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201 页/共 731 页

汉自髙祖讫于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二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文献通考】   光武中元二年户四百二十七万九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明帝以后歴代蕃滋讫桓帝永夀二年戸千六百七万九百六口五千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文献通考】   三国呉赤乌三年户五十二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杜佑通典】   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呉之后九州攸同编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口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此晋之极盛也【杜佑通典】   南北朝宋孝武大明间户九十万六千八百七十口四百六十八万五千五百一【文献通考】   陈宣帝时户六十万【文献通考】   隋文帝平陈收户五十万口二百万【杜佑通典】唐贞观初户不满三百万至天寳十四载管户总八百九十一万九千三百九应不课户三百五十六万五千五百应课户五百三十四万九千二百八不课口四千四百七十万九百八十八课口八百二十万八千二百二十一唐之极盛也【杜佑通典】宪宗元和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方镇四十八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比天寳税户四分减三天下兵戎仰给县官八十三万余人比天寳三分加一率以两户资一兵其他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资治通鉴】   宋太祖开寳八年江南平得户六十五万五千六十五【宋史地理志】   神宗元丰六年 淮南路户主七十二万三千七百八十四客三十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口主一百三十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五客六十三万七千三百二十六【文献通考】   江南东路户主九十万二千二百六十一客一十七万一千四百九十九口主一百六十万九千六百一十二客二十八万九千八百四十三丁主一百一万九千一百三十四客一十八万六千二十七【续文献通考】   宁宗嘉定十六年 江南东路户一百四万六千二百七十二口二百四十万二千三十八 淮南东路户一十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九口四十万四千二百六十一 淮南西路户二十一万八千二百五十口七十七万九千六百一十二【续文献通考】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平宋通得江淮浙东西湖南北等路户三十七万四百七十二口一千九百七十二万二千一十五【续文献通考】   二十七年户部上天下户口数江淮四川一千一百四十三万八百七十八口五千九百八十四万八千九百六十四【续文献通考】   明太祖洪武初江南府州户一百九十万九千九百口一千七十五万五千九百三十【续文献通考】治间江南府州户一百二十四万六千一百三十五口八百八十一万九千八百七十【续文献通考】   万厯六年江南府州户二百九十九万七千七百一十一口一千九十万三千六百五十一【续文献通考】   国朝顺治初年原额人丁四百一十五万一千六百六丁八分五厘内除逃故无征人丁六十万三千四百六十二丁七分四厘   十一十二十四等年审増并招徕一十一万七千五百三十八丁又邳州集镇异户四百四十七丁十五年审増八千三百二十二丁   十八年审増并常州府不免供丁一万四千五百二十四丁   康熙元年审増七万七千二百二十丁八分六厘五丝   三年审増二千一百二十丁   