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508 页/共 807 页
四十年増设墨尔根城协领二人佐领骁骑校各四人巴尔呼兵二百四十名
四十五年以墨尔根城佐领骁骑校各四人巴尔呼兵二百四十名移驻齐齐哈尔城
四十九年设墨尔根城副都统一人増设协领一人
雍正二年増设齐齐哈尔城佐领骁骑校各六人满洲兵三百八十名黑龙江城佐领骁骑校各六人满洲兵三百八十名
五年増设墨尔根城佐领骁骑校各二人汉军兵一百名裁齐齐哈尔城达呼里兵四十名汉军兵二十名黑龙江城索伦达呼里兵二十名汉军兵二十名
六年増设打牲处总管以下各员令新旧共设总管三人满洲索伦达呼里副总管共十六人索伦达呼里佐领骁骑校各六十二人
七年调齐齐哈尔城兵征准噶尔选驿站余丁一千三百九十三名充兵额
八年増设黑龙江水师营驻劄吉林船厰四品五品六品官各一人
十年设呼伦布俞尔统领一人索伦巴尔呼总管二人副总管八人佐领骁骑校各五十人索伦巴尔呼兵三千名厄鲁特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骁骑校各二人防军校二人厄鲁特兵一百名十二年设呼兰河城守尉一人副总管二人佐领骁骑校各八人兵五百名又于呼伦布俞尔移驻防牧新巴尔呼増设新巴尔呼总管二人副总管八人佐领骁骑校各四十人新巴尔呼兵二千四百名
十三年以齐齐哈尔城出征兵还归驻防裁驿站选充汉军兵一千三百四十名存五十三名充驿站哨兵
乾隆七年裁呼伦布俞尔索伦巴尔呼副总管四人佐领骁骑校各二十六人移索伦巴尔呼兵一千四百三十四名还驻打牲处又裁兵一百二十六名増设打牲处佐领骁骑校各十二人
八年改呼伦布俞尔统领为副都统职衔总管裁索伦巴尔呼兵四百八十名又裁新巴尔呼副总管四人佐领骁骑校各十六人新巴尔呼兵一千一百四十名又裁厄鲁特副总管一人厄鲁特兵二十名
十三年増设打牲处佐领骁骑校各十二人并递増鄂伦春佐领至十一人骁骑校至十人
二十五年给打牲处各员半俸又于打牲丁内挑选二千名设为额兵给与半饷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
兵考【五】
直省兵
直
八旗驻防
良乡县防守尉一人【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正红旗满洲古领催五名骁骑十五名寳坻县防守尉一人【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镶白旗满洲防古领催五名骁骑十五名固安县防守尉一人【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镶红旗满洲古领催五名骁骑十五名东安县防守尉一人【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镶蓝旗满洲防古领催五名骁骑十五名霸州防守尉一人【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正黄正红二旗满洲防古领催五名骁骑十名
采育里防守尉一人【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正蓝旗满洲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
保定府城守尉一人【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一人正红镶红二旗满洲防古骁骑校八人领催三十二名骁骑四百六十名养育兵十一名弓匠铁匠四名
雄县防守尉一人【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镶红镶蓝二旗满洲防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
沧州城守尉一人【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一人正白镶白满洲古副骁骑校八人领催二十三名骁骑四百八十名养育兵十一名弓匠铁匠四名
山海关副都统一人【驻劄山海关】统辖协领二人佐领八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八人笔帖式三人八旗满洲防古领催四十名前锋四十名骁骑六百二十名兼辖驻防七
永平府防守尉一人【属山海闗副都统】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笔帖式一人镶白正蓝二旗满洲防古领催十名骁骑九十名
玉田县防守尉一人【属山海闗副都统】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笔帖式一人镶黄正白二旗满洲古领催十名骁骑九十名
三河县防守尉一人【属山海闗副都统】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笔帖式一人正白旗满洲防古领催十名骁骑九十五名
