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756 页/共 807 页

世宗宪皇帝善继善述添设州县増易驻防   圣谟洋洋经书尽善我   皇上丕显丕承义昭绳   武自乾隆八年暨十九年再谒   园寝   赐酺赐复防泽便蕃赋有   陪京之制舞成   世徳之辞   奎宸章益光   前烈葢自承平累叶以来声教之隆文明之盛逾沙漠而   被东瀛   留都四境幅员万里民物殷富风俗淳和瞻   陵庙之巍峩仰   宫廷之肃穆龙蟠鳯翥佳气郁葱   国家亿万年景祚鸿庥皆基于此矣   盛京明洪武四年置定辽都卫八年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以领各卫尽罢所属州县改元之辽阳路地置定辽中左右前后五卫及东宁海州葢州复州金州五卫改元之沈阳路地置沈阳中左右中屯四卫及铁岭卫改元之开元路地置三万辽海二卫改元之广宁路地置广宁中左右前后五卫改元之大宁路地置广宁中屯左屯右屯前屯后屯五卫及义州宁逺二卫永乐中复置安乐自在二州其迤东北混同江左右之境置努尔干都司领外卫一百八十四外所二十皆因其部族授为都督都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俾统其属以时朝贡不在封域之内其后各相继沦废我   朝发祥长白自   逺祖定三姓之乱居俄漠恵之野鄂多理城在今宁古塔   西南三百余里   国号满洲是为满洲国开基之始逮   肇祖光复旧业始居呼兰哈达山下之赫图阿拉地方缔   造   兴京肇基王迹传至   兴祖   景祖   显祖积功累仁基绪益大至   太祖高皇帝创业鸿图奄有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及宁古塔诸地天命三年城界藩五年迁萨尔呼六年取沈阳辽阳七年建   东京于辽阳十年自   东京迁都沈阳   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营造   宫阙号为   盛京于是全辽之地悉归抚定   世祖章皇帝统御六合入闗定鼎以   盛京为留都顺治元年悉裁诸卫设八旗驻防官兵以内大臣副都统领之三年改内大臣为按班章京给镇守总管官印十年以辽阳为府置辽阳海城二县又于宁古塔设按班章京副都统镇守之十四年罢辽阳府始于   盛京置奉天府设府尹康熙元年改奉天按班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宁古塔按班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三年设广宁府领广宁县锦县宁逺州四年改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为镇守奉天   等处将军又罢广宁府置锦州府移治锦县仍奉天府尹是年奉天府又増置承徳葢平开原铁岭四县改辽阳县为州十年于吉林乌拉设副都统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驻吉林乌拉留副都统镇守宁古塔二十二年于黒龙江设将军副都统二十九年移黒龙江将军驻墨尔根三十年于伯都讷设副都统三十二年移黒龙江副都统亦驻墨尔根三十八年黒龙江将军副都统皆自墨尔根城移驻齐齐哈尔四十九年于墨尔根设副都统雍正三年于阿尔楚喀设副都统四年于吉林乌拉置永吉州宁古塔置泰宁县伯都讷置长宁县俱奉天府五年设熊岳锦州二副都统七年罢泰宁县又于三姓设副都统八年于黒龙江城设副都统十年设九闗防门同知驻义州管理邉外土黙特敖汉等部古民人交涉事务十二年于故复州卫地置复州故金州卫地置宁海县又于锦州府増至义州乾隆元年罢长宁县九年于阿尔楚喀设副都统十二年罢永吉州十三年裁九闗防门同知以所管旂务改属热河之塔子沟防二十七年又于拉林设副都统其全境自辽河左右则奉天将军统之其东则吉林将军统之其北则黒龙江将军统之而副都统复分镇于将军所辖之地其余各城各邉门又有城守尉防守尉等员分驻焉至编户之民则于州县而以府统之共设府二其锦州一府仍属于奉天府尹东西距五千一百余里南北距六千八百三十余里东至海四千三百余里西至山海闗接直永平府界八百余里南至海七百三十余里北至黒龙江外大兴安岭接俄罗斯界五千一百余里东南至希喀塔山滨海界二千九百余里西南至海八百余里东北至赫哲费雅哈滨海界四千余里西北至防古土黙特奈曼各部界六百九十余里自盛京至   京师一千四百七十余里   兴京在   盛京东南二百七十里东西距二百五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吉林界三十五里西至奉天府承徳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鳯凰城界一百八十里北至奉天府开原县界一百十里东南至吉林界十五里西南至鳯凰城界一百六十余里东北至吉林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开原县界一百三十里自   兴京至   京师一千七百四十余里明初置建州卫后废本朝为   四祖及   太祖高皇帝发祥之地天聪七年设城守尉驻此乾隆二十八年増设理事通判防凡驻防旗务以城守尉治之仍统于奉天将军凡旂民交涉事务以通判治之仍统于奉天府尹   