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 第 274 页/共 477 页
。迹晦岩泉,情存佛法。挟黄鹤仙,带白龙水。清净妙地,灵宝至理。唐天宝十四载癸巳四
月壬申朔二十八日己亥刻石。《乾隆府志》
云根
按:
《乾隆府志》:郡西一峰之巅,有怪石如枯
橛。李太白题“云根”于上,至今可摹。然《二楼记略》佟太守求之,已不可得已。
荀茂碑
在太平弦歌乡金氏宅东,石已断。唐太和辛亥,茂年五十一,宰抚州南城,
会修琼仙墓。乾
符二年七夕,夜步月娘溪之滨,忽白气如练,萦纡其身,恍惚乘霎度婆
溪,东山之阿,引
饮醴泉。次早见烟子亭颓然翼于井上,甘泉双涌,异香逼人,竟托迹兹山居焉。事出非常,
敬镂志之。时年九十有五,五松老人贞父荀茂识。
袁石石
不存,诗另载。泾之水西东峰亭
,有唐中丞袁招讨江淮与刘太真等赋诗刻石。后裴丹至水西,于荆棘中得断碑,色黧状
方
,中有“袁”二字,因名袁石。周紫芝诗:“如何一百八十载,只有袁字宛然。”《二楼记略
》。
此即王象之所载《东峰亭记序》也。按蒋颖叔跋云:右泾令陈夫中裕以泾邑
之古石刻见寄,其“袁”二字,盖唐大历元年袁所书,而南唐保大五年徐延祚所获也。
是时知县驾部郎
中吴光辅为之诗,其注略云:永泰中,自御史中丞为招讨副元帅,驻旆于东峰亭。会石埭
报捷,与群公赋诗纪之,又于座上各赋一物,缺峰亭赋诗破贼在大历
元年五月,而裴丹序言
七月,非也。吴光辅诗注云,永泰初为招讨,亦与太真诗序不合。盖裴丹、吴光辅皆不
见
纪胜诗,但以传闻言之,故皆疏略,而今也余独得之以考正焉。惜其泯灭,因为石以久其
传云。熙宁二年已酉岁秋八月朔晋陵蒋之奇跋。细玩跋意,是颖叔曾得全碑而为之重刻者,
则当时自有全刻流传,而象之亦曾见之,故云刻石存耳。
《施昭墓志铭》
《施昭墓志铭》漫漶不清,缺字甚多,无法断句。嘉庆四年,泾人赵杞治
圃得之。铭石如粉糜,出土时为无知者以手按视,遂多模糊,今就拓本摹出之,惜其终泯
灭也。
唐故处士缺二字施府君墓志铭序。府君讳昭字昭,吴兴人
也。曾祖献大父言厥考一字模糊皆
不徇缺一字禄浪迹自怡善缺一字风规未尝陨德是以
逐胜避地就土乐业乃缺二字泾川君之昆季
有四而君嗣其嫡缺一字因天宝丧乱遂羽缺一字分缺一字花缺五字离散君守道自适而仪范缺十
字积财能散义缺三字礼不越俗信缺一字于人
缺八字君夫人颍川江氏妇德贞掺缺四字礼适施君
有一子一女男字清河孤标缺二字禀性温厚缺六字也
竭力侍省尝无愠容膝下缺十字人先君而故
已五稔缺一字心丧之忧始缺七字君以元和四年夏五
月缺十二字药石不救于膏肓灾祟乃缺一字
于骨缺二字天不佑歼缺一字淑人以其年秋七月十九
日终于泾之缺二字春秋七十有三号天叩地
泣血无诉鸣呼光阴不缺三字倏忽缺二字薤露夜壑缺二字平生风流一旦已矣然缺三字幽明路殊
举厝缺三字兆将备龟筮缺二字窀穸乃缺
一字绛引车哀缺一字即圹以其年冬十二月一日岁在
缺一字丑缺五字窆君于故夫人之坟东礼也原墅缺三字载夫人之志焉虽非缺三字若同穴亦恐缺
四字将来见闻乃树石为文以缺字其墓也铭曰荒坟峨峨缺
二字匪他夫妻并穴瘗此南陂飒飒缺一
字松绵绵女萝日月其逝恐易山河志于贞石缺一字赞哀歌原郡缺二字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