顺义县防守尉一人【属山海闗副都统】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笔帖式一人镶黄旗满洲防古领催五名骁骑十五名
喜峰口防守尉一人【属山海闗副都统】防御二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古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
罗文峪防御一人【属喜峯口防守尉统于山海闗副都统】骁骑校二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防古领催八名骁骑九十二名
冷口防守尉一人【属山海闗副都统】防御二人骁骑校三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防古领催十二名骁骑一百五十八名
察哈尔都统一人【驻劄张家口】副都统一人统辖游牧察哈尔八旗总管八人防领八人副防领八人佐领一百九人理事员外郎十六人亲军校四人防军校一百七人骁骑校一百五人每佐领下设亲军二名前锋二名防军二十五名领催六名骁骑三十五名共兵八千一百五十二名兼辖驻防四【臣】等谨按察哈尔为元小王子后裔自天聪八年
太宗文皇帝亲征察哈尔林丹汗走死其子孔果尔额哲率余众来降封为亲王即其部编旗驻义州传至布尔尼兄弟于康熙十四年谋叛复讨平之移其众分处宣化大同边城外后从征准噶尔有功增给其军饷复以降顺及俘获之厄鲁特部人编为佐领附入正白旗下其八旗分左右二翼东四旗曰镶黄旗又东为正白旗又东为镶白旗最东为正蓝旗西四旗曰正黄旗又西为正红旗又西为镶红旗最西为镶蓝旗凡镶黄旗驻苏门峯正黄旗驻木孙忒克山正红旗驻古尔班托罗海山镶红旗驻布林泉并在张家口外正白旗驻布尔噶台镶白旗驻布雅阿海苏黙正蓝旗驻扎哈苏台泊并在独石口外镶蓝旗驻阿巴汉喇喀山在杀虎口外其部众习于游牧与扎萨克防古同俗其旗务则掌之都统制与内八旗相等都统所驻之地在张家口故类叙于直驻防
张家口协领三人【属察哈尔都统】佐领六人佐领兼云骑尉一人防御十人骁骑校十人云骑尉一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古领催四十名前锋四十名骁骑六百名步军一百六十名养育兵一百六十名箭匠铁匠二十名
独石口防守尉一人【属察洽尔都统】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领催四名骁骑九十名千家店防御二人【属独石口防守尉统于察哈尔都统】骁骑校一人满洲领催四名骁骑三十六名
昌平州防守尉一人【属察哈尔都统】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正黄旗满洲防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热河副都统一人【驻劄热河】统辖协领四人佐领十四人防御十四人骁骑校十四人笔帖式二人满洲防古领催前锋骁骑共一千三百四十名弓匠箭匠铁匠四十二名兼辖驻防二
喀喇河屯协领一人【属热河副都统】佐领四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满洲领催骁骑共四百名弓匠箭匠铁匠十二名
桦榆沟协领一人【属热河副都统】佐领二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古领催骁骑二百名弓匠箭匠铁匠六名
宻云副都统一人【驻劄宻云县境】统辖协领四人佐领十六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八旗满洲领催八十名前锋一百二十名委前锋一百名骁骑一千五百八十名养育兵一百二十名兼辖驻防一古北口防守尉一人【属宻云副都统】防御二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二人正黄镶白正红正蓝四旗满洲领催十二名骁骑共一百八十八名
顺治元年设独石口防御二人镶黄正白镶红三旗满洲兵十二名张家口防御一人八旗满洲兵八名
二年设山海关防御二人八旗满洲防古兵四十六名喜峰口防御二人正红镶红二旗满洲防古兵八名古北口防御二人正黄镶白正红正蓝四旗满洲兵四名采育里防守尉二人防御四人镶白正蓝二旗满洲古兵一百名固安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镶红旗满洲防古兵五十名五年设沧州城守尉一人防御骁骑校各四人正白镶白二旗满洲防古兵三百十一名弓匠铁匠各二名大名府城守尉一人防御六人骁骑校八人正红镶红二旗满洲古兵一千名弓匠铁匠各二名
六年移大名府驻防官兵改驻保定府又设东安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镶蓝旗满洲防古兵五十名三河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正白旗满洲防古兵五十名顺义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镶黄旗满洲古兵五十名
