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277 页/共 455 页

【臣】等谨案俞庭椿亦字寿翁二人同姓同字同在宋末而实非一人谨附识于此   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四卷   象之金华人尝知江寕县   寳刻类编八卷   不着撰入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所载上自周秦迄于五季并记及宣和靖康年号知为南宋人所撰宋史艺文志不载其名诸家书目亦未着録惟文渊阁书目有之然世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中今编定为八卷云   元   吾邱衍周秦刻石释音一卷   衍见杂史类   明   陶宗仪古刻丛钞一卷   宗仪见经类   朱珪名迹录六卷附录一卷   珪字伯盛昆山人   陈暐呉中金石新编八卷   暐字耀卿河南人治间官苏州通判   都穆金薤琳琅二十卷 呉下塜墓遗文三卷   穆见杂史类   杨慎水经注碑目一卷   慎见经类   盛时泰苍润轩碑防纪一卷续纪一卷   时泰字仲交上元人以诸生贡入太学   顾元庆瘗鹤铭考【无卷数】   元庆见传记类   顾从义法帖释文考异十卷   从义字汝和上海人嘉靖中诏选善书者入直授中书舍人直文华殿隆庆初以预修国史成擢大理寺评事   顾起元金陵古今石考一卷   起元字太初江寕人万厯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谥文荘   孙克宏碑目三卷   克宏华亭人万厯进士官至汉阳府知府   赵均金石林时地考【无卷数】   均字均呉县人宦光之子   赵崡石墨镌华六卷附録二卷   崡字子函盩厔人万厯时举人   郭宗昌金石史二卷   宗昌字允伯华州人   周珪唐碑帖防四卷   珪字禹锡防稽人   来濬金石备考十四卷   濬里贯朱详   于奕正天下金石志【无卷数】   奕正字司直宛平人崇祯中诸生   以上金石   右目録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三   经籍考   【臣】等谨案马端临经籍考子类凡二十门盖本诸列史艺文志而列史又本刘向辑録者也顾如名家墨家纵横家后世鲜有専书即马氏所收每门亦自无几今从四库全书之例阙之余皆依类诠次惟谱録一门马氏所无其序农家引宋三朝艺文志谓殖物寳货着谱録者亦佐助衣食之源故咸见于此然酒经蟹谱悉入农家似于体例究为未协况宋以来着谱録者取类尤繁势难比附今亦从四库全书之例增入此门列于农家之后共一十有八门曰儒家曰道家曰法家曰杂家曰小说家曰农家曰谱録曰天文曰推算曰五行曰占筮曰形法曰兵家曰医家曰神仙家曰释家曰类书曰杂艺术用便观览资采择焉   子【儒家上】   宋史艺文志儒家类一百六十九部一千二百三十四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中   明史艺文志儒家类一百四十部一千二百三十卷宋   王开祖儒志编一卷   开祖字景山永嘉人皇祐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佐处州丽水县后退居郡城之东山设塾授徒为东嘉道学倡郡守杨蟠立儒志坊表之   杨蟠序略曰景山举进士以所如不合退与其徒讲学所着仅存此编其言曰孟子以来道学不明吾欲述尧舜之道论文武之治杜邪滛之路开皇极之门非有所见而能为是言哉   【臣】等谨案编中有曰复者性之宅旡妄者诚之源学离性而言情奚情之不恶时濓洛诸儒未作乃能发明经蕴见及于此温州理学之渊实有以开金华庆元之先者也   张子全书十四卷附録一卷   张子字子厚其先大梁人父廸以殿中丞知涪州早卒遂不能归侨寓郿县登进士调云岩令以吕公着荐授崇文院校书与王安石不合引疾归复以吕大防荐诏知太常礼院又与有司议礼不合仍引归道卒嘉定十三年赐諡曰明淳祐元年封郿伯从祀孔庙事迹见宋史道学传   杨时二程粹言二卷   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人熈宁进士累官国子祭酒髙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卒諡文靖   李邦献省心杂言一卷   邦献怀州人官至直敷文阁   朱子删定曾恬胡安国所编上蔡语録三卷   朱子见史类恬字天隠温陵人安国见经类   【臣】等谨案是书乃恬与安国所録谢良佐语而朱子删定之者也良佐字显遵上蔡人登进士第建中靖国初官京师召对忤防出监西亰竹木埸复坐事废为民事迹见宋史道学传   朱子延平答问一卷附録一卷   【臣】等谨案朱子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将赴同安主簿任往见李侗于延平始从受学绍兴三十年冬同安任满再见侗仅留月余又阅四载而侗没计前后相从不过数月故书札徃来问答为多后朱子辑而録之又载其与刘平甫二条以成是书朱子门人又取朱子平昔论延平语及祭文行状别为一卷题司附録明非朱子原本所有也侗字愿中劒浦人事迹见宋史道学传   朱子杂学辨一卷附记疑一卷   【臣】等谨案朱子撰是书葢斥当时诸儒之杂于佛老者凡苏轼易十九条苏辙老子解十四条张九成中庸解五十二条吕希哲大学解四条皆摘録原文各为驳正于下记疑之作以程子门人记録师说有傅以己意遂致流入二氏者亦摘録而与之辨凡二十条   黎靖徳编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靖徳导江人   【臣】等谨案朱子语类见于艺文志者有叶味道所编本又王圻续通考载黄士毅亦有文公语类靖徳是编成于度宗咸淳庚午订正舛譌删除重复较他本特为修整云   刘清之戒子通録八卷   清之字子澄临江人绍兴进士光宗时知袁州   刘荀明本释三卷   荀东平人尚书左仆射挚之孙孝宗时知旴军   汪晫编曾子一卷 子思子一卷   晫字处防绩溪人咸淳中其孙梦斗献此二书于朝得赠通直郎   刘炎迩言十二卷   炎字子宣括苍人   陈埴木钟集十一卷   埴字器之永春人尝举进士授通直郎致仕   【臣】等谨案埴之学出于朱子明永乐中修五经大全所称潜室陈氏即埴也是编虽以集为名而实则所作语録凡论语一卷孟子一卷六经总论一卷周易一卷尚书一卷毛诗一卷周礼一卷礼记一卷春秋一卷近思杂问一卷史一卷自序谓取礼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问者如撞钟义名曰木钟今从四库全书例列于子类   滕珙编经济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五卷   珙字徳章号防斋婺源人淳熈进士官合肥令与兄璘俱游朱子之门   【臣】等谨案是书盖取诸朱子语録文集分类编次前集皆论学后集皆论古续集则补二集所遗也又案别有分类标注之本为明朱吾弼重刋各标要语简端以备答策之用殊无足取   真徳秀大学衍义四十三卷 读书记六十一卷 政经一卷   徳秀见经类   【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经类载真徳秀西山读书记三十九卷其引陈振孙云其书有甲乙丙丁今但有甲三十七卷丁二卷乙丙未见盖振孙惟见初行之本故云然今世所明时旧刋本中多乙记二十二卷乃徳秀门人汤汉所续刋序称读书记惟甲乙丁为成书此与通考所载完缺不同理宜着録今从四库全书之例列于子类其政经一卷徳秀再守泉州时所着在理宗绍定五年葢晚年之作亦振孙书録解题中所未载故通考弗録也   黄震黄氏日抄九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