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14 页/共 1125 页
十七年二月六日,臣僚言:「尝读《月令》一书,孟春之月致谨于修封疆,相阪险。及观成周大司徒布教于始和之月,而令野修道,其职尤拳拳焉。盖道路封疆之修,阪险原隰之相,诚治地之先务,而顺时布政者之所当汲汲也。仰惟国家中兴,驻跸东南(具)[且]百年矣,处浙水之右,据吴会之雄,自临安至于京口,千里而远,舟车之(轻)[经]从,邮递之络绎,漕运之转输,军期之传送,未有不由此涂者。去岁雨潦霖霪,水势冲突,堤岸以之而毁圮,道路因之而嵌陷,桥梁由之而倾摧。州县之间,务从苟且,视主管运河堤岸之职恬不(轻)[经]意,其能推如溺之念,轸若涉之思,因民之病而拯之者,曾未之见也。由
是车骑之往来,舟楫之牵挽,颠踣陨坠,类多苦之。所赖边陲少宁,无羽檄交驰之虞,刍粟蜚挽之迫,脱或缓急告警,事关军国,星夜疾驱,瞬息少差,利害随至,固不可不过为之虑。边塘畎亩,或值旱涝,堤防潴蓄,有藉于塘筑之固,以施车戽之力者,其所系尤不轻也。今春事方兴,土膏潜动,修筑之政,所当举行。苟视为细故,不蚤正而素备,则舍舟而徒者,何以遂其出于涂之愿 异时凯旋,宁无如还泞而止之患 况其它如总牧更戍,驿筒沈沦,其利害又不止是耶。欲望睿慈,顺月令布政之方,体成周设官之意,行下两浙转运使、浙西提举司,疾速令沿塘一带所隶州县,其有道路、堤岸、桥梁摧毁去处,仰日下量给工费,委州县官及本乡保正等公共相视,措置修治,毋〔或〕骚扰。」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 传 都亭驿
驿传
都亭驿
淳熙二年四月二日,诏都亭驿置专知官一名,今以副尉赴都堂差注。从大理正晏虫(穴卓)请也。
闰九月二十三日,诏都亭驿差仪鸾司手分一名,同临安府差到衣被局衙职置历,交付工匠,仍于在役巡防摆铺军兵内差七人宿直。以国信所言,都亭驿秪应人旧差仪鸾司手分一名,后系临安府排办幕帟,事毕拘收,缘此无人管辖官物,抄转文历,去失幕帟故也。
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提点都亭驿邓(桩)[椿]年言:「应办使人已及十次。绍兴二十七年正月指挥,合依临安府应办官例特转一官。」诏依,今后准此。
十四年五月四日,诏都亭驿减贴司一人、兵士八人。先是,都亭驿专知官、副知各一人,手分一名,贴司一人,库级一人,库子二人,院子七人,兵级四十人,于是司农少卿吴燠请减冗食,下 令所司裁定,而有是命。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 传 来远驿
来远驿
在崇化坊,以待远人。神宗熙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新作来远驿,以旧马军都虞候公厅增葺,为待蕃客之至。八年闰四月十六日,诏都亭西驿监官,令兼管勾来远驿。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 传 怀远驿
怀远驿
景德三年置,掌(西i)[南]蕃交州、西蕃大石、龟兹、于阗、甘州宗歌等贡奉,以三班内侍二人监。真宗景德四年七月,起怀远驿。
神宗熙宁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客省言:「怀远驿有提举汴河堤岸霍翔在驿寓止,续有溪峒蛮人向仕旋等至,翔即离驿。窃谓朝廷馆待四夷,不止于怀远一驿,他处率无许容臣僚休舍之例。欲乞应本省所辖诸驿,并不令臣僚安下。」从之。先是,嘉佑中,有余良肱安泊,后以为例,至是罢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传杂录
驿传杂录
太祖开宝四年十月十二日,知邕州范旻言:「本州岛至严州约三百五十里,是平稳径直道路,已令起置铺驿。其严州至桂州,请修置铺驿。」诏令严州、桂州据管界道路接续修持,各置铺驿。
七年六月,以知制诰李穆监怀信驿事。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八月四(日)平淮甸,江南国主李景称藩,置是驿以馆其来使。至是,以江左平定,故改也。
七年七月,京东西路转运副使石熙古言:「所差制使多分占馆驿以为制院,枉费修葺,有(方)[妨]使命安下。欲望今后止令以空闲廨宇充制院。」从之。
雍熙四年六月,遣右拾遗王仲华点捡澶州界馆驿,殿中丞蒋居中滑州界馆驿。备北巡也。
