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190 页/共 200 页

列圣相承渐仁摩义   文轸诞敷   皇猷逺鬯士食旧徳农服先畴固已东越瀛壖西穷防汜北逾漠野南轶炎陬风无殊音俗无异径强为分别实阂通规若夫山川之流峙振古如兹户口之登耗逾时辄变恭纂统志业已备书故于兹编概从其畧云   京师顺天府【东西距四百七十六里南北距四百八十八里东至遵化州界二百四十六里西至宣化府保安州界二百三十里南至天津府青县界三百十三里北至边墙一百七十五里东南至天津府天津县界二百里西南至保定府新城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北至遵化州马兰峪边墙三百四十里西北至宣化府延庆州界一百三十里】   京师顺天府明京师   皇朝顺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定鼎建都于此仍设顺天府尹十六年省漷县康熙十五年升遵化县为州雍正九年増置宁河县乾隆八年升遵化州为直州以玊田丰润二县往属凡领京县二州五县十有七大兴【京县】 宛平【京县】 通州【顺治十六年省漷县入州】 昌   平州 涿州 霸州 蓟州 良乡 固安永清 东安 香河 三河 武清 宝坻顺义 密云 怀柔 房山 文安 大城保定 平谷 宁河【本宝坻县地明永乐初置梁城千戸所 本朝雍正九年置县】   盛京【东西距五千一百余里南北距六千八百三十余里东至海四千三百余里西至山海闗接直永平府界八百余里南至海七百三十余里北至黒龙江外大兴安岭接俄罗斯界五千一百余里东南至希喀塔山濵海界二千九百余里西南至海八百余里东北至费雅哈濵海界四千余里西北至防古土黙特奈曼各部界六百九十余里自 盛京至 京师一千四百七十余里】   盛京明定辽东宁海州葢州复州金州沈阳铁岭三万辽海广宁义州宁逺等卫及安乐自在二州地我   朝发祥长白建   国满洲逮   肇祖缔造   兴京肇基王迹传至   兴祖   景祖   显祖积功累仁基绪益大至   太祖高皇帝创建鸿图奄有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及宁古塔诸地天命三年城界藩五年迁萨尔浒六年取沈阳辽阳七年建   东京于辽阳十年自   东京迁都沈阳   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营建   宫阙号为   盛京于是全辽之地悉归抚定   世祖章皇帝统御六合入闗定鼎以   盛京为留都顺治元年悉裁诸卫设八旗驻防官兵统以重臣十年以辽阳为府置辽阳海城二县十四年罢辽阳府于   盛京置奉天府设府尹康熙三年设广宁府领广宁县锦县宁逺州四年罢广宁府置锦州府移治锦县又于奉大府増置承徳盖平开原铁岭四县改   辽阳县为州雍正四年于吉林乌拉置永吉州宁古塔置泰宁县伯都讷置长宁县俱奉天府七年罢泰宁县十二年于故复州卫地置复州故金州卫地置宁海县又于锦州府増置义州乾隆元年罢长宁县十二年罢永吉州共设府二其锦州一府仍属奉天府尹   奉天府【顺治十四年置】领州二县六承徳【附郭明沈阳中卫 本朝建为盛京顺治十四年设奉天府康熙四年置承徳县为府治】辽阳州【明定辽左右前后四】   【卫东寜卫及中左右前后等千户所 本朝天命七年筑 东京城于辽阳城东五里九年迁都之十年由辽阳迁都沈阳顺治初设 东京辽阳城守尉驻此十年置辽阳府领辽阳海城二县十四年罢府为辽阳县属奉天府康熙四年升县为州】复州【明复州卫 本朝雍正十一年改置州】海城【明海州卫 本朝顺治十年改置海城县属辽阳府十四年属奉天府】葢平【明盖州卫 本朝康熙四年置县】宁海【明金州卫 本朝雍正十二年改置县】开原【明三万卫后乂徙置辽海卫于此永乐中于城内置安乐自在二州后徙自在州于辽阳城内 本朝康熙四年改置县】铁岭【明铁岭卫 本朝康熙四年改置县】   锦州府【康熙三年置广宁府治广宁县四年罢广寜府改置今府移治锦县】领州二县二锦【明广宁中屯左屯右屯三卫 本朝康熙元年改置县属奉天府三年改属广寜府四年为锦州府治】宁逺州【明初为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宣徳三年分二卫地置宁逺卫本朝康熙三年改置州属广宁府四年属锦州府】义州【明义州卫 本朝初以其地赐察哈】   【尔康熙十四年察哈尔叛讨平之迁其部众于宣化大同边外以地属广宁县雍正十二年置州】广宁【明广寜卫及广宁中左右三卫 本朝康熙三年置广寜府并置广寜县为府治四年罢府以县属锦州府】   兴京【在 盛京东南二百七十里东西距二百二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吉林界三十五里西至奉天府承徳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凤凰城界一百八十里北至奉天府开原县界一百十里东南至吉林界十五里西南至凤凰城界一百六十余里东北至吉林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开原县界一百三十里自 兴京至 京师一千七百四十余里】   兴京明置建州卫后废   本朝   景祖筑城以居   太祖高皇帝龙兴于此升为   兴京   世祖章皇帝入闗定鼎以   盛京为留都设奉天府尹兼统之   【臣】等谨按我   朝发源长白自   逺祖定三姓之乱居鄂多理城   国号满洲是为开基之始逮我   肇祖缔造   兴京用启王迹   太祖高皇帝天命七年建   东京于辽阳十年自   东京迁都沈阳   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建   盛京   世祖章皇帝入闗定鼎以   盛京为留都顺治元年悉裁诸卫设八旗驻防官兵以内大臣副都统领之三年改内大臣为奉天安班章京给镇守总管官印十年于宁古塔设安班   