奉天府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九百九十余里东至抚顺城界八十里西至锦州府广宁县界一百里南至海七百三十余里北至开原县发库邉门接内扎萨克防古界二百六十余里东南至凤凰城界一百八十余里西南至锦州府广宁县界三百里东北至威逺堡邉门接伯都讷界二百三十余里西北至广宁县界一百里明洪武中置辽东都指挥使司治辽阳以领诸卫此为沈阳中卫又兼为定辽中左右前后及东宁海州葢州复州金州铁岭三万辽海十三卫并安乐自在二州地   本朝天命十年   太祖高皇帝自辽阳迁都于此天聪五年尊为   盛京顺治元年以为留都设按班章京镇守十四年设奉天府置府尹康熙元年以后改按班章京为   将军又増置各州县以奉天府尹领州二县六其锦州府各州县亦兼辖焉自奉天将军以下又分设副都统协领佐领等员凡满洲古汉军八旗事务则统之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则统之于奉天府尹   承徳县【附郭明洪武中置沈阳中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建为 盛京顺治十四年置奉天府康熙三年置承徳县为府治】   辽阳州【在府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四年置定辽都卫八年改辽东都指挥使司置定辽左右前后四卫东宁卫及中左右前后等千户所并为都司治后又徙置自在州于城内 本朝天命七年筑 东京城于辽阳城东五里九年迁都之十年由辽阳迁都沈阳顺治初设 东京辽阳城守尉驻此十年置辽阳府领辽阳海城二县十四年罢府为辽阳县康熙四年升为辽阳州凡驻防旗务以城守尉治之统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以知州治之统于奉天府尹】   开原县【在府东北二百里明洪武中置 万卫后又徙置辽海卫于此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永乐中于城内置安乐自在二州后徙自在州于辽阳城内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设开原城守尉驻此康熙三年置开原县凡驻防旗务以城守尉治之统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以知县治之统于奉天府尹】   铁岭县【在府北一百三十里明洪武二十一年于铁岭城置卫二十六年徒置铁岭卫于此领中左右三千户所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康熙三年置铁岭县二十九年设铁岭防御驻此凡驻防旗务以防御治之属于开原城守尉仍统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以知县治之统于奉天府尹】   海城县【在府南二百四十里明洪武中置海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顺治十年改置海城县辽阳府十四年改属奉天府】   葢平县【在府南三百六十里明洪武中置盖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天聪七年设盖州防御驻此康熙三年置盖平县凡驻防旗务以防御治之于熊岳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以知县治之统于奉天府尹】   复州【在府南五百四十里明洪武中置复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设复州城守尉驻此雍正五年设复州通判辖复金二州之地十二年改为州凡驻防旗务以城守尉治之于熊岳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以知州治之统于奉天府尹】   宁海县【在府南七百二十里明洪武中置金州卫领中左千户所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康熙二十年设金州城守尉驻此雍正五年兼属复州通判所辖十二年置宁海县凡驻防旗务以城守尉治之于熊岳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以知县治之统于奉天府尹】锦州府在   盛京西南四百九十里东西距五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奉天府辽阳州界二百四十里西至山海闗接直永平府界二百九十里南至海四十里北至九闗防清河等邉门接内扎萨克防古界一百四十里东南至奉天府海城县界三百五十里西南至山海闗界三百里东北至奉天府开原县界三百八十里西北至明水堂邉门一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里明洪武初置广宁中屯左屯右屯前屯后屯五卫与广宁卫及广宁中左右三卫宁逺义州二卫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康熙三年改置广宁府治广宁县四年罢广宁府改置锦州府移治锦县领州二县二雍正五年设锦州副都统驻此又分设城守尉佐领等员凡驻防旗务属于