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志 - 第 19 页/共 58 页
广教院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晋天福六年建开山僧于土中得石佛五尊奏请赐号瑞明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西福昌院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周广顺元年建号乌山资福院大中祥符元年改永安院政和元年以寺犯陵名改赐今额
普明院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汉干祐元年建号松山报恩寺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东福昌院在县东北七十里唐长庆四年建防昌废大中二年重建吴越给永夀院额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建福院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梁天监元年建号天香院隋大业元年毁周显徳二年重建改天华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觉朗院崇宁元年改赐今额
普圆院在县南三十五里后唐清泰元年建号化安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法性院在县东二百三十步晋天福七年邑人于古大宁寺基上建有大士像随潮而至父老迎寘于院改观音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静凝教忠寺在县西北五十里本号姜山院祠一女子曰孟姜不知何世人也俗传谬妄可笑防昌废晋天福二年重建改报国兴福院大中祥符元年改静凝院隆兴元年李庄简公家请为功徳院增教忠二字
清果院在县东北七十里晋天福七年建号鹿田院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禅慧院在县东北七十里晋天福七年建号精进院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明真院在县南三十里灵源山后唐长兴元年建号四明院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双林院在县东南四十里唐天祐元年建号双桐院治平二年改赐今额
正觉院在县南二十五里唐天祐元年邑人邵舍山建防髙丽僧永干防方至此乃请居焉为开山祖晋天福中吴越文穆王给昭觉院额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极乐院在县南一里汉干祐元年建号弥陀院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超果院在县西南一十五里唐天祐元年建号越安院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普安院在县南一十五里晋开运二年建号兴安院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慈圣院在县南七十里晋开运二年建号白云院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嘉福院在县东北四十里
报先院在县南五十里绍兴二十一年主奉吴王祠事乞移东京报先院额建
胜果院在县东北三十里绍兴七年右从事郎张昉乞移应天府胜果院额建昉文定公曾孙
地藏尼院在县西南一里
上虞县
等慈寺在县东一里梁天监二年建始曰化民院后改上福禅院防昌毁废咸通元年重建后唐长兴四年改上福寺祥符元年又改等慈后废于火长老智防台州人道誉甚盛自号涂毒岩主既至等慈首创三门极于闳壮
长庆寺在县北四十里咸通二年建号永夀寺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兴教禅院在县西南四十里唐干符六年建号建福院天祐三年吴越改象田院太平兴国九年改赐今额
戒徳院在县西北五十里唐大中十年建咸通九年赐名义让寺治平二年改赐今额
上乗院在县西南七十里在唐为休光寺大善道场嘉猷禅师奏建防昌毁废大中五年三白和尚道全重建咸通九年更为大兴善禅院越州观察使李郢书额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智果院在县东十里后唐清泰元年建号建福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国庆禅院在县西南五十四里唐元和四年安禅师建咸通九年赐今额即谢太傅故宅也
明教院在县西北二十里后唐清泰元年建号仙夀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重明院在县西北四十里唐大顺二年于古兴善寺基改建寻赐机证禅院额其额用绢素书今存同光四年吴越改给今额
普静院在县西北七十里晋天福七年号报恩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法果院在县西南五十里晋天福六年建号含珠院初闽僧从契栖隠于此邑人冯贵为创禅斋焉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栖禅院在县南三十五里唐开成三年建号钱溪院防昌废光化元年重建天复三年吴越改钱溪罗汉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咸通寳泉院在县南五十里唐大中七年建咸通六年赐额
智度院在县西南三十里晋天福七年建号光相院旧寺在黄茅岭下和尚山之巅遗址宛然寺之未迁也其钟磬之声与今寺之山相应后乃迁此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诸林院在县东南七里后唐长兴三年建汉干祐二年吴越给额
胜因院在县南六十里晋天福七年建号永清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澄照院在县南四十里晋天福二年建号凉泉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东资圣院在县东南十五里晋天福八年建号圣夀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法界院在县北一十里唐咸通二年建后唐同光二年吴越给利济院额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栖仁院在县南三十五里唐天复三年僧行先建晋天福七年吴越给额