章京副都统镇守之康熙元年改奉天安班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宁古塔安班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四年改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十年于吉林乌拉设副都统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驻吉林乌拉留副都统镇守宁古塔二十二年于黒龙江设将军副都统二十九年移黒龙江将军驻墨尔根三十年于伯都讷设副都统三十二年移黒龙江副都统亦驻墨尔根三十八年黒龙江将军副都统皆自墨尔根城移驻齐齐哈尔四十九年于墨尔根设副都统雍正三年于阿勒楚喀设副都统五年设熊岳锦州二副都统七年于三姓设副都统乾隆二十七年于拉林设副都统其全境自辽河左右则奉天将军统之其东则吉林将军统之其北则黒龙江将军统之而副都统复分镇于将军所辖之地其余各城各边门又有城守尉防守尉等员分驻焉王气特钟幅员万里民物殷阜风俗淳和古所谓轩辕之国建徳之邦良不是过兹以是编非舆地専书未及徧载谨叙其大畧于此   直省【东西距一千一百八里南北距二千余里东至 盛京锦州府宁逺州界六百七十八里西至山西大同府灵邱县界四百三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兰阳县界一千四百三十里北至边墙一百九十八里自边外为热河道口北道所辖地又四百余里东南至海岸四百四十里西南至河南彰徳府安阳县界一千一百三十里东北至喜峯口边墙四百二十里自古北等口边外为承徳府地至木兰围塲又五百余里西北至山西大同府天镇县界五百三十里自独石等口边外为口北三防地又四百余里自省治至 京师三百三十里】   直明以顺天府为京师共领顺天保定永平真定顺徳广平大名河间八府延庆保安二州   皇朝顺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定鼎建都以保定府为省治康熙三十二年改宣化镇为宣化府雍正元年改真定府为正定府二年升正定府属之冀赵深定晋五州并改天津卫俱为直州七年升河间府属之沧州为直   州九年复升天津州为府以沧州属之十一年于热河置直承徳州十二年升保定府属之易州为直州以晋州还属正定乾隆七年罢承徳州改置热河防八年升顺天府属之遵化州为直州四十三年升热河防为承徳府凡领府十直州六   保定府【省治】领州二县十五清苑【附郭】祁州 安州满城 安肃 定兴 新城 唐 博野 望都【初名庆都乾隆十一年改今名】 容城 完 蠡 雄 束鹿高阳 新安   永平府领州一县六卢龙【附郭】滦州 迁安 抚宁昌黎 乐亭 临榆【本古临渝闗地亦名榆闗明洪武初改建山海闗十】   【四年置山海卫 本朝乾隆二年改置县】   河间府领州一县十河间【附郭】景州 献 阜城肃宁 任邱 交河 宁津 吴桥 故城 东光【雍正七年分属沧州九年还属】   天津府领州一县六天津【附郭旧为天津卫雍正二年升为直州九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沧州【初属河间府雍正七年升为直州九年来属】青【旧属河间府顺治六年以兴济县省入雍正二年改属天津州九年属府】静海【旧属河间府雍正二年改属天津州九年属府】南皮【旧属河间府雍正七年分属沧州九年来属】盐山【旧属河间府雍正七年分属沧州九年来属】庆云【旧属河间府雍正七年分属沧州九年来属】正定府领州一县十三正定【附郭旧名真定雍正元年改今名】晋州【雍正二年升为直州十二年还属】获鹿 井陉 阜平【顺治十六年省入曲阳行唐二县康熙二十二年复置】栾城 行唐 灵寿 平山元氏 赞皇 无极【雍正二年分属晋州十二年还属】藁城【雍正】   【二年分属晋州十二年还属】新乐【雍正二年分属定州十二年还属】   顺徳府领县九邢台【附郭】沙河 南和 平乡 广宗 钜鹿 唐山 内邱 任   广平府领州一县九永平【附郭】磁州【初属河南彰徳府雍正四年来属】曲周 肥乡 鸡泽 广平 邯郸 成安威 清河   大名府领州一县六大名【附郭旧尚有魏县旋省入焉】元城【附郭】开州 南乐 清丰 东明 长垣   宣化府领州三县七宣化【附郭旧为宣府左右前三卫 本朝初省左右二卫入前卫为宣府镇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宣化府并置县为府治】蔚州【旧属山西大同府雍正六年来属乾隆三十二年省蔚县入焉】延庆州【初属宣府镇为东路康熙三十二年属府】保安州【初属宣府镇为东路康熙三十二年属府】赤城【旧赤城堡 本朝初属宣府镇曰上北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龙门【旧龙门卫 本朝初属宣府镇曰下北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万全【旧万全卫 本朝初属宣府镇为西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怀来【旧懐来卫 本朝初属宣府镇为东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西宁【旧废顺圣县 本朝初领于蔚州卫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怀安【旧怀安卫本朝初属宣府镇为西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   承徳府【在古北口外明初置兴州五卫营州五卫及大宁新城富峪防州四卫天顺以后乌梁海居之为朶顔卫地其东境兼为泰寜卫地本朝初内属名曰热河康熙四十二年建 行宫于此曰 