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通志 - 第 377 页/共 490 页
郭太守瑾墓 在州西南【贾志】
石少叅禄墓 在州西五里【贾志】
张大叅潜墓 在州东五里山麓子之榘祔【贾志】孙太守鸿墓 在州东南【贾志】
郭通判山墓 在州东南【贾志】
王祭酒维祯墓 在州南郊外【贾志】
王主事尧弼墓 在州西南栲栳山麓【贾志】
孙敎授玉墓 在州郊西南【贾志】
郭方伯性之墓 在州南十里【贾志】
孙给諌绍统墓 在州西南【贾志】
王方伯庭诗墓 在州南弟进士庭诲探花庭譔主事庭諌俱在焉【贾志】
姬忠烈文墓 在州西【贾志】
李郡丞灿然墓 在州北【贾志】
郭恤刑宗震墓 在州南弟征士宗昌祔【贾志】
本朝张工部鲲翔墓 在州西【贾志】
【附迷冢】唐宇文珽墓珽字救珉河南洛阳人永淳元年六月终于华州之别业即以其年迁窆于郑县安乐乡之西原【杨烱撰墓碑】○御史大夫程行谋墓君名则字行谋世以字行门闾当华岳之峰碑阙倚桃林之塞迁自吾祖定成我居作郑人矣开元十四载春之孟庚寅薨于洛阳之审政里第赠左丞相以贞为諡莫春壬寅十朋啓茔双表昭归厝于郑之少华原【苏颋撰神道碑】○后唐魏王继岌墓继岌伐蜀班师至渭南李环缢死之任圜葬继岌于华州之西南【五代史唐家人传】
【附疑冢】汉东方朔墓在州西南二十里【冯志】墓在州西南小悌原北东方村【州志】朔墓在山东陵县顔鲁公书碑华州西南十五里俗名防东方谓有人防东方朔于此嘉靖间土人掘得一碣曰防同坊讹为东方因云有朔墓耳【关中陵墓志】
华阴县
汉杨硕墓 在县东十五里【州志】
定逺侯班超墓 在华阴县西二十里【冯志】班定逺墓在县班庄村官道傍【县志○按河南府志班定逺墓在府城北邙山误】
杨太尉震墓 在县东三十里杨氏汉多闻人丘墓不能悉考【县志】后汉杨震改葬华阴潼亭先葬十日有大鸟丈余集震墓前俯仰悲鸣泪下沾地葬毕飞去时人立鸟象于墓前【白孔六帖】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行幸过汉太尉杨震墓伤以忠非命亲为文以祭之仆射房龄进曰杨震虽当夭枉数百年后方遇圣君停舆驻跸亲降神作此文可谓虽死犹生没而不朽【名臣奏议】关西夫子墓汉杨震墓也在华阴县东公庄村官道北【雍胜畧】震墓在潼关卫城西七里汉书改葬潼亭即此【潼关卫志】县东吊桥铺北城内左右共七冢明万厯初兵使蔡可敎建享堂拓地三十四亩堂圮
本朝顺治丙申副使汤斌重建【贾志】县西五方村北前双乳台有杨氏先茔墓存者蜿蜒十有八【州志】
晋王猛墓 在华阴县西三里【冯志】
宋希夷先生陈抟墓 在华山希夷峡【贾志】抟隐华阴云台观没于张超谷石室中遗骨为道士时出乞施嘉靖中直指姚一元葬之玉泉院苏志臯作记【关中陵墓志】
明郭少司马良墓 在县西北四里【州志】
张通政琏墓 在县东二里【县志】
雷太史霖墓 在县东一里【县志】
曹方伯端墓 在县西四十里【县志】
屈中丞直墓 在华阴县西十五里直左副都御史【冯志】
张郞中寿墓 在县东南一里【贾志】
赵知府儒墓 在县北三十里渭北【贾志】
陈郞中諌墓 在县西北四里【贾志】
杨侍御九泽墓 在县东南四里【贾志】
张同知啓墓 在县东南三里【贾志】
王佥都大受墓 在县西北五里【贾志】
张知县毓翰墓 在县东【贾志】
杨光禄呈秀墓 在县西三里【贾志】
王侍郞之良墓 在县西三里交龙庵侧赐祭葬有勑建坊【贾志】
陈知州嗣虞墓 在县北【贾志】
杨知府应震墓 在县东南【贾志】
陈知县可绩墓 在县西【贾志】
郝知县光显墓 在县西南【贾志】
