芳堂、存耕堂、章林书、阮讷斋等氏。 《金仁山书说》全载《通鉴》前编中。昭文张氏有旧抄《尚书金氏注》残本,较之《表注》甚详,惜其不全,而不知其全固在也。考金氏《书说》,当于《通鉴》前编求之。学者不可不知。 湘潭袁芳英漱六有宋刊单《孔传》本,书匡上下甚宽大,全录金氏《表注》,芳英以为仁山手批。 《书纂言》四卷 元吴澄撰。 正德辛巳刊本。嘉靖己酉顾应祥据以刊于滇中。 通志堂本。 《尚书集传纂疏》六卷 元陈栎撰。 通志堂本。 此书与董鼎辑录大同小异。 昭文张氏有元泰定丁卯梅溪书院刊本,旧藏汲古阁。蔡氏序后有木记。 明淡生堂祁氏旧抄本,附《书序纂疏》一卷。 《读书丛说》六卷 元许谦撰。 《四库》著录从吴玉墀家本传抄,第二卷中脱四页,第三卷中脱二页,第五卷、第六卷各脱四页。 元至正六年刊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学海类编》本。 《尚书辑录纂注》六卷 元董鼎撰。 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版页十行,行大字二十,小字二十四。多《书序纂注》一卷。 通志堂本。 《尚书通考》十卷 元黄镇成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元天历刊残本,云通志堂刻卷一阙两页,卷四阙一页。 《书蔡传旁通》六卷 元陈师凯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至正乙酉崇化余志安勤有堂书坊刊本。有余氏印行木记,乃卢佳威丘集后先旧藏。 《读书管见》二卷 元王充耘撰。 通志堂本。 梅鹗《跋》称“是书得之西皋黄氏,写者草草,其末尤甚。” 《书义断法》六卷 元陈悦道撰。 《四库》依抄本。 《尚书纂传》四十六卷 元王天与撰。 通志堂本。 元至大刊本, 《尚书蔡传音释》六卷《序》一卷附《尚书纂图》 元邹季友撰。 明刊本。 《天禄后目》有元至正刊邹氏《音释》本。云:季友,邹近仁字,鄱阳人杨简弟子也。昭文张氏亦有元至正刊本。按季友字晋昭,近仁乃其大父。《天禄后目》所刊大误。 高均儒有明司礼监刊本亦佳。 《尚书句解》十三卷 元朱祖义撰。 通志堂本。 何云,《六经》皆有《句解》,不过节旧注,并无心得之义。 《书传会选》六卷 明刘三吾等奉敕撰。 明官刊本。 明味经堂刊本。 《书传大全》十卷 明胡广等奉敕撰。 明官刊本。 诗庾阁本。 《书传集解》十二卷 明黄谏撰。《经义考》作《书传集义》,云未见。张氏《爱日精庐藏书志》有此书,稍有缺佚。 钱唐丁丙有此书残本,是汲古阁旧藏。刊印极精,盖即张氏本也。张《目》云,以唐宋金元诸儒说附《传》下,间下己意,订正不少。所载书说,今已失传者,四十馀家。大抵引先儒之说十之七,下己说十之三。每卷首末俱有项氏万卷堂图籍印,又汲古阁毛氏家藏三印。 是书《千顷堂书目》有而《明史》失收。 《尚书考异》六卷 明梅鷟撰。 《平津馆丛书》六卷。 道光五年旌德朱琳立本斋 刊本。 《尚书疑义》六卷 明乌明衡撰。 《四库》据天一阁抄本。 《尚书日记》十六卷 明王樵撰。 明刊《尚书日记》未定本有二。 又有《书帷别记》刊本。樵晚年增删《日记》,又以《别记》并入,成此十六卷。 万历乙未刊。 崇祯五年庄继光重刊。 《尚书砭蔡编》一卷 明袁仁撰。 明原刊。 《学海类编》本题《尚书蔡传考误》。 瓶花斋 写本。 《尚书疏衍》四卷 明陈第撰。 《四库》依开万楼抄本。 《陈一斋全书》刊本。 《尚书注考》一卷 明陈泰交撰。 《四库》依瓶花斋抄本。 《洪范明义》四卷 名黄道周撰。 石斋九种本。 《日讲书经解义》十三卷 康熙十九年大学士库勒纳等奉敕编。 康熙中内府刊本。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四卷 康熙六十年大学士王顼龄等奉敕撰。 雍正中内府刊本。 各省覆刊本。 《书经稗疏》 四卷 国朝王夫之撰。 《昭代丛书》癸集本。 湘潭刊《船山遗书》本。 湘乡刊《船山遗书》本。 《古文尚书疏证》八卷 国朝阎若璩撰。 乾隆乙丑刊本。 此书有胡渭过 刊本无之。 又武亿刊本。 吴氏刊本。 《古文尚书冤词》八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尚书埤传》十七卷 国朝朱鹤龄撰。 康熙刊本。 《禹贡长笺》二十卷 国朝朱鹤龄撰。 刊本。 《禹贡锥指》二十卷《图》一卷 国朝胡渭撰。 康熙中漱六轩刊本。 阮刻《经解》本。 《洪范正论》五卷 国朝胡渭撰。 康熙刊本。 《尚书解义》一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榕村又别有《洪范说》一卷。 《尚书识馀》二十五卷 国朝徐秉义撰。 钞本。 《书经衷论》四卷 国朝张英撰。 《张文端全集》本。 《尚书质疑》 卷 国朝顾栋高撰。隐括大意为若干篇,盖其进呈稿本。近乃刻行。 《尚书地理今释》 国朝蒋廷锡撰。 借月山房汇钞本。 泽古堂丛钞本。 指海本。三书皆一板,易主而易名。 阮刻《经解》本。 《尚书考辨》四卷 国朝宋鉴撰。鉴字半塘,安邑人,官广东南雄府通判。嘉庆四年刊。卷一《今文古文考辨》,卷二《真古文尚书三十一篇考辨》,卷三、四《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考辨》。 《尚书后案》三十卷 国朝王鸣盛撰。草创于乙丑,成于己亥。凡三十五卷。 王氏元刻本。 阮刊《经解》本。 《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附二卷 国朝江声撰。其自写刊之本,经、注、疏皆用篆文。 阮刻《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