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志 - 第 88 页/共 91 页

柳浪闻莺碑   在柳浪闻莺“闻莺馆”前,碑通高238厘米,碑身高162厘米,宽78厘米,碑身阴阳两面均为康熙御笔行书“柳浪闻莺”4字,每字33厘米见方,1980年摹刻重立。   日中不再战纪念碑   在柳浪闻莺内,碑高191厘米,宽96.5厘米。正面书写40厘米见方的行书“日中不再战”5字,落款为“日本国岐阜市长松尾吾策书”,每字5厘米见方。背面嵌有高144.5厘米,宽73.5厘米铜版,上刻文字,从右往左10行,隶书,字径6.5厘米,韩登安书,1962年立。   冲羽书心印铭题刻   在慈云岭旧石龙院旁。楷书,字径10厘米,梁肃撰,冲羽书,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刻。   “佛法僧”摩崖石刻   在慈云岭路旁, “佛、法、僧”3大字,楷书,字径100厘米,陈延柏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刻石。   宋仁宗佛牙赞题刻   在慈云岭石佛院五代石窟造像旁,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刻,楷书。其上有旧题额“新建镇国赞延遐龄石佛之记”12个篆字,书法精妙,原为吴越时凿石佛所记,后为人改凿。   家人卦摩崖石刻   在南屏山小有天园,司马光书于北宋康定年间(1040—1041年),12行,字径27厘米,隶书。   乐记摩崖石刻   在家人卦后,隶书,10行,字径27厘米,司马光书于北宋康定年间。   中庸摩崖石刻   在“乐记”后,隶书,10行,字径27厘米,司马光书于北宋康定年间。   “琴台”题刻   在南屏山家人卦旁,行书,字径100厘米,北宋米芾书。   “慧日峰”题刻   在南屏山,楷书,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题刻。   “少林”题刻   在南屏山,南宋楼钥楷书,无年月。   元周昌题刻   在南屏山家人卦旁,楷书,周昌书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   张忠烈公苍水先生遗像碑   在张苍水先生祠廊右侧,通高235厘米,碑身高145厘米,宽70厘米。右刻“乾坤正气”4字,楷书,每字10厘米见方,中间 线刻80厘米高张苍水先生白描画像。   旌功祠记碑   在于谦祠,碑高227厘米,宽89厘米,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张宁撰,董奎书。   旌功祠重修碑   在于谦祠,碑高262厘米,宽99厘米,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张鏊撰,王文祥书,陈士贤立石。   重修忠肃于公墓记碑   在于谦祠,碑高202厘米,宽94厘米,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陈继儒撰。   于少保墓诗碑   在于谦祠,碑高43厘米,宽68厘米,杨于庭撰书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   重修于公祠墓碑记   在于谦祠,碑高230厘米,宽108厘米,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李铎、重沐盥撰。   于祠祭文碑   在于谦祠,碑高38.5厘米,宽94厘米,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李铎撰书。   忠泉碑   在于谦祠忠泉旁,碑高45厘米,宽102厘米。“忠泉”2字楷书,每字高26厘米,宽15厘米,旁有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李铎题跋。   重修于忠肃庙碑   在于谦祠大殿像后,残碑九石,每石高30厘米,宽77厘米,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袁枚撰,高垲书。   忠肃于公像碑   在于谦祠,高78厘米,宽31厘米,于谦正面线刻像,旁有清同治七年(1868年)杨昌浚题跋。   于忠肃公墓诗碑   在于谦祠,碑高40厘米,宽105厘米,清德保撰书。   谒于忠肃公祠诗碑   在于谦祠,碑高61厘米,宽90厘米,钱塘强陈谟撰书。   于祠捐资碑   在于谦祠,高38厘米,宽53厘米,上刻捐资者姓名和所捐银两。碑风化严重,已看不清款识。   苏轼等题名刻石   在大麦岭今浙江宾馆内,楷书,字径10厘米,为苏轼、王瑜、杨杰、张王+寿同游天竺,过大麦岭所题。据史料记载为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花港观鱼碑   在花港公园东大门北面,碑通高299厘米,碑身高165厘米,宽95厘米,碑身阴阳两面均为康熙御笔行书“花港观鱼”4字,每字33厘米见方,1980年摹刻重立。   “花港观鱼”题刻   在花港公园红鱼池边,4字刻于高250厘米湖石立峰上,每字约23厘米见方,清康熙皇帝御书,1958年摹刻。   “梅影坡”题刻   在花港公园牡丹亭东南面,在80厘米高的假山石上题刻,行书,字径7厘米,马一浮书。   “蕉石鸣琴”题刻   在丁家山东端、磴道之南丈许石壁前,每字25厘米见方,康有为书于民国9年(1920年)。   “康山”题刻   在丁家山脊岩壁,行书,每字60厘米见方,清沈曾植书。   “潜岩”题刻   在丁家山脊,行书,每字45厘米见方,康有为书。   丁家山题刻   在丁家山脊,自右往左篆书5行,每字高12厘米,宽10厘米,章鉴书。   “石门”题刻   在丁家山脊岩壁,篆书,每字高20厘米,宽18厘米。   元释永隆造像记刻石   在石屋洞前,楷书,字径3厘米,元大德六年(1302年)题,字已漫漶。   “湖南第一洞天”题刻   在石屋洞,每字20厘米见方,姚元之题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仙境”题刻   在石屋洞,每字25厘米见方,落款为甲子春海盐王海品等刻。   “瓮云”题刻   在石屋洞,石高60厘米,宽85厘米,每字35厘米见方,刘韵珂题。   “水乐洞”题刻   在水乐洞口上方,行书,石高60厘米,宽180厘米,新安云所书,沈体仁、沈训同立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   “清乐梵音”题刻   在水乐洞口,隶书,每字25厘米见方,民国17年(1928年)释大方题。   “空谷传声”题刻   在水乐洞口,每字20厘米见方,楷书,民国17年旅缅华侨苏礼用等题。   “水乐洞口”题刻   在水乐洞口,摩崖题刻,楷书,每字10厘米见方,民国23年(1934年)水瑞云书。   “幽谷流声”题刻   在水乐洞口,隶书,每字10厘米见方,民国37年(1948年)陆欣荣、徐尧堂、钟南书题。   “天然琴声”刻石   在水乐洞口,行书,每字20厘米见方。   “听无弦琴”刻石   在水乐洞口,楷书,每字15厘米见方。   “留云谷”刻石   在水乐洞旁崖谷石壁上,隶书,每字30厘米见方。   “云门”刻石   在水乐洞留云谷边,行书,每字30厘米见方,落款为丁丑春。   “人间福地”题刻   在水乐洞东壁,行书,每字20厘米见方,落款为丁丑孟月湖北方纯仁。   “智水仁山”摩崖石刻   在水乐洞口,每字12厘米见方,落款为丁卯朔月。   余知水之乐摩崖石刻   在水乐洞口,行书,每字10厘米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