八月十五日,诏:「应除授广南、西川、漳、泉、福、建州县官,访闻久拘选调,多是贫虚,涉此长途,将何以济 自今并令给券,宿于邮置。」
真宗咸平六年六月二十三日,诏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诸县令兼知馆驿使,勿得差往他所。
景德二年九月四日,诏兴州青泥旧路依旧置馆驿,并驿马、递铺等,其新开白水路亦任商旅往来。先是,屡有言新路便近,亦有言青泥路虽远一驿,然经久难于改移者,故下诏俱存之。
三年十二月,置怀远驿于汴河北。先是,契丹使馆于都亭驿,其诸蕃
客使止于公府安泊。至是以为非便,遂规度侍卫都虞候旧公廨创是驿焉。大中祥符六年,又以驿为皇侄惟正等南宅。
大中祥符元年五月九日,改郓州临酅驿曰迎銮,砂沟驿曰翔銮。六月十四日,改兖州葛石驿曰回銮,知沟驿曰太平。
三年正月十九日,内侍副都知阎承翰使夏州还上言,赵德明于绥、夏州界各建馆舍以待王人,望于洛浦峡置驿。帝以其地荒敻,劳于役守,不许。
九年四月七日,以京城西旧染院为夏州蕃驿。
仁宗天圣六年九月,御史中丞晏殊言:「诸处州县例差乡户百姓充驿子,甚有劳扰。臣前知南京日,就差剩员兵士,逐季替换,甚以便民。望行下诸州军,并依此例。」诏开封府界依所奏施行。
景佑三年十一月十日,臣僚上言:「诸州馆驿供给无限,主守患之,请给市估之制。」诏可,仍命牓于驿厅事。
庆历七年三月二十六日,诏:「西人朝贡沿路馆驿,须先过一二日扫洁,权止过往官员安下,不得前期张皇事势。」
嘉佑三年四月十一日,诏:「居州县驿舍亭馆者,毋得过一月。有违,所在官吏以违制论。仍令转运、提点刑狱司每半年以举行。」
四年正月十三日,三司使张方平上所编驿券则例,赐名曰《嘉佑驿令》。初,内外文武官下至吏卒所给驿券,皆未有定例,又或多少不同,遂降枢密院旧例下三司掌券司,会(倅)[粹]名数而纂次之,并取宣 、令文专为驿券立文者
附益删改,为七十四条,总上、中、下三卷,以颁行天下。
神宗熙宁三年五月十九日,以崇仁坊旧马军都虞候公廨增葺为来远驿,待蕃客之所。
元丰二年六月三日,赐两浙路度僧牒百五十,修高丽使亭驿。
四年六月十八日,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叶温叟及祥符、长垣、韦城知县、县丞、主簿、尉、监驿使臣十四人罚铜有差,入内殿头吴从礼、张稹、史革各展磨勘三年,祥符县主簿王容、韦城县主簿姜永年各差替,并坐失(许)[计]置辽使路驿亭也。
十二月二十一日,滑州言新作辽使驿已题为武成驿,诏改为通津。
哲宗元佑元年八月二日,诏河阳创修北使驿亭,温县宿顿以「至德」、河阳县中顿以「清沇」、汜水县中顿以「行庆馆」为名。
元符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户部、兵部言:「泾原路经略司相度新建城寨,自镇戎军至平夏城,次至临羌寨,次至西安州,为三程。仍乞以『石门』、『秋苇』、『南牟』为三驿名。」从之。
九月二十九日,废延安府招安寨为招安驿。
徽宗崇宁元年六月十四日, :鼎州龙阳县永安驿与陵名相犯,改为龙潭驿。
九月五日,修都亭驿毕工,诏翰林学士蹇序辰为之记。凡役自五月甲子迄八月戊寅,为日十旬有奇;凡治舍自门堂屋序,为屋五百二十有五。
政和四年二月二十五日,诏:「臣僚上言,永兴军馆驿年深弊漏,见任官无廨宇,往往指占居住,致经过使命蕃夷只就寺院或邸店安
泊。可委本路帅司根检馆驿旧基完葺,并创置什物等。其见任指占作廨宇者,并起遣拨还。仍立法禁止,日后更有指占及借什物出驿者,以违制论。令礼部给降空名度牒一百道,应副修置。」
高宗绍兴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枢密院言:「高丽使副非晚到阙,欲乞令临安府就法慧寺充馆舍。」从之。
五年十一月十九日,蕲州言:「本州岛广济县已废为广济镇,本镇有一驿,缘自蕲春县至本镇至黄梅县共一百二十里,计程只止两日程,今来见置三驿,乞将此驿废罢。」从之。
二十五年六月九日,礼部言:「安南遣使进奉,其馆舍依典故以『怀远驿』为名。」从之。
孝宗干道二年六月十七日,诏:「都亭驿、班荆馆岁于六月上旬检视修整,限八月终毕工。有违,听提点官检察,具事因报国信所审度,申枢密院。自今令两浙转运司、临安府遵守修整,务要如法。」先是,国信所言:「昨有旨,每季检计添修。今生辰、正旦使并冬季到阙,若每季检计,于事为烦。」故有是命。
八月十一日,诏以怀远驿给台谏官为廨舍。
