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360 页/共 381 页
公羊敢子
公羊夀
戴宏曰夀乃共弟子胡母子都着于竹帛
子思弟子
费惠公
子思门人
孟子轲字子居【一作车】宋元丰中赠邹国公元至顺中赠亚圣公
按史记孟子列传受业子思之门人而王劭疑人字为衍文韩退之亦云孟子学子思盖本赵岐孔鲋之説也详见孟子部
孟子弟子
乐正克宋政和中赠利国侯
赵岐曰孟子弟子为鲁臣
万章宋赠博兴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公孙丑宋赠夀光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浩生【亦作告】不害宋赠东阿伯
赵岐曰齐人
孟仲子宋赠新蔡伯
赵岐曰孟子之从昆弟从学于孟子者也
陈臻宋赠蓬莱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充虞宋赠昌乐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屋庐连宋赠奉符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徐辟宋赠仙源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陈代宋赠沂水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彭更宋赠雷泽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公都子宋赠平阴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咸邱防宋赠须城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高子宋赠泗水伯
赵岐曰齐人尝学于孟子
桃应宋赠胶水伯
赵岐曰孟子弟子
盆成括宋赠莱阳伯
孙奭曰盆成括尝学于孟子
滕更
赵岐曰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
按赵岐注孟子以季孙子叔二子为孟子弟子季孙知孟子意不欲而心欲使孟子就之故曰异哉弟子之所闻也子叔心疑惑之亦以为可就之矣孙宣公奭犹因其説故政和五年从太常议赠季孙丰城伯子叔乘阳伯自朱子集注出乃使非之世莫有从赵氏之説者矣吴立夫氏撰孟子弟子列传书虽不传序称一十九人则未尝依朱子去季孙子叔二人益以滕更适合十九人之数攷尽心篇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赵岐注滕更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也其为弟子甚明不知宋太常之议何独赠爵不及有不可解者至于史记索隐以公明高为孟子弟子而广韵注谓离娄为孟子门人无稽之言君子不信又广韵注诠邱字引孟子齐有曼邱不择今七篇无其文弟子与其不谓之弟子与吾不得而知之矣
又按班氏古今人表孟子居第二等其弟子公孙丑居第三等万章乐正子告子高子居第四等徐子居第五等余不与焉
经义考卷二百八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八十三
翰林院检讨朱彞尊撰
承师【三】
易
田何
史记孔子弟子传孔子传易于商瞿瞿传楚人馯臂子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防防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
汉书儒林传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
按史记汉书所载授受不同姓名亦异未知孰是荀氏汉纪陆氏释文序录并同汉书
田何弟子
东武王同子中
洛阳周王孙
将军梁丁寛子襄
齐服生
梁项生
王同弟子
太中大夫淄川杨何叔元
城阳相齐即墨成
太子门大夫广川孟但
鲁周霸
莒衡胡
齐相临淄主父偃
周王孙弟子
将军梁丁寛子襄
丁寛弟子
砀田王孙【汉纪砀作槐里】
杨何弟子
太史公司马谈
太中大夫京房【汉书注别一京房非焦延夀弟子】田王孙弟子
博士沛施讐长卿
曲台署长兰陵孟喜长卿
少府琅邪梁邱贺长翁【本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后更事田王孙】施讐弟子
黄门郎琅邪梁邱临
安昌侯河内张禹子文
会稽太守琅邪鲁伯
张禹弟子
大司空长平侯淮阳彭宣子佩
少府沛戴崇子平
鲁伯弟子
常山太守太山毛莫如少路
琅邪邴丹曼容
治施氏易
沛人戴宾【平帝时人】
骑都尉东昏刘昆桓公【戴宾弟子】子宗正轶君文徴士梓潼景鸾汉伯
孟喜弟子
兰陵白光少子
沛翟牧子兄
司校尉魏郡盖寛饶次公
蜀人赵宾
小黄令梁焦延夀赣
按赵宾焦延夀虽云受易于喜喜虽名宾后不肯仞翟白皆不肯以延夀易即孟氏学刘向亦以焦得隐士之説盖汉儒恪守师説持论之严若此
治孟氏易
太山都尉防夏恭敬公
大鸿胪育阳洼丹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