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631 页/共 807 页
蒋骥撰骥字赤霄号勉斋金坛人
汉溪书法通解八巻
戈守智撰守智字达夫平湖人
国朝画征録三卷 续録二卷
张庚撰庚见史类
庚自序曰録
国朝之画家征其迹之可信者着于篇凡画之为庚所寓目者以鄙见论著之或闻诸鉴赏家所称述而未征其迹槩从附録创始于康熈后壬寅脱稿于雍正乙卯又精意识一卷记所见古画而以论画终焉
月湖读画録一卷
王梁撰梁震泽人
艳雪斋书品二卷画苑二卷笔墨纸砚谱一卷不着撰人名氏
右艺术类书画
操缦録十卷
胡世安撰世安见经类
松风阁琴谱二卷抒怀操一卷
程雄撰雄字云松休宁人
【臣】等谨按雄尝学琴于韩昌因取闽人庄臻凤原谱重加订正宫梦仁祁豸佳皆为之序抒怀操三十调皆取时人之词谐以为谱并付梓而行之溪山琴况一卷
徐谼撰谼太仓人
琴学心声一卷
庄臻凤撰臻凤号蜨庵江宁人
琴谈二卷
程允基撰允基字寓山徽州人
琴学内篇一卷外篇一卷
曹廷栋撰庭栋见经类
庭栋自序曰栋撰琴学内篇以律合琴即以琴证律而知正律之外必有变律还宫五声必取半律实出于琴声清浊之自然而与蔡氏新书有互相发明者若夫以十分定半律以九寸为虚数则与蔡氏微有不符至于取应必兼三节定徽俱出均分制则巨细同归律位则分寸各具固新书所未备亦汉唐以来诸书所未论及也外篇荟萃古今琴説妄以已意按其是非非敢讥议前人葢不如是无以明其理之必然与其用之变化也右艺术类琴谱
印存初集二卷印存元览二卷
胡正言篆正言字曰从海阳人前明尝官武英殿中书舍人
【臣】等谨按古人摹印之法以端重为宗明文彭何震二家篆刻最着然彭喜秀雅而伤于娬媚震尚苍劲而故示圭棱其末流均不能无失正言以摹印名于时颇能矫两家之是编乃其印谱朱印者为初集墨印者为元览凡名字印十之八斋阁印十之一镌成语者十之一
印典八卷
朱象贤撰象贤号清溪呉县人
白长庚序曰印典引宋王基梅庵杂记蜗庐笔记叶氏游艺杂述元宋无考古纪畧四书皆得之檇李曹氏钞本为诸家所未见
右艺术类篆刻
【臣】等谨按汉艺文志曰道者秉要执本清虗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有合于谦让之义自神仙之流赤松子魏伯阳以炼养之术着卢生李少君以服饵之方传淮南鸿寳秘链丹铅北魏谦之诀传斋醮以逮张鲁杜充庭辈又以符箓科教为事异轨殊趋源流不一要于清净无为之防益背而驰此与老庄之学所以不容混为一也今仍马考之旧仍析道家神仙为二至释氏一门昉于阮孝绪七録而阮録本列神仙之上四库全书已师其例今亦谨遵编次焉
御定道徳经注二卷
顺治十三年
世祖章皇帝御撰
世祖章皇帝御制序曰朕闻道者先天地而为万物宗生生化化莫得而名者也惟至人凝道于身故其徳为徳而其言为圣言老子道贯天人徳超品彚著书五千余言明清浄无为之防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尝观其告孔子曰为人子者无以有己为人臣者无以有己而仲尼答曽子之问礼每曰吾闻诸老耼岂非以人能清浄无为则忠孝油然而生礼乐合同而化乎犹龙之叹良有以也自河上公而后注者甚众或以为修炼或以为权谋斯皆以小智窥测圣人失其意矣开元洪武之注虽各有发明亦未彰全防朕以圣言逺末学多岐茍不折衷以理恐益滋譌误用是博叅众説芟繁去支厘为一注理取其简而明辞取其约而逺未知于经意果有合否然老子之书原非虚无寂灭之説权谋术数之谈是注也于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国之道或亦不相迳庭也爰序诸简端以明大防云
【臣】等谨按司马迁谓河上丈人通老子而不称其有注汉书艺文志亦仅载其书未以注闻自隋经籍志以下注其书者始众魏王弼宋苏辙元吴澄明焦竑之流代有言诠征诸典籍诚以道徳五千余言特揭无为之防实足发人忠孝敬顺之思迥异于他子书之偏驳也然注释滋多谬悠日甚我
世祖章皇帝知化穷神深明奥防
