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79 页/共 700 页
太子莲池在州南相传梵王太子浴此莲花涌出千亩泉南三十里州境多山惟此地广平千亩四面悬崖絶壁崖半有泉自石穴中涌出倾注似素练声似雷沍寒辄凝为冰柱祷雨辄应因建祠焉唐加号通利侯明赐号千亩灵泉之神
昭懿泉在防山西腋以昭懿圣母祠名
谷驼泉在州西黙昭寺后港
老鹳在石匣村西五里沍寒冰合内有楼台寺塔形徐水五朝志平城有徐水
和顺县
仙人洞在县东十五里内有乐声
合山在县东四十里山势盘踞松栢郁茂下有郎君娘子二泉泉上建祠勅赐额曰懿济圣母显泽侯
马岭洞在县东六十里山象新月内有洞入洞转南用梯上又有洞内容千人有石佛祷雨多应
虎谷在县东六十里 王云鳯虎谷十八咏厚德山注石门前山名门楼纒极高且险登云岭云鳯未第时过林岭假寐土地庙前梦土地神曰此登云岭也又有笔峯山南虎谷黄榆岭又有新泉南虎谷水
印台山在虎谷前
门楼纒在虎谷
南虎谷在虎谷南有水
笔峯山在虎谷
登云岭在虎谷一峯突兀
黄榆岭在县东七十里南连清风岵北连马岭王云鳯曰梁余之东山南接太行 榆岭傍峭壁际天中有悬泉如玉柱下滙巨涧 王世贞曰将入黄榆度水门峡最逶迤险絶处也
夫子岭在县东百里有宣圣庙
武乡岭在县东层累而上有龙神祠近漳水之源鹿苑原在县东相传为赵襄子养鹿之所
首阳山在县东南四十里许叔重言首阳在辽西或曰即和顺东首阳山也山北日光照恒晚里名西阳
石鼓岭在县南三十里有石似鼓
黑壁洞在县南四十里北山
尧神冈在县西南四十里巅有尧庙
云龙山在县西三里有石井雷音台
鳯凰山在县西八里一名鳯台山势似孤冢尝有鳯集此
四县□在县西六十里榆社界
禅隠山在县西六十里崔巍嶻嶭繇东南径蜿蜒入寺形似仰盂有道人泉流为幽涧西歴危磴有石室名仙人洞
防山在县西八十里上有昭济圣母祠
三尖山在县西九十里三峯屹峙似山字
八赋岭在县西百二十里岭分二支一名八缚岭 州志十八盘峙其左八赋岭踞其右两山对峙似八字
孙膑坡在县西百二十里山势盘曲西接马陵关道相传齐孙膑伏兵地
西峪在西峪里西山岩下
九京山在县西北五里即九原山相传赵文子叔向观此 金志有九原山五朝志和顺有九京山
石猴岭在县西北四十里漳水源出此一作石堠岭麻衣山在县北五里宋太祖征太原道经此躬祝佛前曰此行只以吊伐为意誓不杀一人麻衣仙即相钱若水传麻衣相法者也上有麻衣古寺石屋
龙泉山在县北八里层峦叠嶂凌空构寿圣寺山右之阳有龙泉双液潺湲尤甘洁所谓北泉也泉下有新月沼西有浴浪桥山东有喷珠潭左有射斗峰盘旋上陟有凌云松伏鸾丘环拱山前有紫石屏
松子岭在县北三十里岭势﨑岖亘二十里有竒有古关
南尖峯在县东北一峯突起下有花儿坪
雕王崖在县东北石崖嵯岈雕多居岩谷下即箭沟多虎
石城山在石城里山四围如城郭
独堆山在独堆里山堆高耸山归
漳河在县西北六十里有三一出八赋岭流经襄垣合浊漳一出县北一出县南分流经城下至县东合流入辽州境 水经注清漳水又南得梁榆水口水出梁榆城西大嵰山有二源北水东南流迳其城东南注南水南水亦出西山东迳文当城北又东北迳梁榆城南即阏与故城也秦伐韩阏与惠文王使赵奢救之奢纳许歴之説破秦于阏与谓此也司马彪袁松郡国志竝言湼县有阏与聚庐谌征艰赋曰访梁榆之虚郭吊阏与之旧平桓亦云阏与今梁榆城是也其水右合北水又东南入于清漳
