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779 页/共 1125 页
十八年二月二十二日,诏责授清远军节度副使赵鼎卒于吉阳军,许令归葬。
二十五年十月十六日,诏:「左朝散大夫洪兴祖,昨缘罪犯,编管昭州,卒,许归葬。」从其子蒧请也。
三十日,诏秦桧葬事令江东转运司应副。以其子 言归葬建康府,故有是命。
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诏责授散官南安军安置解潜卒,特许归葬。以前权通判衡州王义朝言「潜系建宁军承宣使,历事四朝,十任方面,缘与大臣不合致罪。其子先以物故,诸孤零丁远乡」,故有是命。
二十七年十一月五日,诏故中书舍人赵远归葬蜀中,令沿路转运司量行应副津遣。
二十九年五月十二日,诏右迪功郎、大理司直刘芮与改右宣义郎,差主管台州崇道观。以宰执言芮系元佑宰臣刘挚
之孙,恬静有守,廉于进取,以疾辞职,乞岳庙差遣一故也。
八月二十三日,诏:「故太师京兆郡王杜审进孙信见依白身,与依杜子善等体例,支给孤遗钱米。」从中书门下省请也。
三十一年八月三十日,诏:故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致仕、赠少师汪伯彦孙德范状
:「父召锡前任右通直郎、直秘阁,被罪编管容州,已经五年,两(过)[遇]恩赦。今已身亡,乞许令归葬。」从之。
十一月十二日,诏:「端明殿学士、左中奉大夫致仕折彦质卒,见就潭州营葬,合破宣借兵士,候葬事了日解罢。潭州依旧支破请给。」
孝宗干道四年五月二十三日,台谏奏言:「故太师、定国公潘承佑曾孙宗超,邀驾陈诉承佑敕葬并赐醮田,及本家买到义庄,并祖拨到功德咸平院田,为江仰冒佃等事,得旨审问。今按国史,潘慎修父承佑,先仕伪闽,后归江南,仕至刑部尚书,或称潘太师,必其子孙累赠至此。慎修开宝末归朝,事太祖为太子右赞善大夫,事太宗为同修起居注,事真宗为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世系历官可考。今咸平院敕额,系 赐咸平报慈院,即是慎修所请其父功德院名额。又有《舍田疏》及《赐田 黄》并左右史牒,则是慎修任修注日文字,其敕黄已经赍诣本路提刑司,验讫付还。缘僧清惠路死去失,如此则《赐田 黄》不可谓无。建炎之初,范汝为作过,如僧徒与之交通,即合追治僧徒,别召名僧主之。而其子孙零替,无人陈理,官司毁拆屋宇,尽取田亩山地,召人承买,更不分出潘氏赐田及慎修拨到功德院田,与宗超家买到义庄田,例皆拘籍。江仰以钱二千贯,止作四百余亩承佃为业。后御史台委户部郎官看定佃买不当,告示江仰不得再有陈(欣)[诉]。而仰依旧诣朝省
陈论,送大理寺定断,却行给还。(令)[今]乞将元给赐田二百亩并买到义庄田四百余亩,见有印押、录白、契书照验者,并给还潘宗超。所有拨到咸平功德院田百亩,已舍赡僧,僧既犯罪拘籍,召人承佃,不许论取。令于祖坟内画出禁界,无致侵犯。如此,则祖宗旧臣拨赐田亩,不至侵夺,亦足以收恤贫弱子孙。」从之。
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吏部言:「故右朝请郎富橚、司马备皆以致仕恩泽荫补其子。缘橚初因宣和中进神考御札,备因建炎中录司马光之后,各特补官,并是先朝元老之家。兼非泛七色之数,而拘于近降集议指挥,未许奏荐。」诏令吏部依条施行。
淳熙五年闰六月五日,广西经略安抚使周自强言:「昨江西提刑芮辉奏,入广官员殁于(宫)[官]所,孤遗扶衬以归,所至州县略不加恤。本司移文南安军,就本司钱内,计口支钱接济。仍令船场造船般载出赣,俾不至狼狈。欲使二广有愿归乡,无力起发者,支钱津发至南安军,却行接济。乞下二广帅司,推广而行之。本司缘无合支窠名钱,今买到番禺县田亩人户请佃,令纽价纳钱,得五百余贯,于广州置接济库,委官兼监。如有贫乏之家,下接济库支钱顾船,送至南雄州。愿请钱人听,仍量人口支钱,助雇夫却般挈出岭。」从之。七年十二月二日,臣僚言:「二广士大夫孤遗欲归者,乞令江西、湖南漕司于出岭之地,措置舟船及钱物,计口接济。二广帅
臣措置钱米给之,津发其行。」从之。
