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70 页/共 381 页

一卷   未见   太仓州志龚持宪字行素州学生   陈氏【中州】易意   未见   括苍彚纪陈中州字洛夫青田人庐江教谕   顾氏【起经】易呓语   佚   严绳孙曰顾起经字长济无锡人荣僖公可学嗣子以国子生谒选除广东盐课司副提举兼署市舶所撰著甚多凡六十八部共四百余卷   袁氏【仁】大易心法   未见   仁自序曰天壤间品物流形新新非故靡一时无易也学者仰而观俯而察逺而稽近而取孰非易理哉若必挟策玩爻寻文索象则其于易也浅矣吾祖吾父世精易演吉凶谈休咎时时中窽俗人心异口哗之然而非其至也至者乃在神防机手握造化终身用易而天地鬼神有不能测不能违焉宋儒谈易谓有交易变易之义而以隂阳爻象当之陋矣大父尝语余曰养吾之真任彼之假守吾之正砺彼之邪而交相化焉此交易之义也凶者转而为吉咎者转而为祥此变易之义也是故易者圣人有忧患而作君子履之讵可一日废哉余自十五受易取先世遗文熟究之茫然若秦越之不相识也二十而仅逹其词又十年始通其意偶有所得笔记之嵗乆成帙命之曰大易心法巵言靡当诠叙无伦而蠡测管窥时有至者如曰善易者不言易则主臣不敏皇恐死矣   李氏【逢期】易经随笔   三卷   存   按易经随笔三卷晋江李逢期维征撰从孙伯元仲元叔元校而刋行之其论杂卦传大过以下卦不反对谓大过与頥一为四阳在内二隂在外一为四隂在内二阳在外与坎离中孚小过同皆两卦对待而相反者其义则一颠一正亦相反也姤与夬渐与归妹既济与未济皆以一卦反覆而成两卦者其义则柔遇刚与刚决柔反女之终与女之待反定与穷反盖此八卦虽不反对而反对之义未尝不存若以为错简则女之终男之穷又似交互之辞而归妹为震兑合体之卦未济为离坎合体之卦亦颇相反似非误者要之圣人读易至于韦编三絶见得易道无穷分看合看横看直看方看圆看序看错看莫不各有至理存焉圣人固觉其意味之深长不以一定求之读易者诚得其意则亦不必妄生议论也其辞颇辨伯元兄弟皆万厯中举人   甯氏【威】易象四编   未见   黄虞稷曰威衡阳布衣讲学学者称太虚先生   任氏【庆云】易略   二卷   易图集览   一卷   俱未见   邓氏【韨】易解   一卷   未见   黄虞稷曰韨常熟人   王氏【梦麟】北山读易记   十卷   未见   黄虞稷曰梦麟字维振闽县人官广西桂林通判   洪氏【受】易经从正录   未见   高兆曰受同安人嘉靖乙丑以贡歴国子助教终防州府通判   金氏【隆】图书定则   七卷   图书易指   一卷   俱未见   阮氏【琳】图书纪愚   未见   黄虞稷曰莆田人官教谕   屠氏【本畯】卦玩【或作卦疏】   二卷   未见   陈子龙曰本畯字田叔鄞县人尚书大山之子以父任官太常典簿官至运使   方氏【社昌】周易指要   三卷   存   子时化序曰先髙祖居贞先生于盛明之始崛起新安虽高不仕徳孚于乡先君初庵先生复以真儒名世然四世矣遗籍仅存易指要在尘埃中先君以付时化遗命曰吾学易无常师汝亦不必泥一法时化泣而受焉顾汨没于制举扞格于传注比年始渐知所疑出故牍阅之有味其言如有寤者化乃幡然曰先人固命我矣此一书也岂非翕受证入之基乎遂题而识之以自朂焉   任氏【经】易学归趣   二卷   未见   陈氏【林】周易图   一卷   未见   张氏【燧】易筏   六卷   未见   郑氏【圭】易臆   三卷   未见   祁承曰圭字孔肩钱塘人   王氏【应遴】易賸   六卷   未见   姜氏【玉洁】图学浅见   一卷   未见   黄虞稷曰剑州人   黄氏【懋策】大易牀头私录   未见   王氏【镃】易象寳鉴   佚   王圻曰镃池州人官中书舍人兼侍讲   张氏【文选】易经讲义   佚   朱氏【质】易説举要   佚   胡氏【説】易説   佚   郑氏【思】易説   佚   倪氏【元】易説   佚   陈氏【允士】易集注   佚   徐氏【琦】周易发防   佚   李氏【直方】易象数解   佚   李氏【犍】易説   佚   王圻曰李犍昭信人官国子博士   以上十部见续文献通考   郭氏【澹】周易理数通考   二卷   未见   张氏【其湜】易卦类选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