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758 页/共 807 页

寿张县【在府西北二百四十里雍正八年分属东平州十三年还属兖州府】   沂州府在省治东南六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二十里南北距五百十里东至海三百里西至兖州府泗水县界二百二十里南至江苏淮安府宿迁县界一百四十里北至青州府临胊县界三百七十里东南至淮安府海州界一百里西南至兖州府峄县界一百五十里东北至青州府诸城县界三百里西北至泰安府新泰县界二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六百五十里明沂州洪武初属济宁五年改属济南府十八年以沂州属兖州府以莒州属青州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兖州府之沂州为直州以郯城费二县属之升青州府之莒州为直州以防阴沂水日照三县属之十二年升沂州为府増置兰山县以莒州及所领三县焉凡领州一县六兰山县【附郭元以前为临沂县地明初省县入沂州 本朝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   郯城县【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初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分属沂州十二年属府】费县【在府西北九十里初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分属沂州十二年属府】   莒州【在府东北九十里初属青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州十二年改属沂州府】阴县【在府北二百里初属青州府雍正二年分属莒州十二年改属沂州府】沂水县【在府北一百二十里初属青州府雍正二年分属莒州十二年改属沂州府】日照县【在府东二百四十里初属青州府雍正二年分属莒州十二年改属沂州府】曹州府在省治西南五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九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东至兖州府济宁州界一百六十五里西至直大名府东明县界三十里南至河南归徳府考城县界一百十里北至大名府南乐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江苏徐州府砀山县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南至大名府长垣县界七十五里东北至兖州府滋阳县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北至大名府清丰县界二百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明曹州属兖州府以濮州属东昌府降单州为县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兖州府之曹州为直州以曹定陶二县属之八年升东昌府之濮州为直州以范观城朝城三县属之又以钜野嘉祥二县増属曹州十三年升曹州为府増置菏泽县以濮州及所领三县焉又分兖州府之曹城武郓城三县来属其嘉祥县仍还属兖州府凡领州一县十   菏泽县【附郭宋以前为乘氏县地金改置济阴县元省入曹州 本朝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   曹县【在府东南一百里初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分属曹州十三年属府】   定陶县【在府东南四十里初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分属曹州十三年属府】   单县【在府东南一百五十里初属兖州府雍正十三年改属曹州府】   城武县【在府东南一百里初属兖州府雍正十三年改属曹州府】   郓城县【在府东北一百二十里初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分属济宁州八年改属曹州十三年属府】   钜野县【在府东一百四十里初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分属济宁州八年改属曹州十三年属府】濮州【在府北一百二十里初属东昌府雍正八年升为直州十三年改属曹州府】范县【在府北少东一百六十里初属东昌府雍正八年分属濮州十三年改属曹州府】观城县【在府北一百七十里初属东昌府雍正八年分属濮州十三年改属曹州府】朝城县【在府北二百十里初属东昌府雍正八年分属濮州十三年改属曹州府臣】等谨按古兖州东南据济其与豫分界处当自曹州府与徐分界处当自兖州泰安二府与青分界处当自济南青州二府古济水自陶邱而下东至于菏考菏泽在今曹州府定陶县境经繋诸豫雷夏泽在今曹州府濮州境经繋诸兖故二泽之间为兖豫之界济水又东北流经今范县郓城县南钜野县北又东北流经兖州府寿张县阳谷县南嘉祥县汶上县北乃济汶防流处是为兖徐之界其西北为古兖州境东南为古徐州境自泰安府东阿县以下至济南府歴城县北为今大清河所经自章邱县以下至青州府乐安县北为今小清河所经即古济水所行之故道是为兖青之界其北为古兖州境其南为古青州境   东昌府在省治西二百十里东西距二百二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东至济南府长清县界一百里西至直大名府元城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兖州府阳谷县界三十里北至直河间府故城县界二百五十里东南至泰安府东阿县界九十里西南至大名府开州治二百六十里东北至济南府齐河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直冀州枣强县治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百四十里明东昌府共领州三县十五本朝初因之雍正八年升濮州为直州以范观城朝城三县徃属又分髙唐州为直州于济南府分平原等四县属之十二年以髙唐州还属东昌府十三年以濮州与所属县俱改曹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升临清州为直州以邱夏津武城三县徃属凡领州一县九   