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64 页/共 1125 页
三月二十七日,诏:「安南贺升平纲、常贡纲,每纲各许五十人到阙。其朝见支赐件数:内使、副副:原无,据文意补。下文朝辞支赐例亦云「使、副」,可证。,t改作履,一十五两银腰带改赐金,衣着五十匹,银器三十两,鞍辔令造银间镀簇三银作子;监纲,绢一十匹,内钱五千改作银器五两,并依占城判官例赐一十两金花银腰带、绢宽汗衫、小绫夹袜头*、幞头、丝鞋;孔目官、防援官行首、都衙、常押衙,各绢七匹,内钱二千改作银器五两,绢汗衫、绢勒帛、绢夹袜头*、幞头、麻鞋;通引官行首、通引官、知客、衙官行首、看详公人,各特赐绢汗衫、绢勒帛、绢夹袜头*、幞头、麻鞋、绢五匹。其使、副朝辞,并依占城使、副已赐例;监纲、书状官,并依孔目官例;防援官行首、都衙、常押衙,并依防援官例;其通引官行首、通引官、知客、衙官行首、看详公人,各特赐银五两、绢三匹。」
四月十三日,尚书省言:「交址入
贡,在法合差夫马。窃虑州县因缘为奸,却致搔扰。」诏令经过州县据实报夫马之数,每夫日支雇钱一百文,于系省钱内支给。仍令逐路帅臣、监司觉察,如有违戾,按劾闻奏。
六月三日,户、兵部言:「将来安南人使到阙,其国王封爵、使副加恩,并回答礼物外,别有赐予等事。检准天禧三年交址李公蕴贡方物,加公蕴检校太尉,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干兴元年又贡方物,加公蕴检校太师。今李天祚见系推诚顺化崇义怀忠保信向德安远承和功臣、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安南都护、上柱国、南平王,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三千八百户,合依公蕴典故,加检校太师,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更加功臣二字。其合行给赐礼物:紫罗夹公服、熟白小绫勒帛、大绫夹 、红罗绣地夹抱肚、三襜金花银二百两、御仙花金腰带一条、重二十五两,五十两银匣盛。衣着二百匹、鞍辔一副、马二疋。其使、副加恩,依熙宁十年典故,各转一官。并进奉物色,候见数计价回答。」诏并依,给赐礼〔物〕令有司制造。
七月二日,诏加天祚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秉礼功臣秉:原脱,据本书礼五九之二五补。。同日,尚书省言:「交址进奉人见、辞例物:朝见十五两金带一条、衣着五十匹、银器三十两;朝辞银器五十两、衣着三十匹。今来遣使进贡贺升平,与常贡事体不同,兼止有正使一员,见、辞例物理宜分别。」诏朝见金带增作
二十两,银器增作五十两,衣着依旧衣:原作「依」,据下文改。;朝辞衣着增作五十匹,银器依旧。
八月十一日,诏安南进奉人使到阙,除令赐燕设外,可更于玉津园特赐一燕,差右司郎中汪应辰借左朝奉大夫紫章服充押燕官。
二十一日,交址国王李天祚遣太平州刺史李国以、右武大夫李义、武翼郎郭应五,进贡金器一千一百三十六两、真珠百颗、沉水香等一千斤水:原无,据《宋史》卷四八八补。、翠毛五百只、盘龙等杂物、绫绢五十匹、马十、驯象九,贺升平。
二十六日,制加天祚检校太师,仍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归仁功臣,以贡方物加恩也。
九月六日,诏安南人使回程,可差元押伴官伴送前去。仍令沿边漕臣行下逐州军,依来程应副,不得灭裂。
二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制加天祚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协恭功臣。
四月九日,兵部言:「交址郡王每遇大礼加恩,并依例给赐国信礼物宽衣一对、二十五两金带一条、五十两银匣盛。细衣着一百疋、马二匹、金花银器二百两、衣着一百匹、金镀银鞍辔复全。」诏依例给赐,令文思院如法制造,仍下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一面应副马二疋给赐施行。
绍兴三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寿圣皇帝即位,未改元。制李天祚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继美功臣。
隆兴二年九月十三日,李天祚遣使尹子思、