五年审増四千七百二十八丁   六年审増三万二千六百九十三丁七分五厘扬州府属审减逃故并原优免五千二百四十九丁九年上元中衞改归上元县当差五十一丁审减安东县徙故无征及海州淹溺一万九千九百一十四丁   十一年长洲县审减一千一百二十六丁   十一十五十六等年审増一十四万四千六百六十九丁五分   二十年审増一万六千四百一十八丁三分长洲县审减二千七百三十七丁   二十一年审増二万一千八百三十二丁三分八厘   二十二年审増三千五百六十四丁   二十五年审増四万六千八十丁八分七厘淮安府属审减一万四千九百八十一丁   二十九年沭阳县逃溺三千九百四十九丁三十年审増五万四千一百五十六丁九分凤阳徐州二府州属审减一万六千四百五十四丁三十五年审増一万九千二百一丁五分   四十年审増三万四千九百五十五丁八分淮安徐州二府州属审减一万六千六百六丁   四十五年审増一万八千八百七十七丁一分五十年审増二万五千七百六丁一分清河县审减二十六丁   五十五年起审増滋生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七丁六十年审増二万三百三十七丁徐州属审减六千六百二十丁   雍正四年审増一万六千七百三丁   九年审增五万九千九百二十五丁   雍正十三年实在人丁四百二十二万八千四百三十一丁一分七厘五丝又徽州府属婺源县内江西乐平徳兴二县寄庄人丁八十七丁【内大小乡绅举贡生员优免人丁七万四千五百五十七丁一分办粮当差人丁四百二万九千一百一十九丁七厘五丝额征丁银俱自雍正六年为始摊入田亩并征滋生人丁一十二万四千八百四十二丁】额外归并省外衞所原额黄快窜闲屯丁一十五万四千五百二丁内除驾运漕船领佃纳粮例不纳银屯丁并豁免逃故无征各丁八万六千一百二十九丁六分节年审増各丁三千四十八丁雍正十三年实在黄快窜闲屯丁七万一千四百二十丁四分又池州府属建徳县归并江西抚饶二所屯丁一百六十九丁【内领驾漕船并裁汰城操备倭楼铺门军各丁五千一百一十一丁当差屯丁六万四千一百二十一丁四分额征丁银俱自雍正六年为始摊入田亩并征滋生屯丁二千三百五十七丁】   江苏布政使司   国朝顺治初年原额人丁二百六十六万四千七百五十四丁八分五厘内除逃故无征人丁二十一万九千七百八十六丁   十一十二十四等年审増并招徕七万九百九十二丁五分又邳州集镇异户四百四十七丁十五年审増八千三百二十二丁   十八年审増一万一千七百七十八丁又常州府不免供丁二千七百四十六丁   康熙元年审増三万八千三十二丁一分一厘五丝   三年审増二千一百二十丁   五年审増四千七百二十八丁   六年审増一千六十八丁扬州府审除海门县逃故五千一丁又原优免二百四十八丁   九年上元中衞改归上元县当差五十一丁审除安东县徙故无征及海州淹溺共一万九千九百一十四丁   十一年长洲县审减一千一百二十六丁   十一十五十六等年审増并海门县裁改海门乡归并通州共九万四千九百八十丁七分五厘二十年审増一万六千四百一十八丁三分长洲县审减二千七百三十七丁   二十一年审増二千九十九丁八厘   二十二年审増三千五百六十四丁   二十五年审増一万八千五百二十丁五分七厘淮安府属审减一万四千九百八十一丁   二十九年沭阳县逃溺三千九百四十九丁三十年审増二万八千六百八十五丁徐州属审减一万四千七十丁   三十五年审増九千一百二十五丁   四十年审増二万三千九百九十二丁淮安徐州二府州属审减一万六千六百六丁   四十五年审増八千二百六丁   五十年审増一万九千一十九丁清河县审减二十六丁   五十五年起审増滋生一万七千六百七十七丁六十年审増一万三千八百五十二丁徐州属审减六千六百二十丁   雍正四年审増一万二千二百三十二丁   九年审増五万二千八百丁   雍正十三年实在人丁二百八十二万一千一百四十六丁一分六厘五丝【内大小乡绅举贡生员优免人丁五万三千一百二十六丁一分办粮当差人丁二百六十七万一千四百五十九丁六厘五丝滋生人丁九万六千五百六十一丁】   额外归并省外衞所原额黄快窜闲屯丁七万八千三百九十四丁内除领田纳粮不纳丁银屯丁二万三千七百三十五丁 又改归县额当差并豁免逃故无征包赔等丁一万七千八百九十五丁六分   节年审増各丁一千七百四十七丁   雍正十三年实在黄快窜闲屯丁三万八千五百一十丁四分【内领驾漕船并裁汰城操备倭楼铺门军各丁五千一百一十一丁当差屯丁三万一千六百九十三丁四分滋生屯丁一千七百六丁】   江宁府   国朝顺治初年原额人丁一十九万八千五百九十二   丁三分五厘   