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687 页/共 713 页
听受
誓戒同、但不用致词官、添传制官一员
颁詔
掌礼堂上官一员 宣詔堂上官一员
扶詔堂上官一员 内赞鸣赞一员
对赞鸣赞一员 通赞鸣赞二员
扶案序班二员 陈设案序班六员
齐文武官序班各三员
皇极殿东丹陛上、传赞序班三员
东缠腰至
皇极门北、传赞序班三员
内纠仪序班二员
皇极门北至南、传赞序班二员
皇极门南至午门北、传赞序班二员
午门南至端门北、传赞序班六员
端门南至承天门北、传赞序班六员
承天门外、对赞鸣赞一员
承天门外、通赞鸣赞三员
承天门外东、传赞序班二员
承天门外西、传赞序班二员
承天门外桥南、东西齐文武序班六员
外纠仪序班二员
册封遣官传制
掌礼堂上官一员 传制堂上官一员
内赞鸣赞一员 通赞鸣赞四员
对赞鸣赞二员
殿上、丹墀、纠仪序班各二员
设册案、节案、宝案、并举案、序班每案四员
东西引遣官序班各二员
东西齐文武班序班各三员
东西传赞序班各三员
进士传臚
掌礼堂上官一员 传臚堂上官三员
致词堂上官一员 内赞鸣赞一员
通赞鸣赞二员 对赞鸣赞二员
东西引进士序班五员
举黄榜案序班四员 导案堂上官二员
齐文武班序班各三员
东西传赞等项序班各三员
殿内、丹墀、纠仪序班各三员
进士上表
引状元进表、序班二员。餘同前。但无传臚致词官
经筵
掌礼堂上官一员 内赞鸣赞二员
举御案序班二员 举讲官案序班二员
侍班序班二员
庆成宴
掌礼堂上官一员 【其餘堂上官俱侍班】
内赞鸣赞一员 对赞鸣赞二员
通赞鸣赞四员
丹陛、丹墀、东西摆班序班各二员
殿内纠仪序班二员
殿内东西宴席一班至七班、执事序班共十八员
殿内东西传赞序班各三员
东西王门、及丹陛中左右门、传赞序班共十员
纠仪序班各二员
东西丹墀传赞序班各三员
纠仪序班各二员
引外夷人员通事序班三员
日食月食救护
通赞鸣赞三员 对赞鸣赞一员
陈设序班四员 执鼓侍班序班四员
齐官员人等班次等项序班共二十六员
凡大朝贺。本寺堂上官先入。候
上御中极殿、奏执事官行礼、毕。奏请陞殿。候
上出御皇极殿。外赞赞排班、班齐、四拜。内赞赞进表。赞宣表目。堂上官一员宣表目讫。内赞赞宣表。外赞赞跪。堂上官一员宣表讫。外赞赞俯伏。堂上官一员于露臺祝赞讫。外赞赞俯伏、四拜。堂上官一员奏传
制。由殿东门出、至
丹陛、称有
制。外赞赞跪。传
制毕。外赞赞俯伏、赞三舞蹈、山呼、四拜。卿奏礼毕。外赞赞礼毕。
万寿圣节行礼同、惟不传制
凡每日常朝。文武百官入、至
皇极门丹墀、分班序立。
上御座。鸣鞭讫。本寺卿赞入班。鸣赞赞拜、叩头、毕。百官仍分班序立。本寺堂上官於
御前宣奏
午门外谢
恩见辞人员数、毕。门外鸣赞赞班齐、五拜、三叩头、礼毕。卿赞奏事。各衙门官以次奏事、毕。遇有
王府及镇巡等官差来、并外夷朝贡等项人员。该
赐酒饭者、堂上官引至
御前宣奏、承
旨。若文武官员人等、该
御前行礼、有
赐酒饭者、堂上官承
旨毕。卿仍赞奏事、奏事毕。再鸣鞭。
驾起。初鸣鞭后、如有太常寺奏忌辰、及大臣遣祭復
命、候毕、方赞入班。有
王府进表、及出差人缴节、守卫官进事件揭帖、尚宝司等衙门请宝等项、候毕、方赞奏事
凡常朝起鼓后遇雨。内官传出有事进、无事退。各官由廊下、趋至
皇极门下。待
上坐定、鸣鞭讫。本寺堂上官跪奏内官传朝官免叩头。奏毕。宣奏谢
恩见辞人员。传出行礼
上命叩头。堂上官承
旨、传出叩头、待平身。各衙门奏事如常仪
凡大朝贺、朔朢日朝参、传
制、及太常寺奏祭祀。本寺官俱先一日、於
御前奏请陞殿
凡
郊庙奏祭祀。万历五年题准、是日如遇忌辰者、除巳祧、及
内殿无祭、不忌外。俱移於前一日行
凡大朝贺、文武百官、及外夷人员、先期赴朝天宫等处习仪二日。本寺官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