邓硕严等贡金器百两、银器百五十两、象牙三十株、熟香五百斤、笺香千斤。以上即位加恩,故遣使来谢。使人(自)[至]界首,谕使归,广西经略司差官部贡物赴阙。
干道元年三月十七日,广西经略安抚、转运、提刑司言:「奉旨,回答安南方物价钱八千余缗。检照绍兴二十五年李天祚进贡,不曾回赐。」从之。
六月八日,制天祚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遵度功臣。
四年正月七日,制李天祚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履正功臣。
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制李天祚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彰善功臣。
九年六月,李天祚遣使尹子思、李邦正贡方物。御乘象罗 一、沉水香等二千斤、驯熟牡象十八头、御乘绣坐簟等。上即位,天祚即遣使入贡,边吏以闻,谕使归国。至是恳诚备至,上录其善意,许焉。至,馆于怀远驿。礼部以安南使久不至,移客省询访土俗、人物,图画衣貌,一依旧例。
十月二十九日,枢密院言:「交址差中卫大夫尹子思管押贺登极,及差承议郎李邦正等管押进奉大礼纲赴阙,所有押伴官,并起发前一日就驿赐御筵。押宴官依例合差内侍。」从之。
十一月十二日,点检(阁)[合]门簿书公事赵友仁等言:「被旨充交址进奉大礼纲押伴官,今依体例条具:交址使、副等如有押伴私觌,乞令临安府差市令司看估价直,回答物帛临时市买应副,送到私觌物色缴进。交址使、副如陈乞寺院烧香及观看,临时取旨。交址使、副自到驿至起发,遇有请觅物色,令监驿使臣审实,约度应副;及有所市买并两相交易,不得私便折博买卖。」从之。
十二月十三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安南绍兴二十六年入贡,帅臣曾往使人馆舍报谒,
仍移庖茶酒。臣谓本司经略诸蛮,安南等道皆系绥抚,其陪臣过本司,无敌体之礼,恐于今日国体未是。遂检照政和五年指挥,交址进奉经过州军更不复礼,后不曾冲改,即是绍兴二十六年失于照用。今遵依旧制,令尹子思等赴本司参谒,叙致寒温罢,即以门状当厅展还,更不报谒,次日亦不移庖。除参司及特排外,余大排、谢会、辞府、朔旦等茶酒,悉准物价折送蛮人「除参司」至「蛮人」二十七字,原作「止折送」,今据页上批注及《范成大佚着辑存》(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本)第七三页改补。,蛮人亦以为利,官司颇省繁缛之费。辄已排入案沓,为将来定规。」从之。
同日,知静江府、充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范成大言使范成大:原作「司」。按文意,本句所述为某人之头衔,而非机构名称,作「司」误。另据《宋史》卷三八六《范成大传》及《宋史全文》卷二五下,知为成大头衔,据以改补。:「安南进奉使、副尹子思等公文,依禀趁程起发。所有经由以北州军,有门迎、大排、辞送、管设之类,乞一并折算,委可以省减稽留搔扰繁缛之费,除已备牒经由前路州军照应施行。」从之。
同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安南差使、副尹子思等进贡方物,二十二日到静江府,依绍兴二十六年例,差借兵级七十五人及差防护兵级五十三人往逐州交替。」从之。
蕃夷 宋会要辑稿 蕃夷四 安 南
安南淳熙元年二月一日,诏交址改赐今名。
【续会要】
淳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引见安南赴阙进方物纲运使并押进奉大礼象纲使、副。
二十四日,往天竺烧香,可令临安府于下天竺寺排办素食,冷泉亭供应茶酒。
二十六日,赐宴玉津园。
二月一日,诏安南入贡,礼意可嘉,令有司讨论赐国名典故以闻。于是特赐安南国名,制:「南平王李天祚,特授依前官,
封安南国王,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加守谦功臣。依大礼加恩例,给赐国信礼物:宽衣一对、金带一条、银匣盛。细衣着一百匹、马二匹、金花银器二百两、衣着一百匹、金(渡)〔镀〕银鞍辔复。安南遣方物纲进奉人员,安南中卫大夫、充赴阙进方物纲运使尹子思,进奉大礼象纲人员,一员安南承议郎、充管押进奉大礼象纲使李邦正,一员安南忠翊郎、充管押进奉大礼象纲副使阮文献,于见今官上拟转一官。」从礼、兵部请也。