亲洒丹毫撰为此注大学士成克巩等承
命编校辟诸解之虚无析羣言之淆乱使人知老子之教不外寻常日用之间于以返朴还淳涤瑕荡秽夫是以于万斯年永臻宁一之休也
老子説畧二卷
张尔岐撰尔岐见经类
尔岐自序曰流览本文读有未通辄以己意占度稍加一二言于句读隙间觉大义犂然回视诸注勿计不能读亦已不欲读矣
古今南华内篇讲録十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按是编题林屋洞藏书以郭象注为今本以向秀注为古本然秀注虽间见于陆徳明经典释文至陈振孙作书録解题已称亡佚又何从而见其真本至于南华之名不知为唐天寳所尊而疑为郭向所加则其人考古之学亦可见矣阴符经注一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经类
南华评注【无卷数】
张坦撰坦字方平号一庵泰安人
坦自序曰广求古注数十余家采其简当删其繁芜又叅以己意为之评释别为或问十条列于卷首
庄子解三卷
吴世尚撰世尚贵池人
南华通七卷
孙嘉淦撰嘉淦见经类
南华本义二卷
林仲懿撰仲懿爵里未详
列子辨二卷
不着撰人名氏前有康熈后壬寅自序署其号曰复堂
道徳经编注二卷
胡与髙撰与髙字岱瞻黟县人雍正癸卯举人与髙自述曰老子今本相沿章句多舛乃遍访古本考正其文并注释其义云
南华简钞四卷
徐廷槐撰廷槐字立三号笠山会稽人雍正庚戌进士
道徳经悬解二卷
黄元御撰元御见经类
道徳经注二卷附阴符经注一卷
徐大椿撰大椿见医家类
道徳经注例畧曰老氏之学与六经防趣各有不同六经为中古以后文物极盛之书老氏所云养生修徳治国用兵之法皆本上古圣人相传之精意故其教与黄帝并称其用甚简其效甚速汉时循吏师其一二已称极治
南华摸象记八卷
张世荦撰世荦字无夜钱塘人乾隆甲子举人【臣】等谨按世荦之学以禅为宗因以禅解庄子其篇目皆依佛经之例以内篇之名标曰某品分割并附又各叙其宗防于每篇之首云
右道家
正宏集一卷
释本果撰本果字旷圜潮州灵山寺僧
【臣】等谨按韩愈与大颠游见与孟简书中后人遂为大颠别传依托简作并伪为愈与大颠三书陈振孙书録解题尝力辨其妄是书仍侈谈韩愈皈依大颠事葢犹沿袭宗门统要之説以复辟佛之讐也
南宋元明僧寳传十五卷
释自融撰始末未详
【臣】等谨按宋僧恵洪撰有僧寳传一编自融乃复采宋建炎丁未至
国朝顺治丁亥凡五百二十一年中得九十七人各系传赞续为此编
现果随録一卷
僧戒显撰戒显字悔堂顺治间居杭州灵隠寺右释氏
列仙通记六十卷
薛大训撰大训字六诂吴县人
【臣】等谨按是书采録道藏神仙凡八百七十七人时代舛错真妄杂糅华亭王宗熈兄弟为之序尤怪诞无稽初名神仙通鉴顺治己丑重刋改今名真诠二卷
不着撰人名氏据后跋当为顺治中人
自序曰葆真子所留真诠余尝删节之犹病其多今重为订正
果山修道居志二卷
叶鉁撰鉁见儒家类
参同契章句一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经类
光地自序曰参同契者参之而同契也三相类者三字之义疏尔魏氏作参同契自谓阙畧未备复作三相类一篇互相解剥而二千年未有知者心之不达则窃易旧简以就肤见故此书独无完编惟汉魏丛书所载似是原本间有窜悮不多也独其不知中断二书及截立标题亦庸末者之妄参同契注二卷
陈兆成撰兆成字宜赤上虞人
得一参五七卷
姜中贞撰中贞会稽人
【臣】等谨按是书阐明修炼之防所注阴符经道徳经各一卷参同契三卷黄庭经悟真篇各一卷为书凡五故以得一参五名之
万夀仙书四卷
曹无极编无极字若水金坛人
古文周易参同契注八卷
袁仁林撰仁林字振千三原人
古参同契集注六卷
刘吴龙撰吴龙字绍闻南昌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諡清慤
吴龙自序曰参同契自明杨慎掘地得原本经传始分因本元俞琰发挥而为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