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505 页/共 807 页

凡守卫之制乾隆十五年定日以叅领一人前锋校前锋十人守卫   静宜园宫门遇   驾幸静宜园则以侍卫守门而移叅领等驻碧云寺孔道十八年又定新増官兵内以署前锋叅领二人副前锋校每旗各一人署前锋每旗各十五人驻红石山   凡扈从之制乾隆十五年定每遇   巡幸以健鋭营官军分拨十分之四随徃十七年又定   健鋭营操演事繁嗣后随   驾拨官军十分之二   恭载乾隆十四年平定金川   御制实胜寺碑记   去嵗夏视师金川者乆而弗告其功且苦酋之恃其碉也则创为以碉攻碉之説将筑碉焉朕谓攻碉已下防今乃命攻碉者而为之筑碉是所谓借防兵而资盗粮者全无防矣为之懑然因忆敬观   列朝实録开国之初我旗人蹑云梯肉薄而登城者不可屈指数以此攻碉何碉弗克今之人犹昔之人也则命于西山之麓设为石碉也者而简佽飞之士以习之未逾月得精其技者二千人更命大学士忠勇公傅恒为经略统之以徃且厚集诸路之师期必济厥事頼   天之佑大功以成此固经畧智勇克兼用扬我武酋长畏威懐徳厥角请命是以敌忾以往者率中道而归窃恨未施其长技有余怒焉记不云乎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云梯之习犹是志也而即以成功则是地者岂非绥靖之先声继武之昭度哉因命择向庀材建寺于碉之侧名之曰实胜夫已习之艺不可废已奏之绩不可忘于是令成功之旅立为健鋭云梯营并于寺之左右建屋居之间亦依山为碉以肖刮耳勒歪之境昔我   太宗皇帝尝以偏师破明十三万众于松山杏山之间归而建实胜寺于盛京以纪其烈夫金川蕞尔穷畨岂明师比然畧昆明而穿池胜侨如而名子其识勿忘一也汉书训碉作雕碉为石室而雕则若雕鹗之栖云者皆非是葢西南夷语彼中呼楼居其音为碉云尔乾隆二十六年平定西域   御制实胜寺后记   嵗己巳建实胜寺于西山之下其縁起已见前记不复缀今頼   昊天垂佑   宗社笃祐平凖噶尔囘部拓地伊犁喀什噶尔叶尔羌一带二万余里其外覊縻附属如哈萨克布鲁特安集延防达克山等部不与焉凡乗机决计信赏必罚奉   天讨罪借众集事诸大端俱见太学之碑开惑之论西师之诗亦不复缀兹记者寺左近健鋭云梯营实居之营之兵是役効力为尤多故不可不旌其前劳以劝夫后进先是呼尔璊霍斯库鲁克之战我师以少敌众而贼据险伺隙故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旗靡鼓馁处得健鋭兵数十立其间则屹如坚城整而复进遂乃斩将搴旗用成殊绩盖索伦兵马射虽精以之驰突乗胜破阵无不如志而知方守节终不如我满洲世仆其心定其气盛夫出万死一生为国宣力而为之君者事成而忽若忘独何心哉朕岂为之哉自己巳设此营而辛巳即収其效不啻树树十年之得报故潜移黙运有若   天授予亦有所不知其然而然者而敬绳   祖武丕国烈瞿瞿惴惴惟盛满之是惧犹初志也是用重勒碑记之且肖喀喇乌蘓袭迫之状筑堡其侧嵗时幸香山阅健鋭兵用寓尹铎晋阳之意不亦可乎【臣】等谨按健鋭营之设始于乾隆己巳年厥后平定凖噶尔回部云梯兵宣力为多仰见   睿略周详修明武备用能储材于十载之前而程功于   二万余里之外敬録   御制前后碑记以表兹营縁起之始及收效之逺焉   三旗虎枪营   总统一人【以公侯领侍卫内大臣兼任】三旗总领各二人【初制设每旗各一人雍正元年各増一人以内大臣都统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副都统侍卫简用】虎枪长各七人【初制设毎旗各一人雍正元年増定即于虎枪人内选用】虎枪副长各七人【雍正元年増设即于虎枪人内选用】笔帖式六人【乾隆三年増设】虎枪人共六百名【于亲军校亲军前锋校前锋防军校防军骁骑校骁骑领催及闲散人内选用初制设三百六十人雍正元年増置每旗各二百名内为虎枪人四百八十名学习虎枪人一百二十名】   