七月二十五日,诏:「故太尉、威武军节度使李显忠家,每岁赐米三千石,更给三年。」从其妻请也。
七年五月六日,诏王康成令吏部与添差差遣一次。宰臣奏成忠郎王康成,国初勋臣审琦之孙,又系戚里,乞甄录。故有是命。
八年七月二十七日,诏:「故勋臣、司徒、侍中、鲁国公、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范质,后嗣无人食禄,八代孙庠补将仕郎。」以吏部奏质后嗣无人,乞依明堂赦录用,故有是命。
十年正月二十九日,诏赵普六世嫡孙武节郎滋差成都府路兵马都监。滋两任路钤,引赦陈请,故有是命。
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宋翊除删定官。上谓辅臣曰:「昨日已与宋翊循资添差,不知傅淇等所为,更说甚事 」王淮等奏:「淇等言其协赞职事,又是宋庠之孙,往往念其故家,故有论荐。」上曰:「中朝人在此亦少,宋翊可其职事官,如删定之类。」故有是除。
淳熙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九日,诏从义郎郭抃、秉义郎郭揄并除阁门宣赞舍人。以安穆皇后亲侄,故有是命。
绍熙二年八月十六日,诏承直郎贺承祖特添差两浙路转运司临安府造船场,仍厘务。以承祖奏家世系艺祖皇帝潜邸后族直下子孙,叨冒恩例,累朝不绝故也。
十月十四日,诏武节大夫、合门宣赞舍人潘师特添差干办仪鸾司。以皇太后亲妹之子,故有是命。
选举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三三 特恩除职〔上〕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三三
特恩除职〔上〕
【宋会要】
太宗雍熙三年正月十九日,秘书省著作佐郎、史馆编修乐史上表:「自授京秩,集纂文书,前后计一百四十五卷,乞改编修之名,为史馆之职。」诏为著作郎、直史馆。
七月十六日,(准)[淮]南转运副使向敏中直史馆,依旧充副使。
四年九月五日,右拾遗赵昂上表献修习翰林制诰、册书、赦文、御札、批答及编《谏薮嘉言》并外制词,乞赐职名。诏直史馆。
淳化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子中允和上表献《皇宋御前七牓及第进士姓名记》及编注父凝所撰《孝悌记咏十编》,诏直集贤院。
十一月十二日,右司谏梁周翰上表,乞于馆殿之间,俾豫铅椠。翰林学士宋白等言:「周翰雄文奥学,才敌数人,昭文、集贤,未有学士。若以处之,雅符公议。」诏充史馆修撰。
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吏部侍郎兼秘书监李至言,阙官雠校,仓部员外郎潘慎修,欲乞俾直秘阁。诏直秘阁。
四年闰十月二十四日,右谏议大夫张佖上表献《圣翰赞》,及以所学行草篆书写御制诗,乞预秘阁雠校。诏充史馆修撰。
十一月八日,礼部员外郎宋湜、左正言王禹捻各直昭文馆。
五年七月二十日,将作监丞孙何直史馆,仍赐绯鱼袋。
至道三年七月二日,知制诰梁周翰等言,虞部员外郎、前史馆检讨董元亨,乞赐还职。诏充史馆检讨。
八月二十三日,光禄寺丞杨嵎直史馆。
九月八日,太常博士盛玄直史馆。
十月三日,都官郎中黄夷简上表自陈,故吴越王僚佐,尝劝王入朝,词甚恳激。诏直秘阁。
十二月十六日,右正言晁迥直史馆。
真宗咸平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前舒州望江县主簿叶圭为大理评事、秘阁校理。从秘书监杨徽之举。
四月十三日,光禄寺丞张廉凝直史馆。
二年三月一日,著作佐郎戚纶充秘阁校理。从秘书监杨徽之举。
六月十二日,秘书省正字邵焕于秘阁读书。从焕自请也。
三年二月二日,太常丞宋 直集贤院。
五月十八日,著作佐郎任随直集贤院。
六月二十七日,太常博士利瓦伊直集贤院。
七月二十一日,殿中丞石中立直集贤院。
四年二月二日,西川转运使、兵部员外郎马亮直史馆,领使如故。
五日,太仆少卿钱惟演上表献《东京赋》,诏直秘阁。