十四年审増一万四百九十二丁五分   康熙元年审増六千一百四十八丁五分   六年审増一千六十八丁   九年改归上元中衞人丁五十一丁   十一年审増一千一百四十八丁七分五厘十六年审増一千六百八十四丁   二十一年审増一千六百八丁八厘   二十五年审増一千四百六十六丁五分七厘三十年审増五百六十七丁   三十五年审増六百一十六丁   四十年审増五百二十七丁   四十五年审増三百九十一丁   五十年审増二百三十丁   五十五年起审増滋生二十九丁   六十年审増二十一丁   雍正四年审増三十八丁   八年分出溧阳县归镇江府管辖开除人丁五万五千一百二十二丁五分   九年审増四百二十三丁   雍正十三年实在人丁一十六万九千九百七十九丁二分五厘【内优免人丁二千二百一十六丁六分当差人丁一十六万七千二百七十三丁六分五厘滋生人丁四百八十九丁】   归并省衞原额屯丁六万九千七百二十三丁五分内除领田纳粮不纳丁银屯丁二万三千六百五十六丁又上元县改发为民当差闲丁五十一丁 又豁免原孝陵三则闲丁并机匠丁共一千二百四十一丁 又豁免上元江宁江浦六合四县逃故三则闲丁四千五百七十三丁 又江宁县于康熙三十年编审缺额三则闲窜各丁三十四丁五分 又于钦奉   上谕事案内豁免逃故无征并现当民丁又包赔屯丁共   一万一千六百九十五丁一分   雍正九年审増滋生六十七丁有竒   雍正十三年实在屯丁二万八千五百三十九丁九分【内当差屯丁二万八千四百七十二丁九分滋生屯丁六十七丁】   上元县原额人丁二万九千二十五丁 节年审増七千三百四十一丁五分 实在人丁三万六千三百六十六丁五分【内优免人丁二百八十七丁六分当差人丁三万六千二十七丁九分每丁科银八分六厘中衞改归三则闲丁五十一丁每丁科银二钱四分三厘一毫有竒】   归并省衞原额屯丁一万五千二百二十一丁内除领田纳粮不纳丁银屯丁一千四百二十九丁又改发为民当差闲丁五十一丁 又豁免孝   陵三则闲丁并机匠丁一千二百四十一丁 又豁免无征三则闲丁二千三百三十二丁 又豁免逃故无征并现当民丁又包赔屯丁三千九百四十丁 雍正九年审増滋生二十丁 实在各屯丁六千二百四十八丁【内黄丁每丁科银三钱五分快丁同窜丁一则科银三钱五分一则科银三钱上则官舎闲丁科银五钱中则官舎闲丁科银三钱下则官舎闲丁科银二钱滋生屯丁二十丁】   江宁县原额人丁二万一千六百五十七丁 节年审増六千四百三十四丁 实在人丁二万八千九十一丁【内优免人丁二百七十一丁当差人丁二万七千六百八十三丁每丁科银七分四厘滋生人丁一百三十七丁】   归并省衞原额屯丁一万三百九十丁五分内除领田纳粮不纳丁银屯丁一千六百九十一丁又豁免逃故三则闲丁一千二百五十三丁 又于康熙三十年审缺三则闲窜各丁三十四丁五分 又豁免逃故无征并现当民丁又包赔屯丁一千九百三十七丁五分实在各屯丁五千四百七十四丁五分【各则丁科银俱与上元县同又窜丁一则科银二钱】   句容县原额人丁四万六千一百四十八丁 节年审増三千七百二十二丁 实在人丁四万九千八百七十丁【内优免人丁五百二十一丁当差人丁四万九千二百五十丁每丁科银一分三厘八毫滋生人丁九十九丁】   归并省衞原额屯丁三百七十二丁内除领田纳粮不纳丁银屯丁一百五十六丁 实在各屯丁二百一十六丁于钦奉   上谕事案内豁免讫   溧水县原额人丁一万九千六百五丁五分 节年审増二千一百八十一丁七分五厘 实在人丁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七丁二分五厘【内优免人丁三百五丁当差人丁二万一千四百八十一丁二分五厘每丁科银二钱滋生人丁一丁】归并省衞原额屯丁一十五丁于钦奉   上谕事案内豁免讫   髙淳县原额人丁七千五百一十九丁 节年审増三千三百二十丁 实在人丁一万八百三十九丁【内优免人丁三百七十八丁当差人丁一万三百五十一丁每丁科银一钱五分滋生人丁一百一十丁】   江浦县原额人丁七千五百四十七丁 节年审増一千三百三十九丁 实在人丁八千八百八   十六丁【内优免人丁二百五十九丁当差人丁八千五百四十二丁毎丁科银二钱滋生人丁八十五丁】   归并省衞原额屯丁八千四百七十丁五分内除领田纳粮不纳丁银屯丁三千五百六十八丁又豁免逃故三则闲丁四百六十一丁 又豁免逃故无征并现当民丁又包赔屯丁五百一十八丁一分 雍正九年审増滋生四十七丁 实在各屯丁三千九百七十丁四分【各则丁科银俱与上元县同又窜丁一则科银三钱二分一厘有竒滋生屯丁四十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