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362 页/共 381 页
尚书左丞北海张逸【见郑别传】
冷刚
田琼
炅模
焦乔
王权
鲍遗
陈铿
崇精【以上见郑志】
治郑氏易
蜀大长秋南阳许慈仁笃
晋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临颍荀崧景猷
豫章太守顺阳范寗武子
从事中郎上党续咸孝宗【以上晋书】
处士广武周续之道祖【范寗弟子】
南齐开府仪同三司领中书监琅邪王俭仲寳散骑常侍吴郡陆澄彦深【以上南史】
魏秘书令泥阳梁祚
处士华阴徐遵明子判
北齐国子博士范阳卢景裕仲孺
清河崔瑾【以上二人遵明弟子】
国子博士河闲权会正理
郭茂【以上二人景裕弟子】
周子易
按周子之易通书是也故又名易通若夫太极一图远本道书图南陈氏从而演之为圜者四位五行其中自下而上初一曰牝之门次二曰链精化气链气化神次三五行定位曰五气朝元次四阴阳配合曰取坎塡离上曰錬神还虚复归无极故谓之无极图乃方士修链之术耳当时曾刋于华山石壁相传图南受之吕嵒嵒受之钟离权权得其説于魏伯阳伯阳闻其旨于河上公在道家未尝诩为千圣不传之秘也周子取而转易之亦为圜者四位五行其中自上而下上曰无极而太极次二阴阳配合曰阳动阴静次三五行定位曰五行各一其性次四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下曰化生万物更名之曰太极图仍不没无极之旨攷之二程子全书无一语及是图盖明道伊川年十四五时一见元公之后未尝再遇则手授是图之説实出于附会梭山陆氏谓太极图説与通书不类疑非周子所为本爱惜周子之言也不然必欲实其説以华山刋石之图阴用其言乃尊为圣门要旨遂疑周子私淑于图南其可哉
邵子易
陈抟授易图于种放放授许坚穆修坚授李处约处约授范谔昌谔昌授刘牧牧授李之才之才授邵雍【象数钩深图】
按伏羲文王孔子三圣人之易一而已矣至康节邵子原本华山道士陈抟之学画为先天八卦横圆方图而证以天地定位一节文谓是伏羲之易又画后天八卦图而证以帝出乎震一节文谓是文王之易于是易乃析为二伏羲文王各受其一而孔子十翼可置而不讲矣攷抟所授止曰龙图其后李溉则有卦气一图李挺之则有卦变反对六十四卦相生二图范谔昌则有大易源流一图刘牧则有钩隐四十八图初未尝有先天之目也自邵子二图出朱子笃信不疑取以冠本义之首后之学者不名之曰邵氏易直以为伏羲文王所授之图固若是从而辨之者惟袁机仲林黄中黄东发洎明武城王道数家焉尔
程子易
按二程子问学于濂溪尹和靖言伊川生平用意惟在易传然终身不言太极图一字邵尧夫欲传以数学而伊川不屑此真笃信善道确乎其不可拔者是难能也
程子传易弟子
监察御史建阳游酢定夫
工部侍郎延平杨时中立
永兴军路提点刑狱河南郭忠孝立之
国子博士金堂谢湜
秘书省正字蓝田吕大临与叔
左奉议郎洛阳尹焞彦明
尚书右丞瑞安许景衡少伊
上舍永嘉鲍若雨商霖
处士夀安张绎思叔
张子易
按伊川尝语其徒学易先看王弼盖汉儒言易或流入阴阳灾异之説弼始畅以义理而明道洓水诸公皆诋其以老庄解易愚攷横渠易説开卷诠干四德即引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二语中间如谷神刍狗三十辐为一毂高以下为基皆老子之言在宋之大儒何尝不以老庄言易然则弼罪未至深于桀纣也
张子弟子
宣义郎京兆吕大钧和叔
吕大临与叔
博士武功苏昞季明
太学正田腴诚伯
户部侍郎三水范育巽之
朱子易
按朱子易分经异传一从吕伯恭所定而图説则笃信邵子冠先后天诸图于本义前当日袁机仲寓书谓专为邵氏解释而于易无所折且疑先天后天之説谓七八九六不可为四象四爻五爻无所主名河图洛书是后人伪作朱子再三与辨且云此非熹之説乃康节之説非康节之説乃希夷之説非希夷之説乃孔子之説是直以希夷上接孔子之易朱子未免失言矣
朱子传易弟子
权工部尚书兼太子右庶子建阳刘爚晦伯
集英殿修撰清江彭年子夀
承议郎闽黄干直卿
廸功郎主泉州安溪簿龙溪陈淳安卿
赠员外郎崇德辅广汉卿
通直郎永嘉陈埴器之
处士建安蔡渊伯静
廸功郎上饶陈文蔚才卿
秘书华亭林至德久
潭州善化令邵武何镐叔京
廸功郎金华尉饶州董铢叔重
司农卿崇安詹体仁元善
集英殿修撰义乌徐侨崇甫
知建宁县崇安江默德功
江西转运司干都昌冯椅仪之
道南书院堂长永福林学正卿
贡士福州郑文遹成叔
知赣州军事邵武赵善佐佐卿
著作佐郎建阳叶贺孙味道
丽水尉永嘉戴防养伯
处士山先生侯官潘柄谦之
处士同安许升顺之
处士龙坡先生福宁孙调和卿
征士友堂先生休宁吴防叔夏
涪陵防渊亚夫
处士敬义先生瓯宁童伯羽蜚卿
处士格斋先生休宁程永竒次卿
吏部右选郎顺昌廖德明子晦
辰州通判光泽李方子公晦
右正言衡州袭盖卿梦锡
知袁州豫章黄防子耕
无为军教授临海潘时举子善
直寳章阁清江张洽元德
兴国万人杰正淳
贡士南城包扬显道
县尉古田林防孙子武
处士建昌李煇晦叔【李或作吕】
处士浦城杨骧子昂
永福林学履安卿
临川黄义刚毅然
广西经畧安抚司干官光泽李闳祖守约
进士长乐刘砥履之
天台林恪叔恭
永嘉徐防居父
知遂昌县浦城杨与立子权
合肥令婺源滕珙德章
潮州郑南升文振
处士晋江杨至至之
南廊簿领丹阳汤泳叔永
右司郎中龙溪王遇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