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683 页/共 713 页

皇太后圣旦节、 皇后令旦节、 东宫千秋节、 奉先殿祭祀。俱本寺办进。嘉靖十四年、罢佛诞节祭。以四月五日荐麦 凡 奉先殿供养品物。俱本寺办进 凡各 宫殿遇节祝 天供养品物。俱本寺办进 凡各 宫庙祭祀荤素品物。俱本寺备办 凡内官监、御马监、兵仗局、神机营、火药局、祭祀。俱本寺备办 凡 膳羞茶饭等品物。俱本寺办进。嘉靖二十五年题准、尚膳监刊刻花栏印票。遇取 上用诸物、开写某日於光禄寺取某物若干。用印鈐盖、照数支用。本寺仍置立文簿登记、岁终会计稽查。若有冒破情弊、该管官指实参奏 凡 圣节、正旦、冬至、或吉庆筵宴。从礼部提调。本寺供办凡遇节令、文武百官例有宴。如 太后圣旦、 太子千秋、寿麵。及立春日春饼。正月元宵圆子。四月八日不落荚。五月端午凉糕粽子。九月重阳糕。腊月八日麵。俱先期奏请。至日早 朝毕。復奏设于 午门外。本寺照鸿臚寺开送职名、以官品次序、贴于席端。嘉靖十四年、改不落荚為麦饼。宴以四月五日 凡祀 圜丘、赐百官汤饭。孟春祈榖、夏至方泽、及朝日、夕月、祭毕。赐内外官酒饭。耕耤、赐三公九卿、并执事等官酒饭。亲蚕、赐内外命妇等酒饭。俱本寺供办 凡每岁遇有 庆成宴。其文武大小应与官员、该用上中下卓不等。奉礼部开送职名、照数备办 凡诸番国朝贡等使客、并四夷来降土官人等、茶饭物料、支送下程。俱从礼部行本寺备送 凡修 实录、并纂修校勘书籍开馆、及书完进呈 赐宴。进士恩荣宴。 殿试读卷执事等官、 经筵、 日讲、 东宫讲读、酒饭。俱本寺造办 凡每旬轮 赐日讲官烧鹅麵饼。本寺造办 凡大臣一品九年考满、 特恩赐宴。本寺备办 凡早朝文武官、及各 王府镇巡等官、公差人员、见辞、奉 旨与酒饭。俱本寺备办祇待 凡大臣考满差使等项赏。劳羊酒。疾病 赐米肉酱菜等物。俱本寺办送 凡内外衙门官吏监生人匠等、应给酒饭者。俱本寺支给 凡丧葬合用祭祀品物。从礼部行本寺备办 凡 諭祭文武大臣。俱本寺备办 凡本寺供用牲口果菜等物。上林苑监四署、照数进纳供用。不足、于民间买办。洪武间令、本司买办、比与民间交易价钱、每多一分。永乐间、差内官一员、同本寺署官厨役、领钞于在京附近州县、依时价、两平收买。洪熙宣德以来、止差署官厨役、照前收买 ○成化四年、令堂上官一员、及户科给事中、监察御史、各一员。会同户部主事、顺天府官、各一员。估计时价、钱钞兼支、具数奏领收买。如有奸弊、科道官指实参奏 ○又令本寺每季预关 内库钱钞。专委堂上官一员收掌。遇买物料、听户科给事中、巡视御史、批押印信小票、委该署官一员、齎领收买 ○弘治四年、凡奸顽之徒、称是保头等项名色、在街强赊作弊害人者。枷号三箇月、满日从重发落 凡本寺收纳一应物料。每月堂上官轮流一员、会同户科给事中、监察御史、各一员责令各行户买办、於本寺 大烹门内验收 凡本寺供应物料。嘉靖二十年题准、巡视科道官、年终将日逐供应过一应钱粮、造册进呈。如有侵冒情弊、参究施行 ○三十一年、令监察御史一员。每月照刷具奏 凡本寺粮米。正统元年议准、堂上官一员、专一提调、眼同署官收管。仍令科道、监临见数 ○嘉靖九年议准、会同科道、验收查盘 ○隆庆四年题准、於大官珍羞二署、比照户部仓场官员事例、各註选署丞一员、专管支放 凡白粮粳糯米。每年原会计、七万二千八百七十四石九斗九升有零。隆庆二四等年、加减不一。见徵六万七千石 ○万历五年题准、一年本色。一年折色。九年、以米少酌处、每年上白十分、改折二分。中白十分、改折一分。米数详见各署凡本寺岁会杂粮小麦、细粟米、菉豆、青菉豆、芝麻、蔑秫等。嘉靖三年奏准、徵收折色、俱贮库。随时收买备用。其稻榖、黑豆、黄豆、白豆、大青黄豆、山黄米、赤豆、豌豆、蕎麦、大麦、白芝麻、俱本色 ○六年题准、俱折价。