【附疑冢】汉神医华佗墓在县西五里【马志○按开封府志佗墓在项城盖佗见杀于操未必瘗于秦也】
【附迷冢】唐朝议大夫杨越墓越仙掌人髙宗时朝议大夫薨遗令薄葬不藏珠珍尧经一巻尧典一篇昭示后嗣不忘圣道即以其年葬于西岳习仙乡登仙里西麓【陈子昻撰神道碑】○昌化王乌承玭墓玭张掖人世以武功显封昌化郡王葬华阴告平里韩愈作碑今无考【县志】○宋殿中丞侯可墓程明道先生志墓在乡西保德乡先茔之次今无考【县志】蒲城县
周贾大夫塜 在县西南十八里贾曲乡【关中陵墓志】左氏传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臯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杜预注曰今县有贾城即古之贾国【宋敏求长安志】
唐睿宗桥陵 在蒲城县西北三十里丰山【冯志】开元四年十月庚午葬大圣真皇帝于桥陵【唐书宗本纪】桥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文献通考】丰山一名苏愚山在蒲城县西北三十里有唐睿宗桥陵【雍胜畧】陵在县北丰山周四十里前襟浩泉之水【关中陵墓志】陵前襟浩泉今涸【县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长寿二年为户婢诬与窦德妃挟蛊道祝诅武后并杀之宫中葬秘莫知景云元年追諡肃皇后昭成顺圣皇后窦氏生宗与肃明同追諡并招魂葬东都之南肃明曰惠陵后曰靖陵立别庙曰仪坤以享云帝崩追称皇太后与肃明祔桥陵【唐书后妃列传】桥陵在蒲城宣化乡积善村封内四十里陪葬太子三惠庄太子陵在桥陵东南三里惠文太子陵在东三里惠宣太子陵在东六里并栢城内公主三金仙梁国鄎国【宋敏求长安志】桥陵节愍太子重俊并宜城金城长宁成安安定五公主祔【贾志】
宗泰陵 在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怀仁乡散母村封内七十六里下宫去陵五里陪葬一髙力士【宋敏求长安志】广德元年三月辛酉葬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于泰陵【唐书代宗本纪】宗尝谒桥陵至金粟山覩冈峦有龙盘凤翔之势谓左右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宝应初追述先防而置山陵焉【大唐新语】泰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文献通考】金粟山在蒲城县东北三十里有碎石若金粟然唐宗泰陵在其下【雍胜畧】泰陵碑记尚存【县志】元献皇后杨氏生肃宗薨至德二载太上皇自蜀诏有司议尊称遂上册諡宝应末祔泰陵【唐书后妃列传】宗幸蜀至马嵬顿六军不进大将军陈元礼请诛杨氏于是诛国忠赐贵妃自尽【旧唐书肃宗本纪】妃死瘗于西郭之外一里许道北坎下【太真外传】安禄山反帝幸马嵬不得已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帝至自蜀道过其所使祭之且诏改葬礼部侍郞李揆曰龙武将士以国忠负上速乱为天下杀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宻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唐书后妃列传○按马嵬在今兴平县西三十里其宻改葬地不传故附于此】
