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474 页/共 974 页

文物鲜华衣冠济楚冠婚丧祭备物尽文 宁晋县 旧志  深州  士志约而行方民性淳而情愿 饶阳县 旧志   地狭民朴俗无嚚讼 饶阳县 碑记   士夫淳笃百姓朴实犹为近古 安平 县志   士乐孝友敦诗书民力织作勤亩犬亩 熊峰 文集  定州  带弓而锄佩剑而樵 宋苏轼知 定州奏议   俗敦淳朴人务农桑有勤俭之风多慷慨之气 州志    果于行义号为厚俗第人无逺虑农桑外不事商贾   秋禾遗禾秉则箫鼓连邨春事转空则券书络绎 州 志   唐建学以教民文士辈出宋为重镇韩忠献公増修   学校以化导之苏文忠公复莅斯土人渐于其化   兼习文武 州志    男勤耕凿女勤纺绩布衣粝食朴厚而直有唐尧之   遗风 曲阳 县志   地杂沙壤家鲜蓄藏而民无夙负 深泽 县志  卷五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五十六   土产  尝考周官职方详谷畜所宜而司徒土会之法并及  于植物禹贡所纪惟良材珍异而管子地员之篇百  谷草木果蔬之属无微不具所以辨水土之性观万  货之原以为斯民衣食之基本也稽之职方畿辅疆  索跨延五州于谷或宜六种五种三种或宜黍稷或  宜稻麦于畜或宜六扰五扰四扰或宜牛羊或宜鸡  狗各州所通利则鱼盐松柏布帛林漆丝枲蒲鱼凡  利用厚生之具咸备矣国策称枣栗之实可当田作  是谓天府之国而其它物产材货见于古书者甚稀  故自经传史志以及山经农书稗官杂记茍有及者  并着扵篇以附周官土训辨地物诏地求之义   谷属  黍     周礼职方氏冀州其谷宜黍稷尔雅翼黍有赤黍     黑黍黏者别名秫北人谓黄米亦谓之黄糯    稷     广羣芳谱冀北谓之□俗呼为糜本草黏者为黍     不黏者为稷北方地寒种之有补文安县志胜芳     镇最佳    稻 圣祖御制文集丰泽园中有水田数区布玉田谷种六月下     旬谷穗方颖忽见一科髙出众稻实已坚好因收     藏其种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否明岁六月果先     熟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     故名御稻米一岁两种亦能成两熟广羣芳谱有     秔有穤北方以为佳品北方地平惟泽土宜旱稻     种类甚多乌台笔补范阳去都百里而遥土风宜     麦与稻督亢旧陂岁收稻数十万石燕山丛録房     山石窝稻色白味香美为饭虽盛暑经数宿不餲   遵化州志稻有东方稻双芒稻虎皮稻糯有旱糯   白糯黄糯河间府志隋时沧州鲁城县地生野稻   水谷二千余顷燕魏民就食之邢台志稻有红口   芒稻广平府志产府西引滏水灌田白粲不减江   浙  粱 韵会小补粱粟类正字 通李时珍曰粟即粱也    周礼地官注北方水土深厚窖地而藏可数十年   不壊元和志澶州赋粟广羣芳谱北方直名之曰   谷脱殻则谓之小米北人日用不可缺者粟中之   大穗长芒而有红毛白毛黄毛之品者即粱也河   间府志谷有粱谷水谷金蚕金苗水里红耙齿金   罗裙带栁根赤朱里纱箭杆白龙爪金竹根青大   叶黄等名  麦   广羣芳谱北地燥冬多雪春少雨麦昼花薄皮多   面食之宜人陈者更良畿辅旧志小麦具四时之   气春种者曰春麦大麦仁可作饭生芽可作饧遵   化州志小麦中有一种名小迎春又名转芒质类   秋麦土人珍之邢台县志麦有黄皮麦红麦白麦   光头麦紫庭白籽等名  蜀秫   红白二种俗呼髙粮农政全书蜀秫在北方地不   宜麦禾者乃种此尤宜下地  玉蜀秫   农政全书作玉米  稗   尔雅翼稗有二种一黄白一紫黑紫黑者芑有毛   北人呼为乌禾  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