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261 页/共 807 页

【十四年七月丁亥朔十四年十月乙卯朔】   【十五年正月己丑十五年四月癸丑朔】   【十五年七月辛巳朔十五年十月庚戌朔】   【十六年四月丁未朔十六年七月丙子朔】   【十七年正月庚辰十七年七月己亥朔】   【十七年十月戊辰朔十八年正月丙午】   【十八年四月乙丑朔十八年十月壬戌朔】   【十九年正月乙未十九年四月庚申朔】   【十九年七月戊子朔十九年十月丙戌朔】   【二十年正月己未二十年十月庚辰朔】   【二十一年正月丙辰二十一年七月丙午朔】   【二十一年十月甲戌朔二十二年四月癸酉朔】   【二十三年四月丙申朔二十四年正月癸酉】   【二十四年四月庚寅朔二十四年十月戊子朔】   【二十五年正月乙丑二十五年四月乙酉朔】   【二十五年十月壬子朔二十六年四月戊申朔】   【二十六年十月丙午朔二十七年十月庚子朔】   【二十八年四月丁卯朔二十九年四月壬戌朔】   【三十年正月壬辰三十年十月壬午朔】   【三十三年四月戊辰朔三十三年十月乙未朔】   【三十四年四月壬辰朔三十七年正月壬午】   【三十七年四月乙巳朔三十八年十月乙丑朔】   【三十九年四月甲子朔三十九年十月庚申朔】   【四十年四月戊午朔四十年十月甲寅朔】   【四十三年四月庚午朔四十三年十月戊辰朔】   【四十四年十月辛卯朔四十九年十月壬戌朔】   【臣】等谨按四时之享   圣祖仁皇帝始专以正月孟春诹吉四月朔七月朔十月   朔有事于   太庙与十二月歳暮大祫而五此则迄今所恭行太庙之正祭   垂则于万年者矣其每嵗遇   庆辰令节诸礼皆于   奉先殿行   雍正元年正月   饬严纠仪是月己丑   命   庙祭派王二人散秩大臣御史各二员部属侍卫各四员稽失仪及扈从人等任意行走着为例   八年正月   命孟春时享展期是月初三日壬申   世宗宪皇帝谕初五日时享   太庙但朕颊旁偶长小热颗二三日即可平复展期初十日至期   上亲诣行礼   十年正月癸亥享   太庙   上命   皇四子  【皇上御名】行礼   二月辛丑   命斋戒日陪祀官悬斋戒牌时奉   谕国家典礼首重祭祀每当斋戒日期必检束身心竭诚致敬不稍放逸始可以严昭事而格神明朕遇斋戒之日至诚至敬不但殿廷供设铜人即坐卧之次亦书斋戒牌存心警惕须臾弗忘至内外大小官员虽设斋戒牌于官署但恐言动起居之际稍有防慢即非致斋严肃之义查明代祀典凡陪祀及执事之人有悬祀牌之例今酌定斋牌之式令陪祀人员佩着心胸之间使触目警心恪恭防懈并得彼此观瞻益加省惕其于明禋大典愈明防洁着传谕各部院及八旗并直省文武官员一体遵行   十一年三月   命増定上香仪是月壬寅   谕享祀   太庙向无上香之仪朕意应确议増添至奠帛献爵时恭立拜位无跪献之仪大学士防同礼部酌古准今敬谨定议寻议覆唐以前典制尚用三代萧之礼至宋代始有上香之仪并于每位前跪三上香其奠帛献爵亦如之爵以三献明洪武定制无上香奠帛之仪爵两献亦不跪至嘉靖改从宋制   本朝防典因明洪武所定而酌増之有奠帛有三献爵而无上香之仪臣等敬谨详议大祀莫重于   郊坛而孝享莫尊于   配   天至   宗庙之礼宜与   社稷坛同若同于   郊坛则逾于   社稷矣查祭   社稷坛时   皇上亲诣   大社   大稷前跪上香则   太庙上香自应一例至奠帛献爵   太庙   社稷俱不亲献是以   皇上于拜位前恭立所以亚于   郊坛也似应仍照旧仪请嗣后享   太庙于迎   神奏乐时赞引官对引官恭   皇上诣   太祖髙皇帝神位前立司香官奉香盒跪于左赞引官奏   跪   上跪奏上香   上举炷香上炉内又三上瓣香兴   太宗   世祖   圣祖神位前亦如之上香毕奏旋位   上旋位立乐止其两庑分献官于上香时亦各诣两庑跪   上香祫祭及   太庙后殿   奉先殿仪亦如之疏入从之   九月甲午定   太庙供奉   神牌暨献帛爵诸仪时太常奏   奉先殿   神牌供奉居中   太庙   神牌供奉居里伏思如生如存之义居中以御为得其正   且祀典理应画一嗣后   太庙请如   奉先殿制供奉居中又   奉先殿   神牌有泥金托座嗣后   太庙应如式制造又   奉先殿请   神牌用内务府官献帛爵用侍卫   太庙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