宪宗景陵 唐宪宗陜西蒲城县祭【防典】在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帜山【冯志】元和十五年五月庚申葬圣神章武孝皇帝于景陵【唐书穆宗本纪】景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文献通考】景陵在丰山陵南下宫有宋重修庙碑桥陵泰陵光陵碑俱毁惟景陵有録其全文者今犹传【县志】在县东北丰阳乡封内四十里陪葬妃后三懿安郭太后孝明郑太后王贤妃【宋敏求长安志】陪葬惠昭太子宁【贾志】懿安皇后郭氏生穆宗穆宗嗣位上尊号皇太后敬宗立号太皇太后宣宗立后暴崩有司上尊諡葬景陵外园○孝明皇后郑氏生宣宗宣宗立尊为皇太后懿宗立尊后为太皇太后咸通六年崩上諡册葬景陵旁园【唐书后妃列传】
穆宗光陵 在县北二十里尧山西案岭宁康乡普济延兴二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陪葬后二恭僖王太后贞献萧太后【宋敏求长安志】长庆四年十一月庚申葬睿圣文惠孝皇帝于光陵【唐书敬宗本纪】光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文献通考】尧山有唐穆宗光陵宋开宝间修葺诸陵庙立碑今毁【关中陵墓志】恭僖皇后王氏生敬宗敬宗立尊为皇太后文宗时居义安殿曰义安太后防昌五年崩有司上諡葬光陵东园【唐书后妃列传】
宁王宪墓 在蒲城县北十五里【冯志】让皇帝宪开元二十九年薨追諡让皇帝赠妃元为恭皇后葬桥陵旁号其墓曰惠陵【唐书宗室列传】其俗称唐让冡【关中陵墓志】在县西北丰阳乡胡村封内一十里陪葬诸王三郑王锡嗣宁王琳同安王珣公主三蔡国代国霍国【宋敏求长安志】宁王子珣封同安郡王开元二十五年薨诏赠太子少保陪葬桥陵【旧唐书让皇帝宪传○按贾志直书让皇帝陵以冠宗之前有乖君臣之义今改照亲王书法又郑王锡贾志作郑王筠考唐书宁王传云子十九人而表只载十五人旧唐书宁王传云子十人内并无郑王锡】
李将军思训墓 在县西十五里唐云麾将军有碑李邕书【马志】明正德中御史刘逺夫谪为蒲城簿访出以铁束锢之【县志】
丞相魏謩墓 在蒲城县南十五里謩文贞公征五世孙【关中陵墓志】
太子司更吕才墓 在县西南十五里宜安村北土人世传云【续蒲城志】
五代窦沂公贞固墓 在蒲城县北四十里【冯志】开宝二年病固自为墓志【宋史本传】在县北罕井固后有进士窦世昌昌后有窦郁皆葬邑北祥村【贾志】
宋冦忠愍祖墓 在县南四十里可村【续蒲城志】在渭南县北棠村里仕原之麓葢准初生地也【贾志○按下邽相传有冦忠愍墓原属渭南今分属蒲城向有地顷余土豪利其地掊碑号为古塜祗存地亩余矣但考河南府志云准墓在巩县引诏许归葬西京之语又巩县志准墓在县西南孝义堡地名冦家湾与宋史本传归葬西京相符则墓在巩矣又莱公父母墓在宜君兹或其祖墓欤】
周总管贵墓 在县西贵系驸马都总管【贾志】
金都元帅周进成都御史周玑墓 俱在县西【贾志】张防御建墓 在县西三里有碑剥落【马志】
段御史继昌墓 在县东八里【贾志】
元王义民理墓 在县东北三十里韦村以七世同居勑旌【贾志】延祐天厯两旌其门先茔二顷有欧阳碑铭危素书【县志】
薛枢宻禄墓 在县西南宜安村【续蒲城志】
明赵文学晋墓 在韦村子尚书端祔【贾志】
姚春坊哲墓 在城南四十里【贾志】
关员外鲁森墓 在东郊外【贾志】
马博士巨江墓 在城北二十里【县志】
王太常勉墓 在城东南三里【贾志】