二月三日,诏:「安南进奉人遇有监纲、书状身故,各特赐孝赠绢三十匹;都衙、通引以下身故,各特赐孝赠绢一十五匹。户部支给。其逐人见、辞分物,令祗候库特与给赐。」
四日,押伴安南进奉梁衎言:「安南入贡所过州县,差夫数多。窃见自静江府水路可至容州北流县,兼有回脚盐船,若量支水脚和雇,无不乐从。又自北流遵陆一百二十里至郁林州,自有车户运盐牛车可以装载。自郁林州水路可至廉州,其处亦有回脚盐船。自廉航海,一日之程即达交址。若由此途,则从静江而南二千余里,可以不役一夫而办。自临安至静江,其间节次亦有可通水路去处。并乞行下逐州随宜措置。」诏逐路帅司详所陈事理随宜施行。既而尹子思等言:「归程如用永平寨路,即当四、五、六月间,正是夏天雨水涨溢,乞依例由钦州水路以归。」诏令逐路帅司详所陈并今年二月四日指挥,
随宜施行。
三月六日,又诏:「安南使、副回程有沿路批支私觌折送贸易等铜钱,缘钱在法不许出界,令广西经略安抚司将安南使、副应随行见钱并依市价以银两或匹物折支,不得亏损。」
五日,诏:「安南大礼加恩制、告并给赐礼物,已差官就驿,使、副代授,令尹子思等附带前去。所有今次入贡到阙赐国名告、制并给赐礼物,一就差官就驿,使、副代授,亦令尹子思等附带前去。」
七日,诏:「安南人使入贡已到阙,广西经略司差押伴官左从事郎梁衎、承节郎黄章、保义郎董忠弼各与转一官资,内选人比类施行。」
二年八月七日,礼部言:「安南国请印,乞以"安南国王之印"六字为文。」上曰:「彼来有请,所当给赐。印之制度大小,务令适中。小则非体,大则恐僭。令礼部检照旧制奏闻。」既而礼部言:「比附枢密、尚书省印,方二寸,仍给牌,皆以铜铸,涂金,下所属铸造。依赐历日礼例,令学士院修撰 书,封题请宝,降付礼部,关吏部差小使臣一员赍赴广西经略司给赐。」从之。
三年六月一日,经略司言:「安南国牒:"蒙朝廷给降下安南国王牌印一复,并 书一匣,并黄绢封裹御宝全。本国见已排备进谢章表、方物纲运,欲依例差人管押赴行在投进。"」诏本司将入贡之物以十分为率,止受一分,就界首交割,优与回赐,章表先次入递前来,候到,令学士院降 书回答。
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宰执奏:「赐安南国历日,合降
书。缘李天祚薨,其子未有封爵,欲作《赐安南国王嗣子龙 书》。」从之。
四年正月二十八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安南国差朝散郎李邦正、忠翊郎合门祗候阮公亮等管押遣进章表、方物纲运「章表」下原衍「章表」二字,今删。,依绍兴八年〔例〕前来钦州交割。方物二十两,章表银匣一副,五十两金厮(罗)[锣]三面,共一百五十两,银厮锣一十三面,都共六百五十两,象牙七十株,都共一千六觔,犀角三十座,都共三十五觔二两。本司已牒钦州依自来体例如法管待犒设,发遣回本国,仍先次将章表专差人赍来本司,以凭赍赴行在投进。其方物赴本司经抚库寄纳,候到,计价优与回赐。续差人管押赴朝廷送纳。」从之。
同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安南国称:"奉回降指挥,将入贡之物以十分为率,止受一分,就界首交割。乞依例尽数差官管押赴行在投进。"」诏广西经略安抚司以十分为率,收受三分。
三月十四日,制:「安南国王李天祚男龙:原作「翰」,据上文及《宋史》卷四八八改。以下均同。,可特授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特封安南国王,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户,仍赐推诚顺化功臣。赐物依绍兴八年例制造给赐。」初封给赐礼物衣带、鞍马等,学士院封题请宝降 书,交付所差使臣:宽衣一袭,紫润罗夹公服一领,小绫宽汗衫一领,勒帛一条,熟白线绫宽夹*一腰,红罗软绣夹三襜一条,抱肚一条,二十五两御仙花金腰带一条,一百两金花银沙锣二面,五十两银腰带匣一具,细衣着一百匹。盛告匣银
间金镀银装,用银一十二两、金一钱三分, 钥红丝绦全,白绢面子一个,槐黄绢夹复一条。鞍辔:金银镀作子一副,系一百两料,金镀平钑花桥瓦一具,系二十五两料,金镀银红毛缨,五两料,紫罗绣大小革免面革盍一枚,干红地织成戏兽夹鞍复一条,浑银裹铁胎衔 一副,打角夹绢黄复一条。旧来遇封拜交址郡王,依格合赐四尺五寸以上马二疋,广南西路见系买马去处,乞下经略安抚司一面排办,同所赐物色前去给赐,从户、兵部申乞施行。
五年十月,进谢表、方物。诏使人免到阙,余依淳熙三年六月一日已降指挥。
