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279 页/共 455 页
方孝孺杂诫一卷
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天台人以荐召授汉中府学教授建文中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改文学博士燕王簒位抗节死事迹具明史本传
【臣】等谨案孝孺终明之世未列諡典乾隆四十一年奉
谕防追録前代忠烈
赐諡忠文
何孟春家语注八卷
孟春见史类
曽承业编曾子全书三卷
承业曽子六十二代孙序称博士葢袭职之宗子也
曹端太极图说述解一卷 通书述觧二卷 西铭述觧一卷 夜行烛【无卷数】
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举人官霍州学正后改蒲州事迹见明史儒林传
本传略曰端五嵗见河图洛书即画地质之父及长専性理务实践而以静飬为要读宋儒书叹曰道在是矣尝言欲至于圣人之道须从太极上立根脚又曰为人须从志士勇士不忘上参取又曰孔顔之乐仁也孔子安仁而乐在其中顔渊不违仁而不改其乐程子令人自得之又曰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焉性即理也曰太极曰至诚曰至善曰大徳曰大中名不同而道则一初伊洛诸儒明道伊川后刘绚李吁辈身及二程之门至河南许衡洛阳姚枢讲道苏门北方之学者翕然宗之明兴三十余载而端倡明絶学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
【臣】等谨案端以其父好释氏乃采经传格言切于日用者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释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从之其书分类编辑为目十有五
赵邦清辑月川语録一卷
邦清真宁人
【臣】等谨案是编所载皆曹端讲学之语端尝作月川交暎图拟太极学者称月川先生
薛瑄读书録十卷续録十二卷 从政名言二卷 薛子道论一卷
瑄字徳温河津人从魏希文范汝舟逰深于理学一本程朱永乐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入阁预机务赠礼部尚书諡文清崇祀孔庙
瑄自识读书録曰横渠张子云心中有所开即便劄记不思还塞之矣余读书至心有所开随即録之葢以备不思而还塞也若所见之是否则俟正于后之君子云
【臣】等谨案瑄年谱宣宗宣徳元年服阕至都上章愿就教职宣宗特擢为御史寻差监沅州银从政名言第二条称吾居察院第四条称余始自京师来湖南葢作于奉使沅州时也其道论所载皆自读书録中摘出当是书贾别立此名以求售者耳
尹直明良交泰録十八卷
直见史类
邱濬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 朱子学的二卷濬见经类
黄畿皇极经世书传八卷
畿字宗大香山人佐之父也
章懋枫山语録一卷
懋字徳懋兰溪人成化进士累官南亰礼部尚书諡文懿
周琦东溪日谈録十八卷
琦字廷玺马平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亰戸部员外郎
胡居仁居业録十二卷
居仁见经类
杨亷序略曰正统间以理学为倡者薛文清一人而已近年乃得余干胡敬斋所为居业録精确简当其言粹然读书録之外所见惟此耳亷闻敬斋严毅精苦力行不怠其议论实由涵养体騐得来非考索探讨所致也
【臣】等谨案别本有居业録类编三十一卷为陈凤梧所辑凡分三十一类类为一卷凤梧字文鸣庐陵人治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廵抚应天
蔡清性理要觧二卷
清见经类
蔡清虚斋三书【无卷数】
【臣】等谨案是编以看太极图改名太极图说以看河图洛书説改名河洛私见而増以艾庵宻箴五十条故曰三书为其裔孙廷魁所刋其名亦非清所自取也
张诩白沙遗言纂要十卷
诩字廷实南海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亰通政司左叅议尝受业于陈献章
余祐文公先生经世大训十六卷
祐字子积鄱阳人治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内召为太仆寺卿未及行又擢吏部侍郎未闻命而病卒
顾璘近言一卷
璘见史类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四
经籍考
子【儒家下】
明
王守仁传习録畧一卷
守仁见史类
黄宗羲曰先生反求诸心而得所性之觉曰致良知良知为知致良知即行也特与朱子之説不无抵牾而所极力表章者乃在象山遂疑先生或出于禅岂知致良知乃因明而诚以人合天之谓其去禅逺矣先生之言曰良知即独知其与朱子抵牾处总在大学一书朱子之解大学也先格致而后诚意先生之解大学也即格致为诚意似有分合之异然所谓慎独一闗因明致诚以进于圣人之道则一也先生门人徧天下自东廓先生而外诸君子其最著者其渊源分合之故亦略可观云【臣】等谨案明史艺文志载王守仁传习録四卷是本为曹溶学海类编所载不着何人所编要非其旧也
罗钦顺困知记二卷续记二卷附録一卷
钦顺字允升泰和人治癸丑进士第三官南京国子司业以忤刘瑾夺职后起为吏部尚书諡文庄事迹见明史儒林传
本传略曰时王守仁以心学立教钦顺致书力辨其非尝谓心之説混于禅学而不知有千里毫厘之谬为着困知记自号整庵
林希元曰先生自叙为学云昔官京师逢一老僧漫问何由成佛渠亦漫答禅语云佛在庭前柏树子精思逹旦恍然有得取证道歌读之若合符节自以为至竒至妙天下之理莫或加焉后官南雍圣贤之书未尝一日去手潜玩久之始知前所见者乃此心虚灵之妙而非性之理也自此研磨体认数十年用心甚苦年垂六十始了然有见于心性之真而确乎有以自信
高攀龙曰先生于禅学尤极探讨发其所以不同之故自唐以来排斥佛氏未有如是之明且悉者先生之功伟矣
徐问读书劄记八卷
问字用中号养斋武进人治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諡庄裕
【臣】等谨案是书第五卷专辟阳明问尝与罗钦顺书言黄佐促成之
崔铣士翼四卷 后渠庸言一卷
铣见经类
黄佐泰泉乡礼七卷 庸言十二卷
佐见经类
王廷相慎言十三卷
廷相字子衡仪封人治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程敏政心经附注四卷
敏政见史类
吕柟泾野子内篇二十七卷 周子抄释三卷 张子抄释六卷 二程子抄释十卷 朱子抄释二卷柟见经类
黄宗羲曰闗学世有渊源皆以躬行礼教为本而泾野实集其成观其出处言动无一不归于道而心术隠防无毫髪可议卓然闵冉之徒无疑也异时阳明先生讲良知之学本以重躬行而学者误之反遗行而言知得先生尚行之旨以救之所谓一髪千钧时先生讲席几与阳明中分其盛一时笃行之士争出其门
陆深同异録二卷
深见史类
夏良胜中庸衍义十七卷
良胜字于中南城人正徳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湛若水格物通一百卷 扬子折衷六卷 心性书【无卷数】遵道録八卷 甘泉新论一卷
若水见经类
【臣】等谨案若水格物通体例略仿大学衍义杨子折衷盖辟宋儒杨简之説心性书有图有説复集心性通三十五章仿周子太极图説通书之意其遵道録则所辑皆明道程子之説自序谓遵明道也
刘阳论学要语一卷 洞语一卷 接善编一卷 人伦外史一卷
阳字一舒安福人由举人授砀山县知县官至监察御史
【臣】等谨案是编旧总题曰刘两峯集今从四库全书之例分叙其目列于儒家类
程曈闲辟録十卷
曈见史类
杨向春皇极经世心易发微八卷
向春字体元号野厓普洱人
熊宗立洪范九畴数解三卷
宗立字道轩建阳人刘剡门人剡见经类
韩邦竒洪范图解二卷 苑洛语録六卷
邦竒见经类
胡缵宗愿学编二卷 近取编二卷
缵宗见史类
王崇庆海樵子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