八月十三日,太常丞陈尧佐直史馆。
五年二月三十日,将作监丞陈尧咨为著作郎、直史馆,赐绯。
三月七日,将作监丞周起为著作郎、直史馆,赐绯。
五月二十七日,秘书郎李夷庚为太常丞、直史馆。
六月六日,将作监丞朱巽为著作郎、直史馆。
十一月二十二日,职方员外、分司西京乐史以郊祀毕,奉留司表入贺。帝召见之,以其年七十余,筋力不衰,笃学好著书,诏复直史馆。
景德元年正月二十九日,秘书丞陈彭年直史馆,充崇文院检讨。
八月二十六日,太
子中允崔遵度为太常丞、直史馆。
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将作监丞王曾为著作郎、直史馆,赐绯。
十月十九日,将作监丞陈知微、王随并为著作郎、直史馆,赐绯。大中祥符元年九月十三日,龙图阁直学士杜镐等言,大理寺丞韩允堪充检讨。诏充崇文院检讨。
天禧四年二月二十三日,翰林学士钱惟演言:「男光禄寺丞暧先蒙召试,进士及第,乞与改馆阁名目。」诏特与馆阁校勘,余人不得援例。
八月四日,翰林学士杨亿等言:「准诏于京朝官内同奏举博学有行止、无过犯三两人闻奏。今举著作佐郎陈诂、大理评事王宗道。」诏并充崇文院检讨。
干兴元年仁宗已即位,未改元。三月三十日,权刑部详覆官、光禄寺丞马季良言:「幸遇陛下明离出震,继体承干,乞校理之内,得预末员。」诏充秘阁校理。
天圣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赠太师、中书令王钦若妻李氏言:『婿大理评事张进士登科,伏望特与校理职名。』御扎批:「为钦若无子,张与充秘阁校理。」
四年五月十六日,枢密副使张士逊言男大理评事友直,乞于馆阁读书。诏从之,仍据见员外,今后更得添置。
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定王府记室参军、刑部郎中康孝基上言:「前后宫僚,例带馆职。望稽典故,俾登深严。」诏直史馆。
十一月十六日,太常少卿、知滑州李若(谷)[谷]充集贤殿修撰李若谷:原误作「李若谷」,据《宋史》卷二九一《李若谷传》改。,仍旧。
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太常少卿、知永兴府胡则直昭
文馆,仍旧。
十一月二日,兵部郎中孙中直史馆、知河中府。
八年正月十八日,太常少卿、知广州狄棐直昭文馆,仍旧。
九年正月二十三日,翰林学士盛度子奉礼郎申甫献文求试,诏许于馆阁读书。
九月八日,右正言陈执中直集贤院。
十年三月五日,诏祠部郎中任希直史馆、知荆南府。
二十五日,宰臣张士逊言:西京转运副使苏耆,望赐文馆职名。诏直集贤院。
七月二十八日,河北转运使、屯田郎中李绎为刑部郎中、直史馆、知延州。
明道元年十二月八日,职方员外郎陆参充崇文院检讨。
二年六月五日,祠部员外郎李溥自陈进士第三人及第,乞带官职。诏令直集贤院。溥性昏狂,不甚晓事,朝议不以文翰任之。至是久次,执政为之地,乃始帖职。议者不以为宜。
二十一日,宰臣李迪言:婿著作佐郎张充,乞于馆阁读书。诏特许之,不得为例。
景佑元年正月十三日,刑部员外郎、河北转运使王沿上表献《春秋集传》十五卷。帝嘉其好学,降 书奖谕,仍令直昭文馆。
二十四日,兵部员外郎黄总为工部郎中、直史馆、知延州。
二月十三日,兵部员外郎、知凤翔府司马池直史馆,依旧。
三月二十四日,开封府判官、度支郎中任中师直史馆、知澶州。
四月四日,开封府判官、殿中侍御史段少连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
六月二十七日,中书门下省言:「太常博士李柬之先于学士
院试,赐同进士出身,馆阁校勘。」诏直集贤院、知邢州。柬之,宰相迪子。天禧末,迪罢相斥逐,柬之落职。迪复相,柬之自陈于政府,奏乞检会,乃除直院。公议非之。
二年正月二十七日,京东转运使、刑部郎中杨日严直史馆,充益州路转运使。
四月二十一日,荆王府记室参军、工部郎中、判司农寺任子舆言:「臣年七十有余,衰暮,乞京东知州一任。」诏特与直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