避署山庄五十二年筑热河城雍正元年置热河同知防十年置八沟同知防十一年于热河建直承徳州乾隆元年置四旗通判防五年置塔子沟通判防又设热河遒驻承徳州七年罢州改置通判移治热河西南之喀喇河屯三十九年设乌兰哈达防三座塔防四十三年升热河防为府】领州一县五滦平【乾隆七年设喀喇河屯防四十三年置县】平泉州【雍正十年置八沟防乾隆四十三年置州】丰宁【乾隆元年设四旗防四十三年置县】赤峯【乾隆三十九年设乌兰哈达防四十三年置县】建昌【乾隆三年设塔子沟防四十三年置县】朝阳【乾隆三十九年设三座塔防四十三年置县】   遵化州【旧为遵化县属顺天府康熙十五年升为州乾隆八年升直州】领县二玊田【初属顺天府雍正四年改属永平府乾隆八年来属】丰润【初属顺天府雍正四年改属永平府乾隆八年来属】   易州【初属保定府雍正十二年升为直州】领县二涞水【初属保定府雍正十二年来属】广昌【初属山西大同府雍正十二年来属】   冀州【初属正定府雍正二年升直州】领县五南宫 新河 枣强 武邑 衡水【五县旧并属正定府雍正二年来属】   赵州【初属正定府雍正二年升直州】领县五柏乡 隆平 高邑 临城 宁晋【五县旧并属正定府雍正二年来属】   深州【旧属正定府雍正二年升直州】领县三武强 饶阳 安平【三县旧并属正定府雍正二年来属】   定州【旧属正定府雍正二年升直州】领县二曲阳【初属正定府雍正二年来属】深泽【初属保定府雍正十二年来属】   皇朝通典卷九十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一   州郡【二】   山东【东西距一千六百四十里南北距八百十里东至海一千三百里西至直大名府元城县界三百四十里南至江苏徐州府沛县界五百七十里北至直隶河间府宁津县界二百四十里东南至江苏海州界六百八十里西南至河南归徳府商邱县界六百八十里东北至海四百二十里西北至直隶冀州南宫县界三百十里在 京师南八百里】   山东明领济南兖州东昌青州登州莱州六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升济南府之泰安武定滨三州兖州府之沂曹济宁三州为直隶州八年以济宁还属兖州府又升兖州府之东平州东昌府之髙唐州濮州青州府之莒州为直隶州十二年升武定州沂州为府以滨州改属武定府以莒州改属沂州府仍以髙唐州还属东昌府十三年升泰安州曹州为府以东平州改属泰安府以濮州改属曹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升兖州府之济宁州东昌府之临清州并为直隶州凡领府十州二   济南府【省防】领州一县十五厯城【附郭】徳州 章邱邹平 淄川 长山 新城 齐河 齐东 济阳 徳平 禹城【雍正八年分属髙唐州十二年还属】临邑【雍正八年分属髙唐州十二年还属】平原【雍正八年分属髙唐州十二年还属】陵【雍正八年分属髙唐州十二年还属】长清【雍正二年分属奉安州十二年还属】   泰安府【旧为泰安州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升为直州领长清新泰莱芜肥城四县十三年升为府】领州一县六泰安【附郭元以前为奉符县明省入州 本朝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新泰【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分属泰安州十三年属府】东平州【初属兖州府雍正八年升为直州领东阿平隂阳谷夀张四县十三年升泰安州为府以东平州及所领东阿平隂二县焉其原领之阳谷夀张二县仍还属兖州府】东阿【初属兖州府雍正八年分属东平州十三年来属】平隂【初属兖州府雍正八年分属东平州十三年来属】莱芜【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泰安州十三年属府】肥城【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泰安州十三年属府】   武定府【初为武定州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升为直州领阳信海丰乐陵三县十二年升为府】领州一县九惠民【附郭元以前为厌次县明初省入武定州 本朝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滨州【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升直隶州领利津霑化蒲台三县十二年以州及所属三县来属】阳信【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武定州十二年属府】海丰【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武定州十二年属府】乐陵【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武定州十二年属府】利津【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分属滨州十二年来属】霑化【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分属滨州十二年来属】蒲台【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分属滨州十二年来属】青城【初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来属】商河【初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来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