万水泉源出县东六十里合山东流合漳水
海眼泉在县东六十里圏马平村一名清河泉最甘洌乔宇诗万斛明珠地涌泉茶经应载品通仙
水神水在县东七十里源出渉河峪北流经乐平县东南八十里水神谷合沾水一作水深水
新泉在虎谷内 明正德八年忽有泉涌出故名温泉在县东南四十里温源里冬不冰
石井在县南十里白潭村村昔无水有异人指曰此石下有水凿深三丈石底泉涌一乡利頼
石公泉在县南六十里源出合山之东南流合漳水武乡水源出县西南百里孙膑坡南流经榆社武乡县界 明一统志武乡水在和顺县西南来自武乡县经榆社县流入县界于地势不合
西溪水在云龙山椒泉有三冬夏不涸南崖下凝冰重结六月不消
小漳水在县西百里源出八赋岭流经榆社县合黄花岭水至武乡县西五里合湼水至襄垣县东北三十五里合浊漳
梁榆水源出县西仪城石猴岭流经县东南合清漳一作梁余水
饮马池在西山隂水最清澈相传石勒饮马于此玉津泉在县东北土人名冰井沟有玉津寺
北寺泉 石穴流出清泚可鉴
白泉在白泉里澂莹似玉
牛村池在牛川村
榆社县
黑山在县东二十五里逓高十里盘踞四十里东接辽州境南接清凉山高过羣山多松山下有仪川水有黑山庙
箕山在县东三十里逓高二里盘踞三里相传箕子始封地唐箕州治山下有箕城址 路史箕箕子之先箕伯之封小国也春秋犹有箕崇之国姓纂云商之圻内今太原晋败狄于箕者杜预谓太原阳邑有箕城是阳邑隋之太谷后为骨打都今辽之榆社东南三十里古箕城在辽山与琅琊益都襄邑异
武乡岭在县东四十里层累而上岭下即仪川河原清凉山在县东五十里盘踞四十里接武乡县脉连太行山下有蓝玉泉
五峰山在县东六十里逓高三里盘踞十里其峰五出古寨在县东南三里高三十丈东南胥有涧沟旁有洞秀容山在县东南三里县镇山也其势迤逦而西 山堂肆考秀容山在山西辽州榆社县治东南山下有秀容川
赤山岭在县东南四十里土赤一名赤土岭
车道岭在县东南四十里
笔架山在县南三里逓高二里盘踞三里漳水环流郝壁洞在县南四十里北山深杳莫测洞口恒闭尧神冈在县西南四十里相传尧廵狩登此
防盒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逓高五里盘踞八里形似防盒巅对漳水
石佛洞在县西七里有石洞三石佛四百八十四梓荆山在县西十里高七里盘踞三十里上有梓树一建梓岳大王庙山势嶐陡絶上有石室似瓮形广六丈内有梁山伯祝英台二石像人入室人声石声交应名响堂
黄花岭在县西五十里岭多黄花漳水经其下
禅隐山在县西六十里高三里盘踞五十里接祁县界东南一径蜿蜒入寺下有道人泉上有仙人洞长老松山下出泉
漫天岭在县西六十里高可接天
四县□在县西六十里巅最高俯视祁太谷徐沟太原四县东有邓青树取其枝入水五色毕现且叶繁密则年丰疎稀则年歉乃神木也
黑山寨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上有天池
马鞍山在县西北五十里逓高十五里盘踞五十里接太谷县界积石嶙峋高入云汉中峰两岐巅有二峰高二丈山下有清水泉
摩天岭在县西北六十里
寓仙寨在县西北七十里上有天池
顶山在县西北七十里逓高五里盘踞三十里接太谷境羣峰突起巅有八峰高丈余上有顶山神祠祷雨辄应
县岭在县北八里
