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志 - 第 15 页/共 58 页

韩枢宻【肖胄】墓在太平乡   韩左师【膺冑】墓在太平乡   韩运使【髦】墓在太平乡   富枢宻【直柔】墓在古城   富知府【杞】墓在古城   张秘书【渊】墓在昌原   尹侍郎【暾】墓在龙瑞前峰下未仕时尝封和靖处士莫侍郎【叔光】墓在平水   孝子蔡定墓在观岭下   山隂县   魏忠宪王坟在山隂法华山王讳【恺】孝宗第二子也初自魏邸出判宁国府又判明州兼领雍州牧王薨有防宜于绍兴善地权厝遂厝于天衣寺之法堂遣使軷祭且视窆焉   陆知郡【眷】墓在黄祊   齐尚书【执象】墓在昌原   傅银青【传正】墓在承务乡   尚书【墨卿】祔银青墓   宋修撰【煇】墓在九里   朱提学【兴宗】墓在苦竹村   王中书【孝迪】墓在九里   陈中书【过庭】墓在黄祊岭   王特进【俊乂】墓在西山   尚书【佐】祔特进墓   司马提举【棿】墓在亭山   侍郎【伋】监丞【僖】祔提举墓   吕显谟【正已】墓在九里   曽文清公墓在道树   大卿【逄】侍郎【逮】并祔文清墓   杜太师墓在永昌乡苦竹村   孙威敏公墓在承务乡   陆太保【昭】墓在承务乡左丞之祖四世葬此有陆氏大墓碑   赵太师墓在承务乡清献公之祖与陆氏坟正相对亦有碑   唐右史【闳】墓在兰亭   唐运使【闳】墓在古城   石银青【元之】墓在盛塘孙朝议【瑞中】寺正【邦哲】祔银青墓   石提举【继曽】墓在谢墅   李太尉【显忠】墓在天衣山   嵊县   石祠部【麟之】墓在升平乡   石尚书【公弼】墓在僊山   诸暨县   定安郡王【令詪】墓在花山   马郎中【纯】墓在陶朱乡   寺丞【延之】祔郎中墓   廖都丞【虞弼】墓在陶朱乡   新安郡王【士术】墓在陶朱乡   姚太师【舜明】墓在长宁乡   参政【宪】祔太师墓   安定郡王子【涛】墓在安俗乡   萧山县   王兵部【丝】墓在县西南八里   王侍郎【弗】墓在广福寺傍   余姚县   胡尚书【沂】墓在澄溪   李荘简公墓在姜山   陈侍郎【槖】墓在化安寺   赵知府【彦嗣】墓在凤亭乡   赵知府【师龙】墓在石堰   上虞县   赵知府【彦防】墓在五夫山凤凰村   豊郎中【谊】墓   潘经略【畤】墓   赵龙学【绣】墓   新昌县   石尚书【待旦】墓在仙桂乡   朝议【温之】朝议【牧之】金紫【衍之】太傅【象之】太博【亚之】大夫【景衡】并袝尚书墓   石祠部【景术】墓在髙蟠   石知郡【彦和】墓在苍防   石朝议【景衍】墓在兰岘   石侍御【公揆】墓在仁山   石知军【嗣庆】墓在石佛寺山   石少尹【彦中】墓在苍防   许知郡【从龙】墓在杜黄山   赵知郡【盅】墓在伍山乡   石刑部【昼问】墓在小江   石检详【宗昭】墓在王公坞   太师贺孝敏王【士防】墓在山隂县天衣寺法华山节使滕国恭靖公【不防】墓在山隂县东黄   直阁【不羁】祔恭靖墓   防稽志巻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会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防稽志巻七       宋 施宿等 撰宫观寺院   道士所居为宫观僧则曰寺院宫古者上下通称【如父子皆异宫儒有一亩之宫】观本【阙】 之名仙人好楼居故道士亦称之南北朝又有【阙】馆【阙】坛者今都下醴泉万夀集禧之类皆有道院以处其徒此外如丈人观等亦或有之然不多置也寺本官置之名后汉浮屠初至洛阳馆于鸿胪寺及建精舍因冐寺名曰白马寺隋更其名曰道场【若欧阳询所撰西林道场碑是也】唐初复曰寺院五代以来寺院特盛江南吴越闽楚建寺度僧不可胜计今以防稽一郡攷之凡梁开平以后称造某寺赐某额皆钱氏割据时为之非真中国之命也故其多如此及地入舆图乃有勅赐额宣和初既以僧尼为徳士徳女乃并改寺院为宫观僧揣知必不久皆仍旧扁止易一字以应命而藏其旧字及还寺院名则复其初今防稽如戒珠寺等犹可辨也   宫观   府城   天庆观在府东南五里一百二十步防稽唐之紫极宫也梁开平二年改真圣观大中祥符元年正月改曰承天观时天书事犹未兴也初景徳五年正月【即祥符元年】乙丑左承天门天书降戊辰改元大中祥符以其日为天庆节二年十月十四日诏曰朕以钦崇至道诞锡符率土溥天期福祥之咸被灵坛仙馆俾兴作以攸宜庶昭清静之风永洽淳熙之化式营仙馆以介民禧宜令州军府监闗县择地建道观一所并以天庆为额葢用节名也惟西京称天庆宫余悉为观于是州以承天应诏五年闰十月九日诏曰近者告期中夕降圣皇闱昭示诲言备闻帝胄尊考聿隆于显号奉先式焕于丕图鸿绪发源既彰于累积绵区式教用表于钦崇天下州府军监并于天庆观置圣祖殿其殿内尊像及侍从并令玉清昭应宫降様其后遂着令诸州给闲田供斋厨藩镇十顷余七顷五顷官吏之官罢任并朝拜禁乗马出入于天庆节士庶烧香庭中殿在观之昊天殿北建炎初罢玉清神霄万夀宫诏迎长生清华像赴观建炎三年十一月髙宗皇帝驻跸癸亥列圣御容至自东京亦迎赴天庆奉安云   报恩光孝观在府东三里九十四步防稽陈武帝永定二年舍宅建名思真观太平兴国九年州乞改额干明以从圣节祝至尊夀诏俞其请崇宁二年改崇宁万夀政和三年改天宁万夀置徽宗本命殿号景命万年殿绍兴七年改报恩广孝十二年又改今额专奉徽宗皇帝香火初天圣间章献明肃皇后遣殿中使脩建用玉清昭应宫别殿小様将成羡材尚多中使谓主观道士曰当为奏陈别建道院于东偏道士唯唯而已他日复言之又不对中使不怿遂已道士者惜不知其姓名必贤者也   天长观在府东南六里一百六十六步防稽唐天寳三载秘书监贺知章辞官入道舍宅置号千秋观七载改今额初开元十七年从羣臣请以八月五日上降诞日为千秋节观葢用节名后改千秋节为天长地乆节观名从之观常有客道士携草屦数十緉坐观门有过者辄与之已而得屦者或有脚疾或骭疡着之皆顿愈竞相传布而道士已失所在故至今俚俗谓天长为草鞋宫殿上像设竒古传以为唐代所塑如麻姑浮丘伯皆他宫观所无郡人谓之土寳又殿中有小铜钟范制甚竒声尤清圜逺闻非凡钟比尝扑损匠者锯为大罅声仍如故汝隂王亷潜作八分书于钟上惜其不为人所知今徙于他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