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 - 第 86 页/共 398 页

奔不思招讨司。   奔不儿亦思刚百姓达鲁花赤。   唆尼招讨司。   征沔招讨司,   天全招讨司。   六番招讨司。以上属碉门渔通宣抚司。   乌思藏纳里迷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乌思藏管蒙古军都元帅府。   纳里迷古鲁孙元帅府。   担里管军招讨使司。   沙鲁思管民万户。   搽里八管民万户。   速儿麻加瓦管民官。   撒剌管民官。   出密万户府。   嗸笼荅剌万户府。   思荅笼刺万户府。   伯木古鲁万户府。   汤卜赤八千户所。   加麻瓦万户府。   札由瓦万户府。   牙里不藏思八万户府。   迷儿万户府。以上属乌思藏宣慰司。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领路十一、府二、属府三,属州三十九,军一,属县九十四。蛮夷土官,不在此数。   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   成都路。上。宋为成都府路。元初置成都路总管府。至元十三年,设录事司。旧领嘉定、崇庆二府,眉、邛、黎、雅、威、茂、简、汉、彭、绵十一州。后嘉定自为一路,以眉、黎、雅、邛隶之。二十年,又析黎、雅属吐番招讨司,茂州属松潘等处安抚司,降崇庆为州,省隆州入仁寿县。旧领成都、华阳、郫、新都、温江、新繁、双流、灵泉、广都九县。至元二十年,析灵泉县隶简州,省广都县入双流,以仁寿、金堂二县来属。户三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口二十一万五千八百八十八。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   录事司。   县九:成都,下。宋为府治所。至元十三年,以本县元管大城内西北隅,并入录事司。华阳,下。新都,下。郫县,下。温江,下。双流,下。新繁,下。仁寿,下。木宋隆州,领仁寿、井研二县。至元二十年,省隆州、井研入仁寿县来属。金堂。下。本宋怀安军,领金水、金堂二县。元初,升为杯州。至元二十年,省怀州、金水入金堂县来属。   州七:   彭州。下。宋故州,属成都府路。元初因之。旧领九陇、濛阳、崇宁三县。至元中,省九陇县入本州。领县二:   濛阳,下。崇宁。下。   汉州。下。宋故州,属成都府路。元初因之。旧领洛、什仿、绵竹、德阳四县。中统初,省洛县入本州。领县三:   什邡,下。德州,下。至元八年,升为德州。十三年,仍为县,隶成都路。十八年来属。按旧纪:十八年以汉州德阳县属成都路。纪、志抵悟,未审孰是。绵竹。下。至元十三年,省入州。后复置。   安州。下。宋石泉军,属成都府路。中统五年,升为州。旧领石泉、神泉、龙安三县。是年,又省神泉、龙安二县入本州。领县一:   石泉。下。   灌州。下。宋永康军,属成都府路。后废为灌口寨。元初,复置灌州。至元十三年,省所属导江、青城二县入本州。   崇庆州。下。宋崇庆府,属成都府路。至元十二年,置总管府。二十年,降为崇庆州。旧领晋原、江原、新津、永康四县。至元二十年,省江原县入本州。领县三:   晋原,下。新津,下。永康。旧志漏此县。《明一统志》:“本朝省永康入崇庆州”,可证。   威州。下。宋故州,属成都府路。旧领保宁、通化二县。至元十九年,省保宁县入本州。领县一:   通化。下。   简州。下。宋故州,属成都府路。旧领阳安、平泉二县。至元二十年,省阳安入本州。二十二年,又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入之。平泉县以地荒,亦废不置。   嘉定府路。下。宋嘉定府,属成都府路。至元十三年,升为路,置总管府。后罢。二十二年,复置。旧领龙游、夹江、犍为、峨眉、洪雅五县。二十五年,省洪雅县入夹江。领司一:   录事司。   县四:   龙游,下。夹江,下。峨眉。下。犍为。下。   州二:   眉州。下。宋故州,属成都府路。至元十四年,改隶嘉定府路。旧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四县。至元二十年,省州治眉山县用丹棱县,并入本州。领县二:   彭山,下。青神。下。   邛州。下。宋故州,属成都府路。至元十四年。置安抚司,兼行州事。旧领临邛、火井、蒲江、依政、安仁、大邑六县。元初,省火井、安仁入大邑。至元二十一年,省州治临邛县及依政、蒲江二县入本州。领县一:   大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