李御史松墓 在南郊外【贾志】
王叅政臣墓 在城南五里【贾志】
魏御史秉墓 在县南四十里裔孙主事运开祔【县志】屈给谏铨墓 在城西五里弟知府釴曽孙知府灿祔【贾志】
姜御史实墓 在城西五里【贾志】
雷行人雨墓 在城南五里【贾志】
韩知府坤墓 在北郊【县志】
原员外宷墓 在西郊外【贾志】
忽知府鸣墓 在城西十五里【贾志】
张叅政稽古墓 在城西十五里【贾志】
杨主事体仁墓 在城东北二里【县志】
米郞中助墓 在东郊外【贾志】
王副使元命墓 在城南七里【县志】
杨郞中应宿墓 在城北二里【贾志】
李太保应策墓 在县东北十五里谿头【贾志】
常郞中澄墓 在南郊外【县志】
屈通政灼墓 在城北二十里重山后【贾志】
闫知府顾行墓 在县西四十里【县志】
樊中丞东谟墓 在县南十里【贾志】
本朝原侍郞毓宗墓 在东门外相原府村南【县志】李提学馥蒸墓 在县南二里【续蒲城志】
许总兵占魁墓 在县西南三十里【续蒲城志】
米御史襄墓 在县东南五里【续蒲城志】
王提学綡墓 在县北二十五里【续蒲城志】
【附疑冢】魏太尉邓艾墓在县东北七十里【马志○按蜀绵州志亦有邓艾墓钟防既以逆诛则艾应有返葬之典不必仍在蜀也但无可征信耳】
【附迷冢】唐胡珦墓珦葬京兆奉先夫人天水赵氏祔焉【韩愈撰神道碑】蒲城县胡珦神道碑韩文公撰胡证书在尉廐支槽近置夫子庙访坟不获矣【江邻几杂志】潼关县
上古女娲氏风陵 在城北黄河中【县志】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风塠御览作风堆又引戴延之西征记云伏羲女娲风姓也此当是女娲之墓九域志云女娲墓在今潼关口河滩上屹然介河有木数株虽暴涨不漂没也寰宇记云河东县三里风陵是女娲之墓【水经注】潼关口河潬上有树数株虽水暴涨亦不漂没人号为女娲墓天宝十三年五月内因大风吹失所在乾元二年六月虢州刺史王晋光上言今月一日河上侧近忽闻风雷晓见坟涌出上有双柳树下有巨石各髙丈余【唐厯】关北大河中有滩出水可三二尺滩上一树古老相传云本女娲墓女娲炼石补天缺断鳌立地维故墓在大河中水髙与髙水下与下葢神之所扶持也立祠于岸载在祀典天宝十三载秋霖一百日河水泛滥其滩遂被冲没至今无迹乃知向说皆谬耳【唐陆长源娲皇墓辨】女娲氏其神居于栗席之野是为风陵堆乾元中刺史奏阌乡坟天宝十三载天雨晦防俄失所在至是河旁风雷夜声黎明视之其坟涌出复夹两柳树肃宗命祝史祠焉干德四年诏置守陵五户春醮少牢【路史】在潼关东门外黄河北岸或曰黄帝相风后墓【关中陵墓志○按平阳府志赵城东有娲皇陵兖州府志济宁州东南有女娲陵而潼关之风陵则自唐称祀典宋置守户其事确凿可据长源所云冲没无迹或神灵之隐见有时耶】
隋观德王雄墓 在城西十里雄隋宗室有唐中书侍郞岑文本碑今碎【县志】舒绰善相冡吏部侍郞杨恭仁欲改葬观王绰定一土堪葬曰此所拟处深五尺之外有五谷若得一谷即是福地公侯世世不絶恭仁即将绰向处令人掘深七尺得一穴如五石瓮大有粟七八斗【朝野佥载】
唐杨思训墓 在城西五里【县志】
明张指挥潜墓关指挥键墓 俱在潼关东十里潜键
俱明正德八年阵亡【县志】
盛指挥德墓 在城西五里德本卫指挥嘉靖二十九年战殁赠轻车都尉【县志】
盛文定讷墓 在关东五里知县讱祔【贾志】
葛叅政大纪墓 在城南【县志】
盛尚书以墓 在城东【贾志】
孙给諌振基墓 在城东子侍郞必显祔【贾志】
张大理惟任墓 在关南原【县志】
王尚书之臣墓 在关北焦家庄【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