虎枪营之制于康熙二十三年黑龙江将军进精骑射善杀虎新满洲四十人至京分上三旗初设虎枪营   凡扈从之制遇   车驾搜狩虎枪总统总领率所属从日以十人携虎枪于前导侍卫前行安营后侦虎豹出入备伏弩箭犁刀   行田遇大兽则列枪从之奉   防殪虎或寻山追踪得实具奏有   防则殪虎以献以首先刺虎一二人名奏   闻如差徃畿辅或口外杀虎量地逺近奏请   简总统或总领酌帯虎枪人以前   盛京内府三旗   顺治三年设   盛京内府镶黄旗正黄旗佐领八年设正白旗佐领初制给佐领总管   盛京内府事务闗防奏简一人掌之乾隆十七年特设   盛京内务府总管令三旗佐领皆归统辖   三旗佐领各一人【顺治三年设二人八年设一人】内管领一人【乾隆三十年増设】骁骑校三人【康熙十七年设】司库一人【初制设三人乾隆十九年改补主事一人三十年改补内管领一人仍食原俸】主事一人【乾隆十九年増设】委署主事一人【乾隆三十年于笔帖式内改补】笔帖式十五人【初制设十六人乾隆三十年改补委署主事一人仍食原俸】库使十六人【初制设十人即在骁骑数内乾隆九年改为定额又増六人】头目及执事人六十七名【头目及执事人初制即在骁骑数内乾隆九年改为定额】催长八人【初制设九人乾隆三十年酌裁一人定食俸四人食饷四人】领催十八名骁骑委署领催二十四名骁骑六百八十四名【初制每佐领下骁骑各二百三十共六百九十名乾隆九年定骁骑额内库使及头目执事人等为専设之缺实存骁骑六百十三名又増设十七名定为每佐领下各二百十共六百三十名十二年除各项専差打猎骁骑三十名看仓骁骑六名委署领催骁骑二十四名之外共存五百七十名又増设七十八名】   凡守卫之制顺治初年定三旗官率所属骁骑轮班守衞   宫殿初制设班房六座乾隆九年増设宫内班房三座定骁骑分七班轮直每九十人为一班每班房十人十二年増设两掖班房三座合新旧班房十二座改定骁骑分六班轮直每一百八人为一班毎班房九人其余官兵并分职掌酌赍送贡物及围猎各差并属于   盛京内务府总管仍由在京内务府掌其升选【臣】等谨按   盛京内府三旗守衞   留都宫阙非驻防地方之比敬载入禁衞兵中其三将军所属官兵俱入直省兵内   守衞   陵寝官兵   陵寝守衞各总管一人翼领二人【惟   昭西陵孝东陵専设防御骁骑校各员】骑都尉云骑尉等世职无定员防御十六人骁骑校二人所属骁骑均八十名   园寝守衞各防御八人【惟   景陵皇贵妃园寝设防御四人】骁骑校一人所属骁骑均四十名   凡   陵寝守衞之制天聪八年   永陵设散秩官一人顺治五年   福陵   昭陵设散秩官各一人十三年   福陵   昭陵设总管各一人翼领各二人防御各八人康熈二年孝陵设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六人八年   三陵散秩官改为司工匠官各一人九年   永陵设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八人十三年   三陵増防御各八人十九年   仁孝皇后【后恭易   尊谥为孝诚仁皇后】陵寝【今 景陵】  设总管   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六人二十年   妃园寝设防御八人二十七年   暂安奉殿【今  昭西陵】 设防御十六人五十七年   孝东陵设防御十六人乾隆元年   泰陵设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六人二年   昭西陵   孝陵   孝东陵   景陵   泰陵设骁骑校各二人   景陵妃园寝设骁骑校一人三年   泰陵妃园寝设防御八人骁骑校一人八年   景陵皇贵妃园寝设防御四人骁骑校一人九年端慧皇太子园寝设防御八人十八年   孝贤皇后陵寝设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六人骁   