详见各署 凡每岁四月初一日起、至九月终止。一应供 上膳羞、并祭祀品味、俱用冰。於内外冰窖取进 凡供用小油红器皿、俱该工部造办。后因不敷、本寺自行买料雇匠、相兼造用。弘治十一年奏准、工部岁给银二千两买办 凡扛抬物件。永乐十八年、奉 旨不许撞磕损坏。违者治罪 凡本寺进一应食物、并筵宴茶饭等件器皿。正统二年 敕令俱用印信揭帖、明白开写件数照进。仍写内官某、长随内使某交领。待用毕。六尚司务要点检如数、交付尚膳监、照原揭帖数点发出收领。若不知数、随即具奏挨寻、务见下落。或有失误损坏、亦要明白交还註销、以凭稽考。敢有隐瞒私用不发出。及不举奏者。一体治罪 ○景泰二年、令尚膳监差人收拾 凡尚膳监取行一应食物。景泰元年令、有印信票帖者、该署照数打发。如无不与 ○宣德七年令、不许閒杂内官内使、至本寺混扰。及在内寄放行李 凡关领料食等项。宣德九年令、差公正御史、同内官、常川纠察。敢有生事搅扰、多索物料者、不问内外官员、参奏治以重罪 凡上林苑监良牧署。岁送孳生牛八百隻。长行猪一千口。醃猪一千口。羊五百隻。羊羔二十隻。嘉靖九年、改徵子粒银、五千五百二十六两零。户部转发本寺、仍发设监、督令牲户买办。后三十等年、恐累牲户、议发本寺自行买办。其银该监准柳栽孳生。留银一千六十两四钱二分。今实徵银、四千四百六十五两七钱零 凡炉灶遇有损坏。本寺奏行工部拨料、委官带领匠作、相工修理 凡本寺收贮 上用戧金龙盒、各样膳盒等件。弘治元年、盖造器皿厂一所。如有坍损。行工部会计修理 凡厨役悬带双鱼铜牌。本寺具手本、於 内府印綬监关领 凡厨役老疾代替逃亡勾补等项。俱从礼部查行 凡各 王府缺典膳。吏部行本寺、於年深厨役内、拣选送用 凡传奉 圣旨。本寺附录文簿。不补本覆奏 凡本寺官吏俸粮。俱於礼部带支 凡本寺厨役。原额九千四百六十二名。宣德十年以后、添减不一。至正德六年、以六千八百八十四名為定额。节经选革。至隆庆元年、上存三千四百名、永為定额。详在四署 大官署 凡每岁白粳米。直隶苏州松江常州三府、浙江嘉兴湖州二府、解纳四万九千石。正德三年、添徵四千一百五十一石零。隆庆二年、减去二千一百一石零。见徵五万一千六百六十九石八斗八升。本折见前 凡每岁细粟米。山东、河南、徵解五万五千石。正德二年、会增五千七百九十七石零。隆庆二年、减去三千二百九十七石零。见徵五万七千五百石。折银五万七千五百两。以上二项、俱收充每日造饭、祇待 内府衙门官吏监生、锦衣卫将军力士、及各监局等衙门军民等匠、食用 凡每岁榖豆、直隶大名顺德淮安三府、并河南、徵解粟榖四千石、准米二千石、折银二千二百两。稻榖二千石、折银一千三百两。菉豆二百石、折银二百四十两。黑豆三百五十石、折银二百四十五两 凡牲口。每年上林苑监、送孳生鹅一万八千隻。浙江等处解纳鹅三万二千五十隻。收养供办祭祀膳羞、及外夷人员、筵宴下程等用。后浙江等处鹅、每隻折徵价银三钱 凡野味。每岁南直隶庐州等府、额办活鹿八十四隻、解工部转送收养供用。今共折银三百三十六两 凡每岁时节。 各坟、并 内承运库、教场马神庙等处祭祀。本署出票、於珍羞良酝掌醢三署。支白麵(□易)糖赤豆、造办祭物凡旛竿蜡烛二寺饭堂济贫。旧例日给粟米六石。嘉靖二十四年、更饭堂為捨饭店。每店日增粟米二石。二十五年、又日增一石。隆庆二年题减、仍每日六石 凡本署岁用原额木柴、七百八万八千斤。有闰、加五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斤。木炭、三万四千斤。有闰、加二千八百三十三斤。俱工部坐派臺基厂、逐日领用 凡本署器皿。原额、一千六百五十件。係两京工部造送。专备膳羞等项应用。每年查贮多寡。不足、则题请添造。有餘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