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 第 9 页/共 77 页
《儒行集传》二卷
明黄道周撰。
《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
是编为圣祖仁皇帝讲筵旧稿,未及成帙。乾隆元年,始诏儒臣排纂颁行。 内府刊本。
《钦定礼记义疏》八十二卷
乾隆十三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各省覆本。
《深衣考》一卷
国朝黄宗羲撰。 《四库》依瓶花斋抄本。 泽古斋本。 借月本。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三十八卷
国朝纳喇性德撰。 通志堂本。 此书本嘉兴陆元辅撰。 见《陆清献日记》及《方望溪集》。
《礼记述注》二十八卷
国朝李光坡撰。 乾隆三十三年刊。
《礼记析疑》四十六卷
国朝芳苞撰。 《望溪全书》本。 任启运《钓台全书》有《礼记章句》十卷。 《四库》入《存目》。
《檀弓疑问》一卷
国朝邵泰衢撰。 与其《史记疑问》合刊。
《礼记训义择言》八卷
国朝江永撰。 乾隆辛亥刊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续礼记集说》一百卷
国朝杭世骏辑编,依卫湜例。 昭文张氏有抄本。 同治丁卯在浙见两抄本。 大宗兴修《三礼》,凡宋元说《礼》之书见《永乐大典》者悉录出。又上溯汉魏,下迄国朝,一百八十馀家,裒以续卫氏书,务取其别具新义,不袭陈言者。
《深衣考误》一卷
国朝江永撰。 阮氏《经解》本。
附录
《大戴礼记》十三卷
汉戴德撰。 聚珍本。 《汉魏丛书》本。 雅雨堂本。 孔广森重校注。 又王聘珍解诂本。 嘉定汪照《解诂》十三卷。 《附录》一卷。 王昶序。 阮元《曾子注释》。 《天禄后目》有宋刊《大戴礼记》三部。 元刘廷翰有注、无注两本。 今摆本、卢本、孔本皆佳。 明方本、蔡本,国朝高安本尚可取。 明袁褧翻刻本为最善。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后有“嘉靖癸巳袁氏嘉趣堂重雕”一行,孔广森云,宋本即此。 明屠本、钟本、朱养纯本及何氏、程氏、《汉魏丛书》本皆劣。 (明崇祯间沈泰本。)
《夏小正戴氏传》四卷
宋傅崧卿撰。 通志堂本。 明袁褧本。 士礼居重刊袁本。 黄氏又附刻顾凤藻《夏小正经传集解》本。 经训堂有《校刊考注》本。 又庄述祖《考释》本。 又洪震煊《义疏》本。 卢抱经云,此书明王廷相、杨慎皆有纂辑。 明顾起经有《夏小正补解据录》一卷。 金屦祥注一卷。宋有抄本。 (元至大元年重删宋本。有元刘庭干本,未知即是其本否。)
右礼类《礼记》之属
《三礼图集注》二十卷
宋聂崇义撰。 《四库》以钱曾藏影宋本传钞。 通志堂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三部。 宋本图自图一页,注自注一页。 通志堂缩注于图下,失宋本之旧。
《三礼图》四卷
明刘绩撰。 《四库》依曝书亭抄本。 国朝孙星衍有《三礼图》三卷。
《学礼质疑》二卷
国朝万斯大撰。 《经学五书》本。 阮氏《经解》本。
《读礼志疑》六卷
国朝陆陇其撰。 有单刊本。 《学海类编》本十二卷。 《书三味斋丛书》本。 张清恪公刊本。
《郊社禘祫问》一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艺海珠尘》本。
《禘说》二卷
国朝惠栋撰。 经训堂刊。
《参读礼志疑》二卷
国朝汪绂撰。 栖碧山房刊本。
右礼类《三礼总义》
《礼书》一百五十卷
宋程祥道撰。 明南监有元至正丁亥刊本。 宋刊本每页二十行,行二十二字。 明张溥盛顺本。 嘉庆甲子明郭氏刊本。
《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续》二十九卷。
宋朱子撰。 今通行者吕氏宝诰堂刊本,中多脱字,以意填补。 乾隆中有梁万方改订本,甚劣。 《四库》入《存目》。 宋有嘉定丁丑刊大字本。 《天禄后目》有元刊本。 明有正统刊本。 昭文张氏有影元抄本。 《续通解》于漫缺者皆空之。