六年五月九日,承信郎、监贺州太平(严)[岩]银锡场葛拯言「严」字疑衍,《元丰九域志》贺州有太平银场。:「经略司差委前去钦州,移文安南国差官前来界首,说谕取还风飘舶客吴汝弼等一百二十三人,今已半年以上。缘系二年为任,今与外国计议,系是重难,所差出月日乞与通理考任。」从之。
十月一日明堂,加李龙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秉信功臣,散官、勋如故。九年明堂,加食邑同,仍加守义功臣。十二年郊祀,加食邑同,仍加奉国功臣。十五年明堂,加食邑同,仍加履常功臣。
七年五月十三日,进谢表、方物。诏收受三分外,所有章表续行投进。
十二月二十六日,谢赐国名牌印及谢袭封章表礼物,令赴左藏库送纳。广南西路安抚司以章表二函用黄罗绢护封,差人先赍赴行在投进外,方物送经抚库寄收,唤
集牙人估直,纽计数目。一、谢赐国名牌印纲:金厮锣五面,共重二百五十两,杂色绫纱绢五十匹,沉香二十斤,熟香一千斤,笺香一千斤;谢袭封纲:金厮锣五面,共重二百五十两,银厮锣二十面,共重一千两。
九年闰十一月十一日,广西经略安抚司言:「安南国牒,已排办章表、方物,称以今冬发使赴行在投进。」上曰:「象乃无用之物,经由道路,重扰吾民,不受。其入贡之物,以十分为率,止受一分,就界上交割,厚与回赐。章表令入递来,降 书回答。」
淳熙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诏:「推诚顺化秉信守义奉国履常功臣、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安南国王、食邑七千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李龙,可依前特进、检校太尉、充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大夫、安南国王,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怀德功臣,散官、勋如故。」
绍(兴)[熙]元年十一月四日,广西经略司言:「安南国修章表,备土宜,贺今上皇帝登极,差官诣承平寨。」诏入贡物以十分为率,止受一分,就界首交割。
二年五月二十六日,本司言:「检准旧例,绍兴中寿皇登极,南平加恩,故隆兴二年彼国贡献进谢物,朝廷尽行收受。今(若来)[来若]受十一之数,却恐本国致疑。」礼部勘当:「乞下本司照应隆兴体例全行收受,从干道元年三月十七日指挥,更不回赐。」从之。
二年十二月十九日,诏:「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
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兼御(吏)[史]大夫、上柱国、安南国王、食邑八千户、食实封三千户李龙,可依前特进、检校太尉,充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大夫、安南国王,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谨度功臣,散官、勋如故。」
绍熙五年九月八日,诏给赐安南国王李龙宽衣一对、金带一条、金花银器二百两、衣着一百匹、细衣着一百匹、马二疋、金(渡)[镀]银鞍辔一副,以该遇登极加恩,依例给赐。
十一月六日,诏推诚顺化秉信守义奉国履常怀德谨度功臣、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安南国王、食邑九千户、食实封三千四百户李龙,可充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大夫、安南国王,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加思忠功臣,散官、勋如故。」以该遇登极加恩故也。是年明堂加食邑同,仍加济美功臣。庆元三年郊祀加食邑同,仍加勤礼功臣。六年明堂加食邑同,仍加保节功臣。嘉泰三年郊祀加食邑同,仍加归仁功臣。开禧二年明堂加食邑同,仍加崇谦功臣。嘉定二年明堂加食邑同,仍加协恭功臣。
庆元三年四月十一日,都省言:「每岁颁降安南国 书、历日,系吏部差短使使臣管押前去。近据广西转运司申,庆元三年历日管押使臣竹端到司迟滞,合行措置。」诏:「今后颁降安南国 书、历日,于枢密院使臣内依名次差拨管押前去,须管依程限赴
广西运司交割,毋得稽滞。仍令本司具已到月日,先次申尚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