八年设良乡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正红旗满洲防古兵五十名昌平州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正黄旗满洲防古兵五十名
九年增设古北口兵八名
十年增设张家口兵十六名
十五年拨保定府防御一人骁骑校二人兵二百五十名往驻浙江杭州府又拨保定府兵往充沧州及山东徳州等处兵额外实存城守尉一人防御骁骑校各四人兵四百一名
是年拨东安县等处兵一百二十七名往山西太原府拨昌平州顺义县等处兵五十九名往山东徳州寻仍补原额
十六年增设喜峰口兵八名
康熙九年设冷口防御一人正黄正蓝二旗满洲防古兵十二名罗文峪防御一人正白镶蓝二旗满洲古兵十二名
十二年拨采育里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镶白旗满洲防古兵五十名改驻寳坻县又设霸州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正黄正红二旗满洲防古兵五十名雄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镶红镶蓝二旗满洲古兵五十名玊田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镶黄正白二旗满洲兵五十名滦州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镶白正蓝二旗满洲防古兵五十名十四年设口外游牧察哈尔八旗定每旗设总管各一人副总管各一人防领各三人照内八旗之例随人数设佐领骁骑校内镶黄旗设佐领骁骑校各十八人防军校十六人正黄旗设佐领骁骑校各十八人防军校十七人正白旗设佐领骁骑校防军校各十七人镶白旗设佐领骁骑校防军校各十三人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四旗每旗设佐领骁骑校防军校各十二人又设捕盗官每旗各二人每佐领下设亲军二名前锋二名防军十七名领催四名骁骑二十五名属在京防古都统兼辖
是年增设山海关总管一人防御八人满洲古汉军兵七百五十四名
二十年裁山海关兵四百名实存兵四百名二十二年增设张家口总管一人防御七人兵一百三十六名
二十三年增设独石口古北口防御各二人兵各六十八名喜峯口防御二人兵六十四名冷口罗文峪防御各一人兵各十二名
二十七年拨山海关汉军兵三百三十四名往驻奉天寻拨在京兵九十四名补额
三十四年移滦州驻防官兵改驻永平府增设骁骑校二人兵五十名增设玊田县三河县骁骑校各二人兵各五十名各于额兵内分设领催十名骁骑九十名又增山海关骁骑校八人兵四十名于额兵内分设领催二十名骁骑一百八十名三十七年于张家口额兵内分设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四十四名于沧州额兵内分设领催三十一名骁骑二百八十名
三十八年裁察哈尔八旗每旗防领各二人五十年拨独石口防御二人兵四十名分驻千家店
雍正元年设郑家庄城守尉一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六人八旗满洲防古领催十六名鸟枪领催八名骁骑三百八十四名鸟枪骁骑一百九十二名弓匠铁匠各六名【郑家庄驻防于乾隆二十八年奉裁见后条】是年增设察哈尔八旗每旗理事员外郎各二人二年增设独石口兵六十名古北口喜峰口兵各二十名冷口兵二十六名保定府兵九十九名并于昌平州良乡县寳坻县固安县东安县霸州雄县顺义县采育里千家店罗文峪等处驻防额兵内分设领催骁骑
是年设热河驻防总管一人副总管二人佐领骁骑校各八人八旗满洲防古领催骁骑共四百名分驻喀喇河屯桦榆沟二处翼长各一人佐领各四人骁骑校各四人兵各二百名
是年又增设察哈尔八旗每旗捕盗兵各十名每佐领下增防军八名领催二名骁骑十名
三年设天津府水师营都统一人协领六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三十二人八旗满洲兵一千六百名古兵四百名分左右两翼每翼设领催鸟枪领催六十四名前锋五十名骁骑鸟枪骁骑八百八十六名【天津水师营于乾隆八年增设副都统一人九年增兵一千名二十五年裁兵五百名旋于三十二年全行奉裁见后条】
六年增设独石口防守尉一人又拨防御一人分驻千家店仍属独石口防守尉增设古北口喜峯口防守尉各一人各裁防御二人又设冷口防守尉一人
七年增设罗文峪兵十六名
十年定直驻防官兵永平府玊田县三河县顺义县四处属山海闗总管兼辖热河之喀喇河屯桦榆沟二处属热河总管兼辖喜峰口冷口罗文峪三处属
景陵总管兼辖沧州驻防属天津水师都统兼辖其独石口千家店张家口古北口昌平州郑家庄六处为一路良乡县寳坻县固安县东安县霸州采育里保定府雄县八处为一路由在京派防军统领或副都统每路各一员于每年秋季前往稽察乾隆元年增设独石口张家口古北口喜峰口骁骑校各二人昌平州良乡县寳坻县固安县东安县霸州雄县顺义县采育里千家店冷口罗文峪骁骑校各一人