《礼书纲目》八十五卷
国朝江永撰。 嘉庆庚午刊本。
《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
国朝秦蕙田撰。 乾隆刊本。 郘亭有秦文公朱校初印样本,绝佳。是张廷济叔未旧藏。
右礼类《通礼》之属
《书仪》十卷
宋司马光撰。 雍正癸卯汪亮采仿宋刊。 同治七年江苏书局覆汪本。 学津本。 《天禄后目》有宋绍熙三年刊本。
明刊本。
《家礼》五卷附一卷
宋朱熹撰。 汲古阁有宋刊本杨复注,与今世行本不同。 明仿宋录一卷,石门吕氏刊本。 元刊本《纂图集注》十卷。 刘垓孙增注。 刘璋补注。 昭文张氏有《纂图集注文公家礼》十卷,题杨复附注,刘垓增注。即钱尊王家物。 张氏又有影宋刊本十卷。 邓钟岳仿宋本。 康熙辛巳汪氏刊本。 明邱文庄刊本,多所更定,非原书。八卷。 (近洪氏刊宋本。)
《五服图解》一卷
元龚端礼撰。礼字仁夫,嘉兴人。绛云、述古两《书目》皆载之。《经义考》云未见。端礼祖颐正,常著服图。渊源有自 。端礼又复精勤参考,阅十载而后成其书。其例以五服列五门,每门列男女、已未成人之科,分正、加、降、义四等之服,划图分章,展卷釐然,颇足为参考礼制之助。当元泰定元年,嘉兴路呈此书于江浙行省,移咨中书省。有至治间刊本。 阮氏曾依写进呈。
《泰泉乡礼》七卷
明黄佐撰。 道光辛巳香山黄氏刊本。 钱塘费丙章刊本。 两广总督祁刊本。
《朱子礼纂》五卷
国朝李光地编。 《榕村全书》本。
《辨定祭礼通俗谱》五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右礼类《杂礼书》之属
经部五
春秋类
单《左氏》古经有段氏经韵楼校庆元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左传》,无注,二十卷。 单《左氏集解》有武英殿仿宋相台本。 明代翻岳板凡四本。 又《汪氏丛书》本。 吴兴严氏藏有南宋不全本四卷。 吴门黄氏所藏宋刊本,一为大字,一为小字,巾箱本最佳。 又有宋岳氏本。 淳熙种德堂小字本。 明永怀堂本。 姚培谦刊《杜注》,节附《疏》及顾氏《补正》,亦便课蒙,亦有误。 (王伯厚有《春秋左注》十二卷。抱经堂抄本在小山堂。周香岩有段玉裁余本、王本及宋本《释文》,《御览》、《正义》参校并增补。)
《春秋左传正义》三十六卷
周左丘明撰,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钱氏《养心录》称吴门朱文游家有宋刊《春秋正义》二十六卷,疑即阮氏《校勘记》所据。云宋庆元间,吴兴沈中宾刊本三十六卷也。 又有南宋刊本释音注疏六十卷,有明正德修补之页。此后,闽、监、毛本皆分为六十卷。 《爱日精庐藏书志》《春秋左传正义》三十六卷,临金坛段氏校宋庆元本。段略跋云,此书淳化庚寅官本,庆元庚申摹刻者也。凡宋本佳处,此本尽有。今日所存宋本,未能善于此,乃滋兰室朱文游物。陈芳琳借校一部,嘉庆壬戌,余借诸令嗣,命长孙美中细意临校。 文游名奂,藏书最精。 淳熙种德堂小字本,每页二十行,行大字十八,小字廿二。末卷尾有楷书木记云:“依监本写作大字,附以《释文》,兼列图表。淳熙柔兆涒滩闽山阮仲猷刊。”则三年丙申也。 《天禄后目》有北宋刻《集解》本三十卷,不附《音义》。自序后连卷一,不另篇。阙笔极谨严。如桓二年“珽”字,诸书从未见避。各本误字,一一无误。如昭二十年“赐北宫喜谥”,杜注“皆死而赐谥及墓田传终言之”,无“未”字“而”字,以为稀世之珍,非相台岳氏及诸宋本可及。 有宋刊本四部。 又宋刊附《释文》麻沙本二部。 又元刊巾箱本一部。 又明翻宋本一部。其所收宋本《集解》,已有七部,即彭文勤《读书跋尾》所记。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
