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131 页/共 700 页
御书福字圆匾
赐前巡抚徳明川堂后为二堂上悬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书粹经逺匾额抚安千里路宣布九霄
恩对聨
赐前巡抚蘓克济二堂后为内署署北建
御书楼
圣祖仁皇帝御书匾额对聮诗赋镌石贮其上楼下东西各建牌坊东北隅建显临阁顺治庚子巡抚白如梅建按察使钱受祺有铭记
提督学院
署在太原府治之南即旧臬司署改建雍正七年坍毁八年学使朱曙荪重修大堂上悬雍正二年
御书玉堂清要匾额
赐前学使刘于义兼有学使刘梅朱曙荪匾聨
考棚【附】
在承恩门内迤东侯家巷旧三立祠改建前号舍九百六十
布政使司
署在太原府治东旧为元行中书省署明洪武初改建治十五年左布政使陈清防政潘祺修未竣右布政使吴文度参政曹鳯继成戸部尚书周经记署南为方岳坊左右为承流宣化坊东隅有关圣庙提学李维桢记仪门内有屏翰坊大堂上悬
国朝康熈四十三年
圣祖仁皇帝御书匾额二一曰龙飞一曰风云思赐前布政使朝琦雍正三年
御赐前布政使髙成龄福字圆匾大堂前轩悬雍正八
年
上谕恤刑一道前布政使蒋泂敬刋二堂西有书斋匾
曰公余自省三堂上悬
圣训求诸已问之天六字雍正六年前布政使蒋泂敬
刋
经歴司在大堂东隅
理问所在仪门外东隅【裁】
照磨所在仪门外西隅
丰赡库大使在大堂西隅
丰瞻库副使在大堂东隅
军需库在大堂东隅
厯日库
黄册库
铸钱局
按察使司
署旧在太原府治西南即今学院署也今署移府治东南明景泰四年建初为察院署后为总督署又为总兵署
国朝康熈二十五年按察使布雅努移驻四十年按察使巴哈布重修署前有西台总宪坊左右有三晋总宪八郡提二坊西偏为官防大门仪门大堂中悬康熈三十五年
圣祖仁皇帝御书澄清郡邑匾额
赐前按察使陞陜西巡抚巴锡四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御书清慎勤匾额
赐前按察使觉罗巴哈布雍正五年
御书福字圆匾
赐前按察使陞任布政使蒋泂雍正八年
上谕恤刑一道前按察使陞通政司右通政宋筠敬刋堂东有箭石亭右有书屋顔曰潄芳前按察使岳岱建堂西为书院中悬
圣祖仁皇帝御书冰鉴二字匾额
赐前按察使陞陜西巡抚巴锡川堂悬
御书福字圆匾
赐前按察使陞通政司右通政宋筠
经歴司在大门外右偏
知事防在学院署东北
照磨所【裁】
司狱司在本司署东南【新设】
冀寜道
署在布政司治东后截旧为粮储道署明万厯十年防政杜友兰移建前截旧为分守冀寜道署万厯四十三年防议王孟震移建自为记
国朝顺治间粮储道裁前后通为冀寜道署雍正八年防议孟孙绳捐资重修署前左右有两河成赋三晋周行二坊大门二门内有保厘西土坊大堂顔曰绥定二堂顔曰思补堂后有屏翰分猷坊宅门外有入驯琴鹤出奉车书二坊门右为官防三堂上悬
圣祖仁皇帝御书彰有徳三字匾额
赐前道髙啓桂东为积石山有亭顔曰交翠
贡院【附】
在迎泽门东承恩门西面城背水势崇髙其地四十七亩有竒围四百一十三歩明指挥使陈彬故宅以西南角水池及空地易之正统十年建牌坊三间额曰登明选公明逺楼额曰为国荐贤又曰日监在兹瞭望楼四额曰东观西璧斗横宿曜供给有所吏承有房号舍万余间至公堂七间弥封对读誊录受卷各一所衡鉴堂五间鉴堂五间内帘抡材堂七间五经房十二间提调监试收掌试卷馆各一区万厯癸酉就南城壁起奎光楼登仙桥规模壮丽甲于
他省
府署在阳曲县东明洪武五年知府胡继建叶砥记嘉靖四十年知府于惟一万厯三十七年知府关廷访重修
国朝顺治七年知府曹时举九年知府边大绶拓修大门外为保障遗封坊次为师帅坊大堂顔曰拊循左右六曹如制二堂顔曰退思三堂顔曰自省又后为自公台寳贤法帖名刻贮其下雍正八年知府刘崇元增新
清军防在堂右
管粮理事防在堂右
理刑防在堂左【裁】
收粮防在堂左【裁】
经厯司
照磨所俱在府治内
知事防【裁】
检校防【裁】
司狱司在府治内
税课司在南关【裁】
大盈仓在府治东
织造局在布政司西【废】
隂阳学
医学俱在府治南
僧纲司在崇善寺
道纪司在城隍庙
阳曲县署在太原府治西宋初徙州治于唐明镇移县治于西郭外金天会中移置郭下元因之明初省录事司仍置阳曲县即今治嘉靖二十八年堂燬知县李佩重修
县丞宅在正堂西
典史宅在县丞宅西
天门关巡检司在县北六十里
石岭关巡检司在县北一百里
戒石亭在仪门内 按戒石铭唐太宗制宋髙宗时颁于郡县起居舍人黄庭坚书歴代因之各县胥有不再见
存留仓
预备仓俱在县治内
新城仓在县北二十里
社仓【四】一在弥陀寺一在松树村一在横渠村一在三和店
成晋驿在县北七十里
临汾驿在牛市街东
外馆驿在南关【废】
逓运所在南关外新街
凌井驿在县治西北八十里
惠民局在府治前
官防【三】一在南关牛站门外一在北关新堡一在狄村狄梁公祠
太原县署在城中十字街东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原平废晋阳县置平晋县于故城东明洪武四年移县治于汾河西故唐城基之南八年改为太原县即今治知县潘原英建成化七年知县任亨治十四年知县李曜增修
县丞宅在幕防东北【裁】
主簿宅在官库西北【裁】
典史宅在东三房后
预备仓在城西南隅明永乐三年知县王希善建惠民仓在文庙西北
恒心仓在文庙东
养廉仓在文庙东御史赵文炳建
社仓【六】一在东街一在晋祠镇一在南堰堡一在西寨堡一在小店镇一在温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