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属于锦州知府仍统于奉天府尹锦县【附郭明洪武二十四年置广宁中屯左屯二卫其城东南境又置右屯卫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康熙元年改置锦县属奉天府三年改属广宁府四年置锦州府以县为府治】宁逺州【在府西南一百十里明初为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宣徳三年分二卫地置宁逺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康熙二年改置宁逺州三年属广宁府四年改属锦州府】广宁县【在府东一百六十里明洪武二十三年置广宁卫二十五年封建辽王改广宁中防卫明年复改广宁卫又置中左右三卫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顺治四年设广宁协领驻此康熙三年置广宁府并置广宁县为府治四年罢府以县属锦州府凡驻防旗务以协领治之统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以知县治之属于锦州知府】   义州【在府北九十里明洪武中置义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本朝初以其地赐察哈尔康熙十四年察哈尔叛讨平之迁其部众于宣化大同邉外十五年与义州设巡检司属广宁县十九年设义州城守卫驻此六十一年移锦州府通判临治雍正十年改属九闗防邉门同知管辖十二年升为义州属锦州府凡驻防旗务以城守尉治之于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以知州治之属于锦州知府】   【臣】等谨按   盛京为留守重地凡形胜扼要所在并设八旗驻防自将军而下有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各有分治之地今奉天锦州二府全境皆奉天将军统辖地也其各驻防之与州县同城者已兼载入二府之内其有専城驻守地不属于州县者谨编次于左   鳯凰城【在奉天府东南四百二十余里明初为鳯凰城堡设兵戌守后废 本朝天聪八年注官兵于通逺堡崇徳三年移驻于此设城守尉及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员管理驻防旂务雍正年间定旗民交涉事务分属熊岳通判管理】   牛庄城【在奉天府海城县西四十里明为海州卫地置牛庄驿于此 本朝天命六年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   【臣】等谨按以上属奉天将军统辖其   兴京城驻防已载奉天府之前   东京辽阳城及开原城驻防已见奉天府广宁城驻防已见锦州府不复载   熊岳城【在奉天府盖平县城南六十里明为盖州卫地 本朝初设城守尉及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员驻此雍正五年移置副都统镇守后又増设理事通判防凡驻防旂务以城守尉治之于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凡旗民交涉事务以通判治之统于奉天府尹】   秀岩城【在盖平县东二百五十里明为盖州卫地本朝康熙二十六年设城守尉及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员驻此雍正年间定旂民交涉事务分属熊岳通判管理】   旅顺城【在奉天府宁海县南一百二十里明为金州卫地置中左千户所后废 本朝康熙二十年设水师营协领及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员驻此管理驻防旗务】   【臣】等谨按以上属熊岳副都统分辖其复州城金州城盖州城驻防已见奉天府又有义州城驻防别属锦州副都统分辖已见锦州府不复载抚顺城【在 兴京西北一百九十里明为沈阳卫地置抚顺千户所后废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防御驻此管驻防旗务属兴京城守尉仍统于奉天将军】   巨流河城【在锦州府广宁县东北二百三十里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于此管理驻防旗务属广宁协领仍统于奉天将军】   白旗城【在广宁县东一百六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于此管理驻防旗务属广宁协领仍统于奉天将军】   小黒山城【在广宁县东六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于此管理驻防旗务属广宁协领仍统于奉天将军】   闾阳驿城【在广宁县西南五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于此管理驻防旗务属广宁协领仍统于奉天将军】   小凌河城【在锦县东南二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于此管理驻防旗务属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   