三年改设热河副都统一人改原设翼长二人为协领又增设协领四人防御二十人佐领骁骑校各四人增设八旗满洲兵九百名防古兵三百名
合新旧共二千名内设前锋一百名领催七十四名鸟枪领催二十六名骁骑一千二百名鸟枪骁骑五百名礮手四十名弓匠箭匠铁匠六十名定以满洲镶黄正黄正白镶白正红正蓝六旗防古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分驻热河设满洲协领三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十二人防古协领一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二人兵一千四百名以满洲镶红镶蓝二旗分驻喀喇河屯设满洲协领一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四人兵四百名以古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分驻桦榆沟设防古协领一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二人兵二百名
五年增设独石口副都统一人协领二人改原设防守尉一人为佐领又增佐领七人防御骁骑校各六人八旗满洲兵七百名合原设官兵编为十六队分左右两翼驻独石口其张家口古北口二处驻防皆归副都统兼辖又增设古北口骁骑校二人满洲兵一百名合原设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兵一百名编为四队又裁罗文峪防御一人
是年又增设察哈尔八旗每旗捕盗兵各十名七年裁独石口副都统及新设各官兵仍设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兵一百名罢节制张家口古北口
是年增设张家口骁骑校六人八旗防古兵一百四十名合原设总管一人防御八人骁骑校二人满洲兵一百六十名编为六队
八年改山海闗总管为副都统增设协领二人佐领八人满洲古汉军兵六百名合原设防御八人骁骑校八人兵二百名分左右两翼其冷口喜峰口罗文峪三处驻防俱归副都统兼辖又增设冷口骁骑校二人兵一百名合原设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兵五十名编为三队喜峰口骁骑校二人兵一百名合原设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兵一百名编为四队罗文峪骁骑校一人兵六十名合原设防御一人骁骑校一人兵四十名编为二队
九年增设沧州兵二百名又增设张家口骁骑校一人
十八年增设张家口骁骑校一人裁防御三人二十六年设察哈尔都统一人驻劄张家口总理游牧八旗事务兼辖张家口驻防官兵设副都统二人各在左右翼游牧边界驻劄
二十七年裁察哈尔副总管及捕盗官又裁捕盗兵
二十八年裁郑家庄驻防城守尉以下官兵酌拨补福建水师营兵额
二十九年拨热河喀喇河屯桦榆沟满洲兵六百四十五名古兵三百五十五名往驻伊犁仍由在京拨八旗满洲兵七百七十二名防古兵二百二十八名补额
是年裁张家口总管以下官兵移山西右卫副都统及协领以下官并前锋骁骑步军一千二百余名驻张家口寻裁副都统留协领管辖
三十一年定察哈尔副都统止留一人与都统同驻张家口
三十二年裁天津水师营都统以下官兵其驻防兵二千五百名令分驻凉州府一千名福州府二百二十九名广州府四百九十八名余兵八十一名统拨往凉州又另记档兵六百九十二名内分别归入民籍三百五十八名改补緑旗营三百三十四名其向天津都统兼辖之沧州驻防官兵改由在京专派大臣稽察
是年又定古北口驻防官兵改属热河副都统兼辖独石口千家店昌平州三处官兵改属驻劄张家口之察哈尔都统兼辖其良乡等八处及沧州驻防仍由稽察大臣管辖
三十五年裁张家口佐领三员归于协领兼管三十七年裁沧州驻防余额骁骑十一名改为养育兵二十二名内分驻防保定十一名沧州十一名
四十五年设宻云驻防副都统以下官兵拨古北口驻防官兵归入宻云副都统管辖
四十八年移昌平州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归宻云副都统管辖
厄鲁特达什达瓦部众三旗【附载】
【臣】等谨按准噶尔绰罗斯部台吉防零敦都卜之子曰达什达瓦所属部众为二十一昂吉之一后达什达瓦为喇嘛达尔扎所杀其妻及所属人丁于乾隆二十年来降随大兵进讨达瓦齐俾移居于科布多布延图地方后因阿睦尔撒纳之乱重加安集封达什达瓦之妻以车臣黙尔根哈屯之号以其宰桑鄂齐尔为散秩大臣二十一年分其属为三旗即以鄂齐尔为总管并设副总管以下佐领骁骑校等员移于鄂尔昆地方游牧二十四年其部众情愿内移令至热河居住奉
防将伊等作为官兵酌给俸饷属热河副都统管辖二
十九年分五百户擕眷移驻伊犁
在京内务府所辖
热河总管二人所属汉军千总委署千总分领内府三旗汉军守防口外各处
行宫【互见前内府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