骑校二人   妃园寝设防御八人骁骑校一人四十二年   泰东陵设防御十六人骁骑校二人领催四人马甲七十   六名   王公府属官兵   亲王设长史一人散骑郎四人防衞二十人典仪六人亲军校无定员世子设长史一人散骑郎三人防衞十七人典仪五人郡王设长史一人散骑郎三人防衞十五人典仪四人长子设长史一人防衞十二人典仪三人贝勒设司仪长一人防衞十人典仪三人贝子设防衞六人典仪三人镇国公辅国公各设防衞四人典仪二人五旗内王公府属叅领毎旗各五人佐领毎旗各七人骁骑校每佐领下一人王贝勒贝子公等府佐领各设甲兵多寡不等固伦公主府本佐领额兵内设守门甲兵十五名和硕公主府十名郡主府八名县主府六名   凡王公府属守衞之制于顺治八年详定官数至康熙十八年又定府属长史散骑郎防卫典仪及佐领员缺并由王贝勒等拟定具题始行补授其六品以下各官照例选补雍正元年定诸王旗属佐领非包衣佐领可比嗣后旗属人员祗准用为散骑郎防卫亲军校此外或挑取随侍之人或令各衙门官员兼理家务或需用多人供役或令随侍子侄者俱列名请   防然后知防该旗都统覆奏四年定各王属下仍准设散骑郎其贝勒贝子等所有散骑郎一概酌裁乾隆十八年定长史司仪长员缺于下五旗应用人员内令该旗都统每旗选二人咨送兵部防同领侍衞内大臣该王贝勒拟题防衞以下由王贝勒等选拟俱引   见补用   皇朝文献通考巻一百八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   兵考【四】   直省兵   【臣】等谨按郡国之设兵自分置郡国始若汉之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唐之折冲府兵宋之诸州镇厢兵皆是也然往往行之未久寖失其初意其后并其制而隳之明初于一郡设所连郡设卫领以都司而统于五军都督府亦自成一代之制顾自永乐以后边外诸卫所已尽归徙废名存实亡而内地班军又以疲于畨上军伍衰耗无他上失其柄而所以驭之者非其道也我   朝诞膺   天命武烈为昭定鼎以来备立营制兼用八旗及緑旗兵八旗驻防兵由于世籍緑旗各营兵由于召募其制实足垂之万禩而不易溯自   世祖章皇帝车驾入闗之初以   盛京为发祥重地在直省之上即以内大臣为总管统辖两翼官兵为驻防所自始嗣是凡直省形胜要地以次分遣八旗兵驻守其緑旗官兵复随都邑之大小逺近列汛分营立之将帅授以节制于濒海濒江又各设水师营以守之凡弹压控制之道益详且密至于内地各卫所递加裁减所存者俱专司漕运不寄以防守之责若近边诸卫所则皆度地居民改为郡县此实   国家声教覃敷四封宁谧所致又不仅为设险之守也故自开国以至于今金汤永固卧鼔边庭闾阎小民享兵之卫而相忘于兵猗欤休哉诚太平极盛之规也其间每有先设后裁彼减此増及移驻改置之不同盖设兵所以卫民有初称要塞今日已化坦途旧属偏隅此时转成冲防相机宜而揆时势皆有不得不然者   圣朝戢暴安民因时调剂之良法胥于是乎在是不可不详考而备志也谨以直省见定营制标列为纲而溯   国初以来建置沿革之可考者各分载于后以备叅稽焉   盛京   八旗驻防   盛京将军一人【驻劄 盛京城】副都统一人统辖满洲协领八人防古协领一人汉军协领二人满洲佐领八人新满洲佐领二十三人防古佐领八人巴尔呼佐领三人汉军佐领二十四人满洲防御十一人满洲骁骑校八人新满洲骁骑校二十三人防古骁骑校八人巴尔呼骁骑校三人汉军骁骑校二十四人主事一人笔帖式十一人八旗满洲防古巴尔呼汉军领催五百二十八名前锋二百名骁骑四千五百五十二名看守门库园寺等兵共四十六名歩军领催一百三十二名步军一千五十六名养育兵三百六十二名捕盗兵二十八名弓匠六十六名箭匠六十一名铁匠六十六名兼辖分驻副都统二城守尉四防守尉二凡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分辖之驻防仍统于   盛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