聊城县【附郭】   堂邑县【在府西四十里】   博平县【在府北四十里】   清平县【在府北七十里】   荏平县【在府东少北六十里】   莘县【在府西南七十里】   冠县【在府西一百里】   馆陶县【在府西北一百二十里】   髙唐州【在府东北一百十里雍正八年升为直州十二年还属东昌府】   恩县【在府东一百八十里】   青州府在省治东三百三十里东西距二百七十五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东至莱州府潍县界九十五里西至济南府淄川县界一百八十里南至沂州府沂水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武定府利津县界一百九十里东南至海五百里西南至兖州府治四百二十里东北至海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武定府治二百三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里明青州府领州一县十三   本朝初因之雍正八年升莒州为直州以防阴沂水日照三县徃属十二年以莒州及所属县改沂州府十三年増置博山县凡领县十一   益都县【附郭】   博山县【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雍正十二年析益都县及济南府之淄川县泰安府之莱芜县地置县】   临淄县【在府西北五十五里】   博兴县【在府西北一百十里】   髙苑县【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   乐安县【在府北少西九十里】   寿光县【在府东北七十里】   昌乐县【在府东七十里】   临朐县【在府南少东四十五里】   安邱县【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   诸城县【在府东南二百八十里】   登州府在省治东北九百二十里东西距五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三里东至海四百里西至莱州府掖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莱州府即墨县界三百五十里北至海三里东南至海三百九十里西南至莱州府二百四十里东北越海至奉天金州界旅顺口五百里西北至海四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八百六十里明登州属莱州府洪武六年升登州为直州九年升为府以宁海州为属州共领州一县七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三年増置海阳荣城二县凡领州一县九   蓬莱县【附郭本黄县地】   黄县【在府西南六十里】   福山县【在府东少南一百三十五里】   栖霞县【在府东南一百五十里】   招逺县【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   莱阳县【在府南二百五十里】   宁海州【在府东少南二百十里】   文登县【在府东南三百三十里】   海阳县【在府东南二百二十里本莱阳县地明置大嵩卫 本朝雍正十二年升为海阳县】荣城县【在府东四百六十里本文登县地明置成山卫 本朝雍正十二年升为荣城县】莱州府在省治东北六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九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里东至登州府招逺县界六十里西至青州府寿光县界二百三十里南至海三百五十里北至海八十里东南至海三百五十里西南至青州府诸城县界二百六十里东北至招逺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海七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四百里明洪武元年升莱州为府   本朝因之领州二县五   掖县【附郭】   平度州【在府南少西一百里】   潍县【在府南少西一百二十八里】   昌邑县【在府西一百十里】   胶州【在府南二百二十里】   髙宻县【在府南少西一百五十五里】   即墨县【在府南少东二百五十里】   济宁州明初为济宁府寻降为州属兖州府以州治任城县省入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州领钜野嘉祥二县八年还属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复升为直州凡领县三   金乡县【在州西南九十里旧属兖州府 本朝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分属济宁州】鱼防县【在州南一百十里旧属兖州府 本朝雍正二年分属济宁州八年改属曹州十三年还属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复分属济宁州】   嘉祥县【在州西五十里旧属兖州府 本朝雍正二年分属济宁州八年改属曹州十三年还属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复分属济宁州】   【臣】等谨按古徐州西境与豫州分界处当在济淮之间北自曹州府之钜野县即古之大野为徐兖豫三州分界处自钜野而南为济宁州嘉祥金乡鱼防县入江苏徐州府界为古徐州境其北为曹州府之定陶城武单县入河南归徳府界为古豫州境   