北泉山在县北八里高二里盘踞三里有育龙泉星月沼喷珠潭射斗峰紫衣屏伏鸾丘又有浴浪桥凌云松 水绕山环中古刹峙立有牛入寺化石迹存
高榆山在县北十五里高四里盘踞十五里巅有田一顷四面壁立筑墉环之井深四十丈有竒
官寨在县北五十里四面壁立一径陟巅可容三百人元季官民尝避此云
狼儿岭在县东北二十里岭下即仪川河源
漳河源出县西北六十里武乡县界黄华岭经梓杆铺面团村河泉村至县西关又经县西南亷村会仪川河袤八十里广八里又南合武乡河 漳河有二一在和顺县西百里八赋岭名小漳水流经榆社县合黄花岭水至武乡县西五里合湼水至襄垣县东北三十五里合浊漳河水一出榆社县西北六十里黄花岭至县西南合仪川河 榆社漳河亦浊漳之一源按水经注以地形考之漳河当即黄水隐室山水当即禅隐道人泉武乡山即武乡岭武乡县故城今在榆社县北三十里清谷口水当即狼儿岭下水古今地异名黄华岭当即黄水之譌禅隐山当繇隐室而譌立禅寺也
东滙泉在县东五里涌泉滋众
三元泉在县东三十五里漳源铺石中三穴流出味殊甘
蓝玉泉在县东四十里蓝玉寺下流经屯村郝壁村至长宁村合仪川漳河入武乡界
仪川河有二源一出县东四十里武乡岭下经漳源铺红崖村暖水铺一出县东北狼儿岭下经杏榛村厐家庄胥经县东北王景村滙流又经沿壁铺东会村至县南关外又西南至亷村入漳河南北隶县境八十里 水经注湼水又东南与武乡水会水源出武乡山西南迳武乡县故城西而南出得清谷口水水源出东北长山清谷西南与鞸鞳白壁二水合南入武乡水又南得黄水口黄水三源同注一壑东南流与隐室水合水源西北出隐室山东南注黄水又东入武乡水武乡水又东南注于湼水
石井在县南十里潭村
温泉在县南三十里韩村北或出于石或涌于地水中苹藻殊茂
瀑突泉在县南五十里石瀑五寸水滨四季碧草海眼泉在县南三十里巨石覆之
禅隐山泉出小麓流入西川河至马会村合仪川河漳河
北泉在北泉寺左右泉甚繁有一繇巨石穴中流出清鉴毫发
柳滩泉在县东北五里
西川河源出武乡县北狮子岭经松庄村石盘镇入县境下赤铺云簇镇和平村马会村合漳河仪川河
沤麻池通典汉垣县地晋于此置武乡县石勒是此县人有石勒沤麻池
丹石在通悬观
枯河在北郊水无本雨辄怒涨
沁州
笔峰山在州南一里三峰似笔架列学宫前
铜鞮山在州南四十里一名紫金山有文中子书室魏高祖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路傍有大松树十数根时高祖进繖遂行而赋诗令人示彭城王勰曰吾始作此诗虽不七歩亦不言远汝可作之比至吾所令就之也时勰去帝十余歩遂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诗曰问松林松林防经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高祖大笑曰汝此诗亦调责吾耳
万安山在州南四十里
月岭在州南四十里
圣佛岭二一在州南六十里沁源县西北七十里古建浮图今建精蓝一在州西五十里
名梯山在州南七十里 水经注铜鞮西有石梯山后泉山在州西南四十里山下有后泉水
蟠龙山在州西南有洪相寺
鼊山在州西二十五里伏牛山南麓下有鼊池流入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