周公羊高传述,其玄孙寿及胡毋子都录为书。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天禄后目》宋本卷首有景德二年六月黑口本,每页二十行,行十七字。 十行本、闽本皆不题撰、注、疏人姓名。徐彦作《公羊疏》,不见《唐志》。北监本始依《崇文总目》作徐彦疏。张氏志《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十二卷,临何氏校余仁仲本后,有经、传注、音义字数三行,“余仁仲刊于家塾”一行。上方临惠氏评阅语。蜀大字校经注三卷,元板校疏,宋板官本校经注。全。唐石经校经。 单何氏《解诂》有汪氏问礼堂仿宋绍熙辛亥刊本十二卷,宋刊《公羊注》余仁仲本也。 同治二年,邵阳魏彦获其板于上海,补《校勘记》一卷刊附以行。今板归金陵书局,每页二十二行 ,行大字十九,小字双行二十七。
《春秋穀梁传疏》二十卷
周穀梁赤所述,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阮氏《校勘记》《公羊》、《穀梁》注、疏,皆据何义门之弟煌依宋元诸刻精校本。 又有不全影宋单疏,为明李中麓家抄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疏》二十二卷二部。 宋板每半页十行,行大字十八字,小字二十三字。今归袁芳瑛漱六家。 惠氏校宋余仁仲本《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每页二十三行,行大字十九,小字双行,行二十七。 又有建安余氏万卷堂刊本,与《公羊》同。卷末有经、传注、音义字数三行,及“国学进士余仁仲、刘子庚”等题名五行。 又余氏万卷堂藏书木记见张氏志。 张金吾又有李中麓藏抄《穀梁疏》七卷,虽阙误不少,而远胜今本,为《校勘记》未采亦多。
《春秋穀梁传注》二十卷
宋余氏万卷堂本。 光绪八年遵义黎星使得之日本东京,即据以重刊,极为精雅。
《箴膏肓》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
汉郑玄撰 。 《汉魏丛书》本。 《艺海珠尘》本。 问经堂本。 孔广森集本。 郑学本。 武亿王秀复重定本。 武进庄述祖辑本。 《箴膏肓》二十八条,《起废疾》三十八条,《发墨守》五条。
《春秋集传纂例》十卷
唐陆淳撰。 明刊本。 康熙中龚氏《玉玲珑阁丛刻》本。并下二种。 乾隆中刊本。 《经苑》本。 金泰初三年刊本。 延祐五年,集贤学士克酬言,唐陆淳所著《春秋纂例》、《辨疑》、《微旨》三书,请令江西行省锓梓。 蜀有小字本。 张金吾有旧抄本。 (元有平阳府刊本。)
《春秋释例》十五卷
晋杜预撰。 聚珍本。 闽覆本。 岱南阁本。 孙氏重校本。 嘉庆二年庄氏本。 孔氏微波榭刻《杜氏地名》一卷,《长历》一卷。 扫叶山房重刊本。
《春秋微旨》三卷
唐陆淳撰。 玉玲珑阁本。 《学海类编》本。 《学津讨原》本。 海昌陈氏养和堂刊巾箱本。 《经苑》本。 袁桷有皇祐间汴本。
《春秋集传辨疑》十卷
唐陆淳撰。 明嘉靖乙未刊本。 海昌陈氏养和堂刊巾箱本。 汪文藻刊小字本。 玉玲珑阁本。 (以上四种并有《古经解汇函》本 。)
《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
蜀冯继光撰。 宋岳珂重编。 通志堂本。 武英殿岳本。 列杜解前,明刊岳本同。下《年表》亦然。 宋淳熙中阮氏种德堂十行小字本附《集解》前。 嘉靖翻刊种德堂本附《集解》后。与通志堂本多异。 绛云楼藏宋板,白纸初印。今在苏城胡心耘家。 (明刊本,无锡华察题跋《天一目》。)
《春秋年表》一卷
不著撰人。 通志堂本。 岳本翻刊。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
宋孙复撰。 通志堂本。 吴兔床有影宋抄本。
《春秋皇纲论》五卷
宋王皙撰。 通志堂本。
《春秋权衡》十七卷
宋刘敞撰。 通志堂本。 《三刘全集》本。 又有单刻本。 吕鹤田有宋刊《权衡》、《意林》二书纸板,甚宽大。《权衡》半页十三行,《意林》半页十二行,行皆十二字。 虞集《送刘叔熙序》云,《意林》及此书刻本在学宫。是二书有元刻本。
《春秋传》十五卷
宋刘敞撰。 通志堂本。 《三刘全集》本。 又单刻本。 有宋刻本。 内府所藏写本。
《春秋意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