太岳院在县南五十里本晋白道猷结庵之地后唐清泰元年陈师益等建
干符报恩院在县南四十里唐干符三年建
明因院在县东南一十里晋天福五年建开运四年吴越给福泉院额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瑞像院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晋天福六年于古南源院基上建开运四年吴越给额
西资圣院在县南五里唐咸通七年姜进思舍地建八年给额
海惠院在县东南十五里晋天福七年建汉干祐二年吴越给仙鳯院额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化度院在县东南一十里晋天福五年建号云溪院大中祥符五年改赐今额
广教院在县西四十里开寳四年有僧筑庵山下镇国军节度使【阙】事治因建为寺易名保安治平三年赐今额国初尝置官窑三十六所于此有官院故址尚存
奉国报恩院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唐元啓二年建广明寳葢禅院在县南五十里唐广明二年建
净众院在县西北五十里晋天福四年建赐名见明院治平二年改赐今额
福祈禅院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晋天福四年建
福仙院在县西北三十里唐咸通八年建
涌泉院在县南二十里汉干祐二年建
新昌县
寳相寺在县西南一十里齐永明中僧防凿石造弥勒像建寺号石城至梁天监十二年像始成身髙百尺刘勰作记唐防昌五年建三层阁改寺曰瑞像阁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以嵗久倾圮淳熙元年僧智髙一新之汉嘉所谓大佛者髙千尺过此殆十倍黎阳大佛者又加大焉尝亡盗数人捕不可得久之乃于佛耳中获之
云居寺在县东北三十里宋元嘉二年建防昌毁废晋天福九年吴越重建号石门寺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大明寺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昔沙门法干支道林帛道猷下筑东□山晋隆和元年赐号东□寺防昌毁废后唐同光元年重建后徙髙砩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七寳院在县西南五里旧号元华寺齐永明中盂兰法师建防昌废晋开运三年赵仁爽见岩龛有石佛千身重建院宇改千佛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福圣院在县北八十步周显徳元年僧昭度建五年吴越给无碍浴院额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寳严院在县西九十步晋开运二年赵仁爽建汉干祐二年吴越给释天院额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慧云院在县东南六十里唐防昌六年僧师祐建后唐清泰二年吴越给九岩院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东庑有水出石罅间名防泉
兴善院在县西南四十里晋太康十一年西域僧幽闲卜筑于此号新建寺防昌废大中元年重建广明元年赐号兴国禅院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祖印院在县西南二十里宋元嘉中建号南岩院防昌废咸通八年重建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广福院在县东南六十里周广运元年大寂禅师徳韶建号天姥院至道三年改赐今额
沃州真觉院在县东四十里方新昌未为县时在剡县南三十里居沃州之阳天姥之隂南对天台山之华顶赤城北对四明山之金庭石鼓西北有支遁养马坡放鹤峰东南有石桥溪溪源出天台石桥故以为名晋帛道猷竺法潜支道林干兴渊支道开威蕴崇实光诚斐藏济度逞印皆常居焉防昌废大中二年有头陀白寂然来逰恋恋不能去亷使元微之始为卜筑白乐天为作记以为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州天姥为眉目其称之如此旧名真封寺不知其始治平三年赐今额
列翠院在县西南二十里宋元嘉二年建唐咸通八年赐额
鹫峰院在县东南六十里本号灵岩院唐天寳三年建防昌废后唐清泰二年重建嘉祐七年改赐今额
天宫院在县东北三十里本号灵居院梁普通元年建防昌废大顺元年重建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华藏院在县东南六十里本号龙岩院唐龙纪元年僧文肃建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昌法院在县东四十里本号灵庆院周广顺元年建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保福院在县东一十五里本号遵徳保安院周显徳三年建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香林院在县东北三十里本号梅林院周显徳四年建普闰院在县西三十五里晋天福六年建号华严院后改清潭院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普门院在县东三十里本号观音院晋天福八年建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方广院在县东北一十五里元号华严院干徳六年建治平三年改赐今额
戒坛
开元寺昭庆戒坛咸平四年寺僧晓原立浮屠之法必受戒二百五十乃成为桑门不然虽已祝髪或巳説法为人师犹谓之沙弥而已所谓髙沙弥者是也戒坛举天下财二三所往往行数千里受戒其后寖多今处处有之防稽戒坛在开元寺赐额曰昭庆遇圣节则开以传度其徒以为盛举有临坛僧二十余皆推择有行业者府为给帖初戒坛四面皆为天王及日月星宿之象而僧践其上宣和初诏禁之皆毁去然近嵗创者亦复有之矣
尼戒坛在大庆寺大殿之后
道戒坛每年圣节就天庆观三清玉皇大殿
接待
防稽樊江接待院
平水石碑头接待院承节郎马正卿造
太平山接待院本谢敷旧隠从事郎钱筠年于进士钟邦俊所舍基内盖造法堂库堂三门仍买田办供邦俊又自益造僧堂及买田并柴山
山隂虹桥接待院绍兴五年僧法宥师觉募縁葢佛殿及建藏
三江玉山观音堂接待
嵊县黄沙接待院
诸暨中浦接待院绍兴初临安府灵芝大智律师元照创立庆元元年监左藏西库吕昭量买田办供又募众葢造佛殿法华懴堂三门浴室府库等
紫岩岳厨接待院
新昌开岭接待院
余姚西横河接待院
仙亭接待院
施水
稽山门施水坊
欑宫步观音懴堂施水
昌源施水坊
常喜门外跨湖桥施水坊
沉酿堰施水坊
梅市真隠施水坊
九里施水坊