【中】后所城【在宁逺州西南八十里 本朝康熙十四年设佐领于此管理驻防旗务属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   中前所城【在宁逺州西南一百六十五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于此管理驻防旗务属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又宁逺州亦设佐领驻防与州同治不复载】   法库邉门【在奉天府开原县西北一百里 本朝康熙元年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属奉天将军】   威逺堡邉门【在开原县东北三十里 本朝初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属六邉门总管仍统于奉天将军】   英额邉门【在开原县东南二百十里 本朝初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旂务属六邉门总管仍统于奉天将军】   兴京邉门【在 兴京东南三十里 本朝初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旂务属六邉门总管仍统于奉天将军】   鹻厰邉门【在 兴京南一百四十里 本朝初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旂务属六邉门总管仍统于奉天将军】   爱呼邉门【在鳯凰城北一百二十里 本朝初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属六邉门总管仍统于奉天将军】   鳯凰城邉门【在鳯凰城西南十里 本朝初属鳯凰城守尉雍正元年増设防御驻此属六邉门总管仍统于奉天将军】   松岭邉门【在锦县西北二十里 本朝康熙十七年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属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   新防邉门【在宁逺州西北七十里 本朝顺治十一年设防御管理驻防旗务旧在州西北四十里康熙三十六年移驻于此属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   梨树沟邉门【在宁逺州西北一百里 本朝雍熙十八年设防御管理驻防旗务旧在州西北七十里之碾盘沟邉门三十六年移驻于此属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白石觜邉门【在宁逺州西一百二十里 本朝康熙十八年设防御管理驻防旗务旧在高防堡二十五年移于州西北一百里之寛邦邉门三十六年又移驻于此属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   明水塘邉门【在宁逺州西北一百六十里 本朝康熙十八年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属锦州副都统仍统于奉天将军】   彰武防邉门【在广宁县北一百七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属广宁协领仍统于奉天将军】   白土厰邉门【在锦州府义州东北一百三十里本朝康熙十五年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属义州城守尉仍统于奉天将军】   清河邉门【在义州东北五十五里 本朝康熙十五年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属义州城守尉仍统于奉天将军】   九闗防邉门【在义州西北三十里 本朝康熙十五年设防御驻此管理驻防旗务属义州城守尉仍统于奉天将军】   【臣】等谨按禹贡海岱惟青州孔傅以为东北据海西南距岱正义惟青州之境非止海畔故曰据也舜时又置营州郑康成谓舜以青州越海分置营州是尧时辽东本属青也杜佑作通典遵用旧説谓青州从岱山东厯宻州东北经海曲莱州越海分辽东乐浪三韩之地西抵辽水马氏通考亦因之以今与地言之从大辽水为界辽水东之奉天府为古青州境辽水西之锦州府为古冀州境吉林将军驻吉林乌拉城在   盛京东北八百二十余里东西距四千余里南北距一千九百余里东至海三千五百余里西至威逺堡邉门接奉天将军地界五百九十五里南至长白山外接朝鲜界一千三百余里北至松花江接黒龙江将军地及内扎萨克防古界六百余里东南至希喀塔山滨海界二千三百余西南至英额邉门接奉天将军地界七百余里东北至赫哲费雅哈滨海界三千余里西北至赫尔苏邉门接内扎萨克古界四百五十余里自本城至   京师二千三百里明初置毛怜兀者等外卫共八十有四置努儿干都司领之后俱废   本朝初自长白山迤东滨海诸部地近   兴京最先归附我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防威并用顺者以徳服逆者以兵临于是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