九年十一月一日,诏权以贡院为怀远驿,事已依旧。先是,交趾入贡,临安府乞以马军司教场为公舍,得旨照绍兴二十六年怀远驿修除。即而以狭隘闻,礼、工部请以贡院充。至是,有司以绘图来上,故有是命。
淳熙十二年五月十五日,诏:「川陕、广西漕臣依元降指挥,兼带『提举纲马驿程公事』系衔,其提点使
臣并改作干办称呼。如有妄作,令提举官按劾以闻。若州县于纲马驿程却有违戾,许干办官具申逐路提举,依公举劾。如提举官不职,从朝廷取旨施行。」时臣僚论兴元府驻札提点纲马驿程秦诩每上下半年出巡,所至贪恣,为州县害。诏降两官放罢。枢臣周必大等因言,提点纲马驿程多以小使臣为之,而称(为)[谓]太高,至以监司自处,故有是诏。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传杂录 急递铺
急递铺
太祖建隆二年五月十七日,诏诸道州府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先是,天下邮传率役平民。至是,帝知其弊,始尽易之。
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诏郡县起令不得差道路居人充递军脚力。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六月三日,诏自今乘驿者皆给银牌,复旧制也。五代以来,凡乘递马奉使于外,止枢密院给牒。至是,以李飞之诈,始复用焉。
八年十二月六日,诏自京至广州传置卒,月别给百钱。
端拱二年二月七日,诏:「先是,驰驿使臣给篆书银牌,自今宜罢之,复给枢密院牒。」
淳化三年四月二十一日,荆湖北路转运(司)[使]张咏请罢峡州至归州界水递人夫,从之。
真宗咸平三年八月十四日,诏:「应文武臣僚、三班使臣、内臣、御前忠佐、天章待诏、诸伎术官等,今后差出勾当公事,所请走马头子,回日画时于所辖处送纳,赴任即到本任送纳,并缴纳枢密院。访闻差往四川、广南等处知州、通判、都监、监押及勾当事朝臣,有例乘递马者,多请走马头子,乘骑递马,即慢乘进发。今后除急程赴任及勾当紧切公事即得乞乘递马,余不得更乞置借。如违犯,并勘罪严断。」
五年七月十二日,省自京至广南驿递军士及使臣计六千一百余人。先是,以广南市泊陆运艰费,议自南安军路泛舟抵京师,
命户部判官凌策与逐路转运司计度。至是省之,人以为便。
六年七月,枢密院言:「马递宣 付外,别无文簿拘辖,纵有失坠,无由尽知。欲别置司,以簿发遣。」帝曰:「虽别置司,至逐房宣 不知到发,恐难照会。可(照)[诏]诸州军,具逐月承受马递宣 事目及月日实封,于次月五日已前入递闻奏。候至逐房,以文历对会。」
景德元年二月,诏:「川峡路州、军、监、县、镇等吏卒乘马递报公事者,自今禁止之。」先是,以川峡州郡多驰骑往来传送官文书及报公事,人或惊疑,故禁止之。
二年三月,诏:「河北两路急脚铺军士,除递送镇定总管司及雄州文书外,他处文书不得承受。」帝以急脚军士晨夜驰走,甚为劳苦,故有是诏。
四年闰五月,诏诸道州府:「逐处使臣多以细碎不急事驿递以闻,自今非机密军马事,不得辄遣驿骑驰奏。」
七月十日,增置自京至宣州马递铺。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诏:「沿路所置急脚递铺,盖令传送文书,如闻有近上臣僚并往来中使,多令赍(特)[持]物色,负重奔驰,咸不堪命。自今非宣 ,并不得应付。」
三年三月,河北沿边安抚司奏:「河北诸州军马递铺兵士有父母骨肉散在诸铺者,乞配在一处。」从之。
五年十一月十二日,令诸州递铺兵士有子孙同在军籍者,许同营居。时有言铺兵子孙皆异居者,帝悯之,特有是命。
九年三月二十二日,置梓州至(锦)[绵]州(地)[递]铺。先是命民丁传送,今
革之也。
天禧元年十月,令枢密院诸房副承旨邵文昭管勾支散递铺。旧例驿马有阙,令(郡)[群]牧司、左右骐骥院配定进呈,又命枢密院承旨张质管勾支散。至是质卒,命文昭代之。
三年五月,屯田员外郎上官佖言:「诸处巡辖马递铺使臣,多权差勾当职外公事,望自今免废本职。」从之。
四年七月七日,遣市使小车给凤翔府至绵州递铺。仍为增葺(补)[铺]屋,以道险且远故也。
五年十月,进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司)[使]周寔言:「自今辖下如有仓场库务纲运为弊及水火损败,令急速差官点检,非常程公事,许给递马一疋。」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