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76 页/共 974 页
前王皆然易称髙宗用伐鬼方诗美宣王薄伐玁狁
是知戎狄侵轶其来尚矣然则兵为凶器圣人不得
已而用之若精选使臣不辱君命通盟继好弭战息
民此亦之得也臣每见国朝发兵未至屯戍之所
已于两河诸郡调民运粮逺近骚然烦费十倍臣生
居边土习知其事况幽州为国北门押番重镇养兵
数万应敌乃其常事每逢调发惟作糗粮之备入番
旬浃军粮自赍每人给麨斗余盛之于囊以自随得
马每匹给生谷二斗作口袋饲秣日以二升为限旬
日之间人马俱无饥色更以牙官子弟戮力津擎裹
送则一月之粮不烦馈运俟大军既至定议取舍然
后图转饟亦未为晩
明
瀛海水患 于慎行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其利之不能胜害也则无以其
利而留害其害之不能胜利也则无以其害而掩利
善者裁择于便宜而注措其方畧庶克有济乎虽
然亦难矣扼腕而谈其事者易奋臂而当其事者难
奋臂而当其事者易烛照而揆其事者难烛照而揆
其事者易专聴而责其成者难是故计臣谋士莫能
建必然之画而成安流之勋者难之也执事按瀛海
之地舆忾滹流之多故思徃哲之成计悉时之
情令诸生筹便宜愚生故不佞授之握算罔知纵横
然而愿竭其智无遁其愚夫瀛州者葢三辅之下形
九河之道也支祁为虐则鱼龙拂鬰于平原河伯
不仁则桑田萧条于巨野晧晧旰旰滔滔汤汤葢自
昔患之自昔难之矣然而滹沲犹未合也滹沲未合
则蠭涌奔腾之势未甚而疏瀹浚导之功易举当事
者犹能措手足而不至于大壊旁裂不可收拾日者
隆庆中滹沲为梗其吞天沃日之涛排山倒海之状
若震霆疾风而莫可御泄于猫儿潴于桑干决则金
堤为之溃溢则千畆为之平无处弗壑无岁弗害葢
国家所赖于三辅者今且为鱼鳖之窟而主计者遂
无可奈何矣胡不引孙禁贾让之事观之也禁之言
曰开通大河浚利水道水去得美田可二十余万顷
又省吏卒治堤救水者三万人此转害以为利者也
是一计也禁之所以着绩也让之曰徙冀州之民
当水冲者决黎阳要害亭放河使北入海势不能滥
期月自定此因害以去害者也是一计也让之所以
茂勲也此夫二者执事能熟之愚生能言之二三
主计之臣能行之而卒莫有究利害之大原追孙贾
之芳踪舒庙堂之忧者何也则以今之时视孙贾
之时其难之难且什百此也书曰惟克果断记曰上
人疑则百姓惑故疑者功之废也断者谋之成也今
之议滹沲河者曰故道可复也复之而旁有议之者
曰得无伤于漕河乎曰下流可浚也浚之而后有迹
之者曰其如海口沙髙何秦越分视公私异虑今日
一议明日又一议而卒未有定算焉夫道旁作舍三
年不成路岐回车千里坐失此主计不力委任不专
之患也葢昔者禹之抑洪水也陆行载车水行乗舟
泥行蹈毳山行即樏当其事者勇矣不独谈其事也
北最髙地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入于渤海揆其事者
精矣不独当其事也十三载过家不入君无咈命相
无违言责其成者专矣不独精其事也然后九川疏
九泽洒九道通九山度诸夏乂安功施三代美哉禹
之明徳乎今滹沲之流水虽急力非横于懐襄之势
也岁不常溢非久于九年之逺也庙堂忧栗之主非
下于姚姒之明也左右协寅之僚非让于岳牧之良
也然彼则以四海而平此则以一方而为壑则主
计不力委任不专其故可覩矣是故仁人蒿目而语
难智者借箸而画孙禁之略可行也则二十万顷
之田未必非利贾让之疏可行也则明日入海之流
未必非便得其人不以羣诽摇其计专其任不以罔
功壊其成庶几哉与大禹争烈矣
议
宋
救灾议 曾 巩
宁元年七月甲申河北地震水灾隳城郭壊庐舍
百姓暴露乏食主上忧悯下缓刑之令遣拊循之使
恩甚厚也然百姓患于暴露非钱不可以立屋庐患
于乏食非粟不可以饱二者不易之理也非得此二
者虽主上忧劳于上使者旁午于下无以救其灾塞
其求也有司建言请发仓廪与之粟壮者人日二升
幼者人日一升主上不旋日而许之赐之可谓大矣
然有司之所言特常行之法非审计终始见于众人
之所未见也今河北地震水灾所毁败者甚众可谓
非常之变也遭非常之变者亦必有非常之恩然后
可以振之今百姓暴露乏食已废其业矣使之相率
日待二升之廪于上则其势必不暇乎它为是农不
复得修其畎亩商不复得治其货贿工不复得利其
器用闲民不复得转移执事一切弃百事而专意于
待升合之食以偷为性命之计是直以饿殍之养养
之而已非深思逺虑为百姓长计也以中戸计之戸
为十人壮者六人月当受粟三石六斗幼者四人当
受粟一石二斗率一戸月当受粟五石难可以久行
也不久行则百姓何以赡其后久行之则被水之地
既无秋成之望非至来岁麦熟赈之未可以罢自今
至于来岁麦熟凡十月一户当受粟五十石今被灾
者十余州州以二十万戸计之中等以上及非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