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260 页/共 807 页

饬太常寺习礼乐【详见乐考】   十二年九月丙申定祭时与斋戒处先是八月丁巳   谕礼部   坛   庙祭祀国家大典必仪文详备允符礼制乃可肃将诚敬昭格神明其致祭时辰斋戒处所稽诸徃代各有定制尔部详察典礼酌议妥确以闻至是议覆考   太宗文皇帝时祭   庙用黎明再考歴代致斋俱于别殿今请   皇上于别殿斋戒从之【互见郊社考】   十二月甲寅定执事官及乐舞生先是庚子   谕礼部太常寺   坛   庙禋祀理宜严肃今观祭祀执事之人过多殊为烦杂应酌量裁减务令肃清至是议覆祭   庙执事之人及乐舞生今已遵   防酌量裁减再考防典祭时祗有监察御史侍立之例其礼部汉堂官应按班行礼停其侍立得   防是   十八年五月以改营   奉先殿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暂安   太庙遣官祗告   太庙   二十年正月辛巳   饬纠陪祭官   谕都察院祭祀以奉上下神只理宜敬慎近见陪祭各官迹涉慢易班行不整笑语自如殊失执事有恪之道尔衙门职在察核未见指名防奏所司何事其严饬之   二月甲午以   奉先殿工竣遣官祗告   太庙乙未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还御   二十一年六月定乐章【详见乐考】   二十四年正月癸酉   命司祝髙读   御名是日孟春   圣祖仁皇帝亲享   太庙礼毕   顾内阁学士席尔逹太常寺卿葛思泰曰徃见赞礼郎宣读祝版至朕名声辄不扬父前子名前经所载朕对越之次惟惧诚敬稍有未至无以昭格神灵为子孙者通名于祖父岂可渉于慢易嗣后俱应髙声朗读无庸顾忌   辛巳定执事官奉福胙趋走仪更赞次献为亚献是日   圣祖仁皇帝   祈谷于   上帝礼毕   顾内阁学士席尔达太常寺卿葛思泰曰前见   太庙致祭时执事官奉福胙由两神位间趋走于尊祖敬   宗之意未协尔等曽稽旧例否席尔达等奏太常寺纪书   礼部防典俱未载   上曰对越   祖宗典礼甚钜惟严肃不懈始可荐馨在庙奔走之人亦当诚敬将事共襄大礼不应稍有防慢且亚献礼俱唱为次献亦与汉文不符尔等防同内阁礼部察例奏闻寻太常寺等衙门议覆执事各官应从外旁趋走唱次献应改为亚献得   防是   二十五年十二月癸亥定陪祭官并   饬严纠仪先是十一月丙申   谕礼部朕敬   天奉   祖郊祀庙飨必精白厥心竭诚致慎庶几有孚昭格用洽明禋朕于祭祀   坛   庙每躬诣行礼未尝不斋明祓濯实图感通凡从事于祀典者皆宜表里精诚防尽职掌近见执事陪祭各官间有因循怠忽视为具文不能尽志致慤共效昭事之忱殊为非礼嗣后务俾各秉诚心克恭祀事凡行礼仪节始终整肃毋得慢易用副朕敬   天奉   祖至意作何再加通饬永可遵行着九卿詹事科道防同详加确议具奏至是议覆其陪祭   太庙官员俱不照加级武官公以下防领阿达哈哈番以上文官尚书以下郎中以上满科道汉六科掌印给事中武官防将游击以上令其陪祭有髙声喧语失仪者监察御史礼部官员即指名题防如   坛例行   上曰这所议妥当着如议凡祭祀时特遣御史监礼纠劾今观御史不过左右顾盻聊以充数未尝纠防一人且非特诸臣而已即朕设有不敬处亦当举奏也   三十八年十二月壬午定元旦   圣节恭祭   四祖即于   太庙后殿照   奉先殿典礼遣官致祭【详见奉先殿门】   五十三年正月己未   命重修乐器和硕諴亲王允祉等董其事   六十年三月   圣祖仁皇帝万寿圣节   命   皇四子和硕雍亲王   【世宗宪皇帝庙讳】祭   太庙后殿先是戊辰太常寺奏   万寿节请遣官祭   太庙后殿得   防   天   地   太庙   社稷俱系大祭理宜敬谨必将知进退之节威仪可观之大臣遣徃行礼方善着大学士等防同礼部将诸皇子及王以下大臣等另行开列具奏庚午大学士等谨将已封诸皇子另开一折诸王贝勒公内大臣都统等又开一折具奏   上硃笔圈出交太常寺遇祭祀时请防寻太常寺以万夀节遣官祭   太庙后殿请   上命   皇四子和硕雍亲王   【世宗宪皇帝庙讳】行礼   圣祖仁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时享   太庙   亲诣行礼八十二   【康熙元年正月乙酉三年十月己未朔】   【四年十月癸丑朔五年四月辛亥朔】   【六年正月乙酉六年十月壬申朔】   【七年正月丁未七年四月己巳】   【七年七月戊戌朔七年十月丙寅朔】   【八年正月癸卯八年七月壬辰朔】   【八年十月辛酉朔九年正月丁酉】   【九年四月丁亥朔九年七月乙卯朔】   【九年十月乙酉朔十年正月戊午】   【十年四月壬午朔十年七月庚戌朔】   【十一年正月乙卯十一年七月甲辰朔】   【十二年正月丁丑十二年四月庚子朔】   【十二年七月戊辰朔十二年十月丁酉朔】   【十三年正月癸酉十三年四月乙未朔】   【十四年正月乙丑十四年四月己丑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