临清州明临清县孝宗时升为州属东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升为直州领县三邱县【在州西南四十里旧属东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分属临清州】夏津县【在州东四十里旧属东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分属临清州】城武县【在州北七十里旧属东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分属临清州臣】等谨按二东之名肇见于诗齐鲁之间称为东也久矣而其以山东为名则实始于金葢古之所称山东者徃徃各随所指管子谓楚为山东之强国史记引贾生言谓秦并山东三十余郡后汉书陈元传谓光武不当都山东皆指函谷闗以东而言此以华山之东为山东者也唐杜牧谓山东之地禹画九土曰冀州马考于冀州部内亦分引山东山西之土俗此以太行山之东为山东者也自金改宋之京东为山东遂专指齐鲁之地而言其后遂因之不改云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三   舆地考【五】   山西省   【臣】等谨按禹贡叙冀州于九州之首而晋阳平阳之间伊耆氏实先后都之所谓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者也冀州三靣距河当时辟龙门凿吕梁至于壶口既载而西河以治此施功之最大者然则今之山西固禹迹所首经之地矣周礼职方氏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其霍恒二山及诸州浸多在今山西境内地利之胜自古而然战国时赵韩魏以三晋遗墟争雄大国逮乎十六国南北朝时诸雄并起割据相寻率以此为用武之地葢其界隣朔塞东据太行而西薄大河形势最为险要明代自边墙以外为元裔所逼处筑城架屋号曰板升侵轶之患无歳无之终明之世大同宣府之间倚为重镇又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闗列戍分屯控防孔亟我   朝边境敉宁各卫所之地俱已改为朔平宁武等郡县至于长城之外防古各部久为臣仆若归化城绥逺城及丰镇宁逺诸防并以王官临治其奉令禀敎视内地无异焉于以拱防   帝京峙为右辅固不仅区区焉画郊圻固封守之为矣山西明置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太原府领太原平阳潞安大同四府汾泽沁辽四州又置山西都指挥使司领太原左右等七卫保徳等四守御千戸所又置行都指挥使司领大同等十三卫二所万厯中又升汾州为府   本朝初因之设山西巡抚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皆驻太原府复仍明制设宣大总督驻大同府之阳和城顺治十三年裁宣大总督改置山西总督康熙四年并为山陜总督驻西安府兼辖山西十四年复専设山西总督十九年裁山西总督雍正元年增置归化城同知防分理边外古民人交涉事务二年升太原府属之平定忻代保德四州平阳府属之蒲解绛吉隰五州俱为直州三年增置朔平宁武二府六年升蒲州泽州俱为府乾隆四年増置绥逺城同知防与归化城防并直于归绥道二十五年于归化城绥逺城所属地方又増置五通判防分理边外事务三十五年升平阳府属之霍州为直州仍以吉州还属府凡领府九直州十道所辖之防七各卫所俱以次裁并入州县东西距九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千七百八十三里东至直正定府赞皇县界四百三十里西至陜西绥德州呉堡县界五百五里南至河南陜州界一千二十三里北至杀虎口边墙七百六十里东南至河南卫辉府辉县界八百五十里西南至陜西同州府朝邑县界一千一百五里东北至直宣化府懐安县界六百七十里西北至陜西榆林府府谷县界八百八十里在   京师西南一千二百里其北自得胜口边外为丰镇宁逺二防界东西距二百七十余里南北距二百八十余里自杀虎口边外为归绥七防界东西距四百余里南北距三百七十里   太原府为省治东西距五百七十里南北距七百三十里东至平定州夀阳县界一百七十里西至汾州府永宁州界四百里南至沁州沁源县界四百七十里北至代州崞县界二百六十里东南至辽州榆社县界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汾州府平遥县界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忻州定襄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保徳州界五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明太原府共领州五县二十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平定忻代保徳四州俱为直州以乐平等九县分属四州乾隆二十八年省清源县入徐沟县今领州一县十   阳曲县【附郭】   太原县【在府西南四十里】   榆次县【在府东南六十里】   太谷县【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   祁县【在府南少西一百四十里】   徐沟县【在府南八十里】   交城县【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   文水县【在府西南一百六十里】   岢岚州【在府西北三百二十里】   岚县【在府西北二百六十里】   兴县【在府西北四百十里】   平阳府在省治西南五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三百六十里东至泽州府沁水县界一百五十五里西至隰州蒲县界八十里南至绛州界一百十里北至汾州府介休县界二百五十里东南至绛州垣曲县界一百九十里西南至绛州稷山县界一百十五里东北至沁州沁源县界一百五十三里西北至隰州界一百五十里自府治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