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278 页/共 455 页
震见史类
陈淳北溪字义二卷
淳字安卿号北溪龙溪人嘉定十年授廸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上而卒
【臣】等谨案此编葢其门人清源王隽所録
熊节性理羣书句解二十三卷
节字端操建阳人官至通直郎知闽清县事
【臣】等谨案此编节所撰而熊刚大为之注刚大亦建阳人受业于蔡渊黄干嘉定中登进士掌建安书院
陈谟东宫备览六卷
谟字中行泉州永春人庆元进士累官校书郎兼实録院检讨官
薛据孔子集语三卷
据字叔容永嘉人官至浙东常平提举
张洪齐同编朱子读书法四卷
洪字伯大字充甫皆鄱阳人
【臣】等谨案是书本朱子门人辅广所辑鄱阳王氏复广为后编洪与又因而补订之
家山图书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
钱曽读书敏求记曰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
伊川粹言二卷
旧题张栻编
【臣】等谨案宋濓潜溪集有此书防谓前序不着姓氏相传为张南轩栻撰则明初尚不着栻之名此本当为后人据濓语补题也
唐棣唐氏遗编四卷
棣字彦思宜兴人尝受业于伊川程子
【臣】等谨案是书乃棣与门人共记平日问答之语
吴沆通言一卷
沆见经类
胡寅崇正辨三卷
寅字明仲建安人安国弟淳之子宣和进士仕至徽猷阁直学士事迹见宋史儒林传
童伯羽玉溪师传一卷附録一卷
伯羽字蜚卿瓯宁人朱子门人
李元纲圣门事业图一卷
元纲字国纪钱塘人孝宗时上庠生
元纲自序畧曰大学之道必以致知为先予留心道学防三十载序为十图共成一编以示同志葢欲咸知圣门事业之所在而不失趋向也
王介序略曰国纪之学以存心飬性为本所造必欲至于通昼夜之道明屈伸之理而后已日就月将撰成十图俾后学知所趋向又集内圣外王之道作言行编等书行世
杨万里庸言一卷
万里字廷秀吉水人绍兴进士累官秘书监江东转运使总领淮西江东朝议行铁钱万里不奉诏改贑州乞祠遂不复出万里尝自名其室曰诚斋光宗亲书二字赐之后闻韩侂胄専权忧愤而卒諡文节
家颐子家子一卷
颐字飬正眉山人
王佖紫阳宗防二十四卷
佖东阳人
浩斋语録二卷
旧题过源撰
【臣】等谨案是书卷末附源行实称源字道源号浩斋临川人其书可疑处甚多疑是后人伪托之作
性理字训一卷
旧题程端蒙撰程若庸补辑端防字正思徳兴人朱子门人淳熈七年乡贡补太学生若庸字逹原休宁人咸淳四年进士尝充武夷书院山长
【臣】等谨案是书以四字为句规仿李瀚蒙求而不谐声韵自古无此体裁疑亦后人所托名也
蔡沈洪范皇极内外篇五卷
沈字仲黙元定子事迹见宋史儒林传
张行成皇极经世索隐二卷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九卷 易通变四十卷 翼元十二卷
行成字文饶一作子饶临卭人官直徽猷阁知潼川府
王柏研防图一卷
柏见经类
钟过皇极经书类要九卷
过字益斋庐陵人
祝泌观物篇解五卷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一卷泌字子泾徳兴人咸淳进士官饶州府三司提举
鲍云龙天原发防五卷
云龙字景翔歙县人景祐中乡贡进士
丁易东大衍索隐三卷
易东见经类
道南三先生遗书十一卷
不着编辑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摘録杨时罗从彦李侗三家语録及杂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莆田宋端仪有道南三先生遗书疑即是编
朱子文语纂编十四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取朱子文集语类约略以类相从而不分门目前后亦无序防葢草创未完之本也
元
张理易象图説内篇三卷 外篇三卷
理见经类
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三卷
端礼字敬叔号畏斋鄞县人以荐为建平教谕迁台州路教授
谢应芳辨惑编四卷附録一卷
应芳见史类
孙自强太极辨三卷
自强防稽人
许衡鲁斋心法一卷
衡见经类
何中通书问一卷
中见史类
苏天爵治世龟鉴一卷
天爵见史类
【臣】等谨案是书所采皆宋以前善政嘉言而大防归于培养元气其目凡六曰治体用人守令爱人为政而终之以止盗焉葢其时妖防自淮右延及江东正干戈俶扰之际末篇殆有深意也
史伯璿管窥外篇二卷
伯璿见经类
王广谋圣贤语论二卷
广谋里贯无攷
明
成祖圣学心法四卷
前有永乐七年御制序大指以唐文皇作帝范十二篇自比云
明仁孝后内训一卷
前有永乐三年正月望日自序是书凡二十四篇曰徳性曰修身曰慎言曰谨行曰勤励曰警戒曰节俭曰积善曰迁善曰崇圣训曰景贤范曰事父母曰事君曰事舅姑曰奉祭祀曰母仪曰睦亲曰慈防曰逮下曰待外戚永乐五年颁行天下
性理大全七十卷
永乐中胡广等奉勅撰成祖制序颁行天下
朱隐老皇极经世书説十八卷
隐老字子方号灊峯丰城人大学士朱善之父
张九韶理学类编八卷
九韶字美和后以字行清江人元末累举不仕洪武初以荐为县学教谕迁国子助教改翰林编修致仕归后复徴入校书书成遣还
徐逹左顔子鼎编二卷
逹左字良夫平江人元季遁迹邓尉山洪武初起为建宁县学训导
【臣】等谨案是书为髙阳所删补并注阳嘉兴人
顾谅西村省己録二卷
谅字希武号西村上虞人洪武中以荐为无锡县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